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滞后时变对象的一种自适应预估最优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炳达 曾光 +1 位作者 范昕炜 黄定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1-34,共4页
对具有大滞后时变特性的对象, 提出了一种对史密斯(Smith) 设计方法的改进方案。调节器按最优控制设计, 引入自适应控制, 使最优调节器以及预估器能不断地跟踪过程特性参数的变化, 确保系统在对象参数变化时仍保持优良的控... 对具有大滞后时变特性的对象, 提出了一种对史密斯(Smith) 设计方法的改进方案。调节器按最优控制设计, 引入自适应控制, 使最优调节器以及预估器能不断地跟踪过程特性参数的变化, 确保系统在对象参数变化时仍保持优良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参数 大滞后对象 自适应控制 预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滞后过程对象自适应鲁棒PI控制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亚刚 许晓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84-1188,共5页
针对较难控制的大滞后过程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的自适应鲁棒PI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闭环控制回路正常运行中产生的过程对象输入和输出信号,通过信号分解和傅立叶分析运算在线辨识过程对象在重要频率点上的频率响应特... 针对较难控制的大滞后过程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的自适应鲁棒PI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闭环控制回路正常运行中产生的过程对象输入和输出信号,通过信号分解和傅立叶分析运算在线辨识过程对象在重要频率点上的频率响应特性,从而获得一个可以很好的描述大滞后对象的一阶加纯滞后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计算出同时满足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的鲁棒PI控制器参数,实现了大滞后过程对象的自适应鲁棒PI控制。提出的PI控制器的自适应过程不需要过程对象的任何先验知识,也不需要中断控制回路的正常运行。仿真实验表明了自适应鲁棒PI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鲁棒控制 频率响应 大滞后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的大滞后过程对象自适应PI控制器
3
作者 王亚刚 许晓鸣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7-260,共4页
针对较难控制的大滞后过程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鲁棒性能指标的自适应PI控制器,使控制回路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最终提高工业过程设备的运行效率。利用控制回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过程对象输入和输出信号,通过信... 针对较难控制的大滞后过程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鲁棒性能指标的自适应PI控制器,使控制回路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最终提高工业过程设备的运行效率。利用控制回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过程对象输入和输出信号,通过信号分解和傅立叶分析运算在线辨识过程对象在重要频率点上的频率响应特性,然后通过同一阶加纯滞后模型在幅值和相位两方面的匹配获得一个可以很好地描述大滞后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基于模型计算出满足灵敏度性能指标的PI控制器参数,实现了大滞后过程对象的自适应PI控制。所提出的PI控制器的自适应过程不需要过程对象的任何先验知识,也不需要中断控制回路的正常运行。仿真实验表明模型的在线辨识精确,而且自适应PI控制可以保证系统的鲁棒性能和预期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大滞后对象 灵敏度 PI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滞后多变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立学 令朝霞 蒋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4885-4886,F000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多变量大滞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在多输入多输出大滞后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以具有滞后的二输入二输出多变量被控对象(两种形式)为例,说明了系统设计方法及步骤,并进行仿... 提出了一种多变量大滞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在多输入多输出大滞后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以具有滞后的二输入二输出多变量被控对象(两种形式)为例,说明了系统设计方法及步骤,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字控制器能够使其控制质量满足性能要求,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 大滞后对象 计算机系统 数字控制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滞后补偿技术的锅炉再热汽温控制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江华 吕剑虹 《江苏电机工程》 2005年第2期58-60,共3页
针对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号机组再热汽温被控对象滞后大的特点,综合采用状态变量控制技术、相位补偿技术及自适应Smith预估补偿等多种大滞后控制技术,设计了新型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实际运行表明,采用先进控制技术的再热汽温控... 针对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号机组再热汽温被控对象滞后大的特点,综合采用状态变量控制技术、相位补偿技术及自适应Smith预估补偿等多种大滞后控制技术,设计了新型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实际运行表明,采用先进控制技术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在机组升、降负荷及启、停制粉系统的过程中,均使锅炉再热汽温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是一种对锅炉汽温比较有效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热汽温 锅炉 大滞后对象 补偿技术 串级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