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lb/c小鼠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致大脑皮层内MAPEG基因表达变化及环孢素影响
1
作者 张翔南 齐罗扬 +1 位作者 朱丹雁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索刀豆蛋白A(Con A)致小鼠免疫性炎症时,脑内花生四烯酸和谷胱甘肽代谢膜关联蛋白(MAPEG)家族蛋白的mRNA表达谱,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 A)对其表达的调控。方法:雄性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Con A,20 mg/kg,制备免疫性炎... 目的:探索刀豆蛋白A(Con A)致小鼠免疫性炎症时,脑内花生四烯酸和谷胱甘肽代谢膜关联蛋白(MAPEG)家族蛋白的mRNA表达谱,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 A)对其表达的调控。方法:雄性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Con A,20 mg/kg,制备免疫性炎症模型。另设尾静脉注射Cs A150 mg/kg预给药。采用RT-PCR检测小鼠大脑皮层内MAPEG家族蛋白在mRNA水平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采用RT-PCR测得未经Con A处理小鼠大脑皮层内,mGST1、mGST3、LTC4S、FLAP和mPGES-1 mRNA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但未见mGST2 mRNA表达。给Con A后8 h,无论是否以Cs A预处理,脑内mGST1 mRNA表达显著增加,达到未处理组的1.2-1.5倍;而LTC4S、FLAP和mPGES-1 mRNA表达均未明显受Con A影响。结论:小鼠尾静脉注射Con A可诱导大脑皮层mGST1 mRNA表达上调,但未明显影响MAPEG其它5个成员;同时Cs A未能抑制该变化,提示Con A诱导的免疫性炎症对脑内花生四烯酸类炎症介质代谢影响不明显,但可能涉及氧化应激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刀豆球蛋白A/副作用 环孢菌素/药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花生四烯酸/代谢 谷胱甘肽/代谢 基因表达 大脑皮质/病理学 蛋白质类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素抗Aβ肽致大鼠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凋亡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翔南 王欢欢 +3 位作者 王志强 吴佳莹 朱丹雁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索淫羊藿素(icaritin,ICT)对Aβ25-35肽致大鼠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制备d17胎龄大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支持培养7d后,与ICT预孵育24h并加入Aβ25-35肽,作用72h后以细胞形态、MTT值、培养液乳酸脱氢酶(... 目的:探索淫羊藿素(icaritin,ICT)对Aβ25-35肽致大鼠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制备d17胎龄大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支持培养7d后,与ICT预孵育24h并加入Aβ25-35肽,作用72h后以细胞形态、MTT值、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作为细胞的损伤指标;并以线粒体膜电位(ΔΨm)改变作为凋亡早期指标,AO/EB染色差异作为凋亡后期指标。结果:0.1μmol·L-1ICT预孵育24h能显著改善10μmol·L-1Aβ25-35肽所致的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损伤,MTT、LDH及形态学结果显示:ICT能提高Aβ25-35肽损伤神经细胞的存活率,JC-1染色结果显示:ICT能防止Aβ25-35肽诱导的细胞线粒体ΔΨm下降,AO/EB染色结果显示:ICT能够改善神经细胞凋亡。结论:ICT经抗凋亡机制对Aβ25-35肽损伤大鼠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该作用与ICT干预Aβ25-35肽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核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药理学 细胞 培养的 神经元/药物作用 大脑皮质/病理学 淀粉样Β蛋白 细胞凋亡 线粒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经线粒体通路抗Aβ_(25-35)致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佳莹 沈圆圆 +5 位作者 朱闻杰 程梅园 王志强 刘琰 朱丹雁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401,共9页
目的:通过人参皂苷Rg1与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预培养,评价抗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所致神经元损伤,并探讨Rg1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原代神经元培养7 d成熟后,分别以1、10、20μmol/L Rg1预处理24 h,加入A... 目的:通过人参皂苷Rg1与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预培养,评价抗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所致神经元损伤,并探讨Rg1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原代神经元培养7 d成熟后,分别以1、10、20μmol/L Rg1预处理24 h,加入Aβ毒性片段Aβ25-3510μmol/L模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组织局部微环境。孵育72 h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评价Rg1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量效关系。采用JC-1染色,考察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并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Aβ25-35作用72 h严重损伤原代皮层神经元,引起神经元碎裂和死亡。Rg1预处理能对抗Aβ25-35的细胞损伤作用,显著提高神经元存活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其中Rg1(20μmol/L)活性最强。Aβ25-35处理24 h能降低神经元的线粒体ΔΨm,下调Bcl-2/Bax的比值,引起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入胞浆,活化caspase 3和caspase 9,从而引起神经元凋亡。而Rg1预培养能保护原代神经元,减轻或避免上述损伤作用,且其抗凋亡效应可被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ICI182,780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拮抗剂RU486部分拮抗。结论:Rg1在1μmol/L至20μmol/L浓度具有抗Aβ25-35损伤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作用,该活性与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病理学 神经元/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人参皂苷/药理学 人参皂苷RG1 原代皮层神经元 神经保护 Β淀粉样肽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