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裂对辽河西部凹陷大洼油田油气成藏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先志 李建海 +1 位作者 邹志文 刘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3-618,共6页
位于辽河西部凹陷的大洼油田属于多断块油田,受大洼断裂带的影响,不同断块不同油层的原油性质和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并且浅层原油成熟度高于深层原油的成熟度。这些差异反映断层在不同时期的活动对油气运移和分布产生的作用不同。大洼... 位于辽河西部凹陷的大洼油田属于多断块油田,受大洼断裂带的影响,不同断块不同油层的原油性质和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并且浅层原油成熟度高于深层原油的成熟度。这些差异反映断层在不同时期的活动对油气运移和分布产生的作用不同。大洼主干断裂是一个基底断裂,是一个古近纪长期活动的生长断裂,它控制着清水洼陷的沉积;在始新世形成的断层成为沙三段烃源岩向东营组地层供烃的油源断层;在东营组末以来形成的断层为控制东营组油气分布的控藏断层。断层多期活动以及烃源岩排烃动力的幕式变化导致大洼油田不同深度油层的油气成熟度垂向分布"颠倒"。不同时期烃源岩排烃动力的变化与东营组地层内不同砂体孔渗性的差异,导致油气进入储层时的动力和阻力的差异也是大洼油田油气水分布复杂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断块油田 油气运移 成熟度 古近纪 大洼油田 辽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洼油田东营组一段复杂储层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峰 韩殿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3-35,i0009,共4页
辽河油区大洼油田东营组构造储层发育复杂,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为找到更优质的后备储量,针对东营组一段构造特征、沉积旋回、砂体、油气层分布等地质特征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对比研究表明,东营组一段仍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研究结果为... 辽河油区大洼油田东营组构造储层发育复杂,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为找到更优质的后备储量,针对东营组一段构造特征、沉积旋回、砂体、油气层分布等地质特征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对比研究表明,东营组一段仍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研究结果为后续的油气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储层 对比标志 砂体分布 沉积旋回 油气分布 大洼油田 东一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大洼油田洼51井区高含水期开发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兴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B12期52-54,共3页
由于对大洼油田洼51井区构造认识不清,注水开发后,注采系统不完善,水驱方向和水淹状况不清,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给后续开发调整带来极大困难。在精细地质特征再认识基础上,对井区注水开发状况进行系统评价,明确水淹情况及剩余油... 由于对大洼油田洼51井区构造认识不清,注水开发后,注采系统不完善,水驱方向和水淹状况不清,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给后续开发调整带来极大困难。在精细地质特征再认识基础上,对井区注水开发状况进行系统评价,明确水淹情况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水驱效果变差、井况变差等问题,开展以“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断块最终采收率”为目的综合调整工作,实施后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开发效果 综合调整 提高采收率 大洼油田 洼51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洼油田洼20区块产油量递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何德志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利用J.J.Arps提出的3种产量递减公式,以及由此引申出的2种产量递减公式,对洼20区块进行产量递减回归,几种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8,回归结果接近生产实际情况。其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双曲线递减方式对油田的未来产量递减情况进行了预... 利用J.J.Arps提出的3种产量递减公式,以及由此引申出的2种产量递减公式,对洼20区块进行产量递减回归,几种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8,回归结果接近生产实际情况。其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双曲线递减方式对油田的未来产量递减情况进行了预测。同时结合油田开发现状,提出了减缓产量递减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递减 产量预测 递减规律 大洼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洼油田措施增产方法
5
作者 李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B12期100-102,共3页
大洼油田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各种开发矛盾日益突出,出现“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现象。为解决该类问题,从少并高效、提高措施有效率入手,针对不同的地质特征、油层特性,采取地质工艺技术手段相结合,合理优化措施运... 大洼油田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各种开发矛盾日益突出,出现“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现象。为解决该类问题,从少并高效、提高措施有效率入手,针对不同的地质特征、油层特性,采取地质工艺技术手段相结合,合理优化措施运行,挖掘剩余油潜力,实现老油田措施增产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施有效率 剩余油挖潜 增产 方法研究 大洼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无机非金属胶凝材料堵剂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钊 李瑞 吴宪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68,共4页
采用湿法预均化工艺并细磨加工,由质量比7∶1的金属尾矿熟料和粉煤灰制成了水硬气硬性无机非金属胶凝材料,用作耐高温的调剖堵水剂。室内考察了胶凝材料/水化抑制剂/活化剂/水浆液的有关性能。实验用胶凝材料粒度一般为270、325目,最小... 采用湿法预均化工艺并细磨加工,由质量比7∶1的金属尾矿熟料和粉煤灰制成了水硬气硬性无机非金属胶凝材料,用作耐高温的调剖堵水剂。室内考察了胶凝材料/水化抑制剂/活化剂/水浆液的有关性能。实验用胶凝材料粒度一般为270、325目,最小的为400目;室温下浆液不析水,离析现象轻微,粒度减小时浆液放置稳定性增大,稠化时间缩短,固结体抗压强度增大。浆液可泵性好;1 L水中加入150 g胶凝材料配成的浆液,常压、25℃黏度为320mPa.s,至少可维持3-4天不增大;浆液20℃下40天不固结;不加活化剂的浆液60℃下15天不稠化;胶凝材料用量增大(50-150 g/L水)或温度升高(40-80℃)时稠化时间减小,抗压强度增大。组分用量影响和填砂管封堵实验结果均表明,抑制剂和活化剂用量有上限,分别为胶凝材料质量的5%和10%。分析了出现用量上限的化学反应机理。电镜照片显示固结后的浆体含有孔隙。该胶凝材料已用于辽河大洼油田一口注蒸汽井的调剖,共注入浆液120 m3,初步结果良好,4口井采出井中有2口增油又降水,2口井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胶凝材料 金属尾矿熟料 粉煤灰 无机凝胶 配方研究 堵水调剖剂 调剖 注蒸汽井 辽河大洼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