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时域压缩的大规模MIMO导频污染抑制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龙恳 闫冰冰 +1 位作者 刘月贞 杜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1-145,共5页
导频污染问题是限制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大规模MIMO导频污染抑制算法,建立空时域二维压缩感知模型,并利用传统的匹配追踪算法进行导频信号重构。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预编码算... 导频污染问题是限制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大规模MIMO导频污染抑制算法,建立空时域二维压缩感知模型,并利用传统的匹配追踪算法进行导频信号重构。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预编码算法相比,该算法可在相同系统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导频使用数量,从而有效抑制导频污染,提升大规模MIMO系统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频污染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时域 压缩感知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系统中分布式压缩感知LMMSE信道估计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贵勇 于敏 余永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3-831,共9页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复杂度随着基站侧天线数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针对需要在信道估计算法复杂度与算法性能之间进行折中的问题,提出分布式压缩感知线性最小均方误差(distribute...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复杂度随着基站侧天线数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针对需要在信道估计算法复杂度与算法性能之间进行折中的问题,提出分布式压缩感知线性最小均方误差(distributed compressed sensing 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DCS-LMMSE)算法。该算法利用信道的空时共稀疏性,首先根据先验支撑集信息将接收信号分为密集部分和稀疏部分,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初始信道估计,最后采用奇异值分解代替信道相关矩阵求逆进一步降低DCS-LMMSE算法复杂度。所提算法与传统线性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相比明显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纯压缩感知稀疏信道估计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时共稀疏性 信道估计 分布式压缩感知线性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分双工大规模MIMO系统时变信道估计 被引量:3
3
作者 杜福德 谢威 夏晓晨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7-406,共10页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的性能增益依赖可靠的信道估计,传统信道估计方案主要面向准静态场景,在用户高速移动场景中性能下降明显。本文研究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大规模MIMO系...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的性能增益依赖可靠的信道估计,传统信道估计方案主要面向准静态场景,在用户高速移动场景中性能下降明显。本文研究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时变信道估计问题,利用信道向量在角度域的空时稀疏特性,提出软结构先验模型驱动的稀疏贝叶斯信道估计(Soft-Structured Prior Model based Sparse Bayesian Estimation,SSPM-SBE)方案,针对方案涉及的复杂贝叶斯估计问题,给出基于变分优化的低复杂度求解方法。SSPM-SBE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当前和历史接收导频数据改善时变信道的估计性能,且无需信道大尺度信息的先验认知,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频分双工 时变信道估计 时稀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 OTFS系统二维稀疏恢复信道估计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涵 文方青 +1 位作者 李兴旺 王咸鹏 《通信学报》 2025年第8期165-175,共11页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时频空(OTFS)系统在车联网和高速铁路等高移动性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抵御多普勒效应并减轻信道恶化。然而,精确的信道估计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在动态环境中,传统方法如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难以...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时频空(OTFS)系统在车联网和高速铁路等高移动性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抵御多普勒效应并减轻信道恶化。然而,精确的信道估计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在动态环境中,传统方法如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难以有效应对。针对上述系统的信道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二维正则化OMP(2D-ROMP)信道估计算法。与传统OMP方法独立估计时延与多普勒频移不同,该算法将二者统一至时延-多普勒(DD)域,充分利用了信道的多维稀疏特性。通过引入正则化,所提算法首先筛选出最相关DD域索引,随后结合天线角度域的突发稀疏性进行二次优化。相较于OMP及三维结构化OMP(3D-SOMP)方法,所提算法显著提升了信道估计精度与计算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动态环境中有更低的导频开销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时频 信道估计 稀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测试技术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治中 毛亚丽 朱磊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4-985,共12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i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5G)测试作为整个通信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能够对5G全网设备以及不断演进的新技术进行验证。它具有灵活多样的测试技术,并能真实全面反映网络状况的特点,为增强5G网...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i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5G)测试作为整个通信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能够对5G全网设备以及不断演进的新技术进行验证。它具有灵活多样的测试技术,并能真实全面反映网络状况的特点,为增强5G网络覆盖能力,全面提升网络整体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文先对全球5G发展现状进行简要概述,随后从5G关键技术验证、核心网验证以及接入网验证3个方面对中国的测试发展状况作介绍,详细介绍了新空口的空口辐射(Over the air,OTA)测试技术及其在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 MIMO)上的应用优势。最后,对未来5G测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测试技术 辐射 大规模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5代移动通信测试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旸 王浩文 许晖 《中兴通讯技术》 2014年第2期33-35,共3页
针对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发展的趋势,分析了5G的发展为测试系统带来的新需求和挑战。针对挑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测试生态系统的概念,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具体探讨了"以软件为核心"和"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空口(MIM... 针对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发展的趋势,分析了5G的发展为测试系统带来的新需求和挑战。针对挑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测试生态系统的概念,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具体探讨了"以软件为核心"和"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空口(MIMO OTA)为基础"两大特征。在以软件为核心测试方式部分详细探讨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知识产权部署到测试管脚(IP to the PIN)和支持并行测试和海量信号处理的异质计算两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生态系统 异质计算架构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空口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毫米波基站的OTA校准与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郭翀 胡云 +1 位作者 蒋政波 洪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76,96,共6页
5G毫米波基站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阵列的形式,且空口(Over the Air,OTA)测试将成为首选的5G毫米波基站测试方案。文中针对数字波束成形形式的5G毫米波基站大规模MIMO阵列,给出了相应的OTA校准与测试解决方案,提出了波... 5G毫米波基站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阵列的形式,且空口(Over the Air,OTA)测试将成为首选的5G毫米波基站测试方案。文中针对数字波束成形形式的5G毫米波基站大规模MIMO阵列,给出了相应的OTA校准与测试解决方案,提出了波束等效全向辐射功率(Beam Equivalent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BEIRP)的概念,并将传统的射频传导测试指标进行了波束域的拓展,即定义了波束误差矢量幅度(Beam Error Vector Magnitude,BEVM)和波束邻道功率抑制比(Beam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io,BACLR)的指标。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相关方法、指标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以期对5G毫米波测试规范的制订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毫米波大规模MIMO阵列 测试 阵列校准与测试 数字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重构OTA装置的非平稳多维无线信道重构模型与应用性能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元安 王卫民 +2 位作者 张震 王珩 高华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35-2944,共10页
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IMO)天线阵列是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关键使能技术,可靠可信可行且可按需灵活构建的室内多维度性能测试与验证对推动massive MIMO系统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商用部署至关重要.为了进行大规模MIMO... 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IMO)天线阵列是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关键使能技术,可靠可信可行且可按需灵活构建的室内多维度性能测试与验证对推动massive MIMO系统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商用部署至关重要.为了进行大规模MIMO设备的技术验证、场景完备性测试与技术缺陷评估,发展真实可靠的室内模拟性能测试方法至关重要,其核心挑战是如何为待测设备(Device Under Test,DUT)在测试装置中重建丰富、完备的目标电波传播环境.本文在早期提出的虚拟探头快速位置优化方法及其探头权重计算闭式解和不同信道场景下精确多维度信道重构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构OTA装置的非平稳多维无线信道重构方法,为DUT测试提供了拟真的目标非平稳多维无线信道重构机制,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多探头微波暗室法(Multi-Probe Anechoic Chamber,MPAC)、辐射两步法(Radiated Two Stage,RTS)以及混响室法(Reverberation Chamber,RC)等三种方法难以满足工作于动态信道环境中大规模MIMO天线系统及其波束性能功能描述问题.本文引进可构建不同比特(bit)数的移相器,重构信道空间谱变化,可开展最大空间相关性误差、加权空间相关性均方根误差(weighted root mean square correlation error)、空间功率角度谱(PAS)相似性(PAS similarity)和固定波束功率损失(fixed beam power loss)评估.本文通过全场景多维度信道重构环境分析表明,4 bit精度移相器可以在保证最佳成本效益的前提下,为室外场景的室内近真实重构提供理想精度的相位矩阵,这也为量化分析移相器误差对虚拟OTA方法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本文通过迄今为止未见报道的移相器分辨率因素引入,为传统的相位矩阵虚拟OTA测试装置用于真实复杂电磁传播环境massive MIMO无线设备及其模拟重构,通过相控矩阵调节DUT中各个天线单元的相位响应,模拟探头天线辐射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变化,仿真自适应massive MIMO核心指标与验证,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达成了实际应用场景的信道重构.此外,实验还表明,在虚拟探头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3 bit移相器也能够提供较为理想的信道重构性能,可指导用于室内装置的移相器选择以及低复杂度相控矩阵构建,同时本文也指出虽然4 bit移相器已经能够提供精确信道重构,但也可以选择5 bit移相器提供1 bit安全冗余.进一步,为深入验证本文结果对非标准测量信道场景重构的有效性,本文重构了一个射线追踪模型的动态信道环境,同时,该模型信道在多个空间位置的精确重构也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广泛适用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重构 测试 相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CP机制的电力远程集抄系统通信模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8-131,共4页
为实现基于GPRS的大规模电力远程集抄系统具有高效、稳定的网络通信服务,设计一种引入I/O完成端口IOCP(Input/Output completion port)机制的网络通信模块,并对通信模块开发中的客户端信息识别、系统资源管理、恶意客户连接、完成消息... 为实现基于GPRS的大规模电力远程集抄系统具有高效、稳定的网络通信服务,设计一种引入I/O完成端口IOCP(Input/Output completion port)机制的网络通信模块,并对通信模块开发中的客户端信息识别、系统资源管理、恶意客户连接、完成消息乱序等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定义结构体、池原理、心跳机制等具体解决方法。最后对通信模块进行性能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该通信模块开销性低、数据吞吐量大,并支持大量并发连接,在实际项目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负控管理系统 输入 输出完成端 多线程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