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产生菌的基因筛选及其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江宏磊 方志锴 +3 位作者 陈名洪 彭飞 江红 连云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95-1899,共5页
应用Ⅰ型聚酮合酶(PKS-I)基因筛选体系从32株海洋放线菌中寻找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潜在产生菌,通过DNA序列相似性比对从5株阳性菌株中筛选获得了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FIM060065。采用HPLC制备色谱从该菌株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 应用Ⅰ型聚酮合酶(PKS-I)基因筛选体系从32株海洋放线菌中寻找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潜在产生菌,通过DNA序列相似性比对从5株阳性菌株中筛选获得了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FIM060065。采用HPLC制备色谱从该菌株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W060065,紫外、质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表明它与台勾霉素B同质,药敏实验表明其对艰难梭菌、消化链球菌、双歧杆菌等革兰氏阳性厌氧菌显示出较强的抗菌能力。本研究通过基因筛选获得了台勾霉素的产生菌及其相应的代谢产物,为Ⅰ型聚酮合酶基因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化合物 聚酮合酶 基因筛选 代谢产物 台勾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抗120活性成分四烯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姚芬 康前进 +3 位作者 林双君 朱昌雄 由德林 邓子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1,共4页
从农抗120产生菌刺孢吸水链霉菌北京变种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四烯类化合物,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核磁共振仪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四烯类化合物具有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特征紫外吸收谱,并与四霉素B... 从农抗120产生菌刺孢吸水链霉菌北京变种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四烯类化合物,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核磁共振仪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四烯类化合物具有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特征紫外吸收谱,并与四霉素B的结构相同.经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四烯类化合物对农抗120的活性指示菌清酒酵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孢吸水链霉菌北京变种 农抗120 四烯大环内酯化合物 四霉素B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沃霉素A对茶轮斑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大野 万中义 +6 位作者 朱志刚 姚经武 杨妮娜 曹春霞 张亚妮 刘晓艳 饶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246,共4页
茶轮斑病是茶树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防治该病害通常使用化学杀菌剂。化学杀菌剂的频繁使用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并造成农药残留,因此,需要更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诺沃霉素A是由植生链霉菌HEBRC-20821分泌的一种新型32元环大环内酯类化... 茶轮斑病是茶树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防治该病害通常使用化学杀菌剂。化学杀菌剂的频繁使用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并造成农药残留,因此,需要更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诺沃霉素A是由植生链霉菌HEBRC-20821分泌的一种新型32元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本研究探索了诺沃霉素A在离体条件下对拟盘多毛孢的抑菌活性及对感染茶轮斑病离体叶片的防治效果。诺沃霉素A在离体条件下对茶拟盘多毛孢的菌丝生长具有强烈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为2.11μg/mL。当用5μg/mL诺沃霉素A处理菌丝后,在显微镜下可见茶拟盘多毛孢菌丝形态发生异常。在离体叶片条件下,诺沃霉素A在75和150μg/mL浓度下对茶轮斑病防效分别为68.29%和100%。在2 000和4 000μg/mL浓度下诺沃霉素A对茶叶没有产生药害。诺沃霉素A有望成为防治茶轮斑病的一种新型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轮斑病 大环内酯化合物 诺沃霉素A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沃霉素A预防番茄采后灰霉病效果及抑菌谱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大野 高苇 +9 位作者 贲海燕 方伟 王开梅 曹春霞 饶犇 刘晓艳 万中义 张亚妮 姚经武 朱志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94-298,共5页
为探究诺沃霉素A在番茄灰霉病防治的应用,进行了离体和果实生测试验。诺沃霉素A离体条件下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具有强烈抑制作用,药剂浓度设置为2.5、1.25、0.625、0.312 5和0.156 25μg/m L求出毒力回归方程为Y=0.8037x+5.160 7,抑... 为探究诺沃霉素A在番茄灰霉病防治的应用,进行了离体和果实生测试验。诺沃霉素A离体条件下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具有强烈抑制作用,药剂浓度设置为2.5、1.25、0.625、0.312 5和0.156 25μg/m L求出毒力回归方程为Y=0.8037x+5.160 7,抑制中浓度0.631μg/m L,相关系数r为0.999 7。用1.25μg/m L诺沃霉素A处理菌丝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灰葡萄孢菌丝形态发生异常。在番茄果实条件下,诺沃霉素A对番茄灰霉病仍然具有良好防效。将番茄果实刺破后用50和100μg/m L浓度浸果10 min,结果表明防效分别达到68.29%和100%,与对照药剂多菌灵防效相当。在试验浓度下诺沃霉素A对番茄表皮没有产生药害。诺沃霉素A具有广泛的杀菌谱,对子囊菌核盘菌抑制率为86.11%,对半知菌多主棒孢、茄链格孢、胶孢炭疽菌和茶褐斑拟盘多毛孢抑制率分别为91.11%,82.78%,77.22%和86.46%,对担子菌立枯丝核菌抑菌率为85.56%。对卵菌纲辣椒疫霉和细菌劳尔氏菌无效。诺沃霉素A对番茄果实灰霉病具有良好防控效果,对表皮无损害且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有望成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一种新型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防治 果实 诺沃霉素A 大环内酯化合物 防效 灰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