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米镉结合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露 陈季旺 +2 位作者 蔡俊 丁文平 吴永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60-64,共5页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GFAAS)测定不同品种、不同加工精度大米及大米4种蛋白质中的镉含量。选用镉含量较高的大米为实验原料,采用Osborne分级法提取大米中的4种蛋白质(清蛋白、球...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GFAAS)测定不同品种、不同加工精度大米及大米4种蛋白质中的镉含量。选用镉含量较高的大米为实验原料,采用Osborne分级法提取大米中的4种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以及超滤、离子交换色谱从镉含量较高的大米蛋白中分离纯化出均一纯度的大米镉结合蛋白(rice Cd-binding protein,RCBP),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鉴定RCBP的纯度及测定分子质量。结果表明:籼米中镉含量高于糯米及粳米;随着加工精度的增加,同种大米中的镉含量依次降低。4种大米蛋白中的镉含量分别为0.66、0.31、0.63、0.23μg/g,清蛋白中镉含量最高。超滤分离大米清蛋白(rice albumin,RA)得到大米超滤清蛋白(rice ultrafiltration albumin,RUA),离子交换色谱纯化RUA得到目标镉结合蛋白(组分c),SDS-PAGE鉴定组分c为单一条带,分子质量为14 k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镉结合蛋白 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色谱 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镉结合蛋白的分离及理化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珊珊 陈季旺 +2 位作者 陈露 丁文平 吴永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00-104,共5页
本实验选用一种镉含量较高的大米为原料,采用碱法提取大米蛋白(alkali-extractable protein,AP),依次用热变性和乙醇沉淀分离AP,制备大米镉结合蛋白(rice Cd-binding protein,RCBP),并分析了RCBP的紫外吸收特征、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 本实验选用一种镉含量较高的大米为原料,采用碱法提取大米蛋白(alkali-extractable protein,AP),依次用热变性和乙醇沉淀分离AP,制备大米镉结合蛋白(rice Cd-binding protein,RCBP),并分析了RCBP的紫外吸收特征、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及二级结构。结果显示:AP、热变性蛋白(thermally denaturated protein,TP)和乙醇沉淀蛋白(ethanol-precipitated protein,EP)均在21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氨基酸组成类似;热变性去除了分子质量为94 k D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 094 k D的蛋白质含量减少,乙醇沉淀进一步减少了分子质量分别为50 k D和14 k D的蛋白质。AP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β-转角,有少量β-折叠;TP的二级结构只含有β-折叠和β-转角,且以β-折叠为主;EP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β-折叠和β-转角,还含有少量α-螺旋和无规卷曲。表明热变性和乙醇沉淀使得AP中的镉结合蛋白得到分离,可以作为一种分离RCBP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镉结合蛋白 热变性 乙醇沉淀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