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空间多组学图谱揭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平滑肌表型转化与代谢重编程
1
作者 王中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37,共1页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平滑肌细胞(SMCs)表型转化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键机制。随着空间多组学和单细胞技术的发展,基于组织切片的二维空间结构可实现纳米级基因表达检测,深入揭示疾病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机制...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平滑肌细胞(SMCs)表型转化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键机制。随着空间多组学和单细胞技术的发展,基于组织切片的二维空间结构可实现纳米级基因表达检测,深入揭示疾病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机制。有鉴于此,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王中群教授团队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进行了空间转录组、空间代谢组和单细胞测序的系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大学附属医院 表型转化 平滑肌细胞 多组学 代谢组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复方芪地化瘀汤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改善作用
2
作者 张世昭 艳梅 +4 位作者 梁朋朋 刘佳敏 黄海 李桂云 吴红彦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480-3487,共8页
目的探讨复方芪地化瘀汤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DMD)的改善作用。方法UPLC-Q-TOF-MS技术对复方芪地化瘀汤化学成分进行鉴定。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药物靶点,OMIM、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交集... 目的探讨复方芪地化瘀汤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DMD)的改善作用。方法UPLC-Q-TOF-MS技术对复方芪地化瘀汤化学成分进行鉴定。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药物靶点,OMIM、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交集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进行验证。ApoE^(-/-)小鼠经高脂饮食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MD模型,对照组(C57BL/6小鼠)及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复方芪地化瘀汤低、中、高剂量组灌胃7.785、15.57、31.14 g/kg药液,联合西药组灌胃0.00286 g/kg阿托伐他汀钙片和0.10714 g/kg盐酸二甲双胍片溶液,12周后取材,检测血糖、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核心靶点表达。结果共鉴定出159种成分,包括苯丙素、黄酮、生物碱等。复方芪地化瘀汤改善DMD的核心靶点有18个,涉及123条相关通路,天师酸、亚油酸、太子参环肽B、苹果酸和鼠李素为关键活性成分,太子参环肽B、鼠李素、亚油酸、锦葵酸和天师酸与核心靶点Akt1、TP53、STAT3、PTK2、JUN结合活性较强。复方芪地化瘀汤能改善小鼠血糖、血脂、体质量,降低炎症水平,抑制TP53表达,促进Akt、JAK2、STAT3、PTK2、JUN等核心靶点的激活。结论复方芪地化瘀汤可能通过抑制TP53表达,促进Akt、JAK2、STAT3、PTK2、JUN等表达改善DMD,其关键活性成分可能为太子参环肽B、鼠李素、亚油酸、锦葵酸和天师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芪地化瘀汤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自噬 胰岛素抵抗 UPLC-Q-TOF-MS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血管病变所致进展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龙宇 赵彪 王大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5-360,共6页
进展性卒中(PS)作为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占缺血性卒中的10%~40%,与非PS相比具有更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大血管病变是PS最常见原因,但由于发病时间较长,PS的血管内治疗尚存在较多争议,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作者就大血管病变所... 进展性卒中(PS)作为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占缺血性卒中的10%~40%,与非PS相比具有更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大血管病变是PS最常见原因,但由于发病时间较长,PS的血管内治疗尚存在较多争议,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作者就大血管病变所致PS血管内治疗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进展性卒中 大血管病变 血管内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申虎威 李燕 +1 位作者 邢莉 杨爱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AS)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组不同糖耐量者进行连续3d的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并用B型超声观察双侧颈动脉内膜中...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AS)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组不同糖耐量者进行连续3d的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并用B型超声观察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膜连续性及AS积分等指标。结果:(1)与糖耐量正常(NGT)组比较,糖耐量受损(IGT)组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组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且后2组间有显著差异。(2)从NGT组到IGT组再到T2DM组,IMT、AS积分等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逐渐增加,差异显著。(3)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IGT组和T2DM组血糖波动幅度比NGT组明显增大,以T2DM组最明显。(4)多元分析发现平均IMT和AS积分与MAGE正相关。结论:波动性高血糖与AS密切相关,血糖波动幅度大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高。血糖稳态受损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波动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复方对GK大鼠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内皮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桠 谢春光 +2 位作者 庄灿 陈敏 高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探讨参芪复方对GK大鼠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内皮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5月龄雄性SPF级GK大鼠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GK空白组、模型组、西药阿托伐他汀组、中药参芪复方组,另设正常Wistar对照组。模型、西药、中药组给予L-NAME0.1mg&#... 目的:探讨参芪复方对GK大鼠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内皮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5月龄雄性SPF级GK大鼠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GK空白组、模型组、西药阿托伐他汀组、中药参芪复方组,另设正常Wistar对照组。模型、西药、中药组给予L-NAME0.1mg·mL-1·d-1,加入饮用水中进行造模。Wistar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时间为35天。造模同时开始给予相应受试药物,周期35天。实验结束时,腹主动脉采血,冰上取主动脉。HE染色对腹主动脉进行形态学观察,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主动脉VEGF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主动脉ICAM-1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主动脉ICAM-1蛋白表达。结果:参芪复方能显著改善GK大鼠腹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参芪复方组大鼠的主动脉VEGF含量、主动脉ICAM-1mRNA及ICAM-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降低主动脉VEGF含量,抑制主动脉ICAM-1mRNA及蛋白表达可能是参芪复方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防治DM大血管病变的部分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复方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归药对干预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血清8-iso-PGF2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阴永辉 王浩 +3 位作者 周吉 宋振华 赵泉霖 李晓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3-16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8-iso-PGF2α水平验证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并明确芪归药对对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芪归5∶1组...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8-iso-PGF2α水平验证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并明确芪归药对对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芪归5∶1组及芪归3∶2组,另选取门诊查体健康成人与单纯T2DM患者各25例作为空白组与单纯T2DM组;单纯T2DM组与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方案不变,芪归5∶1组与芪归3∶2组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分别加用不同配比的芪归中药方剂,治疗90 d后重新测定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芪归5∶1组及芪归3∶2组血清8-iso-PGF2α与相关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与单纯T2DM组(P<0.05);治疗后芪归5∶1组与芪归3∶2组相关指标及血清8-iso-PGF2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结论氧化应激在T2DM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芪归药对能改善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的相关指标及血清8-iso-PGF2α水平,或与其抵抗氧化应激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当归 气虚血瘀 8-ISO-PGF2Α 氧化应激 T2DM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脂素、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树娇 唐灵 +1 位作者 陈春莲 王志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04-1705,共2页
2型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并发症更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血管病变就是原因之一。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与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因子和内脂素有关[1]。研究已经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 2型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并发症更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血管病变就是原因之一。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与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因子和内脂素有关[1]。研究已经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密切,被认为是血管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文旨在了解内脂素、Hcy、高敏C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高敏C反应蛋白 高同型半胱氨酸 内脂 血管内皮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独立危险因素 血管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菩人丹超微粉对T2DM大血管病变大鼠主动脉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庞宗然 苏晓慧 +2 位作者 刘祖涵 王朝晖 张伯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3-1925,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菩人丹超微粉(Pu Ren Dan Superfine Powder,PRD)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以灌胃脂肪乳复合尾静脉快速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T2DM大鼠大血... 目的:观察菩人丹超微粉(Pu Ren Dan Superfine Powder,PRD)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以灌胃脂肪乳复合尾静脉快速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RD高、中、低剂量组和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各组动物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4周末处死动物,取胸主动脉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正常组大鼠主动脉弓内皮细胞结构清晰,内弹力膜厚约3~5μm,中膜弹力膜与平滑肌排列有序。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内膜增厚,内皮细胞结构不清晰,内弹力膜变薄或间断。中膜弹力膜变薄,结构松散。而PRD治疗组大鼠主动脉内膜无增厚,内皮细胞清晰,内质网发达,内弹力膜无明显改变,中膜弹力膜规整。结论:中药复方PRD对T2DM大血管病变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人丹超微粉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主动脉弓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陈颖越 金星 +3 位作者 丁波 罗勇 马建华 吴锦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1-222,共2页
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对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1-2].血清尿酸浓度的升高与炎症、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等有着密... 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对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1-2].血清尿酸浓度的升高与炎症、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等有着密切联系,HUA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文中对T2DM患者尿酸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酸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艾智华 房殿春 张忠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与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基因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方法,对56例伴大血管病变和120例无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位点进...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与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基因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方法,对56例伴大血管病变和120例无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大血管病变组GG基因型频率(25.0%)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6.2%),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P<0.05);GG基因型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TT和TG基因型。结论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脂联素基因+45位点GG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归药对通过激活Nrf2通路干预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勇 王浩 阴永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94-1697,共4页
目的:探讨芪归药对治疗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和机理,评估芪归药对对于Nrf2系统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70例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将其中20例予原有的治疗方案加用黄芪27 g,当归18 g,水煎400 mL,日1剂(芪... 目的:探讨芪归药对治疗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和机理,评估芪归药对对于Nrf2系统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70例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将其中20例予原有的治疗方案加用黄芪27 g,当归18 g,水煎400 mL,日1剂(芪归3∶2组),20例予原有的治疗方案加用黄芪37.5 g,当归7.5 g,水煎400 mL,日1剂(芪归5∶1组),30例予原有治疗方案(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系统临床研究,着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血清Nrf2和下游细胞因子HO-1、SOD的表达。结果:芪归3∶2组总有效率为90%,芪归5∶1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前两组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芪归药对组在改善临床主要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归药对对于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血瘀型T2DM大血管病变 芪归药对 临床研究 血清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少阴枢机不利探微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秀娟 张攀 +3 位作者 雷远洪 朱建伟 富晓旭 谢春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2-605,共4页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属于中医"脉痹"范畴,基于《内经》开阖枢理论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认为应当遵循《内经》原文以"少阴"为阴枢,且少阴枢机不利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键病机。少阴枢机不利,使"脉有所结而不通...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属于中医"脉痹"范畴,基于《内经》开阖枢理论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认为应当遵循《内经》原文以"少阴"为阴枢,且少阴枢机不利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键病机。少阴枢机不利,使"脉有所结而不通",并可影响太阴、厥阴之开阖从而导致"脉痹",治疗当将"和畅少阴枢机"的理念应用到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脉痹 开阖枢 少阴枢机不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达谱芯片研究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大鼠血管内皮生长的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富晓旭 高泓 +3 位作者 刘桠 谢红艳 袁海泼 谢春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63-466,共4页
目的:应用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参芪复方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的分子机制,探索中医药修复血管生长与血管修剪动态平衡的基因靶点,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研究拓宽思路。方法:将50只GK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 目的:应用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参芪复方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的分子机制,探索中医药修复血管生长与血管修剪动态平衡的基因靶点,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研究拓宽思路。方法:将50只GK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M)、格华止组(G)、参芪复方高剂量组(SH)、参芪复方中剂量组(SM)、参芪复方低剂量组(SL)。连续12周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另设正常Wistar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C),予普通饲料喂养,平行对照。造模12周后,SH、SM、SL组分别予高、中、低剂量参芪复方浸膏灌胃,G组予格华止混悬液灌胃,C、M组灌服生理盐水。干预16周后处死,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主动脉病理形态学,TUNEL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应用Affymetrix IVT表达谱芯片对主动脉组织进行检测,将差异基因进行KEGG Passway富集,进一步分析其生物学意义。结果:干预16周后,主动脉形态病理改变的程度:M> SL> G> SM> SH> C;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程度:M> SL> SM> G> SH> C;全基因组表达谱检测发现,M组与C组比较,mRNA表达量普遍减低; G、SH、SM组mRNA表达较M组显著升高,其中SH> G。各组间差异基因KEGG富集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与激素分泌、心血管疾病、免疫调节、细胞迁移、黏附、增殖、分化等分子功能相关。通过KEGG富集筛选出2个关键基因:Map2k1、Rac1。相比M组,SH、G组主动脉组织内Map2k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SH、SM组Rac1的表达水平较M组升高; G组Rac1的水平与M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芪复方能够广泛而精准地恢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大鼠主动脉组织mRNA的表达水平,能够促进Rac1的表达,抑制Map2k1的表达,对细胞增殖、黏附功能发挥调节作用,进而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进行了良性的双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参芪复方 血管生长 双向调节 RA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水平 被引量:8
14
作者 卢洪文 张银环 +2 位作者 柳林 沈守祥 孟祥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5期393-394,共2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高灵敏度C 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其中伴大血管病变77例,无大血管病变71 例;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73 例,正常人群组75 例。采用ELISA法测定4组患者的血...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高灵敏度C 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其中伴大血管病变77例,无大血管病变71 例;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73 例,正常人群组75 例。采用ELISA法测定4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结果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或不合并大血管病变)以及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 或P<0. 001);2 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间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 .05);2型糖尿病合并或不合并大血管病变组之间hsCRP水平也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2 型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慢性低水平炎症反应,CRP可能是2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一个良好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临床疗效及对血糖、血脂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仪 石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9-137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及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两人独立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及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两人独立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库(Wanfang Data)、Pub Med、Embase以及The Cochrane Library,并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筛选所得文献,同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iew Manager 5.3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终纳入20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479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总疗效的有效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5.59,df=19,P=0.68>0.1,I^2=0%),有效率的OR=5.38和95%的CI为[4.02,7.20],试验组中药复方与对照组在中医临床症状总疗效方面差异显著(P<0.000 01)。结论: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确切,同时中药复方可降低血糖,并对血脂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临床疗效 血糖 血脂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全基因组SNP芯片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易感基因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沂 张晓莉 +3 位作者 张忠辉 张峰 张永彪 府伟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分析筛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易感基因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方法利用ILLUMINA人类全基因组SNP芯片(HumanCytoSNP-12 v1.0 DNA Analysis BeadChipKit),对在经多因素干预下仍... 目的分析筛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易感基因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方法利用ILLUMINA人类全基因组SNP芯片(HumanCytoSNP-12 v1.0 DNA Analysis BeadChipKit),对在经多因素干预下仍出现大血管病变的34例T2DM病例及同样条件下未发大血管病变的52例对照进行SNP扫描分型;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T2DM早期大血管病变的易感基因和遗传标记。结果通过PLINK软件对芯片结果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出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的SNP位点总计452个,其中处于T2DM大血管病变主要代谢通路相关基因内或者附近的SNP位点37个,通过这些SNP位点锁定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易感基因30个。结论 T2DM大血管病变受遗传多态性影响,可能与多个基因以及位点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基因 全基因组SNP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糖尿病大血管病变SD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靳瑾 孙侃 +3 位作者 薛以贵 常向云 周婷 赵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622-625,共4页
为建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SD大鼠模型,购3周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禁食12h,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45mg/kg,血糖稳定后,给予维生素D3(VitD3)注射液按总剂量50万IU/kg分3d灌胃,在上述基础上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 为建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SD大鼠模型,购3周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禁食12h,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45mg/kg,血糖稳定后,给予维生素D3(VitD3)注射液按总剂量50万IU/kg分3d灌胃,在上述基础上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测定大鼠血脂、血糖,制作主动脉石蜡切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8周后主动脉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中膜增生,结构紊乱。正常组未出现类似变化。由此可知,该方法可用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SD大鼠模型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R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大同 杨明功 +2 位作者 刘树琴 王长江 左春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研究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 (MTRR)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法对 175例正常人群、2 4 0例 2型糖尿病、176例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 (脑梗塞 10 4... 目的 研究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 (MTRR)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法对 175例正常人群、2 4 0例 2型糖尿病、176例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 (脑梗塞 10 4例、合并冠心病 6 1例、糖尿病足 11例 )、87例非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组人群MTRR的A6 6G进行基因分析。比较上述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无差异。结果  4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中 2型糖尿病和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AA基因型频率低于正常人群和单纯大血管病变组 (P <0 0 5 ) ,AG基因型频率高于正常人群和单纯大血管病变组 (P <0 0 5 )。结论 MTRRA6 6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 2型糖尿病及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的发生相关 ,AG基因型可能是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AA基因型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RR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合并症 大血管病变 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降糖方对糖尿病家兔大血管病变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天 魏爱生 +3 位作者 何东盈 麦伟华 刘晓霞 劳美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45-1848,共4页
目的研究活血降糖方对糖尿病家兔大血管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辛伐他丁,0.8 mg/(kg·d)],活血降糖方高、中、低剂量组[13.6、6.8、3.4 g/(kg·d)],各组造模后给予药物。然后,检测空腹... 目的研究活血降糖方对糖尿病家兔大血管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辛伐他丁,0.8 mg/(kg·d)],活血降糖方高、中、低剂量组[13.6、6.8、3.4 g/(kg·d)],各组造模后给予药物。然后,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有量,ELISA法测定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含有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腹主动脉中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PCR法检测腹主动脉中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活血降糖方可改善FBG、TC、TG、HDL-C、LDL-C含有量,抑制hs-CRP、IL-6、TNF-α、ET含有量,抑制腹主动脉中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论活血降糖方可能是通过抑制腹主动脉中STAT3信号通路活化及炎症反应发生,从而改善糖尿病家兔大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降糖方 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毅强 吴月平 +2 位作者 尹德辉 王转锁 袁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75-1876,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各20例,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由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各20例,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由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阴阳两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体重变化、腰膝酸软、肢体困重为主要共同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中医证候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