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中动脉分支梭形动脉瘤1例报告
1
作者 晏怡 唐文渊 钟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分支梭形动脉瘤 临床特点 治疗 CT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以远梭形动脉瘤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力 刘方军 +1 位作者 孙玉明 石祥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292-297,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血管旁路移植术加动脉瘤切除或孤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以远梭形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2010年10月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采用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9例未破裂大脑中动脉分叉部以远梭形动脉瘤,其中8例为单发,1...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血管旁路移植术加动脉瘤切除或孤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以远梭形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2010年10月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采用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9例未破裂大脑中动脉分叉部以远梭形动脉瘤,其中8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中型动脉瘤1例,大型2例,巨大型5例,蛇形1例。颅内局部血管旁路移植术7例,颅内-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2例,同时行动脉瘤切除或孤立术。结果①术后DSA和(或)CT血管成像(CTA)检查显示,9例动脉瘤均不显影;7例移植血管通畅,2例移植血管不通。血管不通的2例中,1例术后10个月CTA显示移植血管再通;1例术后17 d DSA显示移植血管不通,动脉瘤远端皮质由侧支血管代偿供血。②术后1例肌力轻度下降,出院前完全恢复;3例有短暂口周抽搐,1例发生静脉出血性梗死。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4分1例,5分8例。③9例获6个月至4.5年随访,GOS均为5分。结论脑血管旁路移植术尤其是颅内局部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以远梭形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动脉 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M1段累及分支囊状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锦 戴冬伟 +3 位作者 黄清海 许奕 刘建民 洪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M1段累及分支动脉囊状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16例大脑中动脉M1段累及分支动脉的囊... 目的探讨使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M1段累及分支动脉囊状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16例大脑中动脉M1段累及分支动脉的囊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结果及其随访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破裂动脉瘤3例,未破裂动脉瘤13例,均为宽颈动脉瘤且瘤颈或瘤体累及分支动脉。(1)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分级Ⅰ级4例,Ⅱ级5例,Ⅲ级7例。支架置入后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其中1例发生缺血并发症,原因为术中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2)13例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4~24个月,中位数6.0(5.5,8.5)个月],其中10例达到完全栓塞,1例进一步血栓形成,1例保持稳定,1例瘤颈少量复发。(3)15例患者获得临床随访[4~36个月,中位数19(12,24)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为0~1分,无一例患者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死亡。结论 LVIS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M1段累及分支动脉的囊状动脉瘤安全、有效,但仍需要更大样本研究和长期随访结果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动脉分支动脉 LIVS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