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11
1
作者 顾有守 陆春 刘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例报告 组织病理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阴性的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项蕾红 张学军 翁孟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7-209,共3页
报告1例抗核抗体阴性的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整个病程中共查过7次抗核抗体均阴性。DIF、IIF,免疫印迹均无阳性发现。肾脏穿刺活检免疫荧光见IgG颗粒状沉积。并讨论其诊断依据和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为阴性的可... 报告1例抗核抗体阴性的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整个病程中共查过7次抗核抗体均阴性。DIF、IIF,免疫印迹均无阳性发现。肾脏穿刺活检免疫荧光见IgG颗粒状沉积。并讨论其诊断依据和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为阴性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BSLE A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俊波 马东来 渠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0-251,共2页
报告1例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上符合SLE的诊断标准,并有大疱形成。组织病理改变为表皮下大疱形成,疱液中有许多嗜中性白细胞,Alcianblue染色阳性。
关键词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秋萍 王培光 +4 位作者 杨雅骊 范利 林达 杨森 张学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4-176,共3页
报告3例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6、57和23岁。临床上均表现为全身泛发水疱、大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为表皮下水疱,真皮乳头层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2例出现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直接免疫荧光检查:2例... 报告3例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6、57和23岁。临床上均表现为全身泛发水疱、大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为表皮下水疱,真皮乳头层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2例出现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直接免疫荧光检查:2例示免疫球蛋白G(IgG)和(或)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线状沉积于基膜带(BMZ),1例IgA线状沉积于BMZ,无IgG、IgM沉积。3例均符合SLE的诊断标准。糖皮质激素和氨苯砜可有效控制水疱、大疱的发生。单独以IgA介导的BSLE在临床上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大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婷 晏洪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5-328,共4页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少见类型,是SLE患者自身抗体介导的一种囊泡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大量Ⅶ型胶原蛋白抗体的存在。主要病理表现通常为皮肤表面存在许多紧绷且清晰可见的充满液体的囊泡,以...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少见类型,是SLE患者自身抗体介导的一种囊泡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大量Ⅶ型胶原蛋白抗体的存在。主要病理表现通常为皮肤表面存在许多紧绷且清晰可见的充满液体的囊泡,以及覆盖在红斑性水肿斑块上的大疱。来自BSLE患者皮肤活检的诊断结果显示,皮下大疱内存在大量的中性粒细胞以及少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免疫荧光检查结果显示IgG、IgA、C3和C1q呈线性沉积于基底膜区域。目前,对于BSLE的临床药物治疗,传统的皮质类固醇药物通常不能起到显著作用,而氨苯砜的使用会明显改善皮肤条件,但其毒性作用值得考虑。此外,临床上有越来越多的BSLE病例被其他免疫抑制剂类、生物制剂类药物治疗成功的报道,尤其是效果显著的抗体治疗药物。因此,本文就BSLE的诊断及主要药物治疗方法展开综述,旨在为该病的进一步治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药物治疗 氨苯砜 抗体治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学军 杨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83-385,共3页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张学军,杨森在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常出现大疮皮损,曾有病例报道认为是SLE伴发类天疱疮(BP)或疮疹样皮炎(DH)和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EBA)等[1.2]。近年来,随着对此类患...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张学军,杨森在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常出现大疮皮损,曾有病例报道认为是SLE伴发类天疱疮(BP)或疮疹样皮炎(DH)和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EBA)等[1.2]。近年来,随着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病理、免疫和超微结构等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红斑狼疮 大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7
作者 杨庆永 廖元兴 +1 位作者 杨慧兰 杨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4-334,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天疹样水 大疱红斑狼疮 诊断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在成人和儿童队列中诊断准确性研究的Meta分析
8
作者 鲁璇 沈田 +6 位作者 张育迪 李永珍 曹艳 帅兰军 李晓燕 王英 吴小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5,共9页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简称1997-ACR)、2012年SLE临床国际协作组(SLICC)标准(简称2012-SLICC)和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EULAR/ACR)标准(简称2019-EULAR/ACR)被广泛用于成人和儿童SL...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简称1997-ACR)、2012年SLE临床国际协作组(SLICC)标准(简称2012-SLICC)和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EULAR/ACR)标准(简称2019-EULAR/ACR)被广泛用于成人和儿童SLE诊断,但其最初的制定仅基于成人队列,在儿童SLE中的诊断价值尚需进一步验证。目的评估3个标准在成人及儿童SLE中的诊断效能。设计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比3个标准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并分析异质性来源,采用GRADE证据等级评价。主要结局指标3个标准诊断儿童SLE的诊断效能。结果本文纳入36项研究中,成人SLE 22项、儿童SLE 13项、成人和儿童SLE 1项。1997-ACR应用在成人SLE和儿童SLE分别为23项和13项,2012-SLICC应用在成人SLE和儿童SLE分别为22项和13项,2019-EULAR/ACR应用在成人SLE和儿童SLE分别为17项和10项。除2012-SLICC成人SLE和儿童SLE特异度和AUC,在3个标准诊断准确性和AUC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儿童SLE:1997-ACR每10万人中,真阳SLE 5(4~5)人,假阳SLE 1(1~2)人;2012-SLICC及2019-EULAR/ACR每10万人中,真阳SLE 6(6~6)人,假阳SLE 0(0~0)人;成人SLE基于3个标准的Meta分析依据GRADE对证据体评价降2级,为低质量证据,儿童SLE基于3个标准的Meta分析依据GRADE对证据体评价局限性降1级,为中等质量证据。结论在儿童和成人SLE中,相较1997-ACR,2012-SLICC和2019-EULAR/ACR诊断效能更优且诊断效能相同;儿童人SLE中2012-SLICC和2019-EULAR/ACR误诊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分类标准 儿童 诊断价值 敏感 特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性别二态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茜 周少岚 +2 位作者 党洁 霍正浩 马占兵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3,共16页
X染色体失活可平衡女性中两条X染色体的基因剂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失活X染色体上存在许多能够逃逸失活的基因。逃逸的机制涉及到DNA、RNA、组蛋白的表观修饰以及众多的调控蛋白和染色质的空间结构。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的研究为人... X染色体失活可平衡女性中两条X染色体的基因剂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失活X染色体上存在许多能够逃逸失活的基因。逃逸的机制涉及到DNA、RNA、组蛋白的表观修饰以及众多的调控蛋白和染色质的空间结构。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的研究为人类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性别二态性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已证实包括TLR7、CD40L、IRAK-1、CXCR3、CXorf21等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女性好发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了失活X染色体上基因逃逸以及与SLE性别二态性形成的分子机制。阐明SLE性别二态性形成的分子机制,不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深入揭示人类免疫系统的发育及调控机理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活X染色体 基因 逃逸 别二态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慧敏 武伟 +3 位作者 司霞 乔倩倩 郑芳 连芬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7-1431,共5页
正念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内心情绪和体验,改善生理健康结局。文章回顾了正念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正念干预的主要方案,并分析了正念干预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以期为正念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进... 正念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内心情绪和体验,改善生理健康结局。文章回顾了正念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正念干预的主要方案,并分析了正念干预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以期为正念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干预 系统性红斑狼疮 情绪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脓疱性银屑病和乙型肝炎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济平 毕志刚 +5 位作者 张美华 范卫新 曹蕾 方晶 骆丹 侯麦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3-385,共3页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脓疱性银屑病和乙型肝炎。患者女,25岁。2个月前确诊为SLE,在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全身皮肤红斑、鳞屑、脓疱,伴瘙痒、发热,诊断为脓疱性银屑病。入院后又发现患有乙型肝炎。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银屑病 肝炎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结石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12
作者 乔佳佳 田聪 +1 位作者 黄晓波 刘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5-749,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可影响所有器官,约50%的SLE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肾受累[1-2]。SLE与肾结石关系的研究甚少见,Osman等[3]指出肾结石可能是风湿性疾病的突出特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可影响所有器官,约50%的SLE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肾受累[1-2]。SLE与肾结石关系的研究甚少见,Osman等[3]指出肾结石可能是风湿性疾病的突出特征,SLE所导致的肾小管改变会促进肾结石的形成,但这种关系至今尚未明确。对于SLE合并肾结石患者,鹿角型结石、尿pH高比较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感染结石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脓疱性银屑病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瑾 耿龙 +1 位作者 张丽 管秀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98,共2页
患者女.33岁。因皮肤红斑、丘疹、鳞屑20年,发热、关节痛、口腔溃疡5个月,躯干四肢脓疱1个月入院。患者20年前因皮肤红斑、丘疹及鳞屑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间断应用中药及外用药物,从未系统治疗,病情时轻时重。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银屑病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性脊髓炎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蔚 朱余友 +2 位作者 蒋法兴 何健 胡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2-413,共2页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性脊髓炎。患者女,42岁。右上肢、肩背疼痛无力及群集性水疱5 d,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及甲氨蝶呤。体格检查:右侧睑裂较左侧偏小,右眼瞳孔直径2.5 mm,左眼瞳孔直径3.5mm.右侧肩部...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性脊髓炎。患者女,42岁。右上肢、肩背疼痛无力及群集性水疱5 d,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及甲氨蝶呤。体格检查:右侧睑裂较左侧偏小,右眼瞳孔直径2.5 mm,左眼瞳孔直径3.5mm.右侧肩部、项部、上肢及右侧手掌大鱼际可见带状分布的红斑、群集性水疱。头颅及颈椎磁共振成像检查:颈3、4、5节段脊髓肿胀,长T1、长T2信号,累计右侧为主。给予阿昔洛韦、甲泼尼龙、甘露醇等治疗,4个月后基本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炎 带状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15
作者 王博 陈喜雪 +2 位作者 杨海珍 杨淑霞 涂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40-642,共3页
报告1例误诊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女。24岁,颈部、肩部环形分布水疱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下疱,真皮乳头及中层血管、毛囊周围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见基膜带IgA(+)、IgG(+)线... 报告1例误诊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女。24岁,颈部、肩部环形分布水疱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下疱,真皮乳头及中层血管、毛囊周围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见基膜带IgA(+)、IgG(+)线状沉积,初步诊断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但此后实验室检查发现该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贫血、低蛋白血症、肝功能轻度异常,遂做相关检查,最后确诊为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IGA大疱皮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线状IgA大疱性皮病1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晟 曹文秀 +2 位作者 龚瑜 毕新岭 顾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线状IgA大疱性皮病都是免疫性疾病,血清或皮损中存在相关的自身抗体。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均较低。而两者并发的病例更是鲜有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l例SLE并发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IgA大疱皮病 线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潘玉夏 王鸿雁 +6 位作者 尚银涛 王兴哲 王茜 田金满 张敬宇 罗建民 杨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2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2例SLE相关性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SLE相关性TTP患者包括女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2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2例SLE相关性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SLE相关性TTP患者包括女11例,男1例,中位年龄34.5岁,其中5例为SLE治疗过程中出现的TTP,7例为两者同时诊断;全部患者均有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损害,10例有肾脏损害;5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 13)活性均重度减低(<5%),同时伴抑制物阳性;9例外周血涂片破碎红细胞均>1%;12例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1例联合其他药物(10例联合免疫抑制剂,1例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1例同时加用美罗华);10例给予血浆置换,2例死亡;2例未行血浆置换患者均死亡;4例死亡患者全部伴有肾脏损害。结论:临床表现结合多次血涂片检查有助于SLE相关性TTP的早期诊断,尽早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肾脏损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紫癜 血栓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慧莲 孟庆良 +1 位作者 李松伟 王济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研究茯苓多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5例SLE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磁珠分选法分离外周血CD4^+ 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中Th17和Treg... 目的:研究茯苓多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5例SLE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磁珠分选法分离外周血CD4^+ 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用茯苓多糖分别处理健康对照者及患者的CD4^+ T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以测定茯苓多糖毒性,ELISA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IL-17)、IL-6、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与叉头框蛋白P3(Foxp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的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用100μg/L的茯苓多糖处理SLE患者CD4^+ T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IL-10和TGF-β的含量明显上升(P<0.05);RORγt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同时Foxp3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明显增加(P<0.05);并且Th17/Treg的比值降低(P<0.05)。结论:茯苓多糖可以通过升高Treg并降低Th17细胞的比例,对SLE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辅助T细胞17 调节T细胞 茯苓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旭 夏正坤 +8 位作者 刘光陵 高远赋 樊忠民 付元风 伏洁 任献国 茅松 陈蓉 徐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对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DNA免疫吸附治疗,观察相关症状及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Smith抗体(抗Sm)、抗心磷...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对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DNA免疫吸附治疗,观察相关症状及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Smith抗体(抗Sm)、抗心磷脂抗体(ACL)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DNA免疫吸附治疗后,患儿全身淤点淤斑等症状明显改善,血小板升至正常范围内,同时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白细胞、红细胞无明显减低,血清IgG回落,补体回升,血清ANA、抗ds-DNA、ACL-IgM、SSA逐渐恢复正常。结论DNA免疫吸附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较好的疗效,其远期疗效还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技术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紫癜 血小板减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脱发表现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艳婷 巩毓刚 +1 位作者 赵莹 章星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8-549,共2页
脱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生率为17.3%~54%。脱发与疾病活动指数有关,是疾病加重的非特异性表现,还能预测SLE的复发闻。SLE脱发主要是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分类也不统一。本研... 脱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生率为17.3%~54%。脱发与疾病活动指数有关,是疾病加重的非特异性表现,还能预测SLE的复发闻。SLE脱发主要是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分类也不统一。本研究旨在分析SLE非瘢痕性脱发的临床及皮肤镜表现,探讨脱发与疾病活动性、自身抗体及补体水平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脱发 非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