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AERS数据库对儿童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文雪 唐丽 刘兰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83,共8页
目的检测儿童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儿童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4年1月—2024年3月大环内酯类相关不良反应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 目的检测儿童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儿童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4年1月—2024年3月大环内酯类相关不良反应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对儿童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信号挖掘。结果FAERS数据库共检索18岁以下儿童报告2133648份,去重后提取阿奇霉素相关报告7589份,克拉霉素3673份,红霉素820份。累及的阳性系统器官广泛(16个),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耳及迷路类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对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进行比例失衡分析得出相关阳性信号,阿奇霉素232个,克拉霉素194个。报告频数最多的AEs包括皮疹、呕吐、腹泻、超敏反应等,而阿奇霉素信号最强依次是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超敏反应、药物性肝损伤等,克拉霉素信号最强依次是味觉倒错、唇部肿胀、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梦魇、精神障碍等。新发现的可疑信号包括阿奇霉素17例,克拉霉素21例。对相同的AEs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两者在呼吸困难、超敏反应、皮疹、SJS、呕吐等具有差异。结论儿童使用大环内酯抗生素应注意皮肤、胃肠、耳等毒性及超敏反应,特别警惕严重皮肤反应,新发可疑不良事件及精神毒性,保证儿童的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儿童 真实世界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源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大环内酯类创新药物的研发进展
2
作者 朱石荻 邵丽莹 +4 位作者 刘义明 冯善麟 徐飞 李秀波 陈孝杰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3期52-62,共11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之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G^(+))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药物滥用导致葡萄球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归纳了当前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现状,并深入分析...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之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G^(+))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药物滥用导致葡萄球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归纳了当前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现状,并深入分析其耐药机制,包括靶位突变、基因修饰等;对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抗菌增效剂研发方法、要点及当前进展作了重点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葡萄球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新药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体中10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含量
3
作者 郭文建 曹燕燕 +5 位作者 李琳 朱晨 张慧 王超 石敬华 孙俊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7-586,共10页
通过优化样品保存、前处理、仪器工作条件,提出题示方法测定环境水体中脱水红霉素、罗红霉素、螺旋霉素、吉他霉素、克拉霉素、竹桃霉素、阿奇霉素,泰乐霉素、替米考星、交沙霉素等10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含量。取1.0 L水样,添加50 m L... 通过优化样品保存、前处理、仪器工作条件,提出题示方法测定环境水体中脱水红霉素、罗红霉素、螺旋霉素、吉他霉素、克拉霉素、竹桃霉素、阿奇霉素,泰乐霉素、替米考星、交沙霉素等10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含量。取1.0 L水样,添加50 m L甲醇,用0.45μm玻璃纤维滤膜抽滤,收集滤液,于4℃保存,2 d内完成测定。分取500 m L水样,用50%(体积分数)盐酸溶液调节水样酸度至p H 2.0~3.0,加入25μL 2 mg·L^(-1)阿奇霉素-d_(3)、罗红霉素-d_(7)的混合替代内标溶液和25 m L乙醇,混合均匀。取500 m L处理好的水样以流量5~10 m L·min^(-1)过活化好的HLB固相萃取柱。用5 m L水淋洗,并用氮气吹扫柱子30 min,再依次用5 m L甲醇、5 m L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甲醇溶液在2 m L·min^(-1)流量下洗脱柱子。收集洗脱液,于35℃氮吹至近干,加入2 mg·L^(-1)克拉霉素-d_(3)内标溶液25.0μL,用体积比80∶20的0.05%(体积分数,下同)甲酸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稀释至1.0 m L,经0.22μm有机滤膜过滤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在色谱分析中,以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作为固定相,不同体积比的0.05%甲酸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质谱分析中,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0种目标物的线性范围均为1.0~100μg·L^(-1),检出限(3.143s)为0.4~1.0 n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58.4%~1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3.2%~20%。方法用于不同来源环境水体的分析,均检出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检出量不超过140 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听力受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付中华 申庆利 赵成龙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借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听力受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借助OpenVigil平台,检索2004年1月至2023年3月听... 目的借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听力受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借助OpenVigil平台,检索2004年1月至2023年3月听力受损不良反应,怀疑药物为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ROR)、比例报告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及贝叶斯置信度神经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CPNN)评价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听力受损的相关性及差异。结果共检索到84088份听力受损相关报告,其中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的报告数分别为428、415、64份,致残率分别为2.34%、10.84%、1.56%。听力受损与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相关性强,其ROR值分别为3.74、3.59,与红霉素有弱相关性,其ROR值为1.28。3种药物与耳毒性、双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耳聋有强相关性。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听力受损之间存在相关性。临床实践中应加强不良事件评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听力受损 耳毒性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及其装配线的组合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姜 明咸旭 张骊駻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68-1081,共14页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属于聚酮类天然产物,由模块型聚酮合酶合成,是临床抗生素类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复杂的大环内酯聚酮骨架使得化学合成十分困难,因此基于生物合成的结构修饰策略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青睐。模块型聚酮合酶利用具备不...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属于聚酮类天然产物,由模块型聚酮合酶合成,是临床抗生素类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复杂的大环内酯聚酮骨架使得化学合成十分困难,因此基于生物合成的结构修饰策略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青睐。模块型聚酮合酶利用具备不同催化功能的模块,根据其排序从前往后依次进行装配线式的生物合成,故可通过装配线的重新设计来合成新骨架结构化合物,为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提供丰富的化学实体。近30多年来,众多研究者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解析和聚酮合酶改造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实现了聚酮骨架的定向结构改造。本文在此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期望能助力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聚酮合酶 生物合成 组合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检测水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被引量:2
6
作者 范素素 蔡萌 +2 位作者 方烨渟 王丽婕 石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9,共7页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SPE-UPLC-QTRAP MS)建立了环境水样中阿奇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及替米考星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调节水样pH为10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然后用K...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SPE-UPLC-QTRAP MS)建立了环境水样中阿奇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及替米考星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调节水样pH为10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然后用Kinetex F5色谱柱进行分离,用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进行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信息依赖采集(IDA)-增强子离子(EPI)扫描模式对样品进行检测,用多反应监测(MRM)进行定量,增强子离子(EPI)谱图库辅助定性。结果表明: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检出限为0.01~0.30μg·L^(-1),定量限为0.10~0.50μg·L^(-1);3种不同浓度的水样加标回收率为71.60%~111.05%,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内,EPI谱库比对纯度值均大于90%。该方法将传统的MRM扫描模式结合EPI谱图库检索,实现了同时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未知物准确定性定量检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固相萃取 线性离子阱 液质联用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体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分布特征及环境光化学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妍 王子宇 +4 位作者 葛林科 李璇艳 张蓬 贺广凯 马宏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4-750,共17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s)作为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表现为“假持久性”,并且能够导致环境菌群抗药性产生.本文总结大量文献,分析了我国环境水体中MLs的存在状况与浓度水平,并对该类抗生素浓度水平的时空分布差异进行了...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s)作为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表现为“假持久性”,并且能够导致环境菌群抗药性产生.本文总结大量文献,分析了我国环境水体中MLs的存在状况与浓度水平,并对该类抗生素浓度水平的时空分布差异进行了讨论,同时总结了水环境中MLs光化学行为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光解动力学以及水环境因子对光解的影响,阐述了光降解路径与机理,最后对该类抗生素的环境存在特征及光化学转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存在状况 分布特征 光降解 光化学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的4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8
作者 朱英才 梁望旺 +1 位作者 盛欣 彭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31-236,共6页
为建立同时检测饲料中竹桃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螺旋霉素4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乙腈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1%甲酸水-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液相-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在10、40、10... 为建立同时检测饲料中竹桃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螺旋霉素4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乙腈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1%甲酸水-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液相-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在10、40、100μg/kg的添加浓度下,饲料中各药物的回收率为78.6%~87.2%,相对标准偏差为3.4%~7.1%;检出限为1.3~4.0μg/kg,定量限为4.3~13.3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尿液中16种磺胺类和6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残留量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宁 粟有志 +4 位作者 阿斯喀·夏热甫汉 雷红琴 李艳美 李芳 王兴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2-809,共8页
提出了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尿液中磺胺醋酰、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等16种磺胺类,以及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6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量的方法。取2 mL尿液样品,加入0.1 mL甲酸,涡旋10 s... 提出了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尿液中磺胺醋酰、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等16种磺胺类,以及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6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量的方法。取2 mL尿液样品,加入0.1 mL甲酸,涡旋10 s,加入4 mL乙腈和2 g氯化钠,振荡5 min,离心5 min。取2 mL上清液加入到盛有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50 mg、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50 mg和官能化聚苯乙烯/二乙烯苯(PEP)50 mg的15 mL离心管中,涡旋10 s,离心5 min。取1 mL上清液,于40℃氮吹至干,加入1 mL体积比1∶9乙腈-水混合溶液,涡旋10 s,过0.22μm有机系滤膜,滤液按照仪器工作条件测定。在Kinetex XB-C18色谱柱上以不同体积比的甲醇和含5 mmol·L^(-1)乙酸铵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22种抗生素,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法定量。结果显示,22种抗生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2~1.5μg·L^(-1)。在5,10,50μg·L^(-1)加标浓度水平下,回收率为67.1%~11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4.1%~12%。方法用于养殖场动物尿液样品的分析,检出的抗生素主要为磺胺醋酰(检出量为22.7~28.5μg·L^(-1))和磺胺氯哒嗪(11.3~75.6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QUECHERS 磺胺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动物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测定河水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被引量:41
10
作者 刘玉春 徐维海 +3 位作者 余莉莉 李向东 张干 邹世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应用固相萃取(SPE)及LC—MS/MS技术,建立了水中痕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红霉素、脱水红霉素、罗红霉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等相关条件。水样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以多反应检测方式(MRM)对待测物... 应用固相萃取(SPE)及LC—MS/MS技术,建立了水中痕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红霉素、脱水红霉素、罗红霉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等相关条件。水样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以多反应检测方式(MRM)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3种抗生素在10-2000n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其定量下限为5ng/L(S/N〉10)。加标纯水和实际水样的回收率在71%-1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7%-8.6%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适合实际水样中痕量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检测。使用该方法测得珠江广州河段某水样中红霉素、脱水红霉素和罗红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164、291和134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河水 红霉素 脱水红霉素 罗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艳 刘丹 +3 位作者 朱翠明 黄泽智 蒙松年 唐翠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9-484,共6页
目的应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5种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40株Mp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建立高保真聚合酶和3′硫化修饰引物的分子开关,用分子开关进行Mp临床分离株的... 目的应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5种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40株Mp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建立高保真聚合酶和3′硫化修饰引物的分子开关,用分子开关进行Mp临床分离株的PCR扩增,检测其是否存在Mp 23SrRNA 2063、2064和2617 3个热点突变,并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点突变,分析点突变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Mp对14元环的红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程度最高,其MIC≥128mg/L;对15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相对敏感,其中交沙霉素抗Mp活性最高,其MIC≤4mg/L。用高保真聚合酶和3′硫化修饰引物的分子开关行PCR扩增,检测出35株发生了2063位点基因突变,3株发生2064位点基因突变,未检测出2617位点突变。用基因测序检测到35株Mp发生A2063G的突变,3株发生A2064G的突变,未检测到2617位点突变,与分子开关的检测结果一致,并且2063、2064位点突变Mp株均对大环内酯类药物高度耐药。结论分子开关可识别23SrRNA基因突变,可用于分析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开关 肺炎支原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法分析水环境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章琴琴 汪昆平 +2 位作者 杨林 徐乾前 刘苗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87-1796,共10页
大环内酯抗生素广泛使用,在水环境中的残留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液相色谱技术分析水环境中大环内酯的方法,比较不同预处理法以及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固相萃取法可以同时富集和净化,消耗试剂少,方便,野外操作可... 大环内酯抗生素广泛使用,在水环境中的残留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液相色谱技术分析水环境中大环内酯的方法,比较不同预处理法以及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固相萃取法可以同时富集和净化,消耗试剂少,方便,野外操作可行,是理想的预处理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选择性好、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可以检测浓度低于ng.L-1的目标物,是一种可靠理想的分析方法.最后对大环内酯分析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s) 预处理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鹏 戴翚 +2 位作者 马仕洪 杨美琴 胡昌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2-354,358,共4页
目的建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并在冲洗液中加入增溶剂的方法,去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结果本方法满足中国药典2005版验证试验的基本要求。5株验证菌株中枯草芽孢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敏... 目的建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并在冲洗液中加入增溶剂的方法,去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结果本方法满足中国药典2005版验证试验的基本要求。5株验证菌株中枯草芽孢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敏感,可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质控菌株。结论该方法可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常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薄膜过滤 增溶剂 质控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沼液中的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被引量:13
14
作者 仲伶俐 郑幸果 +5 位作者 赵珊 雷欣宇 黄世群 秦琳 郭灵安 李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2,共6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沼液中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6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Antibiotics)的分析方法。沼液样品经离心后通过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测定。实验优化了净化方法和色谱、质谱条... 建立了一种测定沼液中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6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Antibiotics)的分析方法。沼液样品经离心后通过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测定。实验优化了净化方法和色谱、质谱条件。结果表明,7种目标药物在0.2~20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方法的检测限为0.1~0.5ng/mL,定量限为0.2~1.0ng/mL。当螺旋霉素、替米考星在沼液中的添加水平为1.0、5.0和50.0ng/mL时,回收率范围为76.6%~94.1%,相对标准偏差在3.5%~12.7%之间;当林可霉素、泰乐菌素、红霉素、交沙霉素和罗红霉素在沼液中的添加水平为0.2、1.0、5.0和50.0ng/mL时,回收率范围为72.5%~100.1%,相对标准偏差在2.3%~11.1%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沼液中林可霉素和6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沼液 林可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表型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丽平 陆承平 唐家琪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4,共4页
采用琼脂两倍稀释法和改良的双纸片法 ,测定了兽医临床分离的 4 0株猪链球菌对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青霉素的体外最小浓度及红霉素耐药菌的耐药表型。实验结果显示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及替米... 采用琼脂两倍稀释法和改良的双纸片法 ,测定了兽医临床分离的 4 0株猪链球菌对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青霉素的体外最小浓度及红霉素耐药菌的耐药表型。实验结果显示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及替米考星的耐药率分别达 72 5 % (2 9/ 4 0 )、 6 7 5 % (2 7/ 4 0 )、 72 5 % (2 9/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 6 5 % (2 6 /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青霉素耐药率为 4 0 % (16 / 4 0 ) ;青霉素耐药菌株对其他药物的交叉耐药率显著地高于青霉素敏感株 (P <0 0 5 )。在红霉素耐药菌株中 ,以内在型耐药表型为主 ,占 5 8 6 % (17/2 9) ,诱导型及M型耐药表型各占 2 4 1% (7/ 2 9)和 17 2 % (5 / 2 9) ,而 4 0 % (2 / 5 )的M型耐药菌、 5 8 8% (10 / 17)的内在型耐药菌及 5 7 1% (4/ 7)的诱导型耐药菌同时对青霉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表型 内在型耐药 诱导型耐药 M型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中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洁 邓超 鲜啟鸣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2,共5页
建立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测定水中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螺旋霉素和泰乐菌素)的分析方法。水样中的抗生素通过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后,以C18反相色谱柱为分析柱,... 建立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测定水中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螺旋霉素和泰乐菌素)的分析方法。水样中的抗生素通过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后,以C18反相色谱柱为分析柱,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HPLC-MS/MS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内标法定量。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回收率在64.8%~90.8%之间,仪器检出限为0.012~0.085μg/L,定量限为0.041~0.285μg/L。将建立的方法用于检测某化学工业园区周边地表水中5种目标分析物的残留,均未检测到泰乐菌素,其余4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检出浓度在ng/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SI-MS/MS检测典型废水与活性污泥中4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雷晓宁 方小丹 +4 位作者 鲁建江 陆紫皓 葛林科 张蓬 那广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5-720,共6页
应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联合固相萃取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技术建立了典型废水和活性污泥中4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s)的高灵敏分析方法。水样经Oasis HLB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后以甲醇洗脱;活性污泥样品以乙腈... 应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联合固相萃取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技术建立了典型废水和活性污泥中4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s)的高灵敏分析方法。水样经Oasis HLB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后以甲醇洗脱;活性污泥样品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溶剂超声萃取、富集、净化。采用HPLC-ESI-MS/MS进行定量分析;流动相为乙腈-乙酸铵水溶液,采用电喷雾正电离源和选择性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种抗生素的线性范围为0.1~100μg·L-1,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0.002~0.019 pg,废水和活性污泥样品中ML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0.2%~90.6%和75.6%~88.7%,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3~0.025 ng·L-1和0.09~0.22 ng.g-1。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新疆石河子市可能的抗生素污染源典型废水和活性污泥样品中4种MLs的检测,结果表明,MLs普遍存在于各废水(未检出~308.23ng·L-1)和活性污泥(未检出~120.46 ng.g-1)样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超声萃取 固相萃取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废水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量的HPLC-MS/MS测定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世超 钱卓真 吴成业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0,共7页
建立了水产品中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竹桃霉素(OLD)、红霉素(ERM)、吉他霉素(KIT)、交沙霉素(JOS)、螺旋霉素(SPI)、替米考星(TIL)和泰乐菌素(TYL)]残留检测的HPLC-MS/MS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和正己烷净化后,以选择反应检测模... 建立了水产品中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竹桃霉素(OLD)、红霉素(ERM)、吉他霉素(KIT)、交沙霉素(JOS)、螺旋霉素(SPI)、替米考星(TIL)和泰乐菌素(TYL)]残留检测的HPLC-MS/MS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和正己烷净化后,以选择反应检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工作曲线定量。在1~100 ng·mL-1范围内,7种药物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5)。试验选择不同阴性样品为试样,在4μg·kg-1、20μg·kg-1和40μg·kg-1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5.4%~108%,相对标准偏差为0.665%~12.9%。方法的检出限为1μg·kg-1,定量限为4μg·kg-1。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为水产品中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水产品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肺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丽 何振华 陈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248-3250,共3页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疾病,其发生的主要病理特点是早期弥漫性的肺泡炎,后期大量的成纤维细胞病理性增殖转型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进行性异常积聚并取代正常的肺组织结构。统计资料显示其5年生存率低于5...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疾病,其发生的主要病理特点是早期弥漫性的肺泡炎,后期大量的成纤维细胞病理性增殖转型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进行性异常积聚并取代正常的肺组织结构。统计资料显示其5年生存率低于50%,10年生存率约30%,目前尚缺乏有效防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肺纤维化 肺间质纤维化 MATRIX 10年生存率 细胞外基质 成纤维细胞 肺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毒性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英姿 徐振 +1 位作者 颜冬云 徐绍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8,共6页
抗生素已成为一种新型土壤环境污染源,为确切评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对该物质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降解行为及毒理效应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主要阐述了微生物与植物对大环内... 抗生素已成为一种新型土壤环境污染源,为确切评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对该物质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降解行为及毒理效应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主要阐述了微生物与植物对大环内酯抗生素的生物降解作用,旨在为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土壤 降解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