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纠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欣欣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06-511,共6页
纠正型大动脉转位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常伴有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或闭锁、三尖瓣Ebstein样畸形以及中位心等。其病理解剖的基本特征是心房心室连接不一致,心室大动脉连接不一致。1957年开展了生理性纠正手术,二十世纪... 纠正型大动脉转位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常伴有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或闭锁、三尖瓣Ebstein样畸形以及中位心等。其病理解剖的基本特征是心房心室连接不一致,心室大动脉连接不一致。1957年开展了生理性纠正手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展了解剖性纠正手术,即双调转手术,包括心房调转加动脉调转手术和心房调转加心室调转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且中远期随访结果也令人满意。二十一世纪后,又相继开展了1 1/2心室的解剖性纠正手术,即Hemi-Mustard、双向Glenn及Rastelli手术。同时对于纠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狭窄的部分患者采用了Fontan手术,亦取得了较好的中远期效果。对于室间隔完整的纠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来说,采用肺动脉环缩术及房间隔造口术,可以有效锻炼退化的形态学左心室,达到施行解剖性纠正手术的目的。生理性纠正手术因其具有不良的中远期结果而逐渐被弃用,解剖性纠正手术因恢复了正常的解剖生理而成为主流的手术方式。在一些选择性的解剖性纠正手术患者中,Fontan手术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中远期结果。对于我国从事先心病外科治疗的医生来说,解剖性纠正手术需要一定数量的复杂性先心病外科手术经验作为支撑,也依赖于治疗团队的综合实力和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错位/外科学 大血管错位/诊断 大血管错位/病理生理学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