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流态混凝土配合比与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关系剖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建国 阎培渝 +1 位作者 师海霞 李俊亮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对39个强度等级为C35的大流态混凝土,通过协方差分析和图像分析,探讨了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抗渗透能力和抗离析能力的影响;通过非线性拟合,探讨了胶凝材料体系中的矿物掺合料的活性系数高低及其对强度发展历程的影响.研究... 对39个强度等级为C35的大流态混凝土,通过协方差分析和图像分析,探讨了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抗渗透能力和抗离析能力的影响;通过非线性拟合,探讨了胶凝材料体系中的矿物掺合料的活性系数高低及其对强度发展历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抗渗透能力与配合比参数之间为多元约束关系,影响工作性的显著因素是减水剂掺量、水胶比、砂率和浆骨比,影响强度的显著因素是粗骨料级配、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减水剂用量,影响抗渗透能力的显著因素是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粗骨料级配和减水剂用量.图像分析结果可量化表征混凝土的离析程度,39个大流态混凝土均具有良好的抗静态离析能力.矿物掺合料的水化活性随龄期的发展而变化,矿渣粉在28 d龄期时展示出水化活性,粉煤灰在90 d龄期时展示出水化活性,石灰石粉在90 d龄期时依然未展示出水化活性.混凝土的强度与抗渗性之间展示出指数关系,且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离散性反映了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水化活性和粗骨料级配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流态混凝土 配合比 工作性 强度 抗渗透能力 抗离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微粉对大流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少民 闫少杰 刘小端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7-80,共4页
研究了铁尾矿微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不同比例替代粉煤灰对大流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混凝土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铁尾矿微粉替代粉煤灰的比例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但铁尾矿比例不大于70%时,各组混凝... 研究了铁尾矿微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不同比例替代粉煤灰对大流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混凝土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铁尾矿微粉替代粉煤灰的比例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但铁尾矿比例不大于70%时,各组混凝土坍落度均在220 mm以上;混凝土强度随着尾矿微粉替代量的增大下降幅度不大,当铁尾矿微粉替代量为50%时,铁尾矿混凝土强度均与纯粉煤灰组相比下降幅度在5%左右;在耐久性方面,在铁尾矿微粉替代粉煤灰的量不大于70%,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增强。铁尾矿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在铁尾矿取代粉煤灰量不大于50%之时;SEM分析结果也表明铁尾矿微粉颗粒在不大于50%比例替代粉煤灰时,在混凝土中堆积、填充作用效果较好,混凝土微结构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微粉 大流态混凝土 强度 耐久性 和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岩机制砂级配对大流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宋少民 张智茹 庄凯群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8-111,116,共5页
为验证T/CBMF 38—2018,T/CAATB 001—2018《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机制砂分计筛余的控制范围,通过调整石灰岩机制砂各粒级分计筛余设计不同的级配,研究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CBMF 38—2018,T/CAATB 001—2018《高性能... 为验证T/CBMF 38—2018,T/CAATB 001—2018《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机制砂分计筛余的控制范围,通过调整石灰岩机制砂各粒级分计筛余设计不同的级配,研究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CBMF 38—2018,T/CAATB 001—2018《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中对机制砂分计筛余范围是比较合理的。总体上看,0.3、0.6 mm这两个粒径的颗粒含量不宜低于标准下限,0.15、0.3、0.6 mm这3个粒径分计筛余总量宜保持在55%以上。C50混凝土机制砂过粗或过细都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状态不佳,选取该标准I级分计筛余范围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机制砂 分计筛余 大流态混凝土 和易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扩展度条件下骨料包裹砂浆层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李飞 巩璇 +2 位作者 刘晨辉 冯宝锐 卢亚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5,共8页
水泥(砂)浆在混凝土中起胶凝和润滑的双重作用,其用量随着混凝土流动性要求的提高而增大,已有研究发现浆体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问题,环保绿色程度低,但骨料级配等因素对混凝土中浆体合理用量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在粗骨料低空... 水泥(砂)浆在混凝土中起胶凝和润滑的双重作用,其用量随着混凝土流动性要求的提高而增大,已有研究发现浆体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问题,环保绿色程度低,但骨料级配等因素对混凝土中浆体合理用量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在粗骨料低空隙率前提下固定粗骨料用量不变,调整砂浆用量来控制混凝土扩展度,研究骨料级配和砂浆流变特性对粗骨料包裹砂浆层厚度及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骨料的几何平均粒径增大,包裹砂浆层厚度单调增加,包裹砂浆用量会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存在最优几何平均粒径;扩展度要求越高,包裹砂浆层厚度及包裹砂浆用量越大,最优几何粒径越小;当粗骨料级配不变时,包裹砂浆层厚度和包裹砂浆用量均随砂浆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流态混凝土 包裹砂浆层厚度 包裹砂浆用量 粗骨料级配 扩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