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海陀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胡桃楸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张智婷 刘松涛 +2 位作者 赵海超 唐宏亮 任志河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8-102,共5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被,明确珍稀植物胡桃楸群落结构及多样性,2021年对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胡桃楸主要分布在沟谷两侧,胡桃楸群落乔木层主要物种有4科5属5种,其中胡桃楸占绝对优势。...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被,明确珍稀植物胡桃楸群落结构及多样性,2021年对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胡桃楸主要分布在沟谷两侧,胡桃楸群落乔木层主要物种有4科5属5种,其中胡桃楸占绝对优势。灌木层主要物种有10科12属12种,小花溲疏和毛榛为主要伴生种。草本层主要物种有15科25属29种,其中糙苏、山尖子、荚果蕨和龙芽草为主要伴生种。胡桃楸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5和1.50,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8和0.45,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95和0.74,Marg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28和1.29,不同样方间差异较大。可见,群落内物种分布不均匀,物种丰富度不高,个别区域物种较为单一。总体来看,群落灌木层、草本层结构不稳定,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群落 大海陀自然保护区 群落特征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强度对大海陀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智婷 刘松涛 +6 位作者 唐宏亮 赵海超 刘晨 蒋鹏程 姚大军 毕君 张丽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88-93,110,共7页
在大海陀国家自然保护区选择重度干扰、轻度干扰和无干扰油松林,调查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分析人类干扰强度对油松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海陀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群落灌木16种,草本植物75种。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 在大海陀国家自然保护区选择重度干扰、轻度干扰和无干扰油松林,调查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分析人类干扰强度对油松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海陀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群落灌木16种,草本植物75种。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灌木层优势种由北京丁香演替为土庄绣线菊,草本层优势种由东亚唐松草向龙芽草演替,且优势种优势度降低,物种的均衡性增强。随着油松林群落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呈上升趋势,重度干扰油松林群落中灌木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和无干扰群落存在显著差异,但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差异。重度干扰与无干扰相似度较低,共同物种较少,轻度干扰使油松林灌木物种数量和科数、草本物种数、属数增加。人类活动是林下植被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陀自然保护区 干扰强度 油松林 灌木层 草本层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与相邻保护区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余琦殷 于梦凡 +5 位作者 宋超 邢韶华 武占军 李永霞 任志和 刘永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9-1275,共7页
于2012~2013年对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进行了3次全面踏查,并根据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设置样地进行植物区系组成的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海陀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分布类型,并将其与周边相邻4个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组成进... 于2012~2013年对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进行了3次全面踏查,并根据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设置样地进行植物区系组成的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海陀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分布类型,并将其与周边相邻4个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组成进行了比较,以明确大海陀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特点,为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900种,隶属于108科,429属。其中蕨类植物14科19属28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92科407属869种。(2)保护区内区域单种属数达到249个,占总属数的58.0%,反映了该区植物区系组成的复杂性。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属可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且温带性质的属是构成该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保护区内种子植物温带分布类型(8~14型)共281属,占总属数的78.3%。(3)对大海陀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相邻的4个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比例进行比较发现,大海陀自然保护区与纬度相似的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比例最为相似,同时也说明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内植物区系组成比例与所处地理区域应有的植物区系组成比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陀自然保护区 维管束植物 生活型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超 余琦殷 +4 位作者 邢韶华 武占军 李永霞 任志和 刘永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47-2556,共10页
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草甸植被多处于山地顶部,对外界干扰敏感。为了研究该地区的草甸植被变化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收集了该地区近30年的TM遥感影像资料,1980—2015年的气候数据,包括年平均气温、7月份... 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草甸植被多处于山地顶部,对外界干扰敏感。为了研究该地区的草甸植被变化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收集了该地区近30年的TM遥感影像资料,1980—2015年的气候数据,包括年平均气温、7月份平均气温、1月份平均气温、年降水量、6—8月平均降水量等多个气候指标,以及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形数据等,用滑动平均法、M-K检验法、相关分析法及偏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草甸植被NDVI及其与气候响应。结果表明:(1)近30年来,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草甸植被NDVI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004年NDVI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2)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草甸区域的年降水量变化整体表现为波动循环的趋势,总体略有上升,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年均温变化表现为上升趋势,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该地区的气温上升趋势主要由以1月为主的冬季温度升高而引起。(3)草甸植被NDVI与年均温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年降水量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陀自然保护区 气候变化 草甸植被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生态分布 被引量:6
5
作者 武占军 宋超 +6 位作者 林田苗 余琦殷 于梦凡 邢韶华 李永霞 任志和 刘永胜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4期8-14,共7页
运用样线与样地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内的大型真菌的种类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已确认保护区内分大型真菌182种,隶属于25科、68属,其中白蘑科、多孔菌科、牛肝菌科、蘑菇科、丝膜菌科、鬼伞科、红菇科等7个科为优势... 运用样线与样地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内的大型真菌的种类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已确认保护区内分大型真菌182种,隶属于25科、68属,其中白蘑科、多孔菌科、牛肝菌科、蘑菇科、丝膜菌科、鬼伞科、红菇科等7个科为优势科,科内种类较多,均在10种以上。按经济用途分,保护区内分布有食用菌23科、药用菌13科、毒菌9科、其他类型14科。保护区内的大型真菌主要分布在草地、榆树林、平榛毛榛灌丛、山杨林、白桦林、油松林等植物群落内,均在15种以上,主要的攀附基质是土坡。同时发现,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植被类型和攀附基质具有较高的联系,在海拔900 m^1 200 m的范围内,大型真菌的种类最多;相对于次生林而言,原始林内大型真菌不仅种类多样,数量也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生态分布 资源 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关系研究
6
作者 武占军 李永霞 +3 位作者 任志和 刘永胜 刘然 邢韶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5期91-93,101,共4页
我国自然保护区大多分布在经济水平相对较落后、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应用问卷调查、实地访问和资料调查的方法对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社区的... 我国自然保护区大多分布在经济水平相对较落后、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应用问卷调查、实地访问和资料调查的方法对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社区的经济状况、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态度以及参与管理情况方面分析了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结果认为,相关社区居民经济收入水平低,收入来源以农牧业为主,保护区内居民收入还略低于保护区外;有约1/3居民参与过保护区相关工作,但都是简单的工作;社区居民希望加强社区共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共管 经济收入 社区发展 农家院 大海陀自然保护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