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毒力和耐药基因分析
1
作者 周艳 万启旸 +3 位作者 朱树娇 张辉 包红朵 王冉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8-70,共13页
[目的]分析一株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的全基因组信息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方法]基于Nanopore三代测序技术平台和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平台对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Prokka软... [目的]分析一株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的全基因组信息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方法]基于Nanopore三代测序技术平台和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平台对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Prokka软件预测基因组序列信息,并通过UniProt、KEGG、KEGG Pathway、GO、Pfam、COG、TIGERfams、RefSeq和NR数据库进行基因预测和注释,再利用碳水化合物酶(CAZy)、病原与宿主互作(PHI)、毒力因子(VFDB)和耐药基因(CAR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基因组大小为5404747 bp,GC含量为50.49%,该菌株含有3个质粒;共预测到567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包含22个rRNA(7个23S rRNA、7个16S rRNA、8个5S rRNA)、1个tmRNA、102个tRNA基因和282个小RNA分子;预测出9个CRISPR序列、273个重复序列;KEGG、KEGG Pathway、NR、UniProt、GO、COG、Pfam、RefSeq和TIGERfams数据库分别注释到1712、1693、5265、5264、4029、4294、4688、5252和2741个基因;CAZy数据库注释筛选出100个基因,PHI数据库注释筛选出2354个基因,VFDB数据库注释筛选出的毒力基因主要包括菌毛、鞭毛、Ⅱ型分泌系统、Ⅲ型分泌系统、Ⅵ型分泌系统、紧密黏附素、铁转运系统、脂多糖、荚膜、侵袭素和外毒素;CARD数据库注释筛选出的耐药基因与多重耐药外排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多粘菌素、杆菌肽、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肽类抗生素及甲硝唑相关。[结论]获得一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全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携带大量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TRFM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冯昭仪 吴娅芳 +4 位作者 王英林 赵思远 程家洛 郭旭东 刘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且灵敏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O157:H7检测方法。【方法】运用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介导法,以时间分辨荧光微球为标记物与抗体进行偶联,使用荧光读取仪定量分析检测大肠...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且灵敏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O157:H7检测方法。【方法】运用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介导法,以时间分辨荧光微球为标记物与抗体进行偶联,使用荧光读取仪定量分析检测大肠杆菌O157:H7。通过对缓冲液的标记pH、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探针添加量、T线抗体质量浓度以及样本与标记抗体的孵育时间进行优化来提高检测灵敏度。【结果】在最优条件下,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灵敏度可达3.2×10^(3)CFU/mL,比传统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提高了10~1000倍,并且与其他8株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不存在交叉反应。另外,该方法在人工污染的饮用水、牛奶和牛肉实际样品检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性能。【结论】该Eu-TRFM免疫层析试纸条适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时间分辨荧光微球 免疫层析试纸条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藓红B钠盐与噬菌体偶联对大肠杆菌O157∶H7的光动力灭活及杀菌机制研究
3
作者 任宇 石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19,共10页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新兴非热杀菌技术,但由于缺乏可食用光敏剂和优异的杀菌效果,限制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该研究将可食用光敏剂赤藓红B钠盐(erythrosine B,EB)和噬菌体ZCFSTP4(P4)合成偶联物(EBP),探究其杀...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新兴非热杀菌技术,但由于缺乏可食用光敏剂和优异的杀菌效果,限制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该研究将可食用光敏剂赤藓红B钠盐(erythrosine B,EB)和噬菌体ZCFSTP4(P4)合成偶联物(EBP),探究其杀菌效果及机制。将P4和EB通过EDC/NHS法合成偶联物EBP,以大肠杆菌O157∶H7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光照时间和EBP浓度进行杀菌条件优化,利用光谱表征EBP合成情况,通过靶向实验检测EBP靶向识别能力,通过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能力和种类、细胞膜通透性、细胞质泄露情况、细胞内DNA和蛋白含量研究EBP杀菌机制。结果表明,15μmol/L EBP在60 min光照条件下具有协同杀菌效果;EBP合成成功,且能够特异性识别大肠杆菌O157∶H7;EBP和EB具有相似的ROS产生能力,主要通过Ⅰ型和Ⅱ型2种机制产生ROS,发挥PDT作用改变细胞膜通透性,造成细胞质外漏,导致细胞内DNA和蛋白大量减少。综上所述,EBP能靶向识别细菌并通过产生ROS破坏细胞膜结构,从而有效杀灭细菌,为PDT防控食源性致病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杀菌 赤藓红B钠盐 噬菌体 偶联物 大肠杆菌o157∶H7 杀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外膜蛋白C重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4
作者 陈鹏 卢帅臣 +1 位作者 韩迎珊 王文彬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0,共9页
【目的】探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O157:H7外膜蛋白C(OmpC)的免疫原性。【方法】分别构建pET-28a-ompc、pET-22b-ompc-SUMO重组质粒,表达纯化重组蛋白OmpC,并验证大肠杆菌O157:H7菌体免疫制备的2G12抗体的识别抗原是否为O... 【目的】探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O157:H7外膜蛋白C(OmpC)的免疫原性。【方法】分别构建pET-28a-ompc、pET-22b-ompc-SUMO重组质粒,表达纯化重组蛋白OmpC,并验证大肠杆菌O157:H7菌体免疫制备的2G12抗体的识别抗原是否为OmpC。【结果】作者成功构建了2种重组质粒,其中pET-28a-ompc在E.coli BL21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OmpC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0.2 mmol/L IPTG、37℃诱导12 h;在800 mmol/L咪唑洗脱时得到含有His标签的包涵体OmpC,通过尿素梯度复性结合Ni-NTA柱纯化,在500 mmol/L咪唑洗脱时获得可溶性OmpC。【结论】可溶性OmpC和包涵体OmpC均能与单克隆抗体2G12发生特异性反应。该研究为后续利用OmpC制备高亲和力的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外膜蛋白C 抗体 重组表达 免疫检测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凝胶芯片的数字PCR精准定量葡萄汁中的大肠杆菌O157
5
作者 易子涵 林星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共9页
建立一种可对葡萄汁中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直接检测的水凝胶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该方法直接将样本与水凝胶PCR体系混合,通过热裂解释放细菌DNA,利用水凝胶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 建立一种可对葡萄汁中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直接检测的水凝胶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该方法直接将样本与水凝胶PCR体系混合,通过热裂解释放细菌DNA,利用水凝胶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实现靶标DNA的原位数字PCR扩增,扩增后形成的荧光信号以荧光点形式呈现,荧光点数量与DNA分子数量一一对应,从而实现精确定量分析。针对大肠杆菌O157设计PCR引物,建立方法体系,并进行可行性、灵敏性、特异性及真实样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可低至单细菌水平,无需DNA提取纯化;特异性强,只检出目标细菌;无需样品前处理,并具有良好的抗抑制效果;从制样到结果报告的检测时间可降至40 min以内。所有葡萄汁污染样品均可直接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0%,与稀释涂布平板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平均回收率为96.9%~112.0%,相对标准偏差为3.6%~12.4%。本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无需样品前处理和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于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大肠杆菌o157 水凝胶 数字化聚合酶链式反应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千雪 周炳武 +3 位作者 王婷 蔡琳雅 胡珊珊 刘晔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3,共8页
对检测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的预富集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等温扩增技术、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系统(CRISPR/Cas)的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论述,介绍了这些方法在E.coli O157∶H7检测... 对检测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的预富集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等温扩增技术、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系统(CRISPR/Cas)的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论述,介绍了这些方法在E.coli O157∶H7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检出限和靶基因等进行了比较,以期为E.coli O157∶H7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大肠杆菌o157∶H7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O-抗原重组减毒沙门菌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评价
7
作者 陈歆丹 张晓荟 +5 位作者 高宇杰 王温馨 葛同鑫 宋厚辉 韩月 程昌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1-1269,共9页
为构建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 O-抗原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本研究以EHEC O157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分3段扩增O157 O-抗原基因簇(galF~gnd),并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将EHEC O157 O-抗原基因簇与含asd基因的pSL2161线性化片段重组... 为构建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 O-抗原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本研究以EHEC O157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分3段扩增O157 O-抗原基因簇(galF~gnd),并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将EHEC O157 O-抗原基因簇与含asd基因的pSL2161线性化片段重组,构建表达EHEC O157 O-抗原的重组质粒pSL2161-O157并经PCR与测序鉴定正确后电转化4基因缺失沙门菌ATCC14028ΔcrpΔcyaΔasdΔrfbP,构建表达EHEC O157 O-抗原的重组减毒沙门菌O157-ATCC14028ΔcrpΔcyaΔasdΔrfbP,经PCR及测序鉴定。采用裂解法粗提野生型鼠伤寒沙门菌ATCC14028、EHEC O157与构建的重组减毒沙门菌种中的脂多糖(LPS),采用western blot鉴定上述3种菌中的LPS与EHEC O157 O-因子血清的反应性,并根据该重组菌与野生菌株ATCC14028的OD600nm值测定二者的体外生长能力。PCR与测序鉴定结果显示,重组减毒沙门菌正确构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减毒沙门菌和野生型EHEC O157的粗提LPS均能够与EHEC O157 O-因子血清反应,出现LPS特异性的梯状条带,ATCC14028株与O157 O-因子血清无反应条带。生长曲线结果显示,重组减毒沙门菌与ATCC14028株的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表明EHEC O157 O-抗原基因簇在4基因缺失沙门菌中获得了表达,且该表达与4基因的缺失均不影响沙门菌的体外生长能力。采用首免-加强免疫策略对ICR小鼠分别口服免疫重组减毒沙门菌和4基因缺失沙门菌,二免后13 d采用间接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LPS的IgG抗体水平,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二免后14 d采用10 LD_(50)的EHEC O157攻毒,15 d内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与死亡率,评估该重组菌株对免疫小鼠的保护效果。ELISA与q 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4基因缺失沙门菌免疫组相比,重组减毒沙门菌诱导小鼠产生的针对EHEC O157与ATCC14028 LPS的IgG抗体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01、P<0.01);该组小鼠脾细胞中IL-2、IL-4、IL-6和IL-17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01)。攻毒后4基因缺失沙门菌免疫组与阴性对照组小鼠均出现震颤、被毛凌乱等症状,并于攻毒当天即出现小鼠死亡,经统计重组减毒沙门菌、4基因缺失沙门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5%和30%。上述结果首次证实重组减毒沙门菌O157-ATCC14028ΔcrpΔcyaΔasdΔrfbP能够表达异源EHEC O157 O-抗原,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并对小鼠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力。这为重组减毒沙门菌用于免疫及预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感染及开发大肠杆菌与沙门菌二联疫苗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菌 疫苗递呈载体 o-抗原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特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29
8
作者 胡慧 陈雅君 +5 位作者 段志刚 孟振北 彭新然 张龙现 崔保安 王亚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8-282,共5页
为建立快速、特异的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PCR)方法,针对大肠杆菌O157:H7的特异基因rfbE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灵敏度、重... 为建立快速、特异的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PCR)方法,针对大肠杆菌O157:H7的特异基因rfbE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实验,同时与常规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可以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大肠杆菌O157:H7,细菌纯培养物中其灵敏度可达2×101CFU/mL,临床模拟污染肉样中能最低能检测到1×102CFU/mL的大肠杆菌O157:H7。与常规PCR方法相比,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对临床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快速准确、特异、敏感地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 SYBR GreenⅠ 实时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家畜、家禽O157大肠杆菌初查 被引量:32
9
作者 郭维植 林成水 +2 位作者 程发稷 董新平 林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6,共4页
本文检查了7种家畜(包括猪肉砧板)、家禽粪便标本784份。首次从中检出17种O157出血性大肠杆菌,平均检出率为2.17%,其中以猪最高达6.61%.其次为鸡3.64%,鸽子1.25%,还在猪内与砧板上检出此菌。根据检出菌株与O157、H7诊断... 本文检查了7种家畜(包括猪肉砧板)、家禽粪便标本784份。首次从中检出17种O157出血性大肠杆菌,平均检出率为2.17%,其中以猪最高达6.61%.其次为鸡3.64%,鸽子1.25%,还在猪内与砧板上检出此菌。根据检出菌株与O157、H7诊断血清凝集反应及其产生动力的情况将它们分为二类即:O157;H7(8株)及O157:NM(9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家畜 家禽 o1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法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24
10
作者 巢强国 杨学明 +3 位作者 葛宇 熊薇 曲勤凤 王瑞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2-215,共4页
对大肠杆菌O157:H7型菌株的各毒力基因及基因组中的特异序列进行了设计和比对,确定292bp的检测引物。常规定性PCR和实时定量PCR证明该引物特异性强。模拟样品的前增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在原样品活菌浓度约2.0CFU/mL时通过16h增菌... 对大肠杆菌O157:H7型菌株的各毒力基因及基因组中的特异序列进行了设计和比对,确定292bp的检测引物。常规定性PCR和实时定量PCR证明该引物特异性强。模拟样品的前增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在原样品活菌浓度约2.0CFU/mL时通过16h增菌后检测出来,总的检测时间可以控制在24h内。本实验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食源性致病菌 特异序列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快速鉴定大肠杆菌O157 被引量:12
11
作者 梅明珠 严亚贤 +3 位作者 陆承平 刘佩红 王建 沈莉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根据GenBank中编码大肠杆菌16SrRNA的基因、rfbE(O157抗原基因)、vt1(Vero毒素1基因)、vt2(Vero毒素2基因)和eaeA(紧密素基因)5种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合成5对引物,建立了快速鉴定大肠杆菌O157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的检测敏感度... 目的根据GenBank中编码大肠杆菌16SrRNA的基因、rfbE(O157抗原基因)、vt1(Vero毒素1基因)、vt2(Vero毒素2基因)和eaeA(紧密素基因)5种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合成5对引物,建立了快速鉴定大肠杆菌O157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的检测敏感度为细菌纯培养物为104CFU/ml,含菌3-4CFU/g鸡肉组织样品经预增菌8h后能检出。用此方法检测2000-2004年间从动物组织和粪便中临床分离的64株菌株,结果10株鉴定为大肠杆菌O157,与血清凝集试验结果完全吻合。其中8株能扩增上述5条特异性条带,与预期产物完全一致,2株能扩增出除vt1基因外的4条特异性条带,其它54株菌株只能扩增出大肠杆菌16SrRNA。该方法能直接鉴定产多种毒力因子的大肠杆菌O157,特异性强,为检测和鉴定大肠杆菌O157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 PCR rfbE vt1 vt2 E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洋 冯书章 +4 位作者 郭学军 祝令伟 周博 刘军 尹铁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用于食品样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快速筛查。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以抗EHEC O157 LPS单克隆抗体标记,以兔抗O157多克隆抗体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作为捕获抗体,利用双抗...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用于食品样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快速筛查。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以抗EHEC O157 LPS单克隆抗体标记,以兔抗O157多克隆抗体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作为捕获抗体,利用双抗夹心法,制成O157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并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该试纸条仅与O157反应,与其他受试菌株均不反应。检测敏感性为106CFU/mL,对人工污染EHEC O157模拟牛肉样品增菌后检测,敏感性为56 CFU/g。结论成功研制出EHEC O157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10min可出结果,操作简便,可用于现场大量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胶体金 免疫层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O157大肠杆菌监测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叶菊莲 占利 +4 位作者 陆群英 罗芸 程苏云 张政 吕华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其他O157大肠杆菌在浙江省动物、人群中的分布、流行以及PFGE分型、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方法按全国O157∶H7监测方案在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全省各地(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进行O157大...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其他O157大肠杆菌在浙江省动物、人群中的分布、流行以及PFGE分型、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方法按全国O157∶H7监测方案在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全省各地(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进行O157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并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对浙江省5个监测点的宿主动物进行O157∶H7分离培养、鉴定,可疑菌株以PCR法检测O157∶H7抗原、志贺样毒素(stx1和stx2)、粘附抹平因子(eaeA)及溶血素(hly)4种毒力基因。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选择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并将分析结果与本省首株患者粪便中分离的产志贺样毒素的O157∶H7菌株进行比较。结果全省5个监测点2006年共监测动物粪便标本2377份,分离到4株O157∶H7菌株,阳性率为0.17%;同时在绍兴、舟山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到2株O157:H?菌株。4株O157∶H7菌株,stx2、Hly、eaeA均阳性,stx1均阴性;2株O157∶H?菌株仅1株携带eaeA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显示,4株O157∶H7菌株分3个型,除金华地区2006年分离所得2株完全相似外,其它相同地区不同年代分离的O157∶H7菌株及相同年代不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则完全不相似。2株O157∶H?菌株1株PF-GE电泳条带降解,另1株与其它O157∶H7菌株电泳条带差异明显。结论浙江省大肠杆菌0157菌株在动物中以携带stx2毒力基因的O157∶H7菌株为主,但在腹泻患者中则以不带志贺样毒素的O157∶H?菌株为主。不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PFGE分型差异明显。羊、奶牛是携带stx2毒力基因的O157∶H7大肠杆菌的主要宿主。各级疾控应加强对宿主动物和腹泻病人大肠杆菌O157的分离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o157∶H7 毒力基因 PFGE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白向宁 赵爱兰 +2 位作者 夏胜利 熊衍文 徐建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4-548,560,共6页
目的对国内部分地区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了解菌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根据mlst.ucc.ie数据库提供的大肠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案,对来自我国河南、黑龙江2省的29株非O... 目的对国内部分地区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了解菌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根据mlst.ucc.ie数据库提供的大肠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案,对来自我国河南、黑龙江2省的29株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的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通过序列比对确定其等位基因谱及菌株序列型(Sequence type,ST),使用MEGA、eBURST生物信息软件分析不同ST序列群及菌株间的进化关系。结果 29株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呈现较大的遗传多态性,可分为13个ST型别,其中ST155为优势型别(34.48%)。同时研究发现2个新等位基因型(fumC376、recA214)和3个新序列型(ST2460、ST2467、ST2468)。结论 29株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菌株之间具有分子多态性,与国际流行菌株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加强我国对这一类菌株的检测和监测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序列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PCR在大肠杆菌O157∶H7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建华 陆群英 +3 位作者 程苏云 卢亦愚 叶菊莲 罗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9-841,M000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大肠杆菌O157∶H7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O157∶H7大肠杆菌rfbE基因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在该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实...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大肠杆菌O157∶H7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O157∶H7大肠杆菌rfbE基因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在该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反应体系,并对该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所有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所有其它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cfu/μL,重复性检测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在模拟污染牛奶中,可检出1×102cfu/μL的细菌。从细菌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约需3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实时PCR检测体系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可用于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PCR TAQMAN探针 大肠杆菌o157:H7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解泉源 赖卫华 +6 位作者 刘春梅 孙吉昌 邓省亮 刘成伟 魏华 游兴勇 熊勇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53-357,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检测大肠杆菌O157:H7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法。方法:以羧基化荧光微球作为标记物,共价偶联抗大肠杆菌O157:H7鼠源单克隆抗体,将大肠杆菌O157:H7兔多抗和驴抗鼠抗体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以双...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检测大肠杆菌O157:H7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法。方法:以羧基化荧光微球作为标记物,共价偶联抗大肠杆菌O157:H7鼠源单克隆抗体,将大肠杆菌O157:H7兔多抗和驴抗鼠抗体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以双抗体夹心反应模式制备大肠杆菌O157:H7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通过优化实验确定偶联缓冲液为0.02mol/L pH5.0磷酸盐缓冲液,抗体偶联微球量为100μg/mg,试纸条可在加样5min后判读结果。制备的荧光微球试纸条对纯培养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检测,肉眼观察检测限在1.2×104CFU/mL,借助荧光读取仪检测限能提高到6.1×103CFU/mL。试纸条除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微弱交叉反应外,与实验室保存的30株细菌无交叉反应。结论:大肠杆菌O157:H7荧光微球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易于量化的特点,为该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 H7 荧光微球 免疫层析法 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畜禽大肠杆菌O157∶H7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军 禤雄标 +8 位作者 谢宇舟 谢永平 彭昊 陈泽祥 胡帅 马春霞 杨威 许力干 潘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为了掌握广西畜禽大肠杆菌O157∶H7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应用细菌分离、生化特性鉴定、血清凝集反应和PCR鉴定等方法在2007-2010年广西200多个畜禽养殖场进行畜禽大肠杆菌O157∶H7的流行病学调查。对采集的2 915份样本进行了大肠杆... 目的为了掌握广西畜禽大肠杆菌O157∶H7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应用细菌分离、生化特性鉴定、血清凝集反应和PCR鉴定等方法在2007-2010年广西200多个畜禽养殖场进行畜禽大肠杆菌O157∶H7的流行病学调查。对采集的2 915份样本进行了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鉴定、致病性试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毒力基因检测。有5份样本经细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凝集反应和PCR鉴定为大肠杆菌O157∶H7,样本细菌分离率为0.17%。小白鼠致病性试验显示分离菌株的毒力各有差别,对小白鼠的致死率在33.4%~100%之间。药敏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多粘菌素B、罗红霉素、利福平和林可霉素不敏感。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5株分离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略有差异,并与其致病性强弱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大肠杆菌O157∶H7主要在猪群传播,具有一定的毒力,对常用抗生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流行病学 抗生素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胶体金试纸条研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黄岭芳 段霞 +3 位作者 陈媛 刘文娟 魏华 赖卫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55-359,共5页
采用胶体金标记抗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鼠源),通过将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和驴抗鼠抗体(二抗)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研制大肠杆菌O157:H7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通过优化实验,确定最佳条件为标记量16.8... 采用胶体金标记抗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鼠源),通过将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和驴抗鼠抗体(二抗)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研制大肠杆菌O157:H7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通过优化实验,确定最佳条件为标记量16.8μg/mL、标记pH8.0、封闭剂PEG20000、检测时样品最佳pH7.0~7.5。对26株常见细菌交叉反应结果表明,该试纸条除与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331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有轻微交叉反应外,与其他24株菌均无交叉反应。该试纸条灵敏度为104CFU/mL。用该试纸条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胶体金 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夹心ELISA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葛萃萃 钟青萍 +1 位作者 张旺 欧阳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175,共5页
研究获得纯化抗大肠杆菌O157:H7IgY抗体,经检测10mg/ml纯化IgY抗体的效价为1:320;以大肠杆菌O157:H7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获得兔抗大肠杆菌O157:H7IgG抗体,效价达1:25600。以兔抗大肠杆菌O157:H7IgG抗体稀释3200倍作为捕获抗体,抗大肠杆... 研究获得纯化抗大肠杆菌O157:H7IgY抗体,经检测10mg/ml纯化IgY抗体的效价为1:320;以大肠杆菌O157:H7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获得兔抗大肠杆菌O157:H7IgG抗体,效价达1:25600。以兔抗大肠杆菌O157:H7IgG抗体稀释3200倍作为捕获抗体,抗大肠杆菌O157:H7IgY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正交试验分析表明,捕获抗体于37℃包被2h、不封闭、抗原与捕获抗体于37℃结合2h、检测抗体浓度为0.25mg/ml、与抗原于37℃结合1h为最优反应条件。该方法对纯培养菌液检出限为105CFU/ml,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染菌样品经在EC增菌液中选择性培养后进行双抗夹心ELISA检测,接种量为0.1~1CFU/g(ml)的样品在培养12h后可检出阳性反应,1~10CFU/g(ml)的样品在培养8h后可检出阳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双抗夹心ELIS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157∶H7大肠杆菌在浙江的发现及防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施世锋 黄志成 +11 位作者 张渝 王麟 孟冬梅 吴静芳 周勤 孙建荣 许珂 俞国强 李小仙 张燕琴 邓晶 余文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4-105,113,共3页
O157∶H7大肠杆菌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一种非致病的罕见菌株。自1982年首次在美国密执安州和俄勒冈州发生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暴发流行以来[1],已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2]发达国家发生流行或暴发... O157∶H7大肠杆菌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一种非致病的罕见菌株。自1982年首次在美国密执安州和俄勒冈州发生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暴发流行以来[1],已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2]发达国家发生流行或暴发流行,而且病死率高。1996年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o157:H7 腹泻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