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红袍茶降血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3-744,共2页
[目的]探讨大红袍茶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取50只小鼠以200 mg/kg剂量、间日2次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造高血糖模型,4 d后得到24只血糖高于9.00 mmol/L的高血糖模型小鼠。将高血糖小鼠按相似血糖水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血糖值分别为(15.11&... [目的]探讨大红袍茶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取50只小鼠以200 mg/kg剂量、间日2次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造高血糖模型,4 d后得到24只血糖高于9.00 mmol/L的高血糖模型小鼠。将高血糖小鼠按相似血糖水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血糖值分别为(15.11±6.47)和(14.77±5.40)mmol/L,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和凉开水,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0%的大红袍茶,饮0.5%的大红袍茶汤。饲养7 d后再次测定血糖值,研究其变化。[结果]对照组小鼠血糖值为(12.23±5.11)mmol/L,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小鼠血糖值下降到(7.93±1.88)mmol/L,降低了46.3%,变化极显著(P<0.001)。[结论]大红袍茶对高血糖小鼠有极显著的降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袍茶 小鼠 四氧嘧啶 高血糖模型 降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法测定大红袍茶及茶叶蛋卤水味包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延平 梁俪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94,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大红袍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这些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红袍茶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香气成分中共检测到醇...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大红袍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这些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红袍茶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香气成分中共检测到醇、醛、酸、酯、烯、酮和含氮、氧的杂环化合物分别为27种和56种,主要挥发性特征香气成分为橙花叔醇、棕榈酸、乳酸薄荷酯、吲哚、金合欢烯、乙位紫罗兰酮、苯酚、甜橙醛、芳樟醇、二苯甲酮等,通过积分定量,这些特征香气成分的相对百分比含量在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中与在大红袍茶叶提取物中的分布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大红袍茶 叶蛋 卤水味包 挥发性致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红袍茶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MS分析
3
作者 汪麟 黄圣辉 +1 位作者 郑莹莹 贾景明 《福建茶叶》 2023年第11期45-47,共3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提取大红袍茶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MS法对大红袍三级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目的是发现不同级别大红袍的挥发油成分和香气来源,以此区分不同级别的大红袍茶。结果表明,三级茶的挥发性化合物结构类型存在较大差... 采用固相微萃取提取大红袍茶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MS法对大红袍三级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目的是发现不同级别大红袍的挥发油成分和香气来源,以此区分不同级别的大红袍茶。结果表明,三级茶的挥发性化合物结构类型存在较大差异。随着茶叶质量的提高,橙花叔醇的相对含量增加,芳樟醇含量降低;茶叶等级越高茉莉内酯在挥发性成分中相对含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袍茶 挥发性成分 SPME-GC-MS/M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炭基型炭燃烧逸出物与炭培茶叶评价
4
作者 杨婷 《蚕桑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研究兰炭基型炭燃烧逸出物对炭焙茶叶的安全性与品质的影响,采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观察了型炭与木炭燃烧的逸出特征,研究发现,除氰化氢外,型炭燃烧还会释放氨硫化物。通过原料兰炭的低温炭化可减少型炭燃烧释放氨与硫化物,高温燃烧有... 为研究兰炭基型炭燃烧逸出物对炭焙茶叶的安全性与品质的影响,采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观察了型炭与木炭燃烧的逸出特征,研究发现,除氰化氢外,型炭燃烧还会释放氨硫化物。通过原料兰炭的低温炭化可减少型炭燃烧释放氨与硫化物,高温燃烧有助于型炭中的硫化物以无机小分子的形式释放,低温炭化利于型炭中有机硫化物的逸出。研究还发现,兰炭基型炭炭焙的茶叶未吸附氰化物、硫化物,炭焙茶中的多环芳烃与重金属含量均低于食品的阈值要求,并且该型炭比果木炭炭焙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与茶氨酸含量高。结果表明,低温炭化兰炭基型炭能促进半发酵茶内含物的热化与构香,增进和固化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基型炭 热重-质谱联用 逸出物 大红袍茶 炭焙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启南 《福建茶叶》 2023年第3期11-13,共3页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茶文化遗产。在众多茶文化遗产中,有一类茶文化是非常有名的,它就是武夷岩茶大红袍,这一种类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因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在明、清时代才逐渐...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茶文化遗产。在众多茶文化遗产中,有一类茶文化是非常有名的,它就是武夷岩茶大红袍,这一种类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因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在明、清时代才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时,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生产方式的制约,很多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都是通过口头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的。如何对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传统手工艺进行传承与创新成为目前每一位茶艺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考虑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的创新,也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传播这些制作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大红袍 传统手工技艺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市名岩茶业有限公司“大红袍”通过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企业茶叶实物标准样检定
6
作者 刘栩 《中国茶叶》 2004年第2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武夷山市名岩业有限公司 大红袍 叶质检中心 叶实物标准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加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活动第二阶段获奖名单
7
《福建茶叶》 2010年第10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种植业 铁观音 生态 武夷山市 大红袍茶 上海世博会 评优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