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0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CL5、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恶性脑水肿的关系
1
作者 王菲 张娟利 +1 位作者 苏航 赵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嘌呤能2X7受体(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并发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择AIS-LVO患者162例(观察组),接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后72 h并发MBE 43例、未并发...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嘌呤能2X7受体(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并发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择AIS-LVO患者162例(观察组),接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后72 h并发MBE 43例、未并发MBE 119例,同期另选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CL5、P2X7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LVO并发MBE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L5、P2X7R水平对AIS-LVO并发MBE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CL5、P2X7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发现,AIS-LVO患者并发MBE者NIHSS评分、ASPECTS评分及血清CCL5、P2X7R水平均高于其未并发MBE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评分增加及血清CCL5、P2X7R水平升高为AIS-LVO并发MB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CCL5、P2X7R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AIS-LVO并发MB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0.790、0.880,血清CCL5、P2X7R水平联合预测AIS-LVO并发MBE的AUC大于二者单独(P均<0.05)。结论血清CCL5、P2X7R水平升高是AIS-LVO并发MBE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CL5、P2X7R水平对AIS-LVO并发MBE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恶性水肿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 嘌呤能2X7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吴春富 姜立先 +4 位作者 梁建广 何新俊 金东 赵旭东 赵义纯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HIR)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机械取...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HIR)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4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取栓术后是否HT分为HT组(80例)和非HT组(32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SM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匹配,匹配容差设置0.03进行1∶1配对。通过CT灌注成像计算HIR[T_(max)>10 s脑组织体积(ml)/T_(max)>6 s脑组织体积(ml)]。将匹配后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R与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阿尔伯塔中风项目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评分、HIR对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预测价值。结果PSM后得到77例对组间变量均衡样本。与非HT组比较,HT组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更长,NIHSS评分、ASPECTS评分、T_(max)>10s脑组织体积和HIR更高,T_(max)>6 s脑组织体积更小(P<0.05)。NIHSS评分高、HIR高为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评分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NIHSS评分、ASPECTS评分、HIR联合预测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大于NIHSS评分、ASPECTS评分、HIR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712、0.803(P<0.05)。结论HIR高是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 低灌注强度比值 机械取栓术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向浩 徐萌萌 尹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再通但远期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血管再通的LVO-AIS患者123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的Rankin量...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再通但远期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血管再通的LVO-AIS患者123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65例(mRS>2分),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VO-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侧支循环良好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83%vs 47.6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2,95%CI:0.989~1.205,P=0.046)、糖尿病(OR=0.122,95%CI:0.026~0.561,P=0.007)、症状性脑出血(OR=0.038,95%CI:0.002~0.656,P=0.024)、侧支循环不良(OR=0.037,95%CI:0.007~0.196,P=0.000)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高龄、糖尿病、症状性脑出血、侧支循环不良,提示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危险因素 血栓溶解疗法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 支架取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黄安宫片联合常规疗法、中医康复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朱艳玲 王洪志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9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珍黄安宫片联合常规疗法、中医康复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实施... 目的:探讨珍黄安宫片联合常规疗法、中医康复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珍黄安宫片治疗。待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均给予中医康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且试验组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S、ADL评分升高,且试验组较常规组高(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01)。结论:珍黄安宫片联合常规疗法、中医康复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能力,加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珍黄安宫片 医康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脑小血管病影像组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苏岑 靳彪 +1 位作者 夏海平 张渭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影像组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3例AIS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数字成像与通信(DICOM)格式导出MRI图像,筛选预测预后的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所用...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影像组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3例AIS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数字成像与通信(DICOM)格式导出MRI图像,筛选预测预后的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所用方法包括选择算子回归模型及最低绝对收缩,以支持向量机(SVM)模型验证和分析特征标签,SVM应用线性核及五折交叉验证实施模型训练,构建并测试基于CSVD的影像组学在AIS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分析患者预后情况、影像组学特征及CSVD影像组学对AIS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113例AIS患者中预后良好患者占60.18%,预后不良患者占39.82%。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全部371个MRI影像组学特征,以LASSO回归降维模式对特征进行筛选,共计选出21个;根据五折交叉验证和LASSO回归模型中最优λ值选取有着最佳系数的影像组学特征(系数为非零)。基于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并以SVM分类建立AIS患者预后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预测,预测训练集AI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55、0.964、0.949、0.955,测试集AIS患者分别为0.804、0.819、0.815及0.829。结论CSVD影像组学在AIS预后评估中的预测效能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病影像组学 预后评估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ASPECTS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人机对比研究
6
作者 许萍 程晓青 +6 位作者 周长圣 田冰 田霞 石峰 曹泽红 高敏 邢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0-375,共6页
目的探讨自动化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与专家评分的相关性、一致性,并比较两者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绿色卒中通道的急性缺... 目的探讨自动化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与专家评分的相关性、一致性,并比较两者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绿色卒中通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入院平扫CT图像以及临床资料,自动化ASPECTS软件与神经放射学专家对平扫CT图像进行回顾性ASPECTS评估。Spearman分析自动化ASPECTS与专家评分的相关性,组内相关系数(ICC)用于评估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和DeLong检验评估和比较两者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的效能。结果自动化ASPECTS与专家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9,P<0.05),两者一致性较好(ICC=0.620)。自动化ASPECTS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特异度高于专家(62.1%vs 41.1%),但灵敏度略低于专家(57.6%vs 73.7%),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605,DeLong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结论自动化ASPECTS与专家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两者间一致性好。在预测良好临床预后方面,两者评估效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Alberta项目早期CT评分 急性缺血性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因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增强 李海乾 +5 位作者 李丽 汪明泉 杨松 张晓磊 张贺 刘占营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接收的AIS患者(162例),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AIS... 目的 探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接收的AIS患者(162例),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AIS患者分为非急性肾损伤组(112例)和急性肾损伤组(50例),另选取同时间段健康体检者162例为对照组。比较受试者血清syndecan-1、ACR水平;采用Pearson法进行AIS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syndecan-1、ACR水平与尿肾脏损伤分子1(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肾损伤组血清syndecan-1、ACR水平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肾损伤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尿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清syndecan-1、ACR水平与尿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高水平血清syndecan-1、ACR、尿KIM-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为AIS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yndecan-1、ACR联合诊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953,高于单独诊断(Z_(二者联合-syndecan-1)=2.294,P=0.022、Z_(二者联合-ACR)=2.375,P=0.018)。结论血清syndecan-1、ACR在AIS急性肾损伤患者中水平升高,密切监测血清syndecan-1、ACR水平对于诊断AIS患者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急性肾损伤 多配体蛋白聚糖-1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分析
8
作者 赵秋月 卫红涛 +2 位作者 李丹丹 闫安 邸宣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药师干预结果并文献研究。方法临床药师对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并分析出血...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药师干预结果并文献研究。方法临床药师对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并分析出血原因、治疗过程、不良反应转归。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和PubMed阿加曲班治疗AIS的相关文献,分析其安全性。结果使用阿加曲班注射液的AIS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共196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情况15例(7.65%);出血严重程度:13例仅为潜血阳性,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2例为活动性出血,延长了住院时间。经药师干预,给予停药及质子泵抑制剂(PPIs)等治疗后情况均好转,对原患疾病进程影响不明显。检索得到的7篇有关阿加曲班治疗AIS安全性的文献,总计纳入1070例患者。其中6篇文献显示,阿加曲班组消化道出血1例,发生率0.4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3例,发生率1.36%;1篇将消化道出血列在其他出血事件中,数据统计后并没有增加其他出血事件的概率。结论应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但一般出血量较少,预后良好,对AIS治疗影响较小;既往研究也表明,阿加曲班不会增加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阿加曲班 注射液 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 安全性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线脑血容量与不同治疗后缺血组织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王希帆 宋浩澜 +1 位作者 何沈平 陈伟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线脑血容量(CBV)与不同治疗后缺血组织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使用自动和半自动软件测量缺血组织和梗死核心体积,并用错配体积表示最终可抢救的缺血组织。...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线脑血容量(CBV)与不同治疗后缺血组织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使用自动和半自动软件测量缺血组织和梗死核心体积,并用错配体积表示最终可抢救的缺血组织。根据CBV水平,将患者分为rCBV>1组和rCBV<1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rCBV<1组,rCBV(P=0.020)、静脉溶栓(P=0.009)和吸烟(P=0.029)与错配体积存在相关性。rCBV>1组,CBV与错配体积存在相关性(P<0.001)。结论高CBV是可挽救脑缺血组织的标志,且长期神经功能预后更好;rCBV较低的患者更依赖静脉溶栓实现早期血管再通,来挽救更多的缺血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急性缺血性 静脉溶栓 血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用药规律研究
10
作者 董思慧 程绍民 张芬芬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4个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4个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去重后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对文献处方中出现的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再对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并分析挖掘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等。结果:共纳入文献232篇,涉及中药194味,累计用药频次达2 477次,其中川芎、甘草、赤芍、桃仁及半夏等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高频药物;药物以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以寒、微寒、温为主,主归心、胃、肺经;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后,得出其核心药物组合为“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最常用的药对组合为“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川芎-黄芪”;通过聚类分析得出3个新的聚类方。结论:中医药治疗AIS以活血化瘀止痛、养血益气息风、化痰通络散结为主要治则,与其关键病机(瘀、虚、风、痰)相契合,有利于拓展中医药在AIS临床防治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桥接治疗代理决策者决策延迟的影响因素
11
作者 王爱民 王宪苓 王爱敏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桥接治疗(bridging therapy,BT)代理决策者决策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招募研究对象,于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选取AIS患者BT代理决策者269例,运用多种问卷调查工具...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桥接治疗(bridging therapy,BT)代理决策者决策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招募研究对象,于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选取AIS患者BT代理决策者269例,运用多种问卷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多维感知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等),探究代理决策者决策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269份,其中代理决策延迟者139人(51.7%)。代理决策者年龄、性别、是否为本次医疗付费、维克森林信任分数以及患者月收入是影响代理决策者决策延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大多数AIS患者BT代理决策者存在决策延迟,医疗机构应针对代理决策者决策延迟的危险因素适当优化决策流程,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代理决策者的特征采用适当的沟通技巧提供决策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桥接治疗 代理决策者 决策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功能损害及过高HDL-C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吴晟昊 吴欢 +2 位作者 韩建 汪飞 倪初源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肾功能损害(RI)及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血管内治疗(EVT)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12月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EVT治疗的AIS-LVO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肾功能损害(RI)及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血管内治疗(EVT)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12月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EVT治疗的AIS-LV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估算肾小球过滤器(eGFR)分为RI组和非RI组,比较两组的相关资料,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I和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与接受EVT的AIS-LVO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运用ROC曲线及AUC分析比较RI联合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对90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8例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I、基线ASPECTs、颈内动脉闭塞、过高HDL-C与90 d预后具有独立相关性(P<0.05)。RI联合过高HDL-C可以提高对90 d预后的预测能力(AUC=0.702,P<0.001)。结论:RI及过高HDL-C均是接受EVT的AIS-LVO患者90 d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可以提高对90 d预后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肾功能损害 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CTA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狭窄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马瑛 董菊晨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动脉狭窄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5月至6月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收治的97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常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动脉狭窄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5月至6月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收治的97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常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CTA检查。记录患者进行不同检查的结果,分析CTA、TCD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的符合情况。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A、TCD诊断AIS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的效能。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97例AIS患者中有46例动脉狭窄发生于颅内动脉、51例发生在颅外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例数分别为36例、40例、12例、9例。TCD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的总符合率为72.16%(70/97),Kappa检验一致性系数为0.613,一致性尚可。CT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0.72%(88/97),Kappa检验一致性系数为0.781,一致性良好。CTA检查动脉狭窄程度的总符合率高于TCD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CTA诊断AIS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08%、91.67%、93.81%、91.67%、95.08%;TCD诊断AIS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61%、75.00%、80.41%、72.97%、85.00%;CTA诊断AIS患者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的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均优于TCD(P<0.05)。结论:头颈部CTA能很好地探查AIS患者血管病变的情况,对动脉具体狭窄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为其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动脉狭窄 头颈部 CT血管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张雪涵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淮安市淮安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淮安市淮安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静脉溶栓 优质护理 负性情绪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5
作者 胡媚 李磊 +1 位作者 蒋东波 李满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永州市中心医院于2024年1月开始实施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选取2023年7-12月收治的AIS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1—7... 目的: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永州市中心医院于2024年1月开始实施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选取2023年7-12月收治的AIS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1—7月收治的AIS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观察组实施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比较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通路开放时间、CT检查完成时间、溶栓前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7 d后、出院时,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在AIS患者急诊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急诊用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节点 院内快速急救 急性缺血性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尼麦角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16
作者 陈灵聪 张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尼麦角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诊疗AIS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予以尼麦角林+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的80例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尼麦角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诊疗AIS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予以尼麦角林+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的80例为观察组,予以尼麦角林的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脑血液流变学[大脑中动脉(MC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及相关血清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T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液流变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87.50%比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AOPP、MDA水平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N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6.25%比8.75%,P>0.05)。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尼麦角林治疗AIS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脑血液流变学,调节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修复神经元,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克芦丁蛋白水解物 尼麦角林 急性缺血性 血液流变学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介入辅助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7
作者 葛良栋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辅助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AI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阿替普酶溶栓...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辅助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AI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枢神经特异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介入辅助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血清神经因子水平,改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阿替普酶 溶栓治疗 神经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18
作者 祝青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对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30例)、观察组... 目的:分析对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30例)、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替罗非班治疗,30例)。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替罗非班 安全性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易患体质类型与颈动脉易损斑块CTA影像表现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杨中杰 郭爱菊 高敬平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易患体质类型与颈动脉易损斑块颈部CT血管成像(CTA)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8例易患体质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颅脑核磁共振(MRI)成像定位...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易患体质类型与颈动脉易损斑块颈部CT血管成像(CTA)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8例易患体质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颅脑核磁共振(MRI)成像定位梗死病灶,所有患者均开展CTA检查,观察影像学图像中颈动脉内易损斑块的大小、分布部位、密度以及管腔狭窄程度,分析颈动脉易损斑块CTA影像学表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易患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易患体质类型患者中痰湿质占比最高,阴虚质其次,气虚质占比最低;痰湿质患者斑块检出情况明显高于阴虚质及气虚质;三种易患体质类型患者各斑块类型检出率也存在显著差异,痰湿质患者以混斑及软斑为主,气虚质患者斑块类型主要为钙斑;痰湿质患者斑块主要分布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而气虚质患者斑块在颈内动脉虹吸段分布较多;痰湿质患者软斑表面伴钙化环以及斑块内伴点状钙化的检出率均高于阴虚质及气虚质;痰湿质患者颈动脉混斑的钙化环厚径明显大于阴虚质及气虚质,软斑厚度显著小于阴虚质及气虚质(P<0.05)。结论CTA检出的颈动脉易损斑块与脑卒中易患体质类型患者发病存在密切联系,其中痰湿质(斑块钙化环厚径在2mm以下且软斑厚径超过2mm)患者易损斑块检出率高、发生破裂的风险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易患体质类型 颈动脉易损斑块 CTA 影像表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20
作者 刘书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830-833,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inkgo diterpene lactone meglumine,GDLM)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7例AIS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inkgo diterpene lactone meglumine,GDLM)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7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n=48)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右莰醇15mL治疗,实验组(n=49)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GDLM25 mg,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Inventory,MMSE)、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另采用酶联免疫法、光化学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PAG)、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Alpha-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CD62p)、血小板分子标志物(Procaspase activating compound,PAC)-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L-8、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MMSE、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CD62p、PAC-1、PA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eNOS、VEGF水平均显著提高,IL-8、sICAM-1、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DLM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能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依达拉奉右莰醇 急性缺血性 血小板聚集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