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股东侵占、公司声誉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2
1
作者 肖海莲 胡挺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外部大股东一方面具有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又会利用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公司绩效;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诸多约束大股东侵占的机制中,公司声誉... 外部大股东一方面具有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又会利用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公司绩效;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诸多约束大股东侵占的机制中,公司声誉机制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有效机制。本文采用2004年126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侵占度和公司声誉制约机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公司声誉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此外,我们还发现法律环境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公司声誉 公司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侵占与外部监督的进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宋小保 刘星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9-595,共7页
为了解析上市公司治理中大股东侵占与外部投资者监督的博弈过程,在分析外部投资者与大股东不同策略下各自的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应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双方的博弈关系.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的侵占成本,监督管理层的收益,中小股东诉... 为了解析上市公司治理中大股东侵占与外部投资者监督的博弈过程,在分析外部投资者与大股东不同策略下各自的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应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双方的博弈关系.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的侵占成本,监督管理层的收益,中小股东诉讼对大股东的罚金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博弈结果.外部投资者和大股东两个群体,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大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大股东的股权比例,都显著影响到大股东的策略选择.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同时表明了大股东控制对公司治理的"激励"与"侵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外部监督 演化博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集中下的大股东侵占和债务融资的关系研究评述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大楷 王鹏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103,共7页
股权集中下大股东侵占及其对债务融资活动的影响是公司金融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在介绍了股权集中现象及实现方式以后,考察了债务融资中大股东的代理风险及衡量方法,综述了大股东代理风险对于债务融资规模、期限结构和融资成本的影响。... 股权集中下大股东侵占及其对债务融资活动的影响是公司金融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在介绍了股权集中现象及实现方式以后,考察了债务融资中大股东的代理风险及衡量方法,综述了大股东代理风险对于债务融资规模、期限结构和融资成本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如何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展开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集中 大股东侵占 债务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侵占博弈框架下的信息披露作用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顾笑贤 刘晓星 《金融监管研究》 2013年第7期91-104,共14页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模型中对大股东的抑制作用、对小股东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监管的促进作用。研究分别构建了基于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大股东-小股东"、"大股东-监管者"的博弈模型,...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模型中对大股东的抑制作用、对小股东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监管的促进作用。研究分别构建了基于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大股东-小股东"、"大股东-监管者"的博弈模型,对模型中行动人的均衡策略结果进行了分析。就大股东而言,信息披露因素能够通过影响行动人的收益策略,起到抑制大股东侵占行为的作用;就小股东而言,信息披露能够有效增加大股东的侵占成本,降低小股东的监督成本,并能借助市场作用形成小股东对大股东行为的有效监督,有利于保护小股东权益;就监管而言,信息披露可促进以证券投资机构为代表的市场中介机构不断改善信息披露质量,从而发挥降低监管者成本、提高监管效率的作用。在完美的信息披露制度下,行动人的均衡策略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披露 大股东侵占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进程、大股东侵占与信息透明度——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小林 林昕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67,28,共6页
本文采用2001年至200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17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大股东侵占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化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更高;而存在大股东侵占现象... 本文采用2001年至200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17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大股东侵占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化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更高;而存在大股东侵占现象的公司,其信息披露透明度更低;董事会独立性越强,规模越大,信息披露透明度越高;大股东制衡效果越高,信息披露透明度越高;国有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比民营企业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程度 大股东侵占 信息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金流权视角下大股东侵占对上市企业资本配置决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豆中强 刘星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121,共7页
基于企业资本配置的理论阐释,以无风险资产与风险性资产投资为研究对象,将大股东侵占因素内生到企业价值期权模型之中,数值分析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对企业资本配置决策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大股东的侵占行为是导致上市企业... 基于企业资本配置的理论阐释,以无风险资产与风险性资产投资为研究对象,将大股东侵占因素内生到企业价值期权模型之中,数值分析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对企业资本配置决策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大股东的侵占行为是导致上市企业资本配置行为扭曲、资本配置非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2)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导致上市企业对风险性资产投资的非效率"挤占";(3)大股东的侵占水平与无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正相关,与风险性资本的配置比例负相关;(4)大股东的侵占水平与企业价值负相关,现金流权比例的增大降低了大股东的侵占水平,提升了企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资本配置 风险性资产投资 无风险资产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侵占、担保网络与企业绩效 被引量:3
7
作者 叶慰 王治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4-47,共4页
文章选择2011-2018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担保网络在企业绩效中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一步将大股东侵占这一变量引入担保网络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中。研究表明:担保网络的构建对创业板上市绩效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即两者显著正相... 文章选择2011-2018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担保网络在企业绩效中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一步将大股东侵占这一变量引入担保网络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中。研究表明:担保网络的构建对创业板上市绩效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即两者显著正相关;大股东侵占对创业板上市企业绩效产生抑制作用,即两者显著负相关;大股东侵占显著削弱担保网络对创业板上市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担保网络 企业绩效 创业板上市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利益侵占对股权激励实施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潘颖 聂建平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大股东利益侵占与股权激励实施效应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将损害股权激励实施效应,对上市公司业绩带来负向影响;内部人控制问题进一步加重了大股东侵占的代理成...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大股东利益侵占与股权激励实施效应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将损害股权激励实施效应,对上市公司业绩带来负向影响;内部人控制问题进一步加重了大股东侵占的代理成本,对股权激励实施效应带来负向影响。这也说明,集中的股权结构下,股权激励在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上无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股东持股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约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文青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4,共6页
依据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类型的外资持股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未能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存在差异。QFII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 依据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类型的外资持股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未能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存在差异。QFII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而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持股均不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不仅未减轻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反而加重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持股 境外投资者 大股东侵占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转移、控股股东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
10
作者 石水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104,共12页
股份制改组中片面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以及股票发行制度的行政审批和额度控制,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问题严重。特别是上市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后,控股股东控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研究控制权转移后控股股东与大股... 股份制改组中片面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以及股票发行制度的行政审批和额度控制,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问题严重。特别是上市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后,控股股东控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研究控制权转移后控股股东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1)控制权转移后的董事变更比例、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比例和控股股东在目标公司董事会中所占的席位比例与大股东利益侵占都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转移后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大股东利益侵占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3)在公司终极控制人性质中,地方政府和家族企业控制与大股东利益侵占都显著正相关,而中央政府和其他性质企业控制与大股东利益侵占负相关,但不明显。这为我国今后的产权改革和投资者保护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控股股东 高管变更 大股东利益侵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独立董事对大股东利益侵占有抑制作用吗?——以大股东私有占款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元木 秦娴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2-41,共10页
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日益受到上市公司和政府以及中小投资者的关注,而技术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和独立身份使其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可能具有独特的监督作用。从独立董事专业背景的角度出发,以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行为作为研... 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日益受到上市公司和政府以及中小投资者的关注,而技术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和独立身份使其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可能具有独特的监督作用。从独立董事专业背景的角度出发,以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技术独立董事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结果表明:聘请拥有本行业技术背景的独立董事能够有效抑制大股东利益侵占的行为;技术独立董事的薪酬能够对其监督作用的发挥起到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独立董事 大股东利益侵占 薪酬激励 大股东占款 内部治理 最终控股股东 中小股东 关联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水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32,共9页
Shleifer和Vishny(1986)指出,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协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会带来什么效应呢?本文选定2000~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 Shleifer和Vishny(1986)指出,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协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会带来什么效应呢?本文选定2000~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股东利益侵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接着建立联立方程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检验了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确实对大股东利益侵占产生了正的影响,同时,大股东利益侵占又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向的作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引入了高管变更和大股东利益侵占变量,更好地解释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企业绩效 高管变更 大股东利益侵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市场竞争与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屈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文章首先论述了产品市场竞争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内在机理,然后分别从大股东超额派现和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角度来对产品市场竞争与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超额派现,并且非国... 文章首先论述了产品市场竞争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内在机理,然后分别从大股东超额派现和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角度来对产品市场竞争与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超额派现,并且非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超额派现,而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有效约束大股东的超额派现行为,并且这一现象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超额派现 大股东利益侵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掏空”与公司绩效间内生性问题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飞 刘冬 李仁飞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95-96,共2页
本文认为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与公司绩效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并从理论上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大股东"掏空"和公司绩效之间存在内生性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是对以往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最后文... 本文认为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与公司绩效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并从理论上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大股东"掏空"和公司绩效之间存在内生性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是对以往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最后文章提出了运用实证方法验证和解决大股东"掏空"与公司绩效之间内生性问题的方法,为以后学者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公司绩效 内生性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收购条款的作用机制——基于大股东掏空研究视角 被引量:21
15
作者 许金花 曾燕 +1 位作者 李善民 康俊卿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7,共11页
已有研究表明反收购条款既有"堑壕效应"又有"谈判收益效应".本研究以股权集中背景下的大股东利益侵占现象为切入点,将大股东掏空行为纳入分析框架,首先构建了反收购条款影响大股东及收购方决策的理论模型;其次从中... 已有研究表明反收购条款既有"堑壕效应"又有"谈判收益效应".本研究以股权集中背景下的大股东利益侵占现象为切入点,将大股东掏空行为纳入分析框架,首先构建了反收购条款影响大股东及收购方决策的理论模型;其次从中小股东的角度对反收购条款,股东财富与控制权市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进行了数值分析,阐述了理论模型所得到的相关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大股东的掏空行为随着反收购强度的增强而加剧;(2)当收购方最优出价唯一时,随着反收购强度增强,收购方的出价将会升高;(3)目标公司被并购的概率随着反收购强度的增强而减小;(4)在一定条件下,中小股东的财富随着反收购强度增强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收购条款 控制权市场 股东财富 大股东利益侵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董事治理与声誉回报——基于累积投票选举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晴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104,131-132,共10页
增加独立董事的中小股东代表性,有利于平衡不同股东的利益、降低资金被占用的风险。经过实证检验,累积投票制在该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理效果。通过对深、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累积投票制度促使一部分不清楚如何... 增加独立董事的中小股东代表性,有利于平衡不同股东的利益、降低资金被占用的风险。经过实证检验,累积投票制在该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理效果。通过对深、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累积投票制度促使一部分不清楚如何运用投票权或者原本"搭便车"的中小股东对投票权进行委托,把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送进董事会。由于当选独立董事具有明显的标签效应,不容易受大股东控制,因此对关联交易中的资金侵占行为具有显著的监督效果。在此前提下,独立董事也获得相应的声誉回报:潜在雇主通过选举过程对当选独立董事具有更清楚的认识,并转化为独立董事兼职数量和薪酬的提高,体现出声誉造成的回报差异。从长远看,应用累积投票制有利于外部声誉约束的引入,有利于独立董事的轮替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累积投票制 大股东侵占 声誉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与股票收益波动——来自2007—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小保 《西部论坛》 2013年第5期91-101,共11页
基于现实中股权结构相对集中的资本市场背景,利用2007—2010年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与股票收益波动性的关系,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考察终极控制人价值侵占对外部市场投资者的影响... 基于现实中股权结构相对集中的资本市场背景,利用2007—2010年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与股票收益波动性的关系,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考察终极控制人价值侵占对外部市场投资者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程度越大,股票收益的波动性则越强,表明终极控制人的侵占行为可能导致企业与市场投资者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提高外部投资者的风险;同时,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和股权集中度较低的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和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程度与股票收益波动性的关系更加显著,说明不同所有权性质或者不同股权集中度企业终极控制人的侵占模式和侵占力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应加强和完善对大股东侵占的治理,以有效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两权分离 股票收益波动 控制权 现金流权 信息不对称 大股东侵占 所有权性质 股权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