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多糖对腹膜和骨髓巨噬细胞产生红系造血调控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尹振尧 郭瑞清 祝彼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腹膜和骨髓巨噬细胞培养中含红系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刺激因子,它不但能提高红系祖细胞的产率,而且还可增加每个集落中细胞数。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可提高巨噬细胞产生红系增殖刺激因子的能力。经过LPS激活的巨噬细胞... 腹膜和骨髓巨噬细胞培养中含红系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刺激因子,它不但能提高红系祖细胞的产率,而且还可增加每个集落中细胞数。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可提高巨噬细胞产生红系增殖刺激因子的能力。经过LPS激活的巨噬细胞培养液对晚期红系造血祖细胞增殖表现出双向调控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其中LPS激活腹膜贴壁巨噬细胞的活性高于骨髓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脂多糖 巨噬细胞 红系造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miR-218抑制脂多糖诱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免疫因子释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彤彤 付博凡 +5 位作者 姚鑫鑫 盛熙晖 郭勇 肖龙菲 倪和民 王相国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的】探究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及其miR-218在减轻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发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大肠杆菌脂多糖作用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 【目的】探究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及其miR-218在减轻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发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大肠杆菌脂多糖作用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免疫因子IL-1β和TNF-α释放;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蛋白印记法验证提取外泌体的粒径和标识蛋白CD63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外泌体中miR-218表达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泌体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融合;细胞转染mimics 218检测其对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发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免疫因子释放的影响。【结果】100μg/mL大肠杆菌脂多糖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后,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脂多糖刺激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218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218的表达量(P<0.01);正常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能够与大肠杆菌脂多糖处理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融合并与NF-ΚB(p65)蛋白共定位于细胞质中。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加入到100μg/mL大肠杆菌脂多糖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4 h后,显著抑制了大肠杆菌脂多糖引起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和TNF-α释放(P<0.05)。同样的,转染进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内mimics 218与磷酸化的NF-ΚB(p65)核外部分共定位并显著抑制了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发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TNF-α释放(P<0.05),而对IL-1β释放无显著差异。【结论】miR-218能够随着健康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泌外泌体进入到受到大肠杆菌脂多糖刺激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内,并与磷酸化p65核外部分共定位并抑制大肠杆菌脂多糖引起的TNFα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外泌体 大肠杆菌脂多糖 MIR-218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脾贴壁细胞中TNFα转换酶cDNA的克隆以及LPS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开富 韩玲 +2 位作者 杨渝珍 李鸣真 陆付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64-566,共3页
根据TNFα转换酶(TNFα converting enzyme,TACE)cDNA序列和 TACE分子结构特征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逆转录 PCR(RT-PCR)技术,首次从健康人脾贴壁细胞中扩增出 TACE cDNA解整... 根据TNFα转换酶(TNFα converting enzyme,TACE)cDNA序列和 TACE分子结构特征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逆转录 PCR(RT-PCR)技术,首次从健康人脾贴壁细胞中扩增出 TACE cDNA解整合素结构片段(disintegrin do-main),并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刺激人脾贴壁细胞,观察其对 TACE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健康人脾贴壁细胞中均存在 TACE mRNA的自然表达,并且 LPS对该表达具有上调作用,其上调程度与 LPS刺激时间呈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转换酶 CDNA 大肠杆菌脂多糖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亚临床副结核病的重要诊断法
4
作者 李凯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19期6-6,共1页
美J.R.Stabel从未感染对照母牛和亚临床或临床副结核病(Johne’s病)母牛分离外周血液单核细胞,将细胞与下列促细胞分裂剂在完全培养基中孵育6、12、24和48小时:伴刀豆球蛋白A(ConA)、植物凝集素P(PHAP)、商陆丝裂素(PWM)和大肠杆菌脂多... 美J.R.Stabel从未感染对照母牛和亚临床或临床副结核病(Johne’s病)母牛分离外周血液单核细胞,将细胞与下列促细胞分裂剂在完全培养基中孵育6、12、24和48小时:伴刀豆球蛋白A(ConA)、植物凝集素P(PHAP)、商陆丝裂素(PWM)和大肠杆菌脂多糖。此外,将细胞与副结核分枝杆菌超声波处理物(MpS)和活的和热灭活的副结核分枝杆菌以10:1的细菌:细胞比孵育同样长的时间。孵育后,分析无细胞上清中是否产生γ-干扰素(γ-IFN)。结果,用促细胞分裂素Co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病 分枝杆菌 亚临床感染 伴刀豆球蛋白A 大肠杆菌脂多糖 单核细胞 植物凝集素 细胞分裂素 外周血液 促细胞分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