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DNA片段编辑技术反转CTCF结合位点改变基因组拓扑结构和增强子与启动子功能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亚 吴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73-1074,共2页
人类的祖先很早就观察到生物性状的遗传现象,但是直到19世纪60年代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分〈br〉 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学才真正建立并快速发展起来。尽管人类很快有了基因的概念,并认识了核酸和蛋白质,但直到1953年沃森和克... 人类的祖先很早就观察到生物性状的遗传现象,但是直到19世纪60年代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分〈br〉 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学才真正建立并快速发展起来。尽管人类很快有了基因的概念,并认识了核酸和蛋白质,但直到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后,人类对基因才有了本质的认识,从而开启了分子遗传学时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最近大规模测序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很多遗传疾病相关位点不仅位于启动子和基因编码区,而且也大量地存在于调控组织发育基因表达的增强子中。更多的遗传疾病相关位点则位于功能未知的基因组区域。近年研究发现这些遗传疾病相关位点可能与三维基因组(3D genome)息息相关并通过染色体高级拓扑架构(Higher-order topological chromosome architec-ture)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启动子功能 dna片段 拓扑结构 增强子 结合位点 CTCF 编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定向引入DNA小片段的策略
2
作者 张传生 耿立英 +3 位作者 孟春花 杨娜娜 朱靖 杜立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
描述一种应用PCR技术定向引入DNA小片段和特异酶切位点的方法。为了获得m2/loxp66EGFPloxp71基因片段。根据EGF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m2/loxp66、loxp71序列和Xhol、Mlu1酶切位点。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采用... 描述一种应用PCR技术定向引入DNA小片段和特异酶切位点的方法。为了获得m2/loxp66EGFPloxp71基因片段。根据EGF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m2/loxp66、loxp71序列和Xhol、Mlu1酶切位点。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扩增以合成DNA双链,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8T。对重组子测序结果表明,实现了DNA小片段和酶切位点的定向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片段 PCR技术 dna重组 RMCE基因打靶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便、高效的DNA片段转移印迹技术
3
作者 刘延娜 王建安 +2 位作者 司华新 楚雍烈 袁育康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27-327,329,共2页
核酸分子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其中,膜上印迹转印杂交则是最常用的一种分子杂交方法。它不仅在基因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上极为常用,而且是分子克隆、基因突变及基因诊断上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当前,southern... 核酸分子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其中,膜上印迹转印杂交则是最常用的一种分子杂交方法。它不仅在基因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上极为常用,而且是分子克隆、基因突变及基因诊断上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当前,southern转印印迹技术虽然从经典的虹吸印迹法发展到电转印法、真空印迹法等,但仍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之处,例如:操作不便,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每次转印结果仅供一次杂交之用等。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同时考虑到精简步骤和适应于教学,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及参考国外经验,对常用的虹吸法southern印迹技术进行了改良。实验证明该方法简便、经济实用,适合基层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片段 转移印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合转移技术将外源DNA大片段引入变铅青链霉菌中的研究
4
作者 戴世鲲 周丹燕 +2 位作者 王广华 李翔 向文洲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5期3776-3778,3783,共4页
为了发展一种将150 kb及以上的外源DNA片段引入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中的有效方法,以大肠杆菌-变铅青链霉菌穿梭细菌人工染色体为载体,将携带完整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3个150-180 kb的外源DNA片段期望以接合转... 为了发展一种将150 kb及以上的外源DNA片段引入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中的有效方法,以大肠杆菌-变铅青链霉菌穿梭细菌人工染色体为载体,将携带完整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3个150-180 kb的外源DNA片段期望以接合转移的方式从大肠杆菌宿主菌(Escherichia coli ET12567/p UZ8002)中横向转移入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TK23菌株中。结果表明,接合转移技术能够有效地将携带完整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3个外源DNA大片段引入到变铅青链霉菌基因组中并稳定传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合转移技术 外源dna大片段 细菌人工染色体 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磁分离技术的高分辨率DNA片段筛选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莹 程立 张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7-265,共9页
游离DNA作为液体活检的目标检测物,能够用于疾病的检测,但游离DNA在样本中的含量低,且片段差异小,常规方法很难实现对特定片段长度游离DNA的筛选。这种基于新型磁分离技术对游离DNA进行高分辨率筛选的方法,使用自主合成的两种不同修饰... 游离DNA作为液体活检的目标检测物,能够用于疾病的检测,但游离DNA在样本中的含量低,且片段差异小,常规方法很难实现对特定片段长度游离DNA的筛选。这种基于新型磁分离技术对游离DNA进行高分辨率筛选的方法,使用自主合成的两种不同修饰的磁珠,在沉降剂的作用下,能够实现长短片段DNA的分别回收。通过对血浆样本中游离DNA进行富集,实现了150 bp以下DNA片段的富集,并经由临床样本验证,这一技术能够实现母体血浆样本中胎儿游离DNA的富集,可在无创产前诊断样本处理环节提前检测窗口、提高检测灵敏度等。DNA片段筛选在基因测序领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高分辨率筛选可降低下游测序深度、节约测序成本等,可应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无创产前诊断和免疫缺陷型疾病筛查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片段筛选 新型磁分离技术 游离dna 液体活检 无创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DNA测序和片段分析的新型微构造及液相技术
6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1-51,共1页
目前,Ciba Seeds公司改用了新的公司名称,设立了新的总部,并为其遗传改良玉米开辟了新的市场。自上月母公司Ciba—Geigy AG与Sandoz AG公司合并建成Novartis AG公司以来,Ciba Seeds公司(从前在Greensboro)与Sandoz的子公司Northrup Kin... 目前,Ciba Seeds公司改用了新的公司名称,设立了新的总部,并为其遗传改良玉米开辟了新的市场。自上月母公司Ciba—Geigy AG与Sandoz AG公司合并建成Novartis AG公司以来,Ciba Seeds公司(从前在Greensboro)与Sandoz的子公司Northrup King公司合并成立了Novartis Seeds公司。新公司获得了一良好开端。如同欧洲委员会(EC)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技术 dna测序 片段分析 新型微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DNA片段编辑技术取得新进展
7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吴强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杂志上(IF8.432)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Inversions and Duplications of Mammalian Regulatory DNA Elements and Gene Clusters by CRISPR/Cas9”...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吴强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杂志上(IF8.432)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Inversions and Duplications of Mammalian Regulatory DNA Elements and Gene Clusters by CRISPR/Cas9”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片段 编辑技术 基因组 ELEMENTS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 CELL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FLP片段构建甘蔗祖亲种特异DNA探针 被引量:6
8
作者 庄南生 郑成木 +2 位作者 王英 黄东益 高和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8-23,共6页
应用AFLP标记技术获得了甘蔗祖亲种的AFLP特异片段487条,对部分AFLP特异片段进行斑点杂交与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有5个可作为甘蔗属特异探针(a44,a59,b60,e42,d19),2个可作为斑茅特异探针(f08,f16)。利用这些特异探针对参试的30份甘蔗... 应用AFLP标记技术获得了甘蔗祖亲种的AFLP特异片段487条,对部分AFLP特异片段进行斑点杂交与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有5个可作为甘蔗属特异探针(a44,a59,b60,e42,d19),2个可作为斑茅特异探针(f08,f16)。利用这些特异探针对参试的30份甘蔗种质进行了血缘测验,能较好地检测出这些种质的基因组构成。其中:崖城73/512、崖城57/25和崖城62/703份种质的血缘与系谱记录不符,均只含甘蔗属血缘而不含斑茅血缘;崖城96/46既含甘蔗属血缘,又含斑茅血缘,因而是甘蔗属与斑茅种杂交的真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片段 构建技术 甘蔗 亲种 特异dna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PCR技术从高GC含量绿脓杆菌模板中扩增长片段外毒素A全基因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晓梅 饶贤才 +3 位作者 黄建军 金晓琳 朱军民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3-834,共2页
关键词 PCR技术 高GC含量 绿脓杆菌模板 dna 外毒素A PCR扩增 片段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域来源的家蚕微孢子虫DNA特异片段序列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时连辉 邱宝利 高绘菊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4-386,共3页
利用碱裂解方法抽提到山东株系的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N .b)的基因组DNA ,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了N .b的一段特异的DNA片段 ,经测序发现 ,该片段大小为 317bp。将其与日本株N .b和广东株N .b的序列比较得知 ,山东株N .b和广东株... 利用碱裂解方法抽提到山东株系的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N .b)的基因组DNA ,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了N .b的一段特异的DNA片段 ,经测序发现 ,该片段大小为 317bp。将其与日本株N .b和广东株N .b的序列比较得知 ,山东株N .b和广东株N .b ,山东株N .b和日本株N .b ,以及广东株N .b和日本株N .b之间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4 .0 0 %、96 .2 1%、92 .11%。进一步聚类分析发现 ,山东株N .b和日本株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裂解方法 地域来源 家蚕微孢子虫 dna特异片段 序列分析 同源性 PCR技术 山东株 广东株 日本株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及其在蚕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泽扬 鲁成 +1 位作者 夏庆友 向仲怀 《蚕学通讯》 1996年第4期16-20,共5页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使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发生了深刻的革命.由之而孕育出的以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为核心的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技术,使人们对于生物遗传差异的认识,由表型(产物)特征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产生了由现象到本质的...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使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发生了深刻的革命.由之而孕育出的以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为核心的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技术,使人们对于生物遗传差异的认识,由表型(产物)特征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产生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飞跃.DNA多态性是指基因组DNA在漫长的生命繁演历程中所发生的自然突变(DNA片断的插入、缺失、重排或碱基置换)状况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反映了基因组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多态性 分析技术 基因组dna 分子标记 多态性分析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模板dna 蚕业 限制性内切酶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瑞君 李玮琦 +5 位作者 杨阳 王晶 张鑫 方子寒 张小奕 苏月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61,共7页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伴随着药物的发现正在不断更新和拓展,药物筛选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从基于已知活性化合物和高通量筛选等传统筛选技术,到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DNA编...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伴随着药物的发现正在不断更新和拓展,药物筛选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从基于已知活性化合物和高通量筛选等传统筛选技术,到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DNA编码化合物库、蛋白降解靶向联合体等新技术,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在不断拓宽小分子药物的市场潜力。该文将介绍目前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整体现状,系统综述各技术及其优劣势,为小分子药物筛选新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 高通量筛选 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 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 dna编码化合物库 蛋白降解靶向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概况 被引量:1
13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由加拿大动物学家Hebert首次提出,并被认为是近年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其科学理论是:通过使用一段标准DNA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关键词 dna片段 条形码技术 科学理论 动物学 加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发现可导致每个人独特性的DNA片段
14
作者 桂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7-917,共1页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研究者应用四年前研究酵母时发明的一项新技术扫描人类基因组,发现了人类具有不同身体性状、疾病风险的可能原因.在7月25日Cell上发表的一篇报道称,
关键词 dna片段 科学家 人类基因组 特性 可导 CELL 技术 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DNA指纹图谱的新技术
15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9期8-8,共1页
DNA指纹技术发明者Alec Jeffreys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DNA分类的新方法。由此排除了旧方法的许多局限性。旧方法利用衔接重复小卫星或可变量衔接重复子(VNTR)位点(其重复拷贝数显示高度等位变异),由此,当用限制性酶切时产生可变量DNA片段... DNA指纹技术发明者Alec Jeffreys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DNA分类的新方法。由此排除了旧方法的许多局限性。旧方法利用衔接重复小卫星或可变量衔接重复子(VNTR)位点(其重复拷贝数显示高度等位变异),由此,当用限制性酶切时产生可变量DNA片段长度。随着PCR的出现,现已可对极短小的衔接重复小卫星进行扩增,从而提高了该技术的灵敏度。采用PCR法还可以从降解的DNA样本获得指纹的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指纹图谱 衔接重复 限制性酶切 指纹技术 片段长度 等位变异 拷贝数 重复子 重复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的优点
16
作者 新展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11期31-31,共1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是最早开发成功、建立在Southern杂交技术上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RFLP技术的优点:
关键词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Southern杂交技术 RFLP技术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分子标记技术
17
作者 钱治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2期31-31,共1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标记技术是Zabean和Vos等科学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于1993年获得欧洲专利局专利。它是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标记技术是Zabean和Vos等科学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于1993年获得欧洲专利局专利。它是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之后的第三代标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分子标记技术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随机扩增多态性 理想 欧洲专利 科学家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基本涵义
18
作者 新博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6期30-30,共1页
本刊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该技术是由Vos等1995年建立的一项分子标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选择性扩增带有人工接头的DNA酶切片段。因不同个体的DNA的酶切片段存在差异,从而产... 本刊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该技术是由Vos等1995年建立的一项分子标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选择性扩增带有人工接头的DNA酶切片段。因不同个体的DNA的酶切片段存在差异,从而产生扩增片段的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具有不需要预先知道被研究物种的基因组DNA序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分子标记技术 基因组dna 涵义 AFLP技术 酶切片段 选择性扩增 人工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技术及其在隐孢子虫基因分析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荣琼 李国清 +1 位作者 黄汉成 肖淑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4-1116,共3页
关键词 PCR-RFLP技术 基因分析 隐孢子虫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dna多态性 人类遗传疾病 dna遗传标记 聚合酶链式反应 生命科学 CH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AIL-PCR技术克隆猴头菇β-glucosidase基因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帆 林俊芳 +2 位作者 郭安平 郭丽琼 贺丽卡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4,共6页
根据已知的β-glucosidase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猴头菇的菌丝体中克隆到β-glucosidase基因片段B1,再利用TAIL-PCR技术扩增B1两端的侧翼序列B2和B3,B2和B3序列经Blastn、ORF和Primer5·0软件分析后,再设计B2和B3侧翼序列的特... 根据已知的β-glucosidase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猴头菇的菌丝体中克隆到β-glucosidase基因片段B1,再利用TAIL-PCR技术扩增B1两端的侧翼序列B2和B3,B2和B3序列经Blastn、ORF和Primer5·0软件分析后,再设计B2和B3侧翼序列的特异引物对猴头菇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最终扩增到全长的β-glucosidase基因,其大小为2226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E基因 猴头菇 克隆 基因组dna 侧翼序列 序列设计 基因片段 软件分析 特异引物 菌丝体 再利用 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