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西乌旗沙布楞山矿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
1
作者 王承洋 陈伟 +4 位作者 俞嘉嘉 孙珍军 黄静宜 齐松 杨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5-1271,共17页
为了确定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沙布楞山矿区大石寨组流纹质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特征,对采自该矿区二叠系大石寨组内的火山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Hf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Tera-Wasserburg图解中给出的下交点年... 为了确定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沙布楞山矿区大石寨组流纹质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特征,对采自该矿区二叠系大石寨组内的火山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Hf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Tera-Wasserburg图解中给出的下交点年龄为(263±3)Ma(MSWD=1.4),与^(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262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样品富K、富Si,具有显著的负Eu异常,且富集Rb、Ba、U等元素,而亏损Nb、Ta和Ti等元素,显示出A型花岗岩的特点;样品的锆石ε_(H f)(t)值为8.7~11.1,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为577~729 Ma,暗示着其来源于新元古代新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前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认为沙布楞山矿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的区域性伸展环境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沙布楞山 大石寨组流纹质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大石寨组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5
2
作者 梅可辰 李秋根 +4 位作者 王宗起 徐学义 陈隽璐 李智佩 陈旭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81-2194,共14页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地区大石寨组酸性火山岩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2件流纹岩样品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72.1±3.1Ma和271.4±1.7Ma,说明大石寨组流纹岩喷发于早二叠世。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εHf(t)值...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地区大石寨组酸性火山岩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2件流纹岩样品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72.1±3.1Ma和271.4±1.7Ma,说明大石寨组流纹岩喷发于早二叠世。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εHf(t)值为+10.8^+13.1;Hf-Nd同位素耦合关系计算显示,其与同期形成的大石寨组玄武岩Nd同位素组成特点非常相似。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流纹岩高Si O_2,贫Ca O、Fe_2O_3*和Mg O,大部分样品属于过铝质、钙碱性流纹岩;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中等,具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Cs、Rb、Th、U和Zr,亏损Ba、Sr、Nb、Ta、P和Ti,指示其是富水的钙碱性基性地幔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苏尼特左旗流纹岩形成于大陆岛弧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左旗 大石 早二叠世 分离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粮船湾组火山岩岩石学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邢光福 吴振扬 +5 位作者 陶奎元 伍世良 陈荣 姜杨 李龙明 余明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79-1093,共15页
在香港国家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核心地质景观是白垩纪粮船湾组(Kkh)火山岩优美的六方形石柱(柱状节理),它们的岩石类型长期存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之争。笔者等经野外调查和薄片岩石学研究,确认粮船湾组火山岩实属一种特殊的熔岩——... 在香港国家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核心地质景观是白垩纪粮船湾组(Kkh)火山岩优美的六方形石柱(柱状节理),它们的岩石类型长期存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之争。笔者等经野外调查和薄片岩石学研究,确认粮船湾组火山岩实属一种特殊的熔岩——流纹质碎斑熔岩,以普遍的柱状节理、斑晶具有碎斑结构和珠边结构、基质发育霏细结构和流动构造为特征;它们不仅代表了香港地区中生代最晚期火山喷发的产物,而且构成了西贡破火山机构的中央侵出相岩穹。推断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是地球上已知面积最大的流纹质碎斑熔岩石柱群(~150 km2),目前所见的火山岩石柱仅是长期剥蚀后的残余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斑熔岩 火山岩石柱 白垩纪 粮船湾 香港国家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北德仁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豆世勇 刘锦 +4 位作者 鲍东明 彭游博 杨仲杰 赵辰 吕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08-1721,共14页
通过对辽北平岗盆地中德仁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形成时代、构造环境,以及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时间和减薄机制。用LA-ICP-MS技术测定了平岗盆地中德仁组中部英安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和上... 通过对辽北平岗盆地中德仁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形成时代、构造环境,以及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时间和减薄机制。用LA-ICP-MS技术测定了平岗盆地中德仁组中部英安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和上部流纹岩中的锆石U-Th-Pb同位素组成。获得前者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246.8±3.5Ma和169.6±4.6Ma,代表了2期岩浆活动的年龄,是平岗盆地基底早三叠世和中侏罗世岩浆活动的表现;后者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17.0±0.9Ma,表明流纹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德仁组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Y、Yb;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表现出壳源特征。德仁组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原始岩浆来源于盆地基底岩浆岩重熔。研究区在117~135Ma期间,发生了由正地形向负地形的重大转变,区域上发育伸展盆地和变质核杂岩,并在基底岩石重熔过程中受到地幔混染作用,表明研究区在早白垩世发生了岩石圈减薄,且减薄的起始时间早于117.0±0.9Ma,减薄机制为拆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岗盆地 德仁火山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岩石圈减薄 英安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有热矿区地层划分对比及意义
5
作者 薛志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93-1194,共2页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是著名的VHMS矿床之一,有热银铅锌多金属矿区紧接于其南部,具有类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良好的找矿前景。1地质背景呷村-有热银多金属矿区位于中国西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缘。
关键词 呷村 银多金属矿 二段 图姆沟 凝灰岩 火山岩 喷出岩 火成岩 下亚段 上三叠统 白玉县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