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枝花大田铀矿床基本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泽轩 陈友良 +3 位作者 姚建 韩文文 王凤岗 张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5-1018,共14页
大田铀矿床为康滇古陆上探明的首例铀矿床。在矿床勘探过程中,共施工钻探29712 m、槽探5000m^3,发现工业铀矿孔25个、铀矿化孔6个。本文在野外调查、岩芯编录和勘探剖面编制的基础上,结合样品分析测试,对大田铀矿床基本特征及成因进行... 大田铀矿床为康滇古陆上探明的首例铀矿床。在矿床勘探过程中,共施工钻探29712 m、槽探5000m^3,发现工业铀矿孔25个、铀矿化孔6个。本文在野外调查、岩芯编录和勘探剖面编制的基础上,结合样品分析测试,对大田铀矿床基本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田铀矿床是在Rodinia大陆裂解拉张背景下,构造热液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已探明铀矿(化)体定位于构造蚀变带内,矿体形态呈透镜状、脉状。原生铀矿物以晶质铀矿为主,含少量钛铀矿、沥青铀矿。赋矿岩石为斜长角闪岩,其原岩为侵位于构造蚀变带内的辉长岩脉。主量元素特征显示,赋矿岩石与基性岩类辉长岩主量元素含量特征一致;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赋矿岩石的原岩形成于拉张构造环境。铀成矿与钠交代作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带 斜长角闪岩脉 钠交代作用 晶质铀矿 大田铀矿床 攀枝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