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大白菇子实体与菌丝体的氨基酸分析及微量元素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周自云 王俊明 +1 位作者 胡景江 曹支敏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9-10,共2页
对假大白菇子实体与菌丝体的氨基酸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假大白菇氨基酸含量较高16.9298%和17.9432%,但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35.9272%和34.8271%;深层发酵菌丝体的氨基酸含量高于子实体中的含量。在矿质元素方面,... 对假大白菇子实体与菌丝体的氨基酸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假大白菇氨基酸含量较高16.9298%和17.9432%,但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35.9272%和34.8271%;深层发酵菌丝体的氨基酸含量高于子实体中的含量。在矿质元素方面,假大白菇中钾、钙、铁的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菇 氨基酸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测定 子实体 氨基酸分析 必需氨基酸含量 菌丝体 微量元素含量 深层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佳琳 罗志文 +3 位作者 张跃华 纪艳 缪天琳 赵永勋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56-57,共2页
采用深层发酵培养和正交试验方法,测定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选择出大白菇液体培养的适宜碳源、氮源和适宜浓度的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菇培养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培养基浓度最佳配比分别为可溶性淀粉2%,酵母粉0... 采用深层发酵培养和正交试验方法,测定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选择出大白菇液体培养的适宜碳源、氮源和适宜浓度的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菇培养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培养基浓度最佳配比分别为可溶性淀粉2%,酵母粉0.5%,K2HPO40.3%,MgSO4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菇 深层发酵 正交试验 胞外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菇贮藏期间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王文生 刘喜文 田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361-364,共4页
在0℃条件下,采用0.06mm聚乙烯袋扎口包装(分扎口和加脱乙烯剂后扎口两种处理)贮藏大白菇,由于袋內具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12.8%以上)和极低浓度的氧(0.2~1.0%),获得了良好的保鲜效果。同时扎口及加脱乙烯剂后扎口处理与折口处理的... 在0℃条件下,采用0.06mm聚乙烯袋扎口包装(分扎口和加脱乙烯剂后扎口两种处理)贮藏大白菇,由于袋內具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12.8%以上)和极低浓度的氧(0.2~1.0%),获得了良好的保鲜效果。同时扎口及加脱乙烯剂后扎口处理与折口处理的大白菇相比,多酚氧化酶活性受到了抑制,细胞膜渗透率、水浸液的O·D值明显减低,浸出液的pH值有所下降。但三种处理的蛋白酶活性差异不大,均随贮藏期的延长而显著降低。此外,扎口与加脱乙烯剂后扎口处理的大白菇在感官新鲜度上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菇 贮藏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菇母种最适培养基的筛选试验
4
作者 李佳琳 罗志文 张跃华 《食用菌》 2011年第5期27-28,共2页
设计五种大白菇母种的培养基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粉综合培养基比较适合于大白菇的母种培养,CPDA比较适合于大白菇的菌种保藏。
关键词 培养基 对比 大白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大白菇深层发酵过程中胞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培军 涂作菊 +1 位作者 周自云 胡景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0,共5页
本文首次对假大白菇深层发酵过程中的5项生理指标与6种胞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物量在第10 d达到最大值;pH值先降后升;胞外还原糖与蛋白质浓度分别于第5 d、第6 d达到峰值;胞外多糖含量在第6 d出现峰值;淀粉酶、CMC酶、... 本文首次对假大白菇深层发酵过程中的5项生理指标与6种胞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物量在第10 d达到最大值;pH值先降后升;胞外还原糖与蛋白质浓度分别于第5 d、第6 d达到峰值;胞外多糖含量在第6 d出现峰值;淀粉酶、CMC酶、纤维素脱脂棉酶与滤纸酶的酶活变化趋势相近;愈创木酚氧化酶与邻苯二酚氧化酶的酶活性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菇 深层发酵 胞外蛋白质 胞外还原糖 淀粉酶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