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源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的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崔德凤 张永红 +2 位作者 李焕荣 孙英健 田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稳定肠毒素 肠毒素大肠杆菌 腹泻 菌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不稳定大肠杆菌肠毒素B亚单位免疫调节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静 郑瑾 +4 位作者 杨筱凤 孔令洪 来宝长 司履生 王一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LTB)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SephacrylS 10 0凝胶柱层析纯化LTB蛋白。选用BALB/c小鼠 ,以鸡溶菌酶 (HEL)为抗原 ,经鼻黏膜单独免疫 ,或以不同剂量的LTB为佐剂与HEL共免疫。用... 目的 :探讨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LTB)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SephacrylS 10 0凝胶柱层析纯化LTB蛋白。选用BALB/c小鼠 ,以鸡溶菌酶 (HEL)为抗原 ,经鼻黏膜单独免疫 ,或以不同剂量的LTB为佐剂与HEL共免疫。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肠分泌液中HEL特异性抗体的水平。用3 H TdR掺入法 ,体外测定LTB蛋白对刀豆蛋白A(ConA)及同种异体抗原介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 :HEL单独免疫组血清中仅有弱的抗HELIgG ,未检测到抗HELIgA ,且其肠分泌液中亦未见HEL特异性IgA抗体。但加用LTB佐剂的 3个组 ,其血清中抗HELIgG、IgA的水平及肠分泌液中抗HELIg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HEL单独免疫组 (P <0 .0 0 1)。体外实验显示 ,LTB可明显抑制ConA及同种异体抗原介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 :我们制备的LTB蛋白对免疫系统具有双向的调节功能 ,既可作为有效的黏膜佐剂 ,辅佐外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黏膜免疫应答 ,又具免疫抑制效应 ,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活化。LTB免疫调节功能的发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LTB 免疫调节 黏膜免疫佐剂 鸡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无毒突变体LTR72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3
作者 葛艳 尤永进 +2 位作者 徐泉兴 陈波 饶忠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15-17,共3页
用PCR方法扩增大肠杆菌LT基因 ,将LT基因重组入pET32a质粒载体 ,对构建的重组质粒pET LT进行酶切、核苷酸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 ,插入片段LT的核苷酸序列与预期一致 ,且阅读框正确。并在影响LT毒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 ,用PCR方法引入点突变 ... 用PCR方法扩增大肠杆菌LT基因 ,将LT基因重组入pET32a质粒载体 ,对构建的重组质粒pET LT进行酶切、核苷酸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 ,插入片段LT的核苷酸序列与预期一致 ,且阅读框正确。并在影响LT毒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 ,用PCR方法引入点突变 (丙氨酸→精氨酸 ) ,成功构建了含有LTR72突变体基因的重组质粒pET LTR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稳定肠毒素 突变体LTR72 基因重组 质粒 免疫原性 佐剂功能 核苷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热敏肠毒素大肠杆菌小鼠攻毒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小宝 孔春梅 +2 位作者 刘彦慈 穆祥 许剑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敏感 模型 攻毒 小鼠 稳定肠毒素 体外生长 ET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羔羊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和热稳定性肠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谭诗文 艾玉萍 +2 位作者 冉懋韬 肖耀南 范泽明 《贵州畜牧兽医》 2002年第6期4-5,共2页
从腹泻羔羊中分离到大肠杆菌80株,对80株菌株做血清型鉴定,55株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分属为O119、O34、O8、O78O101、O96种血清型,其中O119、O24为主要“O”类型。每个血清型筛选出的CH9612、SC9938、CH986、CH9817、LL9934、GL988株菌6... 从腹泻羔羊中分离到大肠杆菌80株,对80株菌株做血清型鉴定,55株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分属为O119、O34、O8、O78O101、O96种血清型,其中O119、O24为主要“O”类型。每个血清型筛选出的CH9612、SC9938、CH986、CH9817、LL9934、GL988株菌6株。用乳鼠胃内投服试验,测定出6株菌具有产生热稳定性肠毒素的特性(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羔羊 致病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 稳定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中药方剂的筛选 被引量:3
6
作者 孔春梅 刘小宝 +2 位作者 宋洁 穆祥 许剑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肠毒素 中药方剂 筛选 稳定肠毒素 鸟苷酸环化酶 幼畜腹泻 微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热敏感肠毒素的检测与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永红 崔德凤 +4 位作者 阮文科 李焕荣 马允英 路苹 于同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2-26,共5页
为探索猪源大肠杆菌热敏感肠毒素的简易检测方法和纯化方法,拟采用兔回肠结扎试验、兔皮肤蓝斑试验和平板免疫溶血试验比较检测热敏感肠毒素的方法。初步试验表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出热敏感肠毒素,并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为探索猪源大肠杆菌热敏感肠毒素的简易检测方法和纯化方法,拟采用兔回肠结扎试验、兔皮肤蓝斑试验和平板免疫溶血试验比较检测热敏感肠毒素的方法。初步试验表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出热敏感肠毒素,并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比肠结扎试验灵敏度高,而且简便易行;采用SephadexG 100纯化热敏感肠毒素LT并采用SDS PAGE电泳检测蛋白纯度,表明该方法可以除去杂蛋白,肠毒素蛋白分子量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敏感肠毒素 纯化 蛋白 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对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吴琦 王红宁 +2 位作者 邹立扣 赵海霞 刘世贵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3-27,共5页
采用PCR法,获得不含有信号肽序列的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植酸酶phyC基因的非融合和融合表达片段,分别构建带有T7lac启动子的大肠杆菌的植酸酶pET30NFphyC和pET30FphyC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大肠杆菌分别在30℃和25℃经I... 采用PCR法,获得不含有信号肽序列的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植酸酶phyC基因的非融合和融合表达片段,分别构建带有T7lac启动子的大肠杆菌的植酸酶pET30NFphyC和pET30FphyC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大肠杆菌分别在30℃和25℃经IPTG诱导后实现了植酸酶的表达,非融合和融合植酸酶的表达量分别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3%和15%,分子量分别为40.13kDa和43.27kDa。表达产物具有植酸酶的生物学活性,非融合植酸酶和融合植酸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0℃和75℃,经90℃处理10min,残留酶活性分别为37℃时的31.9%和75.7%。分析表明,含13个氨基酸残基的融合片段有助于植酸酶的表达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植酸酶 大肠杆菌 稳定 基因表达 诱导温度 非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位点突变提高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热稳定性
9
作者 王茜 姚明泽 +3 位作者 宋玛丽 付月君 胡风云 梁爱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06-1313,共8页
为提高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一种已得到广泛应用的饲料添加剂,其酶活高,pH作用范围广,但热稳定性较差)热稳定性,在appA基因上组合突变了W46E、Q62W、A73P、K75C、S146E、R159Y、N204C、Y255D、Q258N和Q349N等10个位点,突变后的基因命名为... 为提高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一种已得到广泛应用的饲料添加剂,其酶活高,pH作用范围广,但热稳定性较差)热稳定性,在appA基因上组合突变了W46E、Q62W、A73P、K75C、S146E、R159Y、N204C、Y255D、Q258N和Q349N等10个位点,突变后的基因命名为appAM10。将野生型appAppA和突变体appAM10ppAM10基因转入毕赤酵母GS115进行表达,并对重组蛋白AppA和AppAM10进行了酶学性质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AppAM10分子量约为55kDa,比活性为3022U/mg,AppAM10的K_m=330μmo1/L,V_(max)=3147U/mg。AppAM10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反应温度为65℃。与野生型的AppA的最适pH无明显区别,比AppA的最适温度提高了5℃。经90℃孵育15min后,AppA完全失活,而AppAM10仍残留17.5%的活性,T_m值提高约8℃,说明上述10个位点的组合突变有利于提高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热稳定性,其中与N-糖基化有关的N204C、Q258N和Q349N3个位点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 定点突变 稳定 N-糖基化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肠毒素二价苗构建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莹 李震 +1 位作者 周智爱 曹祥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9-31,共3页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ETEC)是引起幼畜、婴幼儿及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肠毒素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 ,包括耐热性肠毒素 (ST)和热敏感肠毒素 (L T)。STI基因和 L TB基因融合后产生的融合蛋白不仅增强了 STI 的免疫原性 ,而且降低了...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ETEC)是引起幼畜、婴幼儿及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肠毒素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 ,包括耐热性肠毒素 (ST)和热敏感肠毒素 (L T)。STI基因和 L TB基因融合后产生的融合蛋白不仅增强了 STI 的免疫原性 ,而且降低了 STI 的生物毒性 ,这就给抗幼畜腹泻的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开发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 敏感肠毒素 基因工程亚单位二价苗 幼畜腹泻 大肠杆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和λ-Red级联技术构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LT敲除菌株 被引量:3
11
作者 檀克勤 马现永 +2 位作者 崔艺燕 田志梅 邓盾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6-67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CRISPR/Cas9和λ-Red级联的技术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88的热不稳定性肠毒素(heat-labile toxin,LT)基因进行无痕敲除并获得K88 LT-缺陷菌株。通过序列比对获取LT两端同源序列,并... 本研究旨在利用CRISPR/Cas9和λ-Red级联的技术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88的热不稳定性肠毒素(heat-labile toxin,LT)基因进行无痕敲除并获得K88 LT-缺陷菌株。通过序列比对获取LT两端同源序列,并构建包含LT边界、氯霉素筛选标记、sgRNA和LT同源臂的供体片段;将供体片段转化至ETEC K88,同时分别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LT基因进行敲除;通过PCR验证获得了K88 LT-缺陷菌株,并通过试验测定了敲除菌株的溶血能力和生长曲线。结果显示,λ-Red同源重组系统可成功地将LT基因替换为相应的供体片段,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可高效地对筛选标记进行删除,最终通过λ-Red和CRISPR/Cas9结合的基因编辑系统可成功对ETEC K88的LT基因进行无痕敲除。体外试验结果表明,K88 LT-缺陷菌株的溶血能力丧失,并且生长速度比野生型菌株减缓,LT可能和ETEC K88的致病能力和生长性能有关。表明λ-Red和CRISPR/Cas9级联的基因敲除方法可用于LT毒素基因及其他一些大肠杆菌基因的敲除。K88 LT-缺陷菌株的构建为下一步研究LT毒素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CRISPR/Cas9 λ-Red同源重组系统 稳定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荣理 薛鹏翔 +4 位作者 范庆花 马晓云 唐辉 张勤 王文文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3期111-117,共7页
利用电击转化法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原核表达载体pTurboGFP-B转化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F4ac中,获得表达绿色荧光的菌株ETEC F4ac-GFP。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 利用电击转化法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原核表达载体pTurboGFP-B转化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F4ac中,获得表达绿色荧光的菌株ETEC F4ac-GFP。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果显示,转化菌株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基因,且可以在蓝光仪和荧光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转化菌株发出绿色荧光;将ETEC F4ac-GFP与IPEC-J2细胞系进行体外粘附试验,在细胞水平验证了转化菌株荧光表达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且ETEC F4ac导入荧光质粒后不改变其对宿主细胞的胞粘附能力。CCK-8(Cell Counting Kit-8)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ETEC F4ac导入荧光质粒后不改变其对宿主细胞的毒力。本研究为深入探究ETEC F4ac致病机理提供了工具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 绿色荧光蛋白 粘附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貉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13
作者 李丽云 东贤 《今日畜牧兽医》 2011年第S1期53-56,共4页
致病性大肠杆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肠毒素,称为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ETEC是导致人畜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借助于所产生的菌毛抗原黏附于动物小肠粘膜定居并产生作用于肠壁的外毒素称为肠毒素。主要有两类肠毒素:一类是不耐热性肠毒素,即热... 致病性大肠杆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肠毒素,称为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ETEC是导致人畜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借助于所产生的菌毛抗原黏附于动物小肠粘膜定居并产生作用于肠壁的外毒素称为肠毒素。主要有两类肠毒素:一类是不耐热性肠毒素,即热敏感性肠毒素(LT);另一类是耐热性肠毒素,即热稳定性肠毒素(ST)。仔猪的黄、白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琼脂培养基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小肠粘膜 培养特性 敏感肠毒素 甲基红试验 分离株 氟苯尼考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毒素stx2eB-LTB-ST融合基因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齐翀 刘军 +2 位作者 祝令伟 郭学军 冯书章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1-345,共5页
利用PCR技术,从病原性大肠杆菌中扩增Stx2e及LT毒素B亚基的基因并扩增ST基因,用复式PCR技术获得了这三段基因的两种融合结构,一种是三段基因直接相连,另一种是在这三段基因之间加入适当的Linker序列。在这两种融合基因两端加入适当的酶... 利用PCR技术,从病原性大肠杆菌中扩增Stx2e及LT毒素B亚基的基因并扩增ST基因,用复式PCR技术获得了这三段基因的两种融合结构,一种是三段基因直接相连,另一种是在这三段基因之间加入适当的Linker序列。在这两种融合基因两端加入适当的酶切位点并分别与pMD18-T载体相连,酶切后以正确的阅读框插入pET28a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中,转入受体菌BL21(DE3)进行表达,得到两种约28 Ku的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均以包涵体的方式存在,约占全菌蛋白表达量的30%,将包涵体初步提纯,为下游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x2e 稳定肠毒素 稳定肠毒素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M型肠毒素原核表达、纯化、鉴定及溶液构象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骥 杨帆 +5 位作者 田万帆 龙虎 孙思雨 周玉珊 赵燕英 唐俊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0-46,共7页
葡萄球菌肠毒素M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νSa基因岛编码的分泌型超抗原。本研究将截去N端信号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型肠毒素(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M,SEM)蛋白编码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Δ... 葡萄球菌肠毒素M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νSa基因岛编码的分泌型超抗原。本研究将截去N端信号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型肠毒素(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M,SEM)蛋白编码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ΔNspsem;随后转化感受态E.coli?Rosetta(DE3)并探讨融合蛋白最佳表达条件;利用Ni2+-Sepharose?4?Fast?Flow亲合层析纯化出His-ΔNsp SEM融合蛋白;经质谱鉴定,纯化的融合蛋白对SEM的氨基酸覆盖率达96.3%;凝血酶切除6×His标签肽后,圆二色谱分析表明ΔNsp SEM重组蛋白富含β-折叠(35%)和β-转角(21%)以及较少α-螺旋(16%)等二级结构;荧光发射谱揭示ΔNsp SEM在278?nm和295?nm波长处激发时具有相同的Trp发射峰(341?nm);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分析表明ΔNsp SEM重组蛋白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蛋白SEM表达成功,纯化的ΔNsp SEM重组蛋白溶液构象紧密并具有接近天然状态的结构,这为深入研究SEM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M型肠毒素 原核表达 纯化 质谱 圆二色谱 荧光发射谱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肠毒素SEK原核表达、纯化及溶液构象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万帆 刘骥 +1 位作者 赵燕英 唐俊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8-145,共8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K型肠毒素(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K,SEK)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簇编码,流行病学显示,编码SEK蛋白的sek基因在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说明SEK也可能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中毒潜在致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K型肠毒素(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K,SEK)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簇编码,流行病学显示,编码SEK蛋白的sek基因在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说明SEK也可能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中毒潜在致病因子。本研究将截去N端信号肽的SEK蛋白编码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ΔNspsek;通过对sek基因在不同原核表达宿主菌中的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分析,确立SEK蛋白的最优表达条件;利用镍亲合层析纯化含组氨酸(His)标签的SEK融合蛋白,将凝血酶切除His标签后的SEK蛋白进行聚合状态及热稳定分析、荧光发射谱和圆二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SEK表达成功,热处理导致蛋白部分降解;荧光光谱揭示SEK蛋白在278 nm和295 nm波长处具有相同的最大色氨酸发射峰;344 nm波长处表明SEK蛋白处于紧密折叠的天然状态;圆二色谱分析表明,ΔNspSEK重组蛋白富含β-折叠(23.6%)、β-转角(28%)以及α-螺旋(29.1%)等二级结构。为深入研究SEK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提供基础,也对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和提高食品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K型肠毒素 原核表达 纯化 稳定 荧光发射谱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植酸酶phyA^m基因结构延伸突变改善酶的热稳定性
17
作者 余鳗游 李春梅 +1 位作者 陈惠 吴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1-225,共5页
将来源于黑曲霉N25的植酸酶基因phyAm重组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b(+),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构建的工程菌BL21-pET-30b-FphyAm,实现了植酸酶的融合表达,表达产物的植酸酶活性为419.4 U/mL。SDS-PAGE分析表明,pET-30b-FphyAm经IPTG... 将来源于黑曲霉N25的植酸酶基因phyAm重组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b(+),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构建的工程菌BL21-pET-30b-FphyAm,实现了植酸酶的融合表达,表达产物的植酸酶活性为419.4 U/mL。SDS-PAGE分析表明,pET-30b-FphyAm经IPTG诱导3 h后,表达产物达到最高表达量,占细胞可溶性总蛋白量的10.47%,分子量为52.64 kD。该表达系统可作为研究黑曲霉植酸酶体外改良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phyA^m基因 延伸突变 大肠杆菌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consin大学申请热稳定蛋白甜味剂许可证
18
作者 孙雷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1-31,共1页
Wisconsin大学(Madison,WI)Gran Hellekant寻找非碳水化合物甜味剂的长期研究终于有了结果。大学教授Hellekant与其同事Ding Ming从西非的Pentadiplandra brazzeana或Baillon果中提纯了一种极甜的低卡路里蛋白,他们称之为brazzein。他... Wisconsin大学(Madison,WI)Gran Hellekant寻找非碳水化合物甜味剂的长期研究终于有了结果。大学教授Hellekant与其同事Ding Ming从西非的Pentadiplandra brazzeana或Baillon果中提纯了一种极甜的低卡路里蛋白,他们称之为brazzein。他们还使此蛋白在重组微生物中表达,并相信最终可以大量生产。 据Hellekant称,这种植物果中所含的这种蛋白比蔗糖甜20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蛋白 甜味剂 BRAZZEIN 甜蛋白 重组微生物 重组大肠杆菌 基因序列 蛋白比 大量生产法 长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B转基因烟草植株的建立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红莉 雷霆 +6 位作者 张铮 郑瑾 来宝长 孔令洪 王喆之 王一理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 构建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LT 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并建立LT B转基因烟草植株。方法 用PCR从pMMB6 8扩增LT B编码基因 ,将其克隆于 pUCmT和 pBI12 1载体 ,进而构建植物表达双元载体pBI LTB ,LT B基因由CaMV 35S启... 目的 构建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LT 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并建立LT B转基因烟草植株。方法 用PCR从pMMB6 8扩增LT B编码基因 ,将其克隆于 pUCmT和 pBI12 1载体 ,进而构建植物表达双元载体pBI LTB ,LT B基因由CaMV 35S启动子控制表达 ;将pBI LTB用电穿孔法导入根瘤农杆菌LBA4 4 0 4 ;采用叶盘共培育法经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 ,获得转基因烟草植株 ;用PCR、Southern、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转基因植株。结果 经PCR及Southern杂交分析 ,共发现 12株烟草的基因组中有LT B基因整合 ;Westernblot和ELISA分析表明有 9株转基因烟草能有效表达LT B蛋白 ,其表达量为烟草叶片总可溶蛋白的 3.36~ 10 .5 6 μg·g-1TSP。结论 建立的LT B转基因烟草植株可成功表达LT B ,并具有五聚体结构 ,为进一步生产预防婴幼儿大肠杆菌腹泻可食用疫苗及黏膜免疫佐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转基因烟草 植物疫苗 根瘤农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螺抗菌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晔 苏秀榕 李太武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将一定浓度的大肠杆菌注射于泥螺体内18h后,将其粘液和血淋巴,于95℃加热10min,10000r/min,4℃离心20min,所得上清液用截留分子量为3kD的超滤装置于10000r/min,4℃下离心1h.滤液用SephadexG50分离,得到两个吸收峰.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 将一定浓度的大肠杆菌注射于泥螺体内18h后,将其粘液和血淋巴,于95℃加热10min,10000r/min,4℃离心20min,所得上清液用截留分子量为3kD的超滤装置于10000r/min,4℃下离心1h.滤液用SephadexG50分离,得到两个吸收峰.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试验菌株检测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泥螺经大肠杆菌诱导后,在其血淋巴和分泌的粘液中可分离得到抗菌肽,此多肽具有分子量较小,热稳定性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能够起到抑制作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泥螺 SEPHADEX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 大肠杆菌 截留分子量 超滤装置 抑菌活性 试验菌株 稳定 抑制作用 血淋巴 min 上清液 吸收峰 粘液 离心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