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8例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儿影像学特点和治疗分析
1
作者 刘清彪 罗慧嫦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7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患儿影像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PRES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PRES症状、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儿均急性起病,血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首发症状惊厥者16例(57.14%),头... 目的观察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患儿影像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PRES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PRES症状、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儿均急性起病,血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首发症状惊厥者16例(57.14%),头痛、呕吐者8例(28.57%),视觉模糊者4例(14.29%)。所有患儿病程中均有>2次的惊厥发作,16例(57.14%)仅发生于起病1 d内,12例(42.86%)1 d后仍有间断发作。24例(85.71%)存在局限性发作,12例(42.86%)存在全面性发作,持续抽搐8例(28.57%)。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28例存在顶、枕叶病变,均累及皮质、皮质下白质,同时累及额叶者12例(42.86%),累及岛叶、颞叶、海马、胼胝体、丘脑者各8例(28.57%),累及基底核者2例(7.14%)。24例(85.71%)为长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4例(14.29%)为等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稍高信号。8 d内MRI复查病灶均基本消失。后期复发3例(10.71%),头颅MRI显示出现新病灶,信号为长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所有患儿惊厥症状8 d内均得到控制。12例昏睡患儿2~8 d后好转。16例头痛、呕吐患儿中12例(42.86%)于1 d内好转,4例(14.29%)持续4 d后好转。12例视觉模糊患儿中9例(32.14%)2 d内消失,3例(10.71%)持续17 d。1例(3.57%)偏瘫患儿41 d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3例(10.71%)复发。结论 PRES患儿影像学特点复杂,主要表现为长T1W、长T2W、T2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早期诊断并对症治疗于PRES患儿恢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影像学特点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警告与伪麻黄碱相关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风险
2
作者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1期112-112,共1页
伪麻黄碱是一种减充血剂,存在于已上市的天然健康产品、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中。它通过激动α-肾上腺素受体起作用,导致呼吸组织的血管收缩,对β-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较小。伪麻黄碱通常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缓解与急性上呼吸道... 伪麻黄碱是一种减充血剂,存在于已上市的天然健康产品、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中。它通过激动α-肾上腺素受体起作用,导致呼吸组织的血管收缩,对β-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较小。伪麻黄碱通常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缓解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鼻炎相关的鼻塞。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是罕见、特殊的神经系统综合征,具有一些类似的特征,是影响脑血管功能的严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综合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可逆性血管收缩综合征 减充血剂 伪麻黄碱 血管功能 过敏性鼻炎 血管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春霞 王翠艳 +2 位作者 杜怡峰 庞在英 刘兆孔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7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5例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觉障碍,恶心、呕吐,...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5例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觉障碍,恶心、呕吐,痫性发作,意识状态改变,精神异常和行为改变。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水肿,额叶、顶叶、颞叶、脑干、小脑、基底节区和大脑皮质亦可累及。MRI T1 WI为略低或等信号,T2WI和FLAIR为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结论:RPLS的发病机制为急性大脑白质血管源性水肿。绝大数RPLS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完全恢复至病前水平。DWI和ADC图对于早期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诊断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MRI表现 被引量:13
4
作者 石铸 潘速跃 +2 位作者 刘方颖 王群 罗一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MRI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2例中,1例严重的肾病综合征,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均急性起病,以头痛、癫痫发... 目的:探讨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MRI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2例中,1例严重的肾病综合征,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均急性起病,以头痛、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头颅MRI检查均显示以大脑半球顶枕部白质为主的片状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病变,额叶也有相同性质的小片状病灶受累。4周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复查头颅MRI原有病灶明显减小或消失。结论: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结合病史和MRI特征可以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MRI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并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超琅 梁玉琴 +1 位作者 魏林琳 高建娣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2,共3页
对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儿,给予镇静止痉、降颅压、控制血压、抗癫痫、纠正电解质失衡及停止使用化疗药等处理。护理中密切观察病情,协助早期诊断;做好抽搐发作、意识障碍、血压改变、视觉障碍、语... 对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儿,给予镇静止痉、降颅压、控制血压、抗癫痫、纠正电解质失衡及停止使用化疗药等处理。护理中密切观察病情,协助早期诊断;做好抽搐发作、意识障碍、血压改变、视觉障碍、语言障碍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经治疗与护理,13例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正常,1例患儿视力损害未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后部可逆性综合征 化疗 癫痫 高血压 低钠血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肾病综合征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婷婷 徐敏 +2 位作者 刘立林 贾丽丽 王慧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期92-93,共2页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1]。以大量蛋白尿、低清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临床表现。
关键词 综合征 可逆性后部白质 患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代怀静 朱传贤 +2 位作者 李杰云 霍桂玲 潘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20-1322,共3页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与MRI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波 吕翠 +2 位作者 刘奉立 梁辉 高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MRI表现(脑水肿程度、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纳入有典型临床症状和MRI表现的35例PRES患者,由2位神经放射医师评价脑水肿程度,综合分析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像、扩散...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MRI表现(脑水肿程度、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纳入有典型临床症状和MRI表现的35例PRES患者,由2位神经放射医师评价脑水肿程度,综合分析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像、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判断水肿类型,分析脑水肿程度及类型与LD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子痫患者LDH水平([536.9±252.4)IU/L]显著高于非子痫患者[340.7±117.4)IU/L(]P<0.05)。有脑深部结构累及的患者LDH水平[(492.4±215.9)IU/L]显著高于无脑深部结构累及的患者([355.7±205.8)IU/L)](P<0.05)。有、无细胞毒性水肿患者之间血清LDH水平[(522.0±241.5)IU/L(、388.0±191.2)I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水平与脑水肿分布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0.65,P<0.01)。结论脑水肿程度可能反映患者炎症的严重程度,血清LDH水平可作为PRES患者脑水肿程度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白质综合征 L-乳酸脱氢酶 水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高波 吕翠 +1 位作者 刘奉立 梁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研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7月~2011年12月烟台毓璜顶医院有完整临床、影像学资料的70例PRES患者,收集患者血压、病因、实验室检查... 目的研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7月~2011年12月烟台毓璜顶医院有完整临床、影像学资料的70例PRES患者,收集患者血压、病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随访情况,由2位有经验的神经放射医生共同评价影像学异常、水肿程度及分级评定。结果病变分布模式与临床病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出现细胞毒性水肿(20/70)、脑出血(19/70)、异常强化(10/17)与脑水肿的较高分级均具有相关性(rs=0.75、0.61、0.65,P﹤0.05),后两者也具有相关性(rs=0.71,P﹤0.05);三者与血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弥散受限、脑出血及异常强化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或破坏,认识PRES的不典型表现对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白质综合征 水肿 高血压 磁共振成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头部MRI表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欣 王春祥 +2 位作者 赵滨 陈静 吴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436,共3页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posterior reversible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以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和视力受损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发生于成人,儿童较少发生[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引起儿童PRES 的一个主要病因[4],但其起病急,...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posterior reversible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以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和视力受损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发生于成人,儿童较少发生[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引起儿童PRES 的一个主要病因[4],但其起病急,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头颅MRI 检查具有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可清晰显示脑部病灶的分布及性质,有助于明确诊断儿童PRES。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5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PRES 患儿的临床和MRI 资料,探讨其发病机制和MRI 表现,以提高儿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后部白质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丽娟 李政 +2 位作者 黄嵘 徐运 陈燕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期117-120,125,共5页
目的分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 目的分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1.06±12.84)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癫痫、意识障碍、头痛及视物模糊,癫痫持续状态少见。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血压增高。子痫/子痫前期、产褥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使用、系统性红斑狼疮、输血反应和肾病综合征是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常见发病诱因。白质病变以顶叶、枕叶为主,其次为额叶及颞叶,小部分病变累及基底节、小脑及脑干。病灶信号提示血管源性水肿,强化少见。患者总体预后良好,在1周内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大部分病灶可明显吸收。共随访14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为发病后39个月,无再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无癫痫发作。结论多种疾病可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有影像学特征。及时治疗可获得较好预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长期癫痫概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高血压 子痫/子痫前期 输血 癫痫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芳 黄力 程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37-38,共2页
目的总结7例肾病综合征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RPLS)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7例患者强化癫痫发作急救护理、减轻脑水肿、病情观察、控制原发病、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护理、避免诱发因素及出院随访。结果 6例RPLS治愈... 目的总结7例肾病综合征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RPLS)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7例患者强化癫痫发作急救护理、减轻脑水肿、病情观察、控制原发病、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护理、避免诱发因素及出院随访。结果 6例RPLS治愈、肾病综合征症状缓解出院,随访12~58个月,未见RPLS复发;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针对性的系统护理有助于肾病综合征相关RPLS患者RPLS的治愈及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MR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开武 周作福 +1 位作者 陈春霞 李尔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MR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对16例经过临床和颅脑MR扫描确诊的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均行常规MR平扫(T1Flair、T2WI、TF2Lair及DWI),8例同时进行了MRV扫描,... 目的探讨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MR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对16例经过临床和颅脑MR扫描确诊的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均行常规MR平扫(T1Flair、T2WI、TF2Lair及DWI),8例同时进行了MRV扫描,9例治疗后进行二次MR平扫复查。结果 MR显示:病灶位于双侧性顶、枕叶12例、单侧顶枕叶1例、额叶2例、基底节区5例,DWI多数病例表现为等或相对低信号,MRV均提示无血栓形成。9例二次MR平扫复查示明显吸收好转或基本吸收。结论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好发于顶枕叶,少数见于额叶,基底节区,T2WI和T2Flair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RPLS)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龙泉 汪青松 杨任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30-532,536,共4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近年临床发现的一类新的白质脑病,由多种病因引发,以迅速进展为高血压脑病、颅内高压为表现,临床特征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等。头颅CT或MR图像显示双侧大脑后部为主的对称性片状白质脑水...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近年临床发现的一类新的白质脑病,由多种病因引发,以迅速进展为高血压脑病、颅内高压为表现,临床特征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等。头颅CT或MR图像显示双侧大脑后部为主的对称性片状白质脑水肿,适当的治疗可使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学改变完全逆转,故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高血压 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超男 毛春节 +1 位作者 魏瑞理 金小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13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治疗上严密监测和管理血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时处理伴发症状,护理中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治疗...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13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治疗上严密监测和管理血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时处理伴发症状,护理中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支持治疗后,11例患者恢复正常,1例尿毒症患者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自动出院。结论提高对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认识,合理应用护理程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高血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敏 石敏 刘效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6期56-57,共2页
目的分析妊娠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妊娠并发PRE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3例均在产后2 d发病。2例出现急性双侧完全性皮层盲,伴有高血压、头痛,颅脑MRI示双侧枕叶皮... 目的分析妊娠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妊娠并发PRE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3例均在产后2 d发病。2例出现急性双侧完全性皮层盲,伴有高血压、头痛,颅脑MRI示双侧枕叶皮层或皮层下对称性异常信号;1例一侧皮层盲伴有子痫发作,颅脑MRI示一侧枕叶皮层出现异常信号,T2WI、快速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为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为低或等信号,核磁表面弥散系数(ADC)为高信号,均提示颅脑枕部皮层及皮层下血管源性水肿,诊断为妊娠并发PRES。予以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复查颅脑MRI示病灶消失或好转。结论妊娠并发PRES的特征性表现是可逆性皮层盲。该病的发生是妊娠时高血压造成双侧枕叶皮层或皮层下血管源性水肿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可逆性后部综合征 皮层盲 枕叶血管源性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凤春 梁媛援 +1 位作者 张辉 郑东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4月19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预后良好,3周后症状和体征恢复至病前水平,头部MRI示15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4月19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预后良好,3周后症状和体征恢复至病前水平,头部MRI示15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RPLS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神经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特定的头CT及MRI表现,易误诊为脑梗死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及早认识并正确治疗本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头颅影像学表现基本可恢复至病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妊娠子痫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及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表现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继军 刘铁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706-708,719,共4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phalopathy syn-drome ,RPLS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8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phalopathy syn-drome ,RPLS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8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表现与临床资料。结果 RPLS影像学病灶分布,顶枕叶8例,颞叶4例,额叶6例,丘脑1例,基底节1例,CT表现两侧顶枕叶区斑片状的低密度区,灰白质界限模糊,脑回样对称分布,可伴有额叶、颞叶部位脑白质低密度影,灰质一般不受累,MRI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DWI呈等或高信号,ADC呈高信号影,临床表现癫痫发作5例,头痛4例,意识障碍5例,视物模糊1例,高血压8例,所有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无后遗症。结论认识RPLS特有的影像表现,结合子痫前期及子痫临床特点能得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子痫 后部白质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特征和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玉东 吕敏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孕妇的MRI资料并随访观察。结果所有病例MRI均显示脑实质内多发性的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病灶,大致对称分布。病...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孕妇的MRI资料并随访观察。结果所有病例MRI均显示脑实质内多发性的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病灶,大致对称分布。病灶分布以顶枕叶白质为主,额颞叶、基底节、小脑、脑干及皮层灰质也可受累。DWI(b=1000)显示高信号病灶9例,其中ADC图呈低信号3例,提示形成脑梗死。随访发现22例病灶于治疗后短期内恢复,病灶范围大、分布广或于DWI、ADC图显示弥散受限者预后较差。结论孕妇PRES的MRI表现具有显著的特征,MRI对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可逆性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岳阳 胡文立 +1 位作者 秦伟 王辰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征,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的9例RPLS患者临床表现、颅脑CT及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起病7例,亚急性起病2例。临床表现为头痛7例,视觉障碍6例,癫痫发作5例,意识障碍6例... 目的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征,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的9例RPLS患者临床表现、颅脑CT及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起病7例,亚急性起病2例。临床表现为头痛7例,视觉障碍6例,癫痫发作5例,意识障碍6例。CT检查病灶表现为低密度影,MRI呈稍长或等T1、长T2信号,Flair像为高信号、DWI为低或等信号、ADC为高信号;其中累及枕叶6例,顶叶6例,额叶3例,颞叶1例,小脑1例,脑干1例,侧脑室3例,基底节3例,丘脑1例,海马1例;9例均累及白质,其中4例累及灰质。结论 RPLS的临床特征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头痛、癫痫、意识障碍、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RPLS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可累及额叶、脑干及脑深部结构,MRI检查是发现RPLS病变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