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平 张建勤 +1 位作者 贺显书 程春芝 《农业与技术》 2003年第2期33-34,共2页
大肠菌群是食品质量检测的主要必检项目之一。本文在简述了在肠菌群检验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食品检验 大肠菌群检测 食品质量检测 三步法 乳糖胆盐发酵管 分离培养 证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田灌溉水总大肠菌群检测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新盛 李娟 李晓睿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9期46-47,共2页
介绍了采集农田灌溉水样的注意事项,结合宁夏地区农田灌溉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情况,探讨了农田灌溉水中总大肠菌群检测场所内、检测中、检测后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农田灌溉水 大肠菌群检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类型样品大肠菌群检测方法选择研究
3
作者 郑二帅 曹猛 +2 位作者 李娈 梁兰兰 廖熙娜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20期71-73,共3页
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安全控制环节中重要指标之一,GB 4789.3—2016中提供了2种方法,分别为第一法(MPN法)与第二法(平板计数法),为研究不同类型样品最适宜的检测方法,将570份不同类型样本分别同时采用GB 4789.3—2016的第一法和第二法进行... 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安全控制环节中重要指标之一,GB 4789.3—2016中提供了2种方法,分别为第一法(MPN法)与第二法(平板计数法),为研究不同类型样品最适宜的检测方法,将570份不同类型样本分别同时采用GB 4789.3—2016的第一法和第二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对于经过打磨、加热等破坏性生产加工的样品,第一法(MPN法)的检测灵敏度更高。对于未经打磨、加热等破坏性的样品,第一法(MPN法)与第二法(平板计数法)检测差异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菌群检测 MPN法 平板计数法 检测灵敏性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标GB/T4789.3-2003与GB/T4789.3-2008检测灵敏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二帅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3期227-227,276,共2页
为比较国标GBT4789.3-2003与GBT4789.3-20082种检测方法灵敏性,将564份样本分别同时采用GBT4789.3-2003与GBT4789.3-2008中的MPN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检测的564份样本中,用GB/T4789.3-2008检测样本不合格率为33.16%,而采用GB/T4789.3-2003... 为比较国标GBT4789.3-2003与GBT4789.3-20082种检测方法灵敏性,将564份样本分别同时采用GBT4789.3-2003与GBT4789.3-2008中的MPN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检测的564份样本中,用GB/T4789.3-2008检测样本不合格率为33.16%,而采用GB/T4789.3-2003方法检测样本不合格率仅为8.16%。说明GB/T4789.3-2008较GB/T4789.3-2003的检测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菌群检测 灵敏度 研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初步比较
5
作者 王晨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12期74-78,共5页
以常用的调味品原料及产品为样品,对3个内部和2个国家权威微生物实验室采用ISO和GB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大肠菌群,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MPN法:P=0.117;平板法:P=0.922);对于霉菌和酵母,ISO方法的检... 以常用的调味品原料及产品为样品,对3个内部和2个国家权威微生物实验室采用ISO和GB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大肠菌群,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MPN法:P=0.117;平板法:P=0.922);对于霉菌和酵母,ISO方法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GB方法(P=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菌群检测 霉菌和酵母检测 调味品原料和产品 ISO和GB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屠宰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因素及关键控制点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秀萍 唐雨顺 +2 位作者 刘永华 寇叙 唐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2-74,共3页
猪肉产品是我国人民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肉类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产品的需求量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稳定增加,同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的关注意识普遍增强... 猪肉产品是我国人民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肉类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产品的需求量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稳定增加,同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的关注意识普遍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从自身营养、健康和安全的角度考虑,要求猪肉产品具有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安全性,希望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放心。但是,猪肉产品具有易腐败的特点易导致猪肉遭受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特别是猪肉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导致肉品的卫生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污染 生猪屠宰加工 猪肉产品 动物源性食品 肉类食品 膳食结构 生产加工过程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检测 肉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