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28
1
作者 殷勇 陈健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2023年7月以来我国乃至全球迎来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高峰,给儿童健康、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指南推荐的首选用药,本次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中,以大环内酯类耐药为主。这对传统的诊疗模式... 2023年7月以来我国乃至全球迎来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高峰,给儿童健康、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指南推荐的首选用药,本次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中,以大环内酯类耐药为主。这对传统的诊疗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肺动脉栓塞病例的增多,需要临床医师思考并实践新的诊疗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大环内酯类耐药 肺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群链球菌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LAMP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2
作者 王佳敏 车正平 +1 位作者 吴明雨 杨维青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0-1325,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B群链球菌(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方法,为临床GBS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针对GBS特异性基因cfb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mefA/E和linB设计LAMP反应的引物;建立并优化LAMP的反应...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B群链球菌(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方法,为临床GBS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针对GBS特异性基因cfb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mefA/E和linB设计LAMP反应的引物;建立并优化LAMP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反应结果通过DNA扩增曲线和肉眼观察反应液颜色变化判断;以携带上述基因的质粒DNA为检测标准,确定LAMP方法检测目标基因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PCR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采用LAMP方法检测临床300份孕产妇阴道直肠拭子标本中GBS,与分离培养法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AMP方法检测80株GBS临床分离株中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并与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快速可视化检测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LAMP反应体系和方法,该法在63℃、45 min内完成;该法能够特异性检测pMD-cfb、pMD-ermB、pMD-mefA/E、pMD-linB质粒DNA,其灵敏度为10-5 ng/μL,是PCR方法灵敏度的100倍;对300份孕产妇阴道直肠拭子标本进行检测,LAMP方法对GBS检出率为12.7%,分离培养检出率为11.3%,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药敏试验和LAMP方法检测80株GBS中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3.8%和48.8%,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GBS及其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快速、结果可视等优点,对临床新生儿GBS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群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方法 可视化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两地区百日咳鲍特菌抗原基因型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石小松 傅世杰 +4 位作者 何小花 吕辉 陈厚杨 陈茂琳 陈捷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5-582,共8页
目的 分析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及尤溪县百日咳鲍特菌(BP)抗原基因多态性特征与耐药表型,为优化疫苗策略和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4年收集两地区336份百日咳临床疑似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经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后,对7个抗原基因... 目的 分析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及尤溪县百日咳鲍特菌(BP)抗原基因多态性特征与耐药表型,为优化疫苗策略和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4年收集两地区336份百日咳临床疑似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经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后,对7个抗原基因(ptxP、ptxA、ptxC、prn、fim3、fim2、tcfA)以及23S rRNA A2047位点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多态性和变异情况。基于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cgSNPs)构建最大似然法系统发育树。采用E-test法检测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及β-内酰胺类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36份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中成功分离出29株BP临床株(8.6%,29/336),抗原基因谱分析显示,主要流行型别为ptxP3/prn2/ptxC1/ptxA1/fim2-1/fim3-1/tcfA2(55.2%,16/29),ptxP3/prn2/ptxA1型菌株比例达72.4%(21/29),检出prn150突变株4株(13.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疫苗株CS形成了独立的进化分支(A簇),2024年福建分离株与2020年前国内菌株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形成B(ptxP3/prn2/ptxA1,含多数福建株)和C(ptxP1/prn1/ptxA1,含既往分离株)两大进化簇。所有分离株均检测到23S rRNA A2047G突变,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MIC>90 mg/L,呈现高度耐药;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X)的MIC为0.005~0.45 mg/L;β-内酰胺类(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MIC为0.004~0.64 mg/L。结论 福建地区BP流行株呈现独特的抗原基因进化特征且存在普遍的大环内酯类耐药现象。后续需强化基于分子分型的疫苗组分监测,并结合药敏结果精准优化抗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百日咳鲍特菌 抗原基因型 全基因组测序 大环内酯类耐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物标记技术的应用与葡萄球菌多重耐药基因检测法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有才 范菲楠 +3 位作者 聂署萍 吴润香 黄烈 陆学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22-728,共7页
目的基于多重基因遗传信息表达分析系统(Ge XP)技术平台,应用CY5(荧光染料)标记的特异引物代替通用引物,建立一种高通量的葡萄球菌多重耐药基因检测法。方法设计细菌16S rDNA、耐甲氧西林相关基因(mecA、MecA LGA251)与耐大环内酯类相... 目的基于多重基因遗传信息表达分析系统(Ge XP)技术平台,应用CY5(荧光染料)标记的特异引物代替通用引物,建立一种高通量的葡萄球菌多重耐药基因检测法。方法设计细菌16S rDNA、耐甲氧西林相关基因(mecA、MecA LGA251)与耐大环内酯类相关基因(ermA、ermB、ermC、sat4、msrA、ereA、ereB、mefA/E)的引物,经"PCR+琼脂糖电泳"筛查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129株耐甲氧西林或者耐红霉素葡萄球菌基因,同时优化PCR。用CY5标记上游引物5'端,制作Ge XP多重PCR引物。应用多重PCR扩增多重耐药基因核酸,产物经琼脂糖电泳与Ge XP毛细管电泳,分析电泳图优化PCR。应用优化后的Ge XP多重PCR扩增43株葡萄球菌,验证应用效果。结果 129株葡萄球菌筛出7种基因(16S rDNA、mecA、ermA、ermB、ermC、sat4和msrA)。16S rDNA、mecA、ermA、ermB、ermC和msrA引物特异性好,但不同核酸的sat4基因能扩增出两种不同大小片段。建立的Ge XP多重PCR能同时检出所有靶基因。43株葡萄球菌的检测结果与表型检测(VITEKⅡCompact System)相符;与"PCR+琼脂糖电泳"相比:sat4符合率为97.67%(42/43),无统计学差异(P>0.05);msrA符合率为95.35%(41/43),无统计学差异(P>0.05);ermA、mecA、16S rDNA、ermB和ermC符合率均为100%(43/43)。结论采用CY5标记特异引物应用于GeXP系统检测葡萄球菌多重耐药基因的方法可行,其特异性与敏感性高,若采用更多引物,其检测通量可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引物 多重基因分析系统 甲氧西林 大环内酯类耐药 葡萄球菌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