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炮检距地震资料动校正方法比较 被引量:20
1
作者 薛冈 王良书 胡中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动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其精确性直接影响到水平叠加能否对干扰波进行有效压制 ,同时它也是一种用于速度分析的手段。常规动校正处理是利用 DIX双曲线公式拉平同相轴 ,但应用 DIX双曲线公式有两个前提 :1各向同性... 动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其精确性直接影响到水平叠加能否对干扰波进行有效压制 ,同时它也是一种用于速度分析的手段。常规动校正处理是利用 DIX双曲线公式拉平同相轴 ,但应用 DIX双曲线公式有两个前提 :1各向同性层状介质 ;2中、近炮检距检波排列。当我们对高速层下地质目标进行勘探时 ,常采用较长的检波器排列 ,以获得高速层下有效反射波 ,这时对大炮检距地震记录应用 DIX公式进行校正就会带来大的误差 ,必须采用多项式高阶拟合的方法。本文通过水平层状介质模型正演 ,对大炮检距地震资料进行动校正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对大炮检距地震资料动校正时并不是用的阶数愈高 ,动校正的精度就愈好 ,并且平移双曲线法也不是时时最优。在暂不考虑介质各向异性的影响下 ,多项式高次项系数是大炮检距动校正的关键影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炮检距 地震资料处理 动校正方法 DLX公式 高阶拟合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炮检距优化6次NMO校正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栋 杜清怀 许孝坤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常规2次NMO动校是假定炮检距与深度比值小,并且射线为直线。计算的旅行时精度随着炮检距与深度比值的增加而大大降低,NMO校正能通过高次(4次、6次)项逼近得到改善。因此,在大炮检距情况下,若直接忽略高次项,则计算旅行时会产生很大误差... 常规2次NMO动校是假定炮检距与深度比值小,并且射线为直线。计算的旅行时精度随着炮检距与深度比值的增加而大大降低,NMO校正能通过高次(4次、6次)项逼近得到改善。因此,在大炮检距情况下,若直接忽略高次项,则计算旅行时会产生很大误差,所以在大炮检距条件下进行2次NMO近似不利于速度分析、AVO研究和CMP道集动校叠加。笔者引入了一个更精确的旅行时近似计算,称为优化6次NMO动校方程式,因为截断误差较小,故其精确度高于泰勒6次展开式。通过模型和实际数据的试验,证明大炮检距优化6次NMO方程精度高,更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炮检距 6次NMO校正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波地震勘探中的最大炮检距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洋 魏修成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3期178-182,211,共6页
从反射系数和动校正拉伸2个方面对转换波勘探最大炮检距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转换波最大炮检距可能大于或小于纵波最大炮检距,这主要取决于纵波和转换波反射系数特征。根据有无临界角以及反射系数中有无极性反转,将纵波和转换波反... 从反射系数和动校正拉伸2个方面对转换波勘探最大炮检距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转换波最大炮检距可能大于或小于纵波最大炮检距,这主要取决于纵波和转换波反射系数特征。根据有无临界角以及反射系数中有无极性反转,将纵波和转换波反射模式分成8种,并给出了相应的最大炮检距确定原则与方法。当采用双曲时距方程进行动校正时,转换波的动校正拉伸要小于纵波的动校正拉伸;在相同动校正拉伸下,转换波的最大炮检距大于纵波的最大炮检距。采用高精度的转换波时距方程进行动校正,能够减小动校正拉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观测系统 大炮检距 临界角 极性反转 动校正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估算最大炮检距的新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顾培城 卢贵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56-60,共5页
目前采集参数设计的原理和算法基本上都是沿用60年代的,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突飞猛进,野外采集方法有了很大变化,有些算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勘探实践和技术水平,需要作一些必要的改进和发展。在排列参数最大炮检距的设计中,我们从... 目前采集参数设计的原理和算法基本上都是沿用60年代的,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突飞猛进,野外采集方法有了很大变化,有些算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勘探实践和技术水平,需要作一些必要的改进和发展。在排列参数最大炮检距的设计中,我们从动校正原理出发,考虑了动校正拉伸畸变的切除对炮检距的限制,引入分段线性递增速度函数,推出了一个估算最大炮检距的新算法。经实践检验,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炮检距 算法 多次覆盖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的层反射能量二次导数的炮检距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峰 陈立 +2 位作者 苏悦 刘福烈 李志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2-78,共7页
在地震勘探中,观测系统的设计对提高采集资料的品质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常规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复杂的地形需求,针对复杂地区提出了基于目的层反射能量二次导数的炮检距设计思路。在地震照明的基础上,构建地质模型... 在地震勘探中,观测系统的设计对提高采集资料的品质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常规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复杂的地形需求,针对复杂地区提出了基于目的层反射能量二次导数的炮检距设计思路。在地震照明的基础上,构建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根据观测系统接收目的层能量最大及效率最高的原则,将积累能量和能量导数结合起来,设计最大炮检距。通过对塔西南复杂山地地区实际资料建立模型的模拟实验,推断出观测系统的最大炮检距,为复杂地区的最大炮检距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设计 地震照明度 大炮检距 目的层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地震观测系统合理性的论证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小洁 李朝林 +5 位作者 王力彬 任日春 李海燕 庄亦明 刘颖鑫 孙轲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33-135,共3页
已知勘查区深度范围前提下,最大炮检X和道间距ΔX,不可以太大也不可以太小,施工前能够计算出它的允许值范围。
关键词 大炮检距 道间距 拉伸畸变 反射系数稳定性 二维滤波 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定量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敬国 王成河 +5 位作者 白旭明 李海东 王金宽 武函 翟国锋 李小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4,共7页
尝试从定量角度评价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属性的优劣,尤其充分考虑纵横向属性的均匀性。创新提出了观测系统均匀因子、方位角新横纵比、有效覆盖次数等概念和表达关系式,并指出了其地球物理意义。将均匀因子、新横纵比、有效覆盖次数与... 尝试从定量角度评价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属性的优劣,尤其充分考虑纵横向属性的均匀性。创新提出了观测系统均匀因子、方位角新横纵比、有效覆盖次数等概念和表达关系式,并指出了其地球物理意义。将均匀因子、新横纵比、有效覆盖次数与最大炮检距一起根据其对观测系统属性的贡献度建立了综合表述观测系统属性的总体评价定量表达式,并给出了算例。算例结果表明,从均匀性、方位角、覆盖次数以及最大炮检距等方面总体定量评价的数学公式,在以后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中可以直接定量计算不同观测系统的属性及属性总体评价值,方法简单,快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属性 观测系统 均匀性 方位角 覆盖次数 大炮检距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高密度地震勘探在长子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吕明岩 查文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2-705,共4页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一直没有明确定义与标准,通过探究高密度地震勘探发展进程,给出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定义及参考标准;论证推导最大炮检距与目标深度近似相等;并以山西首次全数字高密度地震勘探为例,分析数字检波器的优势,探讨适...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一直没有明确定义与标准,通过探究高密度地震勘探发展进程,给出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定义及参考标准;论证推导最大炮检距与目标深度近似相等;并以山西首次全数字高密度地震勘探为例,分析数字检波器的优势,探讨适合长治地区的高密度地震勘探的施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三维地震 大炮检距 数字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地区页岩气勘探地震采集主要参数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保林 刘军胜 王建斌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8-196,共9页
鄂西地区是寻找页岩气的有利区带。针对该区页岩气勘探多套目的层埋深不一、地表激发岩性多变及地下构造相对复杂等特点,以满足不同目的层兼探和实现经济勘探为目标,通过正演模拟研究,结合近几年在该区所获的实际地震资料,对在该区进行... 鄂西地区是寻找页岩气的有利区带。针对该区页岩气勘探多套目的层埋深不一、地表激发岩性多变及地下构造相对复杂等特点,以满足不同目的层兼探和实现经济勘探为目标,通过正演模拟研究,结合近几年在该区所获的实际地震资料,对在该区进行页岩气勘探的地震采集主要参数——最大炮检距、覆盖次数、激发因素等进行分析,提出了最大炮检距及覆盖次数的选取范围;通过系统试验,分析确定了各种出露地层中的地震激发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采集 大炮检距 覆盖次数 激发参数 宽线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空间分辨率讨论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浩林 倪成洲 +3 位作者 邢筱君 陈刚 牛宏轩 刘原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文基于马在田等提出的广义空间分辨率的概念,对其中的特例情况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炮检距与空间分辨率的量化关系,建立了最大炮检距与目的层深度之间的量化关系,并得到以下认识:①当炮检距在某一范围内增大时,空间分辨率呈非线性降低... 本文基于马在田等提出的广义空间分辨率的概念,对其中的特例情况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炮检距与空间分辨率的量化关系,建立了最大炮检距与目的层深度之间的量化关系,并得到以下认识:①当炮检距在某一范围内增大时,空间分辨率呈非线性降低;当炮检距超过该范围时,随着炮检距的增大,空间分辨率呈线性降低。②随着炮检距的增大,分辨率斜率总体趋势急剧增大,表明分辨率随炮检距的增大而急剧降低;当炮检距在某一范围内增大时,分辨率斜率呈近似线性增大趋势,表明在该范围内分辨率曲线呈非线性变化。③由马在田等提出的广义空间分辨率公式可以从本质上阐明动校正波形拉伸问题,据此形成的动校正公式可以有效地消除动校正拉伸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空间分辨率 大炮检距 动校正 波形拉伸 CMP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