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防特色高校大类培养背景下“课堂+网络+科创”三位一体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实践
1
作者 李东 段利兵 +1 位作者 白晓军 郑建邦 《大学物理》 2024年第11期43-48,共6页
大类培养模式在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选择个性化专业、增强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研究了面向国防特色高校本科生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背景下,以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为核心,先后根据学校完... 大类培养模式在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选择个性化专业、增强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研究了面向国防特色高校本科生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背景下,以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为核心,先后根据学校完全学分制、大类培养需求分两个阶段设置的多层次大学物理课程体系.以教材、MOOC在线课程建设为抓手,建立了多维度教学资源库.以学研结合平台为依托,形成了“课堂+网络+科创”三位一体全新大学物理教学体系,结合课前在线导学、课堂研学以及课后实践拓展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为培养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创新拔尖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培养 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 大学物理 科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五年一贯制高职化学类课程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坤畑 刘婷 +1 位作者 陈晓如 苏淼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基于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课程思政特点,以五年一贯制高职化学类课程为例,围绕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素材、提炼课程思政元素、采取合适思政教学方法和评估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等...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基于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课程思政特点,以五年一贯制高职化学类课程为例,围绕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素材、提炼课程思政元素、采取合适思政教学方法和评估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等五个维度进行探索,并思考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方法,以期为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大类专业 课程思政 五年一贯制高职 化学类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三维最大类间方差的SAR图像海陆分割算法
3
作者 李雨轩 刘峥 冉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6,共11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在气象条件较差的条件下工作的高分辨率成像雷达。无论在民用还是军事领域,用合成孔径雷达进行海上舰船图像目标检测都能起到关键作用。海陆分割作为一种SAR图像预处理的手段,可以为...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在气象条件较差的条件下工作的高分辨率成像雷达。无论在民用还是军事领域,用合成孔径雷达进行海上舰船图像目标检测都能起到关键作用。海陆分割作为一种SAR图像预处理的手段,可以为后续的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技术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包含较复杂岛岸背景的SAR图像的海陆分割算法进行研究,在传统三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SAR图像海陆分割算法,将原有算法第三维度邻域中值改为Prewitt算子的梯度运算,Prewitt算子适合处理灰度渐变复杂的图像,SAR图像能够更好地进行图像分割。考虑到维度上增加一维会使得算法效率降低,运用分解的思想,将三维最大类间方差拆分成3个一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通过两组SAR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三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具有可行性,并且在海陆分割效果方面优于一维、二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在运算复杂度方面优于传统的三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海陆分割 大类间方差 阈值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类招生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温志慧 冯占恒 +1 位作者 祁雪 邱晓航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181-188,共8页
过硬的实验室条件、高效的管理对于实验课教学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更科学有效地使用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平台,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进行更加高效的实验室管理。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室作为大学生进入实验室... 过硬的实验室条件、高效的管理对于实验课教学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更科学有效地使用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平台,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进行更加高效的实验室管理。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室作为大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站,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课程需求为导向,实验室技术人员从实验室布局、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执行等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实验教学 大类招生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类培养的空间设计类平台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为例
5
作者 刘韩立 陈静静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23期140-142,共3页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提出了“大类培养,分层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空间设计类平台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特点,探索了通过岗位调研、学情分析、职业能力清单制订以及课程实施等步...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提出了“大类培养,分层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空间设计类平台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特点,探索了通过岗位调研、学情分析、职业能力清单制订以及课程实施等步骤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最终形成的课程体系包含认知导学、审美素养、软件应用、设计思维等模块,强化了跨专业融合效果。为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建立了完善的课程评估体系,定期组织专家听评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通过学生反馈持续优化课程,结合大类培养和分层教育,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培养 空间设计 平台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背景下计算机大类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与研究——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6
作者 韩天琪 胡建华 +1 位作者 苑占江 陶南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在“双高”计划实施以来,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病的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以“程序设计基础”为例,探索如何实践计算机大类课程思政理念,并提出了“定、挖、做、评”四步...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在“双高”计划实施以来,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病的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以“程序设计基础”为例,探索如何实践计算机大类课程思政理念,并提出了“定、挖、做、评”四步思政实施方案。从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教学实施、评价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这一实践方案,希望能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设计构建提供有效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 课程思政 计算机大类课程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及大类招生模式下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7
作者 宋丹 肖萍 +1 位作者 李凤丽 李强 《现代农机》 2024年第6期91-93,共3页
面对当下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须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开展“新工科”背景下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学科融合的项目实践课程体系... 面对当下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须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开展“新工科”背景下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学科融合的项目实践课程体系,对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和提升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大类招生 BOPPPS OBE理念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二维最大类间方差的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102
8
作者 景晓军 蔡安妮 孙景鳌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6,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二维最大类间方差的图像分割算法。该方法不仅利用了图像像元点的灰度分布信息 ,而且充分考虑了像元点之间的空间相关信息。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 ,对于低对比度、低信噪比的地面目标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割效果。在该算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二维最大类间方差的图像分割算法。该方法不仅利用了图像像元点的灰度分布信息 ,而且充分考虑了像元点之间的空间相关信息。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 ,对于低对比度、低信噪比的地面目标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割效果。在该算法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一种快速递推二维最大类间方差法 ,减少了计算量 ,节约存储空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二维最大类间方差 算法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三维最大类间方差的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74
9
作者 景晓军 李剑峰 刘郁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81-1285,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最大类间方差的图像分割算法 .该方法不仅利用了图像像元点的灰度分布信息 ,而且充分考虑了像元点之间的灰度相关信息 ,构造出三维观测空间 ,根据各信息间的竞争性、冗余性和互补性 ,进行有效的融合 ,得到比 (一...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最大类间方差的图像分割算法 .该方法不仅利用了图像像元点的灰度分布信息 ,而且充分考虑了像元点之间的灰度相关信息 ,构造出三维观测空间 ,根据各信息间的竞争性、冗余性和互补性 ,进行有效的融合 ,得到比 (一维 )最大类间方差法更真实、准确的处理效果 .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 ,对于低对比度、低信噪比的目标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割性能 .在该算法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一种快速递推三维最大类间方差法 ,减少了计算量 ,节约存储空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三维最大类间方差 数据融合 距离测度函数 快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法 被引量:48
10
作者 杜奇 向健勇 袁胜春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6,共4页
最大类间方差法 (Ostu法 )因其计算简单、自适应强 ,而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图像阈值自动选取方法之一。在分析该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针对红外图像的改进的Ostu法。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完整。
关键词 大类间方差法 图像阈值 红外图像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专业群“大类招生、分类精准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姜建华 曾文权 +1 位作者 龙立功 康玉忠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19-23,共5页
“双高计划”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其关键在于专业群建设。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国家高水平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基于职业教育“双精准”理念,构建了“大类招生、分类精准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群... “双高计划”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其关键在于专业群建设。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国家高水平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基于职业教育“双精准”理念,构建了“大类招生、分类精准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群的各类生源,专业群建立了跨专业的异步教学组织机制,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课程体系,与华为等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重构基层教学组织,研究制订各类教学标准,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大数据平台,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水平专业群 大类招生 精准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类招生条件下本科专业分层培养教育体系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祃海霞 周增慧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5,共3页
分层培养已成为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按学科大类招生,实质上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新形势下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的思路,设置... 分层培养已成为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按学科大类招生,实质上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新形势下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的思路,设置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通学科基础,突出专业特色,构建从学科大类基础培养到专业特色培养的分层培养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招生 应用型人才 本科专业 分层培养 育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类和元数据的统一资源模型设计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彦彬 苏更殊 +1 位作者 李凌 江义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4,共9页
在突破了统一资源建模遇到的"硬建模"、"物理和逻辑顶层分类"等束缚的基础上,提出了"大类+元数据"、"按几何形态分类"等方法,设计了融合资源模型的总体视图,同时给出了"统一硬件模型"... 在突破了统一资源建模遇到的"硬建模"、"物理和逻辑顶层分类"等束缚的基础上,提出了"大类+元数据"、"按几何形态分类"等方法,设计了融合资源模型的总体视图,同时给出了"统一硬件模型"、"统一链路模型"、"还原实物和网管"、"兼容全网特性"等统一资源模型的建模关键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 元数据 几何形态 硬件 链路 统一 还原 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化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黎朝 洪炜 +2 位作者 杨朝勇 杨柳 朱亚先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9期1-7,共7页
大类招生培养是以学生为本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我校化学学科制订了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一个包括公共基础课、通识课、学科通修课、多层次的实践类课程、模块化的专业方向性课程以及突显学科优势... 大类招生培养是以学生为本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我校化学学科制订了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一个包括公共基础课、通识课、学科通修课、多层次的实践类课程、模块化的专业方向性课程以及突显学科优势的选修课在内的课程体系,并完善了配套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大类招生培养 化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黄瓜病害叶片分割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晴晴 张云龙 齐国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193-195,234,共4页
以黄瓜病害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方图阈值分割法去除背景,分别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和边缘检测法来分割黄瓜叶片中的病害部位,对比这2种方法的分割效果。最后,对已有的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了改进,对病害叶片图像的红色分量进行了病... 以黄瓜病害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方图阈值分割法去除背景,分别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和边缘检测法来分割黄瓜叶片中的病害部位,对比这2种方法的分割效果。最后,对已有的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了改进,对病害叶片图像的红色分量进行了病斑分割。结果表明,边缘检测法分割出来的病斑部位轮廓具有不完整性,而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分割效果较好。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黄瓜病害叶片分割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为后续病害识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病斑 直方图 边缘检测法 大类间方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类培养模式下非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爱斌 李鹏飞 +1 位作者 陈银 龚银香 《大学化学》 CAS 2016年第9期20-23,共4页
针对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出现的"有机化学无用论、乏味论和繁难论"等现象,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绪论设置、新课导入、课堂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探索,旨在为"促进非化... 针对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出现的"有机化学无用论、乏味论和繁难论"等现象,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绪论设置、新课导入、课堂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探索,旨在为"促进非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供相应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化学化工专业 有机化学 教学改革 大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最大类间方差准则的眼底图像血管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骏 肖志涛 +2 位作者 张芳 耿磊 王淑芹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11-2417,共7页
结合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和最大类间方差准则,该文提出一种眼底图像血管自动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和2维高斯匹配滤波对眼底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增强血管和背景的对比度;然后基于简化PCNN模型... 结合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和最大类间方差准则,该文提出一种眼底图像血管自动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和2维高斯匹配滤波对眼底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增强血管和背景的对比度;然后基于简化PCNN模型,结合最大类间方差准则对预处理后的眼底图像进行分割,针对PCNN神经元的链接强度通常为常数的不足,使用像素的拉普拉斯能量(EOL)作为对应神经元的链接强度值,使得PCNN能够根据像素特征自适应地调整神经元的链接强度;最后采用面积滤波、断点连接对分割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最终的血管检测结果。对STARE眼底图像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图像 血管自动检测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 大类间方差准则 拉普拉斯能量(E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准则的变化区域提取 被引量:4
18
作者 孟瑜 赵忠明 +1 位作者 柳星春 汤泉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3-66,72,共5页
针对不同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研究中变化区域的自动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类间最大方差准则,利用C均值算法自动确定变化阈值的方法。该方法中将变化区域提取问题转化为两类之间的分类问题,利用C均值算法进行迭代处理,当两类之间方... 针对不同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研究中变化区域的自动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类间最大方差准则,利用C均值算法自动确定变化阈值的方法。该方法中将变化区域提取问题转化为两类之间的分类问题,利用C均值算法进行迭代处理,当两类之间方差最大时即为最佳变化阈值T。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确定图像变化检测的最佳阈值,实现变化区域提取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阈值 大类间方差 C均值 自动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科学类专业大类招生背景下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耀中 东方阳 于玉桥 《中国农业教育》 2013年第1期51-54,共4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人才培养应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适应市场为原则,把学生培养成既掌握必要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基于生物科学类大类招生的背景,探索了集"知识、技能、素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人才培养应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适应市场为原则,把学生培养成既掌握必要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基于生物科学类大类招生的背景,探索了集"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一平台、二阶段、三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制定了"分段计分"与"认证考核"相结合的实验考核方法,创新了"开放式"和"三层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建设了"四个联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实施了"两个结合"和"双导师制"的毕业实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类 大类招生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类招生背景下能源动力类本科生流体力学跨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学德 陈少松 +1 位作者 胡常莉 谭献忠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8-284,共7页
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学科大类下的专业方向,避免专业分流时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功利性,本文在能源动力类大学二年级本科生流体力学的课程教学中开展了跨专业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索了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 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学科大类下的专业方向,避免专业分流时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功利性,本文在能源动力类大学二年级本科生流体力学的课程教学中开展了跨专业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索了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保证流体力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基础性,满足专业分流后学生在后续学习时对流体力学知识的需求。同时,通过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了学科大类下本科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专业教育,期望能够对学生在专业分流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帮助他们提高对专业的正确认识。课程评价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和专业分流情况的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教学实践对于学生了解能源动力类的各专业方向、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招生 能源动力类 流体力学 跨专业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