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花香水月季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邵珠华 李名扬 +5 位作者 邱显钦 唐开学 蹇洪英 李树发 王其刚 张颢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7,共4页
以大花香水月季的8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其表型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花香水月季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8个群体的11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5.44%~56.00%;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7.28%,总变异中群体... 以大花香水月季的8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其表型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花香水月季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8个群体的11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5.44%~56.00%;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7.28%,总变异中群体内的变异为62.72%,大于群体间变异(37.28%),说明群体内的变异是该地区大花香水月季的主要变异来源。花瓣长与东经及果径与北纬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利用群体间欧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表明,8个大花香水月季天然群体可以明显划分为3类,说明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香水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地理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花香水月季居群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邱显钦 唐开学 +4 位作者 蹇洪英 王其刚 李树发 邵珠华 张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0-304,共5页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分布的8个大花香水月季天然居群遗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0个,占总条带数的97.22%;在物种水平...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分布的8个大花香水月季天然居群遗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0个,占总条带数的97.22%;在物种水平上,总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香农指数(I)分别为0.3012和0.4600,说明云南地区大花香水月季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大花香水月季居群内遗传变异(69.49%)大于居群间遗传变异(30.51%),说明居群内变异是其居群的主要变异来源;利用Popgene计算出两两居群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和遗传距离(D),其范围分别为0.7615~O.9348和0.0674~O.2724,再依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居群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无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香水月季 遗传多样性 简单重复序列(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香水月季(Rosa odorata var. gigantea)茎段组织培养的抗褐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纯佳 张颢 +5 位作者 周宁宁 张婷 晏慧君 李淑斌 蹇洪英 唐开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7-1050,共4页
以大花香水月季(R. odorata var. gigantea)单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抗褐化剂以及不同时长黑暗低温预处理对组培过程中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WPM培养基为适合的基本培养基;添加有3 g/L活性炭(AC)的培养基中褐化率降至最低的... 以大花香水月季(R. odorata var. gigantea)单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抗褐化剂以及不同时长黑暗低温预处理对组培过程中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WPM培养基为适合的基本培养基;添加有3 g/L活性炭(AC)的培养基中褐化率降至最低的9%,但外植体萌发率远低于2 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下的78%,硝酸银(AgNO3)未达到预期效果;24 h的黑暗低温预处理可减轻褐变。试验表明:大花香水月季外植体于4℃下黑暗低温处理24 h后,接种于含有2 g/L PVP的WPM+6-BA 1.5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3周后褐化率为15%,萌发率可达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香水月季 组织培养 抗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香水月季的授粉率及花粉管生长途径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其刚 刘红明 +3 位作者 晏慧君 蹇洪英 张颢 唐开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研究大花香水月季雌蕊群的授粉率及花粉管生长途径,为其育种应用及资源保护提供依据。显微观察统计大花香水月季花期雌蕊群的授粉效率,荧光显微观察花粉管生长途径。结果表明:花朵萼片平行伸展后120 h,柱头授粉率接近100%,单柱头花粉量... 研究大花香水月季雌蕊群的授粉率及花粉管生长途径,为其育种应用及资源保护提供依据。显微观察统计大花香水月季花期雌蕊群的授粉效率,荧光显微观察花粉管生长途径。结果表明:花朵萼片平行伸展后120 h,柱头授粉率接近100%,单柱头花粉量达最大值为(84.20±5.8)粒;自萼片自然伸展48 h时柱头上少量萌发,72 h后花粉管伸长至花柱中下部,90 h后观察到有花粉管进入子房。大花香水月季单花雄蕊(129±20)枚,雌蕊(30±5)枚,开放持续5~7 d;花粉自萌发至花粉管进入胚珠需要30~4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香水月季 授粉率 花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香水月季再生体系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9
5
作者 孟令宁 晏慧君 +3 位作者 张颢 蹇洪英 周宁宁 唐开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0-874,共5页
以大花香水月季(Rosa odorata var.gigantea)为材料,研究了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因素,包括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和组合、暗培养时间等。结果表明,以带有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腋芽萌发的最适激素浓度组合为6-BA 1.5 mg/L... 以大花香水月季(Rosa odorata var.gigantea)为材料,研究了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因素,包括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和组合、暗培养时间等。结果表明,以带有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腋芽萌发的最适激素浓度组合为6-BA 1.5 mg/L+NAA 0.12 mg/L;最适诱导愈伤培养基为MS+2,4-D 4.0 mg/L,诱导率为93.33%;最适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TDZ 3.0 mg/L+GA31.0 mg/L+NAA 0.1 mg/L,暗培养15 d,再生率为18%。本研究通过间接器官再生途径初步建立的大花香水月季植株再生体系,为利用外源基因对月季进行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香水月季 愈伤组织 分化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尖叶蔷薇与大花香水月季转录组数据的MLO unigenes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向贵生 张颢 +5 位作者 王其刚 晏慧君 周宁宁 陈敏 唐开学 邱显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9-779,共11页
在对长尖叶蔷薇和大花香水月季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其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23条MLO unigenes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氨基酸数量、碱基数、分子量差异较小,多数为疏水性蛋白,平均亲水系数为-0.157~0.1... 在对长尖叶蔷薇和大花香水月季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其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23条MLO unigenes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氨基酸数量、碱基数、分子量差异较小,多数为疏水性蛋白,平均亲水系数为-0.157~0.190,富含亮氨酸和丝氨酸。亚细胞定位主要分布于质膜中,包含5~9个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组成。其中,等电点小于7的仅有1条,2条蛋白具有信号肽。这23条MLO蛋白具有15个长度在15~50个氨基酸间的保守基序。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揭示了MLO基因在长尖叶蔷薇与大花香水月季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保守性。将这23条unigenes与来自于月季和拟南芥的MLO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了6条可能参与抗白粉病的候选基因,对这6条候选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仅有2条unigenes符合MLO型白粉病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最后,通过q RT-PCR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这2条候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受到白粉病菌侵染后呈积极上调趋势。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这2条候选基因很可能参与了寄主—白粉病菌的互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尖叶蔷薇 大花香水月季 MLO基因 抗白粉病 生物信息学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香水月季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 被引量:50
7
作者 牛元 徐琼 +3 位作者 王嵛德 代立兰 庄健 赵亚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3-130,共8页
以大花香水月季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W等软件,通过分析大花香水月季叶绿体基因组54个基因密码子的使用偏性,探讨影响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性绘图分析显示GC3与GC12的相关系数为0.141,不显著相关,说明... 以大花香水月季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W等软件,通过分析大花香水月季叶绿体基因组54个基因密码子的使用偏性,探讨影响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性绘图分析显示GC3与GC12的相关系数为0.141,不显著相关,说明密码子第1、2位与第3位碱基组成变异无明显关联。2)ENC绘图分析显示,期望值曲线下方分布了大部分基因,偏性较强,而仅少量基因沿曲线分布或在曲线附近,偏性较弱。3)基于RSCU的对应性分析表明,第1轴能够解释基因总变异的10.35%,第1轴与CAI、CBI呈负显著相关。4)PR2-plot分析显示,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使用存在偏性,嘧啶比嘌呤使用更为频繁。5)最终确定了TTT、CTT和TCA等13个最优密码子,且均以A或T结尾。综上所述,大花香水月季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受突变影响较弱,更多地受到如选择压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香水月季 叶绿体基因组 GC含量 密码子使用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王山大花香水月季居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付荷玲 王琛瑶 +1 位作者 张晓龙 罗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4-862,共9页
以云南省澄江市梁王山一带3个大花香水月季居群240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表型变异系数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大花香水月季的花、叶等16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花香水月季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存在丰富的... 以云南省澄江市梁王山一带3个大花香水月季居群240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表型变异系数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大花香水月季的花、叶等16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花香水月季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存在丰富的表型多样性,表型分化系数在-1.51%~26.18%之间,在较近的距离内,居群内多样性远高于居群间多样性。表型性状在居群内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3.62%,离散程度相对较低,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花梗长,最小的是花瓣长宽比。相关性分析发现,大多数花部性状间、叶部性状间相关性较强,但花部性状与叶部性状之间相关性较低甚至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香水月季 居群 表型分化 变异特征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zing source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of surface water from Jialing River 被引量:3
9
作者 许晓毅 蒋真玉 +5 位作者 王继行 朱虹 豆俊峰 H.D.Narres D.Hofmann E.Klumpp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850-854,共5页
Sixteen priorit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in surface water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 to study their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zing sources.The water samples wer... Sixteen priorit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in surface water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 to study their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zing sources.The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ive sites(J1-J5) in the Jialing River of Chongqing downtown area from September 2009 to August 2010.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PAHs in three samples upstream are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two sites downstream,with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PAHs for each site ranging from 811.5 ng/L to 1585.8 ng/L.The 2,3 and 4-ring PAHs for sampling stations account for 13.0%,56.6% and 28.6%,respectively,in total PAHs.There are obvious tendencies of seasonal change for PAHs concentration in surface water.The PAHs concentration in April of wet season is 1 301.6 ng/L,which is 1.3 times the lowest amount of total PAHs in August of flood season.Ratios of specific PAH compound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possible pollution sources.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Hs in surface water samples are primarily from pyrolytic PAHs because of factories along these sites,while the direct leakage of petroleum products may be significant for two sites,Jiahua Bridge(J4) and Huanghuayuan Bridge(J5),because of the wharf boat nearb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source and distribution surface water Jialing R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