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唱医家仁心 赞大爱无疆 评越剧《万婴之母》
1
作者 胡一峰 《福建艺术》 2024年第2期43-45,F0002,共4页
1979年,文学杂志《当代》刊发了一篇报告文学,让医学家林巧稚的名字为大众熟悉。这篇作品的名字是一个问句“她有多少个孩子”。今年,福建芳华越剧院创作演出的越剧以“万婴之母”为名,仿佛回应了30多年前的问句,该剧以越剧艺术形式生... 1979年,文学杂志《当代》刊发了一篇报告文学,让医学家林巧稚的名字为大众熟悉。这篇作品的名字是一个问句“她有多少个孩子”。今年,福建芳华越剧院创作演出的越剧以“万婴之母”为名,仿佛回应了30多年前的问句,该剧以越剧艺术形式生动讲述了林巧稚的人生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巧稚 大爱无疆 《当代》 文学杂志 越剧 医学家 问句 报告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坚守中彰显大爱情怀
2
作者 戴贤泽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6期30-31,共2页
班主任的职业幸福中包含学校的充分信任、家长的高度满意和学生的真诚热爱,也有对学生的热爱和对带班职责的坚守。陈亚琴的教育信念和带班理念正体现了她对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力学笃行的教育实践和有教无类的大爱情怀的追求与践行。
关键词 高远 坚持 大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山海 大爱无疆
3
作者 朱子健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4年第1期23-25,共3页
2023年12月29日,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会议代表。60年来,广大援外医疗队员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 2023年12月29日,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会议代表。60年来,广大援外医疗队员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一批又一批的援外医疗队员跨洲越洋,在异国他乡克服各种困难,生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 受援国 大爱无疆 援外医疗队 仁心仁术 救死扶伤 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爱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蕴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少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共3页
在我国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使用"大爱"概念的同时,在理论层面对"大爱"的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认为,"大爱"是人对人的自身价值、前途和命运的自觉持久的关爱精神和高度负责行为的统一;大爱精神是人... 在我国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使用"大爱"概念的同时,在理论层面对"大爱"的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认为,"大爱"是人对人的自身价值、前途和命运的自觉持久的关爱精神和高度负责行为的统一;大爱精神是人们对人类自身的价值、前途和命运的自觉关爱、高度负责与无私奉献精神,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精神的精华,是人们对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精神寄托和永恒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爱 精神 大爱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呼唤大爱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建国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1期I0001-I0001,I0002,共2页
陶行知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最近某大学一位著名教授讲:“学术是我生命的延续,学生是我子女的延续。”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大爱文化,教师的大爱情怀。
关键词 大爱文化 大学 大爱情怀 陶行知 教授 学生 教育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大爱精神理念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少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9-30,60,共3页
大爱精神是大学制度文化的核心理念。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大学要实现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就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弘扬以人为本的大爱精神,更好地推动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关键词 大爱精神 大学制度文化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爱育人:和谐社会的办学新理念 被引量:6
7
作者 姚电 邓彦 《宜春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爱"是人生的真谛,"爱"是和谐的基础,"爱"是教育的永恒。"大爱"就是指大学人对国家、人民和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感,大学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和精神境... "爱"是人生的真谛,"爱"是和谐的基础,"爱"是教育的永恒。"大爱"就是指大学人对国家、人民和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感,大学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和精神境界,"大爱育人"的目标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需要"大爱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校,要把"大爱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以使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至境中不断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爱育人 和谐社会 办学新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的大爱精神浅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玉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1-32,共2页
中国大学的大爱精神是大学和大学人对学生、学校、国家、社会高度负责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社会主义大爱精神在大学的特殊表现。爱校爱岗、敬业负责,追求真理、广包宽容,公平正义、团结诚信,爱国为民、服务社会是大学大爱精神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大学大爱精神 职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大学大爱行为文化建设略论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尚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48,共2页
大学大爱行为文化是社会主义大学大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爱精神与大学行为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媒介是行为文化,实质和灵魂是大学大爱精神,反映的是大学大爱行为文化的行动者与享用者之间的大爱关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 大学大爱行为文化是社会主义大学大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爱精神与大学行为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媒介是行为文化,实质和灵魂是大学大爱精神,反映的是大学大爱行为文化的行动者与享用者之间的大爱关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社会主义大学大爱精神为导向,建设大学大爱行为文化,就是要引导和培育大学人的爱心与责任,促进大学人全面发展,让大爱精神渗透到每一位大学人的举手投足之间,用大学人的实际行动来共同营造充满爱心和责任的和谐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爱精神 大学 行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大地震》中的深情与大爱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洋 刘再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88,共2页
电影《唐山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导演冯小刚的变化,从平民的视角到宏大的叙事,题材发生了变化,更加关注社会的焦点以及有重大影响力的题材;从单纯的逗人开心到关注内心情感,不仅是让观众一笑了之,而是发人深省;投资从小成本电影到大制... 电影《唐山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导演冯小刚的变化,从平民的视角到宏大的叙事,题材发生了变化,更加关注社会的焦点以及有重大影响力的题材;从单纯的逗人开心到关注内心情感,不仅是让观众一笑了之,而是发人深省;投资从小成本电影到大制作巨片,让观众体验到了更加逼真、震撼的视觉效果。这不简简单单是一种变化,更是一种突破,除了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外,其情节和内涵让观众的内心为爱"震"动,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深情与大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 深情 大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大爱行为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与基本途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尚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3,共2页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大学大爱行为文化,就是要把大爱精神内化为大学人的自觉价值追求,把爱心与责任真正融入到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建设和谐校园。根据大学人在学校的岗位、角色,不同的...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大学大爱行为文化,就是要把大爱精神内化为大学人的自觉价值追求,把爱心与责任真正融入到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建设和谐校园。根据大学人在学校的岗位、角色,不同的主体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要求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在大学大爱行为文化的建设实践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既要区别对待,又要统筹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爱精神 大学行为文化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声之美 大爱如光 《大爱苍生》音乐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仁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107,共4页
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弥漫全球,影响到每一个人,甚至将或者说已经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发展轨迹。3月6日,仍是抗疫的艰难时刻,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会长叶小钢教授,创作、录制完成了"抗疫歌曲"《... 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弥漫全球,影响到每一个人,甚至将或者说已经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发展轨迹。3月6日,仍是抗疫的艰难时刻,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会长叶小钢教授,创作、录制完成了"抗疫歌曲"《大爱苍生》并放在微信平台上,立刻引发巨大反响与强烈共鸣。叶小钢说:"多少年后,历史不会忘记这艰难时刻。感谢胡占凡写了这首词,让我作曲时感慨万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中国音乐家协会 感慨万分 胡占凡 历史发展轨迹 大爱 作曲理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大爱 讴歌生命——赵季平先生六首声乐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新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106,共3页
赵季平先生的音乐创作可谓响誉全国。近三年里,赵季平先生创作的《江南一枝花》、《生命的歌》、《又到吴起镇》、《心容天下》、《生命的河》、《大爱弥天》等六首声乐作品.从内容上看,六首作品均体现出弘扬大爱、讴歌生命的创作主题... 赵季平先生的音乐创作可谓响誉全国。近三年里,赵季平先生创作的《江南一枝花》、《生命的歌》、《又到吴起镇》、《心容天下》、《生命的河》、《大爱弥天》等六首声乐作品.从内容上看,六首作品均体现出弘扬大爱、讴歌生命的创作主题。从六首作品的音乐本体入手,对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音区、调式等音乐语汇的运用情况加以分析,并从中总结赵季平先生歌曲创作的特征,对于歌曲创作与表演实践均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季平 声乐 《生命的河》 《生命的歌》 大爱弥天》 《心容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爱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塑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明勤 《蚌埠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塑大爱精神,是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客观要求。大爱精神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重塑 大爱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爱的隐喻与转喻——浅论《何西阿书》的叙事策略
15
作者 贺权宁 黄宗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3-47,共5页
《何西阿书》是《圣经.旧约》里十二小先知书中极具特色的篇章,其以独具一格的叙事策略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正是其叙事的特殊性使得很多读者在理解该书意旨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困惑。本文尝试从《何西阿书》的叙事策略分析... 《何西阿书》是《圣经.旧约》里十二小先知书中极具特色的篇章,其以独具一格的叙事策略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正是其叙事的特殊性使得很多读者在理解该书意旨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困惑。本文尝试从《何西阿书》的叙事策略分析入手,考察该作品中隐喻性叙事和转喻性叙事对于推动叙事发展和深化主题产生的作用,同时揭示在隐喻性叙事和转喻性叙事穿插作用下《何西阿书》隐含的大爱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性叙事 转喻性叙事 大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大爱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途径
16
作者 张尚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1-42,共2页
大学制度文化是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大学大爱制度文化,就是要把大爱理念贯穿于制定大学制度的文化行为、大学制度本身和落实执行大学制度文化行为的整个过程中,建设充满爱心与责任的大学组织管理制度、学术制度、... 大学制度文化是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大学大爱制度文化,就是要把大爱理念贯穿于制定大学制度的文化行为、大学制度本身和落实执行大学制度文化行为的整个过程中,建设充满爱心与责任的大学组织管理制度、学术制度、教学工作制度和学生工作制度,让大学人感受到大学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所体现的浓厚的爱人气息,感受到大学大爱制度文化的内在魅力,激励大学人以更加高昂的激情投入到各自的本职工作中去,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和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爱精神 大学制度文化 现状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爱”化人,建设大学和谐文化——新时期大爱精神引领下的大学文化建设现状
17
作者 王少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8-80,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由于我们科学地把握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教育主客体的内在关系,真正地意识到教育是人的教育这个实质性的问题,充分做到了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才步入科学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由于我们科学地把握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教育主客体的内在关系,真正地意识到教育是人的教育这个实质性的问题,充分做到了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才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正朝着"追求至善、止于大爱"的最高境界阔步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爱精神 大学文化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西方国家大学文化传统中的大爱精神
18
作者 王少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2-44,共3页
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西方大学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教育爱人精神为核心和灵魂的大学文化本质上已经具备了大爱精神的某些元素。本文从基督教神爱精神和人道主义博爱精神影响的背景出发,探讨了西方大学文化中的教育爱... 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西方大学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教育爱人精神为核心和灵魂的大学文化本质上已经具备了大爱精神的某些元素。本文从基督教神爱精神和人道主义博爱精神影响的背景出发,探讨了西方大学文化中的教育爱人精神,并提出了对我们当前建设大爱精神文化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大学 大学文化 大爱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之管见
19
作者 杨玉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43,共3页
"大爱"精神是人类在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自觉世代传承、发扬起来的;社会主义"大爱"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扬弃;社会主义"大爱"体现了新社会的新文化;"大爱"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大爱"精神是人类在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自觉世代传承、发扬起来的;社会主义"大爱"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扬弃;社会主义"大爱"体现了新社会的新文化;"大爱"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道德观;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营造"大爱"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爱精神 社会公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理念是解读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基础和出发点
20
作者 程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5-46,共2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不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极大地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尤其是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新境界,继承与...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不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极大地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尤其是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新境界,继承与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学说,进而为我们在新时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本真意蕴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方法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大爱精神 理论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