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脑中动脉血流信号在胎儿贫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恒禧
余海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0,共3页
胎儿贫血影响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影响胎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既往孕期采用羊膜腔穿刺、脐血管穿刺取血查血常规等有创方法来诊断,并发症多。近年研究发现,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速在胎儿贫血时会明显增高,以超声技术检测大脑中...
胎儿贫血影响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影响胎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既往孕期采用羊膜腔穿刺、脐血管穿刺取血查血常规等有创方法来诊断,并发症多。近年研究发现,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速在胎儿贫血时会明显增高,以超声技术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峰速可预测胎儿贫血,无创伤,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并能动态检测胎儿贫血治疗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贫血
大脑中动脉血流
频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械通气对室间隔缺损患儿脑氧合和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谢思远
韩丁
+1 位作者
李稼
欧阳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间机械通气变化对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修补术患儿区域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cO2)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CBFV)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间机械通气变化对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修补术患儿区域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cO2)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CBFV)的影响。方法选择VSD修补术患儿67例,男34例,女33例,年龄<1岁,体重3.4~11.0 kg,ASA Ⅱ或Ⅲ级。入室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调整通气参数使PETCO2初始值为30 mmHg(T30)。持续使用Fore-Sight实时监测右侧额部rScO2,TCD间断测量CBFV收缩期、CBFV舒张期、CBFV平均值。通过调整通气参数使PETCO2逐渐上升至35 mmHg(T35)、40 mmHg(T40)、45 mmHg(T45),记录对应的CBFV值以及rScO2,计算每分钟通气量(MV)和T30—T35、T35—T40、T40—T45三个时段的脑血管CO2反应性(CO2R)。结果 T30—T45时rScO2、CBFV收缩期、CBFV舒张期、CBFV平均值均明显增大(P<0.01),PI、RI均明显减小(P<0.01)。T35—T40时CO2R在最高值。结论室间隔缺损患儿在麻醉诱导阶段,机械通气对脑氧合和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速度有明显影响,正常低通气能明显增加脑氧合和脑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机械通气
脑氧饱和度
大脑中动脉血流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缺氧脑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张丽娟
陈婷
丁依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胆汁酸水平、胎儿缺氧与胎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9月在我院诊治的ICP患者(ICP组)及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各3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胆汁酸水平、胎儿缺氧与胎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9月在我院诊治的ICP患者(ICP组)及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各3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阻力指数(RI);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母血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清胆汁酸(BA)、乳酸、和pH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①ICP组母血及脐血BA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并且ICP组母血与脐血BA呈正相关关系(r=0.937,P<0.01)。②ICP组脐血乳酸水平和NSE值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ICP组脐血pH值、大脑中动脉血流S/D值、RI值均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ICP组脐血NSE浓度分别与BA、乳酸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RI值、大脑中动脉血流S/D值及脐血pH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ICP胎儿存在缺氧和脑损伤,ICP胎儿脑损伤与胎儿缺氧及高浓度胆汁酸密切相关,对ICP患者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和脐动脉血pH值、乳酸浓度及NSE的联合检测,可早期诊断ICP胎儿缺氧,早期发现新生儿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大脑中动脉血流
胆汁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血小板计数对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夏坤伟
陈礼刚
+1 位作者
张苓
孟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46-1749,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肘静脉血小板计数(PLT计数)与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颅脑损伤保守治疗患者387例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伤后1、2、3、5、7 d和14 d对...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肘静脉血小板计数(PLT计数)与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颅脑损伤保守治疗患者387例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伤后1、2、3、5、7 d和14 d对患者行TCD检查测量所得的VmMCA值,同时采集患者肘静脉血测量所得的PLT计数,伤后24 h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分值。将伤后治疗过程中14 d内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列为梗塞组,14 d内未出现脑梗死者列为对照组。如果梗塞组患者于14 d内某时刻出现了脑梗死则将不再继续测量比较,剩余患者(最终在14 d内某时刻均已发生脑梗死)继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回顾性研究梗塞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14 d内各时段(1、2、3、5、7 d和14 d)测量所得的VmMCA、PLT计数,分析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与伤后各时段Vm MCA、PLT计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两者及两者结合对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作用,以及伤后第1天VmMCA、PLT计数与伤情严重程度(GCS评分)关系。结果梗塞组VmMCA较对照组快(Z=-5.302,P<0.01),梗塞组PLT计数较对照组低(Z=-6.702,P<0.01),伤后第1天的VmMCA值越高,PLT计数越低,GCS越低,伤情越重。结论颅脑损伤后VmMCA增高、PLT计数降低与伤后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将两者联合对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生有早期预测作用,伤后1 dVm MCA、PLT计数对伤情严重程度有评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颅脑损伤
大脑中动脉血流
速度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脑中动脉血流信号在胎儿贫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恒禧
余海燕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0,共3页
文摘
胎儿贫血影响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影响胎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既往孕期采用羊膜腔穿刺、脐血管穿刺取血查血常规等有创方法来诊断,并发症多。近年研究发现,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速在胎儿贫血时会明显增高,以超声技术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峰速可预测胎儿贫血,无创伤,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并能动态检测胎儿贫血治疗后的效果。
关键词
胎儿贫血
大脑中动脉血流
频谱
诊断
分类号
R714.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械通气对室间隔缺损患儿脑氧合和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谢思远
韩丁
李稼
欧阳川
机构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临床病理生理研究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中心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3-536,共4页
基金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资助(ZYLX201810)
文摘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间机械通气变化对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修补术患儿区域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cO2)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CBFV)的影响。方法选择VSD修补术患儿67例,男34例,女33例,年龄<1岁,体重3.4~11.0 kg,ASA Ⅱ或Ⅲ级。入室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调整通气参数使PETCO2初始值为30 mmHg(T30)。持续使用Fore-Sight实时监测右侧额部rScO2,TCD间断测量CBFV收缩期、CBFV舒张期、CBFV平均值。通过调整通气参数使PETCO2逐渐上升至35 mmHg(T35)、40 mmHg(T40)、45 mmHg(T45),记录对应的CBFV值以及rScO2,计算每分钟通气量(MV)和T30—T35、T35—T40、T40—T45三个时段的脑血管CO2反应性(CO2R)。结果 T30—T45时rScO2、CBFV收缩期、CBFV舒张期、CBFV平均值均明显增大(P<0.01),PI、RI均明显减小(P<0.01)。T35—T40时CO2R在最高值。结论室间隔缺损患儿在麻醉诱导阶段,机械通气对脑氧合和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速度有明显影响,正常低通气能明显增加脑氧合和脑血流速度。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机械通气
脑氧饱和度
大脑中动脉血流
速度
Keyword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分类号
R726.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缺氧脑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张丽娟
陈婷
丁依玲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72-67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胆汁酸水平、胎儿缺氧与胎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9月在我院诊治的ICP患者(ICP组)及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各3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阻力指数(RI);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母血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清胆汁酸(BA)、乳酸、和pH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①ICP组母血及脐血BA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并且ICP组母血与脐血BA呈正相关关系(r=0.937,P<0.01)。②ICP组脐血乳酸水平和NSE值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ICP组脐血pH值、大脑中动脉血流S/D值、RI值均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ICP组脐血NSE浓度分别与BA、乳酸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RI值、大脑中动脉血流S/D值及脐血pH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ICP胎儿存在缺氧和脑损伤,ICP胎儿脑损伤与胎儿缺氧及高浓度胆汁酸密切相关,对ICP患者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和脐动脉血pH值、乳酸浓度及NSE的联合检测,可早期诊断ICP胎儿缺氧,早期发现新生儿脑损伤。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大脑中动脉血流
胆汁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Keywords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The blood flow of fe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Bile aci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分类号
R714.22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血小板计数对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夏坤伟
陈礼刚
张苓
孟桃
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46-174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肘静脉血小板计数(PLT计数)与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颅脑损伤保守治疗患者387例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伤后1、2、3、5、7 d和14 d对患者行TCD检查测量所得的VmMCA值,同时采集患者肘静脉血测量所得的PLT计数,伤后24 h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分值。将伤后治疗过程中14 d内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列为梗塞组,14 d内未出现脑梗死者列为对照组。如果梗塞组患者于14 d内某时刻出现了脑梗死则将不再继续测量比较,剩余患者(最终在14 d内某时刻均已发生脑梗死)继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回顾性研究梗塞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14 d内各时段(1、2、3、5、7 d和14 d)测量所得的VmMCA、PLT计数,分析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与伤后各时段Vm MCA、PLT计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两者及两者结合对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作用,以及伤后第1天VmMCA、PLT计数与伤情严重程度(GCS评分)关系。结果梗塞组VmMCA较对照组快(Z=-5.302,P<0.01),梗塞组PLT计数较对照组低(Z=-6.702,P<0.01),伤后第1天的VmMCA值越高,PLT计数越低,GCS越低,伤情越重。结论颅脑损伤后VmMCA增高、PLT计数降低与伤后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将两者联合对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生有早期预测作用,伤后1 dVm MCA、PLT计数对伤情严重程度有评估作用。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颅脑损伤
大脑中动脉血流
速度
血小板计数
Keywords
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
brain inju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flow velocity
blood platelet count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446.113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脑中动脉血流信号在胎儿贫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恒禧
余海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机械通气对室间隔缺损患儿脑氧合和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谢思远
韩丁
李稼
欧阳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缺氧脑损伤的研究
张丽娟
陈婷
丁依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血小板计数对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作用
夏坤伟
陈礼刚
张苓
孟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