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用人参进补
1
作者 刘继林 《求医问药》 2008年第6期50-51,共2页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有野生(野山参)和栽培(园参)之别。野生的人参很难获得,而且价格较高,故临床上一般多使用栽培的人参。中医认为,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可入脾经和肺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有野生(野山参)和栽培(园参)之别。野生的人参很难获得,而且价格较高,故临床上一般多使用栽培的人参。中医认为,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可入脾经和肺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五加科植物 大补元气 脾益肺 生津止渴 野山参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令进补话羊肉
2
作者 武深秋 《食品与药品》 CAS 2002年第1期27-27,共1页
冬天吃羊肉,是我国民间家喻户晓的食经。羊肉性温,又有助元阳、补精血功效,因而非常适宜作为一种冬令佳品。 古代医书上,都说羊肉是“血肉有情之品”,温性交强,人们在寒冬食它易于吸收,有“补气、滋养、御风雪”之效。我国中医学界也有... 冬天吃羊肉,是我国民间家喻户晓的食经。羊肉性温,又有助元阳、补精血功效,因而非常适宜作为一种冬令佳品。 古代医书上,都说羊肉是“血肉有情之品”,温性交强,人们在寒冬食它易于吸收,有“补气、滋养、御风雪”之效。我国中医学界也有人把羊肉与大补元气的人参相提并论,曾有“人参补气,羊肉补形”的说法。冬吃羊肉,对惠有肺结核、气管炎、哮喘以及忠有贫血和产后气、血两虚及一切虚寒症的病人,治疗效果尤为明显。此外,羊肉还有,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增加食欲、美容健身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令进 当归生姜羊肉汤 血肉有情之品 月经不调 美容健身 治疗效果 肺结核 大补元气 虚寒症 精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宝福 谢席胜 冯胜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7期650-653,共4页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保护作用 肾脏 名贵中药 草本植物 大补元气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制剂在治疗NS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琼 曾庆明 景光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7期639-642,共4页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种原因引发肾脏损伤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 g/L)、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 g/d)、水肿、时而伴有高血脂症,属于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西医治疗N...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种原因引发肾脏损伤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 g/L)、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 g/d)、水肿、时而伴有高血脂症,属于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西医治疗NS主要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 ACEI)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支持等方法,虽疗效肯定,但疗程长、易复发、易产生激素依赖和毒副作用,因此开发疗效肯定的中药制剂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实,黄芪在NS的治疗中有着确切的治疗效果。张昱[1]临床治疗肾病蛋白尿,经常重用黄芪,剂量常从60 g、100 g、150 g依次递增至200 g,他认为大剂量黄芪能够充分发挥其大补元气之力,元气循三焦之道布散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表,使正气旺盛,邪气则去。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可通过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蛋白尿、调节脂质代谢、促进水钠排泄、改善高凝状态、抗纤维化和调整机体免疫力等途径治疗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效果 黄芪制剂 临床应用 NS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 血浆白蛋白 低白蛋白血症 大补元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单方制剂临床应用综述 被引量:6
5
作者 鲍玉琳 付爱芬 +1 位作者 吴巍 滕厚雷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年第8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人参皂苷 临床应用 单方制剂 心源性休克 临床常用 人参多糖 大补元气 脾益肺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饮注射液治心律失常有良效 被引量:5
6
作者 常怡勇 《求医问药》 2012年第3期41-41,共1页
生脉散出自元代名医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是一则传统的中医名方。到了现代,人们采取现代制药技术,将生脉散由传统的散剂制成了口服液、注射液、胶囊剂等多种剂型。生脉饮注射液就是由“生脉散”衍生而来的药物之一。此药... 生脉散出自元代名医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是一则传统的中医名方。到了现代,人们采取现代制药技术,将生脉散由传统的散剂制成了口服液、注射液、胶囊剂等多种剂型。生脉饮注射液就是由“生脉散”衍生而来的药物之一。此药是现代临床上的常用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其中,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清热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敛汗生津的功效。这三种药物一补、一清、一敛,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生脉饮 心律失常 生脉散 制药技术 大补元气 养阴清热 五味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S-MS测定人参中的微量元素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伟志 郭金芝 边疆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257-257,共1页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经栽培后蒸制的干燥根和茎,是名贵滋补药品之一。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补血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人参中有人参皂苷、挥发油、人参多糖等功效成分。还含有相当种类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既包括了人体必需...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经栽培后蒸制的干燥根和茎,是名贵滋补药品之一。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补血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人参中有人参皂苷、挥发油、人参多糖等功效成分。还含有相当种类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既包括了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如铁、锌等,也包含人体可能必需微量元素锰、镍等,同时还包含潜在毒性微量元素如砷、镉等。现有研究也证实了微量元素在中药的有效药成分中有着重要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因此对人参中的元素进行研究也就显得相当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人参皂苷 测定 功效成分 五加科植物 药品 大补元气 益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使用人参 被引量:1
8
作者 齐志勇 王艳春 张保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期238-238,共1页
人参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归入上品。各高校《中药学》教材都把人参归人补虚药中的补气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为例,人参项下: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功... 人参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归入上品。各高校《中药学》教材都把人参归人补虚药中的补气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为例,人参项下: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中药学》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神农本草经》 普通高等教育 脾益肺 规划教材 大补元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身延年的药膳方四款
9
作者 孙伟 《求医问药》 2010年第2期57-58,共2页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可入脾经、肺经、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固脱生津、安神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说,人参可“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神农本草经》还将人参列为...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可入脾经、肺经、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固脱生津、安神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说,人参可“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神农本草经》还将人参列为上品药的代表,所谓上品药,就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能轻身益气、延年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年 《神农本草经》 药膳方 大补元气 脾益肺 人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概况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越 王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8期108-109,共2页
抗心磷脂抗体可使子宫内膜呈分泌不足状态,干扰受精卵着床以致不孕或自然流产,是导致复发性流产原因之一。肾虚导致冲任不固,系胎无力;脾虚则气血不足,胎元失养。肾虚元气不足或脾虚中气不足则运血无力,瘀血内阻,胎失所养而胎元不固。... 抗心磷脂抗体可使子宫内膜呈分泌不足状态,干扰受精卵着床以致不孕或自然流产,是导致复发性流产原因之一。肾虚导致冲任不固,系胎无力;脾虚则气血不足,胎元失养。肾虚元气不足或脾虚中气不足则运血无力,瘀血内阻,胎失所养而胎元不固。西医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合并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中医辨证论治,脾肾两脏虚损为本,血瘀、热毒为标,补肾、健脾、活血、清热、解毒,补肾益气方可明显提高活产率,大补元煎明显降低流产率,参芪归芍汤可使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全部转阴,消抗地黄汤促进体液免疫,提高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血小板聚粘附性,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恢复胎盘血运以充分供血供氧,补肾消抗汤补益脾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标本兼顾。中西医治疗各有优势,亦存在一定局限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降低西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又具备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还需从基础理论及药理学方面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滑胎 抗心磷脂抗体 健脾 活血 清热 解毒 辨证论治 肾益气方 大补元煎 参芪归芍汤 消抗地黄汤 肾消抗汤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强的松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