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大规模储能技术发展预测及分析
1
作者 刘志雄 赵一男 刘丽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第28期79-80,共2页
文章对我国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基础服务和辅助服务两方面讨论了储能技术发展需求预测模型,阐述了储能系统的技术发展方案,通过对有关方面内容的论述与分析,为实现我国资源、能源的有效开发与管理提供... 文章对我国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基础服务和辅助服务两方面讨论了储能技术发展需求预测模型,阐述了储能系统的技术发展方案,通过对有关方面内容的论述与分析,为实现我国资源、能源的有效开发与管理提供相应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储能技术 发展预测 基础服务 辅助技术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储能材料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研究
2
作者 周家峰 金征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24期139-141,共3页
由于缺乏对不同发电机组输出的个性化存储,电力存储的成本较高,为此提出基于电化学储能材料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研究。将支持32簇并联的风冷型锂电储能舱作为储能装置,其构造材料采用热镀锌+喷涂材质,能够适应大规模电力环境的实际应... 由于缺乏对不同发电机组输出的个性化存储,电力存储的成本较高,为此提出基于电化学储能材料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研究。将支持32簇并联的风冷型锂电储能舱作为储能装置,其构造材料采用热镀锌+喷涂材质,能够适应大规模电力环境的实际应用需求。在储能阶段,以不同机组的实际出力和电力系统的整体负荷为基础,对不同机组的出力进行差异化存储。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差异化存储方式,储能成本受风电渗透率不断增加的影响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且基础储能成本相对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材料 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 风冷型锂电储能舱 整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庆华 张赛 +6 位作者 蒋明哲 王秋实 邢学奇 杨虹 黄峰 LEMMON P John 缪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S01期60-64,共5页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和普及应用的核心技术,也是发展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发电、电力辅助调频、离网供电、安全备用电源等领域的关键使能技术.液流电池是一类新兴的大规模储能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规模应用...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和普及应用的核心技术,也是发展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发电、电力辅助调频、离网供电、安全备用电源等领域的关键使能技术.液流电池是一类新兴的大规模储能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规模应用的竞争力.液流电池具备安全性好、单个循环储能时间长、功率/容量独立设计、储能容量大和寿命长等特点.目前液流电池成本偏高,高成本制约了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针对这一行业“痛点”问题,本文通过创新型的电池堆结构、新型关键材料和工艺研究,将液流电池堆功率密度提高24倍,实现电池堆的小型化,有效提高关键部件利用率,有望将液流电池系统成本降低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储能技术 低成本电化学储能 液流电池 电池堆 高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风电技术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8
4
作者 姚兴佳 刘颖明 宋筱文 《太阳能》 2016年第10期19-30,共12页
对我国风电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讨论,分别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整机研制、零部件配套等方面总结其取得的进展,同时对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我国风电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并网消纳 弃风限电 大规模储能技术 功率预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空气储能地下人工洞室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雪雯 任灏 +2 位作者 廖泽球 王金玺 贾斌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4期54-64,共11页
[目的]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是1种可大规模储存电力能源的技术,其规模仅次于抽水蓄能,储气装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外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压气储能电站的储气装置多为盐穴、废弃矿坑等天然地质构造,大规... [目的]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是1种可大规模储存电力能源的技术,其规模仅次于抽水蓄能,储气装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外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压气储能电站的储气装置多为盐穴、废弃矿坑等天然地质构造,大规模长时压缩空气储能有赖于更具经济性及广泛适用性的储气装置。[方法]人工地下洞室储气库较大程度上摆脱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对于特殊地质条件的依赖,成为大规模建设长时压气储能电站的有力支撑,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摸清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其他行业先进经验,理清该领域亟待突破的难题,对于大规模建设压气储能电站具有重要意义。[结果]压气储能电站地下人工洞室与天然气储气库及水电输水隧洞等常规人工洞室运行特点有较大不同,目前对于该领域尚缺乏成熟的设计方法与规程规范,有诸多关键技术仍有待解决,文章对压气储能电站地下人工洞室的特点及重点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结论]创新是自主建设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硬岩储气库的唯一出路,在安全的大前提下兼顾经济性并突破,该技术对丰富我国储能发电技术,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若该技术发展成熟,可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强大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CAES 地下人工洞室 大规模储能技术 安全性与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