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洋钻探计划的年龄—深度模型对比研究
1
作者 龚成 张鹏程 +1 位作者 韩卿臣 马超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4-1896,共23页
【目的】年龄—深度模型在地质历史重建、地层对比与古气候研究中具有核心作用,但针对不同地质背景选择最优模型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提升全球尺度沉积历史时间框架的精度,并解决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的难题,通过整合全球大洋钻探计划自1968... 【目的】年龄—深度模型在地质历史重建、地层对比与古气候研究中具有核心作用,但针对不同地质背景选择最优模型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提升全球尺度沉积历史时间框架的精度,并解决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的难题,通过整合全球大洋钻探计划自1968年以来获取的年代学数据,对560个岩心数据的年龄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增强跨地区与跨数据库的可比性。【方法】基于标准化数据,分别采用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Clam、Bacon、Undatable和Bchron等6种方法构建年龄—深度关系模型,并建立多维评估体系,利用地层叠覆率分析与均方根误差(RMSE)等指标,对各模型在精度、稳定性以及沉积速率变化和异常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结果】非贝叶斯模型(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Clam)在沉积速率均匀条件下表现较好,但在应对沉积间断与异常值方面存在不足;贝叶斯模型(Bacon、Bchron、Undatable)能够有效剔除异常值并精确模拟沉积速率变化,其中Bchron在精确度、稳定性及对大洋钻探数据的适应性方面综合表现最佳。【结论】全球大洋钻探数据的标准化整合不仅能显著提升年龄—深度模型的可比性与精度,还为未来模型参数优化、测年精度提升及其在全球地层对比与古地理重建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计划 年龄—深度模型 数据标准化 贝叶斯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大洋钻探计划184航次简介
2
作者 苏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5-176,共2页
1999年2~4月全球最大的科学考察船———大洋钻探船“JOIDES·决心号”184航次在南海进行了2个月的钻探考察。大洋钻探计划(ODP)第184航次的主题是“东亚季风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由中国科... 1999年2~4月全球最大的科学考察船———大洋钻探船“JOIDES·决心号”184航次在南海进行了2个月的钻探考察。大洋钻探计划(ODP)第184航次的主题是“东亚季风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教授和海洋古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大洋钻探计划 184航次 深海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计划最后一年航次计划
3
作者 Keir Beckke 唐松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5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危地马拉盆地 洋壳 扩张 IODP 整合大洋钻探计划 大洋钻探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及其最初着重研究领域 被引量:1
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大洋钻探计划 板块构造 海洋沉积物 岩石 地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研究方向与钻探目标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建忠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从地球环境动力学和地球内部动力学2个方面介绍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研究方向与钻探目标,前者主要试图了解地球气候变化历史与规律、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与影响以及通过沉积物、液体和细菌等研究了解全球碳循环、气水合物形成和深海生物资源... 从地球环境动力学和地球内部动力学2个方面介绍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研究方向与钻探目标,前者主要试图了解地球气候变化历史与规律、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与影响以及通过沉积物、液体和细菌等研究了解全球碳循环、气水合物形成和深海生物资源等重要问题;后者主要试图探测地球深部热与物质的转换、调查岩石圈变形与地震形成过程。同时,也介绍了ODP提出的3个挑战性项目,即自然气候变化和气候剧变原因、地质过程的现场监测和大陆边缘与洋壳深部结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计划 动力学 岩石圈结构 钻探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中海海岭的泥火山活动──大洋钻探计划第160航次最初成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建华 《海洋地质动态》 1996年第9期11-13,共3页
地中海海岭的泥火山活动──大洋钻探计划第160航次最初成果AlastairRobertson大洋钻探计划(ODP)第160航次(1995年3月至4月)调查了位于克里特岛以南约150km处地中海海岭增生复合体北翼泥火山... 地中海海岭的泥火山活动──大洋钻探计划第160航次最初成果AlastairRobertson大洋钻探计划(ODP)第160航次(1995年3月至4月)调查了位于克里特岛以南约150km处地中海海岭增生复合体北翼泥火山的内部结构及年代.160航次调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泥火山活动 大洋钻探计划 地中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计划的前景
7
作者 朱佛宏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3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大洋钻探计划 海洋研究 美国人 美元 谈判 拨款 欧洲国家 决定 日本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重新参加大洋钻探计划
8
作者 丁禾(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6年第5期20-20,共1页
英国曾参加过"大洋钻探计划"(ODP)的制订工作,但因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没有及时交付250万美元的费用,未能成为一名正式成员国(见本刊1985年第9期)。近据报道,NERC声称它已能在1985年底筹齐1986年所需费用。能源部及... 英国曾参加过"大洋钻探计划"(ODP)的制订工作,但因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没有及时交付250万美元的费用,未能成为一名正式成员国(见本刊1985年第9期)。近据报道,NERC声称它已能在1985年底筹齐1986年所需费用。能源部及政府其它几个部门已同意支付所需费用的五分之一,一些石油公司提供14%,其余由NERC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C 大洋钻探计划 费用 英国 能源部 正式成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计划第104航次:挪威海的发展
9
作者 丁禾(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6年第5期17-18,共2页
"大洋钻探计划"(ODP)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进我们对深洋盆的形成及发展的了解。一般,洋盆形成及发展的早期历史都被埋藏到了被动大陆边缘之下,厚厚的沉积物增加了进行详细研究的困难。但是,挪威近海的大陆边缘却比较年轻,特别... "大洋钻探计划"(ODP)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进我们对深洋盆的形成及发展的了解。一般,洋盆形成及发展的早期历史都被埋藏到了被动大陆边缘之下,厚厚的沉积物增加了进行详细研究的困难。但是,挪威近海的大陆边缘却比较年轻,特别适合于研究这样的问题。过去在挪威近海进行的一系列地球物理调查虽然在陆坡下部查明有一些埋藏的构造形迹,看来都与大陆破碎及海底扩张的最早期历史密切相关,但在挪威北部海域穿越沃林海台的剖面上进行ODP第104航次的钻探之前,对这些构造形迹的性质和地壳组成並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计划 大陆边缘 挪威海 ODP 海底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计划近期信息
10
作者 石磊(辑编) 《海洋地质动态》 1985年第12期22-23,共2页
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ject—简称ODP)是继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8—1983.11]之后的一项巨大的国际合作地学项目。旨在通过各大洋盆地、海脊、岛弧和海沟等不同海域进行深部钻探取样,研究地球和海洋的起源、演化和海洋矿... 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ject—简称ODP)是继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8—1983.11]之后的一项巨大的国际合作地学项目。旨在通过各大洋盆地、海脊、岛弧和海沟等不同海域进行深部钻探取样,研究地球和海洋的起源、演化和海洋矿产资源。此工程自1985年元月31日起首航(第101航次)北大西洋巴哈马,预计今年完成6个航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钻探取样 大洋钻探计划 ODP DSDP 地球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计划钻取到“冰室”沉积物
11
作者 高莉玲 《海洋地质动态》 1994年第11期19-20,共2页
大洋钻探计划钻取到“冰室”沉积物150航次科学小组关于显生宙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年代、幅度和作用机制尚在争议。当人们能够通过地震剖面的地层记录客观地识别被不整合面分割开的沉积体时,必须根据经验研究和模式比较,来确认这些沉... 大洋钻探计划钻取到“冰室”沉积物150航次科学小组关于显生宙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年代、幅度和作用机制尚在争议。当人们能够通过地震剖面的地层记录客观地识别被不整合面分割开的沉积体时,必须根据经验研究和模式比较,来确认这些沉积体与海平面的相关关系。为了评估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计划 海平面变化 沉积物 被动大陆边缘 地震剖面 显生宙 不整合面 作用机制 调查 须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计划近况
12
作者 辛文锋(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1期14-14,8,共2页
石油工业界发展的钻探技术在为期14年的大洋钻探计划(ODP)的头15个月以来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该计划旨在获取洋底岩芯,为更多地了解地球作努力。它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钻井船没有隔水管和井口控制;第二阶段,在1860-4650米水深的洋... 石油工业界发展的钻探技术在为期14年的大洋钻探计划(ODP)的头15个月以来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该计划旨在获取洋底岩芯,为更多地了解地球作努力。它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钻井船没有隔水管和井口控制;第二阶段,在1860-4650米水深的洋底钻井并取芯。届时将使用海底防喷器/隔水管口承担这项钻探任务的船只是"JOIDES Resolution"钻井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底岩芯 大洋钻探计划 钻探技术 钻井船 O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泽西巴斯里弗白垩纪—第三纪界面喷发层(大洋钻探计划174AX航次)
13
作者 Olss.,RK 高莉玲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新泽西巴斯里弗白垩纪—第三纪界面喷发层(大洋钻探计划174AX航次)RKOlson等墨西哥湾海岸平原K—T界面地层剖面以两种沉积为特征:球粒层和含有异地碎屑的深水硅质碎屑层。球粒层被认为是火流星在墨西哥尤卡坦契克... 新泽西巴斯里弗白垩纪—第三纪界面喷发层(大洋钻探计划174AX航次)RKOlson等墨西哥湾海岸平原K—T界面地层剖面以两种沉积为特征:球粒层和含有异地碎屑的深水硅质碎屑层。球粒层被认为是火流星在墨西哥尤卡坦契克苏卢博地区撞击时的喷射沉降物。硅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白垩纪 第三纪 界面喷发展 大洋钻探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苏联加入大洋钻探计划
14
作者 宋宏伟 《海洋地质动态》 1992年第6期24-24,共1页
1991年5月,前苏联成为第20个大洋钻探计划(ODP)成员国,ODP成员国包括从斯堪的纳维亚到土耳其和希腊的15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几乎从1983年ODP计划开始,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就进行着协商.1991年1月,美国正式请... 1991年5月,前苏联成为第20个大洋钻探计划(ODP)成员国,ODP成员国包括从斯堪的纳维亚到土耳其和希腊的15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几乎从1983年ODP计划开始,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就进行着协商.1991年1月,美国正式请求前苏联加入该国际调查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计划 前苏联 ODP 1991年 成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主席拉宾诺易斯教授访问青岛
15
作者 李西平 《海洋地质动态》 1994年第8期F004-F004,共1页
应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乃胜研究员的邀请,国际太洋钻探计划主席菲利普,拉宾诺易斯(Philip Rabinowitg)教授于1994年7月14日访问了青岛。
关键词 主席 青岛 国际 教授 大洋钻探计划 访问 钻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
16
作者 高莉玲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10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2000年 大洋钻探计划 航次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504孔附近的热流与侧向地震波速的不均匀性
17
作者 高莉玲 张吉林(校) 《海洋地质动态》 1992年第5期16-17,共2页
洋壳热状态的演化及其物理特性与其年龄一样,是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至少几百万年的洋壳的热状态受洋壳岩石中热海水循环的制约。研究发现,当洋壳年龄从0变为40Ma时,最上部火成岩层(层2A) P波的波速由2.2km/s增至4.5km/s。... 洋壳热状态的演化及其物理特性与其年龄一样,是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至少几百万年的洋壳的热状态受洋壳岩石中热海水循环的制约。研究发现,当洋壳年龄从0变为40Ma时,最上部火成岩层(层2A) P波的波速由2.2km/s增至4.5km/s。由此认为,上部洋壳的热液作用与P波波速之间是有联系的。目前尚未通过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速 ODP 渗透性 深海钻探计划 大洋钻探计划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计划在日本海实施(第128航次)
18
作者 陈秀澄(译) 赵逎淼(校) 《海洋地质动态》 1990年第8期9-11,共3页
大洋钻探计划第128航次是专门调查日本海演化史的两个航次中的第二个。第128航次对西太平洋区的许多弧后盆地作了最详尽的研究。这两个航次的共同目的都是查明大陆一岛孤背景中的断裂作用和陆缘海的形成,并了解日本海类似的古海洋演化... 大洋钻探计划第128航次是专门调查日本海演化史的两个航次中的第二个。第128航次对西太平洋区的许多弧后盆地作了最详尽的研究。这两个航次的共同目的都是查明大陆一岛孤背景中的断裂作用和陆缘海的形成,并了解日本海类似的古海洋演化作用。1989年夏第127航次在日本海盆钻探了4个站位(794—797)。第128航次在初秋钻探2个主要构造隆起(798和799两钻位),并且与第127航次共用了海盆内的第三个站位(794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计划 日本海 早中新世 半远洋沉积 浊积岩 生物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计划将了解弧后盆地的起源
19
作者 沈政威(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9年第10期17-18,共2页
大洋钻探计划的科研人员将用"JOIDES Resolution"钻探船在班达、西里伯斯、苏禄海,也即3个主要地壳板块的连接处进行钻探来了解弧后盆地的起源和演化。这3个海域在西太平洋西端的菲律宾、婆罗洲、西里伯斯和明达瑙岛之间,是... 大洋钻探计划的科研人员将用"JOIDES Resolution"钻探船在班达、西里伯斯、苏禄海,也即3个主要地壳板块的连接处进行钻探来了解弧后盆地的起源和演化。这3个海域在西太平洋西端的菲律宾、婆罗洲、西里伯斯和明达瑙岛之间,是典型的边缘盆地,这类盆地在太平洋中常见,并经常出现在地壳板块会合之处,因此,是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剧烈的场所,将进行钻探的3个盆地位于欧洲,印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大洋钻探计划 演化 JOIDES Re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计划第117航次信息
20
作者 赵迺淼(摘译) 朱佛宏(校) 《海洋地质动态》 1988年第2期8-9,共2页
德克萨斯学院站:科学家们可以首次重建决定数百万亚洲人和非洲人命运的主要大气圈事件,即西南季风的成因和演化。大洋钻探计划的"JOIDES Resolution"号钻探船上的科学家们从阿拉伯海西北部采集到创纪录的4300米沉积物。这次... 德克萨斯学院站:科学家们可以首次重建决定数百万亚洲人和非洲人命运的主要大气圈事件,即西南季风的成因和演化。大洋钻探计划的"JOIDES Resolution"号钻探船上的科学家们从阿拉伯海西北部采集到创纪录的4300米沉积物。这次科学考察是为期18个月的印度洋地质史调查工作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样品 上涌流 喜马拉雅山 大洋钻探计划 大气圈 印度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