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β或IL-6对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晓琴 李正莉 +1 位作者 朱长庚 王效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16,共4页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培养新生大鼠的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获得新生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然后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IL1β和IL6,在作用...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培养新生大鼠的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获得新生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然后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IL1β和IL6,在作用6、12及24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IL1β、IL6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IL1β、IL6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周期的显著变化,表现为G1期细胞数减少,S期、G2/M期细胞数增多,以作用12h时变化最明显。提示IL1β、IL6可促进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介素-1Β 细胞介素-6 细胞增殖 体外培养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促神经突起生长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薛庆善 郭畹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取生后1周以内SD大鼠大脑皮质,用胰蛋白酶消化结合机械吹打使细胞分散,制成较大量的初细胞悬液。将初细胞悬液先行粘附处理30min以排除其中的成纤维细胞,再制成较小量的次细胞悬液。将之接种到预先涂有鼠尾胶原的培养瓶中,... 取生后1周以内SD大鼠大脑皮质,用胰蛋白酶消化结合机械吹打使细胞分散,制成较大量的初细胞悬液。将初细胞悬液先行粘附处理30min以排除其中的成纤维细胞,再制成较小量的次细胞悬液。将之接种到预先涂有鼠尾胶原的培养瓶中,令其贴壁3~5h,细胞密度约1×105个/cm2。补加培养液,继续培养。培养液为含20%小牛血清的DMEM/F12混合培养液。俟细胞铺满瓶底后传代。届时细胞悬液亦行30min的粘附处理。以0.5×105个/cm2的细胞密度种植于培养瓶中。传代后先培养48h;换成无血清培养液再培养48h并收集条件培养液。对部分传代细胞进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杂色鉴定,证明传代后的细胞中星形胶质细胞比例达94.71%。取条件培养液及单纯DMEM/F12培养液各1份,分别与2份有血清培养液混合,制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种培养液,以悬滴法培养鸡胚背根节。48h后,比较两组背根节神经突起的平均长度。经统计学分析揭示,实验组背根节神经突起平均长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者,说明星形胶质细胞具有明显的促神经突起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烨 张家骅 吴建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6,共5页
为建立有效的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并为体外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奠定基础,本试验于无菌条件下取新生1 d^3 d的SD大鼠的大脑皮质,经1.25 g/L胰酶消化及机械吹打分离细胞,差速贴壁处理以去除成纤维细胞,用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DME... 为建立有效的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并为体外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奠定基础,本试验于无菌条件下取新生1 d^3 d的SD大鼠的大脑皮质,经1.25 g/L胰酶消化及机械吹打分离细胞,差速贴壁处理以去除成纤维细胞,用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之后借助摇床振荡及传代的方法去除其他细胞,并以GFAP-FITC免疫荧光法对所获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细胞具备典型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并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GFAP,纯化率达95%以上。试验表明上述方法可获得符合体外研究要求的星形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星形胶质细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宁章勇 赵德明 +3 位作者 杨建民 崔亚利 周向梅 秦秀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大鼠 大脑 星形胶质细胞 体外分离培养 分子作用机制 原代培养 免疫组织 病理性反应 体外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及优化
5
作者 薛娜娜 徐彩琪 +2 位作者 石勇荣 张蕊 孟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74-779,共6页
目的探究并优化新生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为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提供更优解。方法为优化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取新生3 d的C57BL/6J小鼠大脑皮质组织,去除脑膜和血管,经胰酶消化后离心,加入高... 目的探究并优化新生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为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提供更优解。方法为优化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取新生3 d的C57BL/6J小鼠大脑皮质组织,去除脑膜和血管,经胰酶消化后离心,加入高糖的杜氏改良Eagle培养基(DMEM)吹打形成细胞悬液。进一步通过差速贴壁法、十字交叉手摇法以及恒温振摇法进行纯化,将细胞分别以不同培养密度接种于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瓶中,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纯度鉴定。结果新生小鼠大脑皮质细胞以5×10^(6)个/瓶密度接种效果好,活性高;纯化过程中使用高糖DMEM培养基联合差速贴壁法、十字交叉手摇法及恒温振摇法,星形胶质细胞纯度可达99%。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大脑皮质 原代培养 细胞纯化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大鼠大脑皮质损伤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侯家骥 潘爱英 +1 位作者 刘秀丽 刘秉钧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2,共6页
对幼年(3月龄)、成年(12月龄)与老年(27月龄)三组雄性Wistar大鼠的躯感皮质进行针刺后,在1~21d时间内用光镜与电镜观察损伤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探讨年龄因素对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性星形... 对幼年(3月龄)、成年(12月龄)与老年(27月龄)三组雄性Wistar大鼠的躯感皮质进行针刺后,在1~21d时间内用光镜与电镜观察损伤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探讨年龄因素对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性星形细胞在水肿、细胞分裂、吞噬、肥大与胶质界膜形成等方面均表现出程度上和发生时间上的年龄差异。幼年大鼠的星形细胞不仅水肿更为显著且出现更早,并且表现出向变性与最后死亡以及向代偿性合成增强两个方向发展、三组动物的星形细胞分裂活动以术后3d最明显,尤以幼年组更多见,并出现活跃的吞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 大脑皮质损伤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优化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靳辉 冯改丰 +4 位作者 杨蓬勃 贾宁 杨维娜 钱亦华 王唯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9-853,共5页
目的旨在获得高纯度的星形胶质细胞,并对不同培养时期的细胞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常规分离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并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差速黏附加摇床震荡法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G... 目的旨在获得高纯度的星形胶质细胞,并对不同培养时期的细胞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常规分离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并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差速黏附加摇床震荡法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GFAP免疫荧光对获得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皮质细胞从3d开始迅速增殖,9-12d即可铺满瓶底,此时细胞呈明显的分层生长,星形胶质细胞位于底层,形态多样,阳性率为(67.2±7.1)%;经过1次传代后,GFAP阳性率有所提升(84.0±6.0)%,但不能完全去除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细胞仍呈分层生长;至第3次传代后,获得大量几乎为单一种类的星形胶质细胞,其胞体较大、突起较短粗,一般2-3个,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常偏于一侧,GFAP染色呈强阳性,阳性率可达(97.6±2.4)%。结论通过差速黏附与摇床震荡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高纯度且生长状态良好的星形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大脑皮质 细胞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梁卫兰 单巍松 吴希如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20-320,共1页
大鼠(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组梁卫兰,单巍松,吴希如国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工作进行了多年,国内还未见报道。我们利用原代和再次培养方法进行了大、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大鼠(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组梁卫兰,单巍松,吴希如国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工作进行了多年,国内还未见报道。我们利用原代和再次培养方法进行了大、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并做了免疫荧光鉴定。材料与方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星形胶质细胞TRPV4通道在神经血管耦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兴 胡扬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33-937,共5页
大脑的正常生理功能依赖于神经活动与血流动力学之间的紧密配合,这种机制称为神经血管耦合,其对于神经元兴奋所致的大脑局部血流的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脑星形胶质细胞 TRPV4通道 神经血管耦合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酮对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动的影响
10
作者 田虹 杨潇 +2 位作者 胡黔江 曾俊伟 刘晓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对培养的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纯化新生SD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荧光双重标记技术检测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及胶质纤... 目的:探讨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对培养的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纯化新生SD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荧光双重标记技术检测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共表达;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星形胶质细培养液中谷氨酸含量。结果:培养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均表达GR;CORT孵育3 h可降低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GR拮抗剂RU38486可阻断CORT的作用;但CORT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释放无显著影响。结论:CORT可降低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但对谷氨酸释放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 皮质激素受体 脊髓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扫描检查对人中孕胎儿大脑皮质神经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朱颖嫄 罗晓青 石晓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65-266,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扫描是否对人中孕胎儿大脑皮质神经胶质细胞超微结构造成影响。方法:将10例因避孕失败而自愿要求引产的单胎中孕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2组,各5例,均行水囊引产术。第1组为对照组,引产前不作B超扫描;另1组在引产前30min... 目的:探讨超声波扫描是否对人中孕胎儿大脑皮质神经胶质细胞超微结构造成影响。方法:将10例因避孕失败而自愿要求引产的单胎中孕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2组,各5例,均行水囊引产术。第1组为对照组,引产前不作B超扫描;另1组在引产前30minB超经孕妇腹部定点扫描胎儿大脑颞叶皮质10min。引产术后胎儿娩出即取大脑颞叶皮质作透射电镜标本的常规制备与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超定点扫描检查10min后的胎儿大脑皮质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变化有:(1)细胞膜不完整;(2)胞质内的亚细胞结构如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等结构不清晰;(3)核周腔增大、变宽;(4)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浓缩形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块状,呈现明显凋亡征象。结论:B超定点扫描检查10min,胎儿大脑皮质胶质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胎儿 B超 中孕 神经胶质细胞 人中 引产 定点 结论 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聚焦超声对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发育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杨楹 林森 +5 位作者 杨珂 姚欢 陈雪莹 朱慧 张亮 王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 观察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对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发育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80只新生小鼠分为LIFU组(n=48)和假手术组(n=32)。对LIFU组小鼠以LIFU连续波辐照3天、每天5 min;将假手术组小鼠置入声场中,不施加声波。采用蛋... 目的 观察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对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发育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80只新生小鼠分为LIFU组(n=48)和假手术组(n=32)。对LIFU组小鼠以LIFU连续波辐照3天、每天5 min;将假手术组小鼠置入声场中,不施加声波。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皮层NFIX蛋白表达,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Fos、NFIX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以EdU染色观察皮层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LIFU辐照后1.0、1.5、2.0、2.5及3.0 h, LIFU组小鼠大脑皮层c-Fos表达数量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均<0.05),于1.5 h达峰,之后逐渐递减。辐照后1 h, LIFU组小鼠皮层NFI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辐照后1、2、3 h及1个月,LIFU组小鼠皮层NFIX数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均<0.05)。辐照后1个月,LIFU组小鼠大脑皮层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且细胞呈星形,从胞体发出大量长突起。辐照后16、24 h, LIFU组EdU阳性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均<0.05),且增殖的EdU阳性细胞存在NFIX阳性细胞共表达。结论 LIFU可激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c-Fos表达,促进皮层中细胞增殖和GFAP星形胶质细胞增加,可能与NFIX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星形胶质细胞 大脑皮质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苷诱导炎性痛小鼠前扣带回皮质星形胶质细胞自噬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佳泓 王姝涵 +6 位作者 张润恒 杨翠珠 杨雅琪 周畅 唐佩 刘靖 马宇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58-2164,共7页
目的:探讨紫云英苷(astragalin,AST)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发的炎性痛模型小鼠前扣带回皮质内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6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 目的:探讨紫云英苷(astragalin,AST)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发的炎性痛模型小鼠前扣带回皮质内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6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生理盐水(saline)组和CFA模型组、CFA+60 mg/kg AST给药组,每组各6只动物。AST给药组小鼠按体重进行腹腔注射给予60 mg/kg AST,连续给药21 d。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各组小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利用多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前扣带回皮质自噬相关因子LC3、p62、ATG12和beclin-1的表达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前扣带回皮质内自噬相关蛋白LC3、p62、ATG12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AST显著提高CFA小鼠的机械疼痛阈值(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AST显著增强CFA小鼠前扣带回皮质LC3(P<0.01)、ATG12(P<0.01)、beclin-1(P<0.05)的荧光强度,减弱p62(P<0.05)的荧光强度,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表明,AST显著上调CFA小鼠前扣带回皮质内LC3(P<0.01)、ATG12(P<0.01)和beclin-1(P<0.01)的表达水平,下调p62(P<0.05)表达水平。结论:AST可缓解CFA小鼠的炎症性疼痛,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CFA小鼠前扣带回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促进其发生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苷 炎症性疼痛 前扣带回皮质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科学家揭示大脑视皮层的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方位选择性独特功能,全面挑战长期来人们对神经胶质细胞的传统认识
14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2,共1页
据东方网2008年7月2日援引新华网华盛顿2008年7月1日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瞻姆斯·舒默尔斯和中国留美学者俞洪波等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视皮层中一种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细胞具有方位选择。方位选择性... 据东方网2008年7月2日援引新华网华盛顿2008年7月1日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瞻姆斯·舒默尔斯和中国留美学者俞洪波等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视皮层中一种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细胞具有方位选择。方位选择性是指该种细胞只能在特定方位(比如90度)视觉刺激出现时才会作出反应,以前科学家认为只有神经元才具备这种功能。中美科学家的研究还揭示,这种胶质细胞的方向选择性功能高于相邻的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方位选择性 科学家 视皮层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大脑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忠 李红丽 +1 位作者 蔡文琴 孙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 (AST)活化的时空分布及形态学变化特征。方法 本实验建立Wistar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 30min再灌注模型及脑皮质针刺伤模型 ,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 (AST)活化的时空分布及形态学变化特征。方法 本实验建立Wistar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 30min再灌注模型及脑皮质针刺伤模型 ,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两种脑损伤后AST的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①脑缺血 1d后可见AST活化 ,5d即达高峰。脑皮质针刺伤后AST的活化开始于第 5~ 7天 ,第 14天达高峰。②两种脑损伤后不同部位反应性AST的形态有明显差异。结论 本实验表明不同类型脑损伤后AST的反应不同 ,活化AST在形态上的差异可能与神经营养因子的运输 ,神经的修复与再生等功能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皮质针刺伤 颅脑损伤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志军 吴利平 +1 位作者 万群 江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1-614,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记法分别观察大鼠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时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Fos蛋白在大脑皮质内表达的时间规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法观察GFAP和Fos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在缺血1h再灌注2h时,大脑皮层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记法分别观察大鼠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时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Fos蛋白在大脑皮质内表达的时间规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法观察GFAP和Fos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在缺血1h再灌注2h时,大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细胞体积增大,突起粗大,呈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直至48h依然强烈。被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表达Fos蛋白,并呈现时程变化规律。结果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和神经元一起参与了大脑皮层缺血再灌注后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FOS 缺血再灌注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仁刚 王珍 周洁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 (Dex)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纯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为 4组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ex (0、 10 -5、 10 -4、 10 -3 mol/L)培养 18h后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  10 ...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 (Dex)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纯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为 4组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ex (0、 10 -5、 10 -4、 10 -3 mol/L)培养 18h后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  10 -3 mol/L的Dex诱发了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 4个组的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指数 :G0 /G1期依次为86 2 9± 0 2 8、 88 0 6± 0 0 3、 91 2 2± 1 14和 83 10± 2 39,前 3组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第 4组例外 ;S期依次为 2 6 7±0 14、 3 5 9± 0 30、 2 97± 0 4 4和 6 0 6± 0 2 5 ,前 3组间无显著差异 ,第 4组明显增加 ;G2 /M期依次为 11 0 3± 0 5 1、8 35± 0 75、 5 81± 0 4 9和 10 84± 1 2 9,前 3组随浓度增加而减少 ,第 4组例外。S期细胞指数与G2 /M期细胞指数之比 ,分别为 1∶4 13、 1∶2 33、 1∶1 96和 1∶1 79,后 3组与第 1组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Dex对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有明显的抑制。治疗剂量的Dex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由S期向G2 期的转换 ,10 -4mol/L以下的浓度同时抑制其由G1期向S期的转换。大剂量的Dex可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周期 地塞米松 细胞凋亡 抑制 流式细胞仪检测 影响 大脑皮质 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束缚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宿长军 段丽 +2 位作者 饶志仁 李柱一 林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9-462,共4页
为了探讨束缚后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本实验将大鼠束缚于小的塑料桶内1、3或6 h,于解束后30 min处死,正常大鼠不被束缚作为对照。脑组织进行抗glial fibrillary acidic-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大鼠脑内... 为了探讨束缚后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本实验将大鼠束缚于小的塑料桶内1、3或6 h,于解束后30 min处死,正常大鼠不被束缚作为对照。脑组织进行抗glial fibrillary acidic-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大鼠脑内有少数散在静止状态的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胞体小、突起细、GFAP淡染,缺乏机能定位分布特点;束缚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胞体肥大、突起变粗、GFAP深染、形成激活状态,其分布有明显的机能定位特点,表达于与应激反应调节相关的核团,主要有(1)端脑:扣带回、新皮质(尤其是第Ⅲ和V层)、隔外侧核、杏仁中央核;(2)间脑:丘脑室旁核、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第三脑室室周区、弓状核;(3)脑干:中脑的上丘浅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下丘的皮质部;脑桥的臂旁外侧核、蓝斑、A5区;延髓的耳蜗核、延髓内脏带(MVZ)等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时程变化是束缚1 h最高,3 h次之,6 h最少。本文结果表明,大鼠被束缚后全脑多处核团的星形胶质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束缚时间的延长,动物产生适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星形胶质细胞 正常大鼠 GFAP 表达 室旁核 皮质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外侧核 杏仁中央核 下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高浓度氧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师文娟 梁佳 +2 位作者 董雯 戚智锋 刘克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9-713,共5页
目的观察常压高浓度氧治疗(normobaric hyperoxia,NBO)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以及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 目的观察常压高浓度氧治疗(normobaric hyperoxia,NBO)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以及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5只(280~320 g)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正常氧浓度组(Normoxia)和NBO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24 h。Sham组和Normoxia组术后呼吸普通空气,NBO组于缺血后5 min至再灌注前呼吸100%常压氧气。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方法,研究NBO治疗对脑缺血皮质和基底节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Cx43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侧皮质GFAP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突起减少、荧光强度减弱。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结果显示: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皮质和基底节区GFAP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皮质著降低(P〈0.05),表达变化与免疫荧光结果一致;与Sham组相比,Normoxia组缺血侧皮质和基底节区Cx43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缺血侧皮质Cx43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皮质Cx43蛋白显著升高(P〈0.01),NBO组缺血基底节区Cx43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BO治疗可能通过调节缺血侧皮质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水平来抑制脑缺血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从而实现脑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常压高浓度氧治疗 星形胶质细胞 皮质 基底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分泌雌激素的检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喜贵 杨忠 +1 位作者 胡荣 蔡文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48-1750,共3页
目的 测定大鼠星形胶质细胞 (astrocyte ,AST)培养液中雌激素的浓度。方法 取新生 2d大鼠大脑皮层进行AST原代及传代培养 ,分别于传代培养的第 0、7、14、2 1天进行细胞计数 ,同时ELISA方法测定培养液中雌二醇 (E2 )浓度。结果 细胞... 目的 测定大鼠星形胶质细胞 (astrocyte ,AST)培养液中雌激素的浓度。方法 取新生 2d大鼠大脑皮层进行AST原代及传代培养 ,分别于传代培养的第 0、7、14、2 1天进行细胞计数 ,同时ELISA方法测定培养液中雌二醇 (E2 )浓度。结果 细胞数量分别为 1× 10 4/ml、1.1× 10 6/ml、1.4× 10 6/ml、1.5× 10 6/ml;培养液中雌激素 (E2 )浓度分别为 (pg/ml) :0、( 117 0 3± 2 1 3 2 )、( 2 66 91± 2 2 0 3 )、( 2 5 2 62± 2 7 99)。第 0天 (换液当天 )培养液中未检测出雌激素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雌激素浓度迅速增加 ,14d左右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降低 ,但 2 1d时培养液中雌激素仍然保持较高的浓度。结论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AST可以分泌雌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大鼠 星形胶质细胞 AST 分泌 体外 大脑皮层 培养液 浓度 传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