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在中国陆相地层的碳循环扰动响应
1
作者 陈兰 达雪娟 +7 位作者 朱章雄 徐桂文 毛伟丞 黄文科 夏芳 杨佩琳 骆宇晗 廖显娇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8-540,共13页
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早期的大洋缺氧事件(Toarcian Oceanic Anoxic Event,T-OAE)是中生代发生的一次剧烈的环境扰动事件,伴随着全球碳同位素负偏、快速升温、金属中毒等。然而,对这一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提斯洋等海相地层,陆相地层研究... 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早期的大洋缺氧事件(Toarcian Oceanic Anoxic Event,T-OAE)是中生代发生的一次剧烈的环境扰动事件,伴随着全球碳同位素负偏、快速升温、金属中毒等。然而,对这一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提斯洋等海相地层,陆相地层研究比较薄弱。前人运用沉积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地层学等多学科交叉,发现T-OAE在中国四川盆地、金羊盆地、柴达木盆地等陆相地层中有明显的响应,并且碳同位素发生了-1.3‰~-7‰负偏,最大负偏移量达到-12.5‰,其偏移可能为Karoo-Ferrar大火成岩省喷发,导致大量的^(12)C释放,引起了一系列气候—环境—生态变化。换言之,Karoo-Ferrar大火成岩省(KFLIP)引起温度升高,甲烷水合物分解,进一步加剧变暖,使得大量的甲烷或CO_(2)进入大气中;温度升高也伴随着从湿地、永久冻土、冰盖、植被野火中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或CO_(2)作为碳源,从而引起了碳同位素负偏移。虽然这些机制与温度升高以及正反馈气候作用有关,但不是引起T-OAE碳同位素偏移的必然控制因素。总之,KFLIP可能是T-OAE的导火线,造成了碳循环出现幕式扰动。研究结果可以与同时期海相地层进行综合对比,为精确厘定T-OAE层位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探讨碳循环扰动的影响因素,也可能为更全面地了解早侏罗世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在陆相地层中的气候—环境响应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 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 碳循环扰动 陆相地层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页岩与大洋缺氧事件的Re-Os同位素示踪与定年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杨競红 蒋少涌 +1 位作者 凌洪飞 陈永权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地质历史中发育多次大规模的大洋缺氧事件并伴随有巨量的黑色页岩沉积, 对这些大洋缺氧事件发生时限及成因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开展对大洋缺氧事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古海洋演化、地球系统变化和地球... 地质历史中发育多次大规模的大洋缺氧事件并伴随有巨量的黑色页岩沉积, 对这些大洋缺氧事件发生时限及成因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开展对大洋缺氧事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古海洋演化、地球系统变化和地球其他圈层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金属成矿、油气形成及生烃环境。因此近年来人们从古海洋、古气候、古地理、古生物、大地构造和地质地球化学等学科,积极开展对大洋缺氧事件的研究。对大洋缺氧事件进行准确定年则是研究工作开展的首要任务之一;而如果用于定年的同位素体系能同时提供相关的环境变迁信息,则更加有利于我们对缺氧事件成因机制的认识。Re Os同位素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同位素技术方法,恰好适用于对富有机质沉积岩和黑色页岩的定年,可以获得精确的地层沉积年龄,同时利用这些海洋沉积物的Os同位素比值还可获得古海水的Os同位素组成及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在中国华南地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发育有多幕次的大洋缺氧事件和黑色页岩的巨厚沉积和广泛分布,利用Re Os同位素研究,不但可以精确厘定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限,而且可以有效示踪当时的古海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大洋缺氧事件 黑色页岩 古海洋环境 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6
3
作者 黄永建 王成善 顾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30,共10页
白垩纪古海洋中分别在Aptian-Albian、Cenomanian-Turonian和Coniacian-Santonian期间发生多次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OAEs),分别被称为OAE1、OAE2和OAE3,而OAE1又可以划分为OAE1a,1b,1c和1d四次,其中OAE1a和OAE2达到全球... 白垩纪古海洋中分别在Aptian-Albian、Cenomanian-Turonian和Coniacian-Santonian期间发生多次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OAEs),分别被称为OAE1、OAE2和OAE3,而OAE1又可以划分为OAE1a,1b,1c和1d四次,其中OAE1a和OAE2达到全球规模。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一般对应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正偏、海洋生物的快速更替和富有机质黑色页岩的大规模分布,指示了大范围的古环境、古气候变化。虽然历次大洋缺氧事件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一般认为其与白垩纪时期海底大规模火成岩省的活动有关。大规模火成岩省活动将带来大气-海洋系统中CO2的上升,地表风化和水循环的加速,从而造成海洋中营养元素的过剩输入,引发海洋生产力的升高,诱发海洋中缺氧条件的发生。大洋缺氧条件下,由于碳-氧-硫-磷等元素之间的耦合循环关系,在大洋缺氧和海洋生产力之间形成快速的正反馈关系,有可能是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得以达到全球规模的促进因素(如OAE1a和OAE2)。不同时期的大洋缺氧事件对白垩纪大气-海洋系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意义:OAE1a标志着白垩纪中期极端温室气候的开始,OAE2前后是温室气候的高潮时期,而OAE3的发生则伴随白垩纪温室气候的减弱。由于历次大洋缺氧事件产生的大规模有机碳的埋藏,对大气-海洋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是导致大气海洋系统中CO2下降、O2上升,以及伴随而来的全球变冷和海洋氧化能力的增强。虽已历经30多年的研究,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的前因和后果还未完全阐明,后续研究中将继续对重点的缺氧事件如OAE1(a,b,c,d)、OAE2和OAE3,开展多学科的研究,获取缺氧事件发生期间的古大气CO2浓度、海水温度、营养状况、生物种类及其海平面变化等方面的信息。大洋缺氧事件的陆相响应方面的研究也已经陆续开展,我国科学家可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缺氧事件的碳稳定同位素响应 被引量:28
4
作者 胡修棉 王成善 李祥辉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从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分馏机理出发 ,系统探讨了大洋缺氧事件与海相碳酸盐和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分馏之间的关系。缺氧事件期间 ,由于生物大批死亡和快速埋藏 ,其分解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 ,引起大洋水体缺氧 ,富含 1 2 C的有机质从而... 从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分馏机理出发 ,系统探讨了大洋缺氧事件与海相碳酸盐和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分馏之间的关系。缺氧事件期间 ,由于生物大批死亡和快速埋藏 ,其分解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 ,引起大洋水体缺氧 ,富含 1 2 C的有机质从而得以大量保存 ;相应地大气和海水中富 1 3 C,同期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 δ值 (δ1 3C)正偏。在世界各地缺氧事件层内 ,无一例外地碳酸盐岩碳稳定同位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正偏 ,Cenomanian- Turonian 界线偏幅达~2‰。海相碳酸盐与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变化不仅可以提供地质历史中有机碳埋藏量的记录。研究全球碳循环变化 ,还可能追溯有机碳风化和埋藏速率的变化 ,定性地恢复大气 p CO2 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稳定同位素 大洋缺氧事件 CENOMANIAN-TURONIAN 同位素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缺氧事件及其等时陆相沉积与烃源岩发育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广 曹剑 +2 位作者 胡文瑄 姚素平 刘文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共15页
大洋缺氧事件(OAE)是了解地球系统的关键事件之一,与其基本等时的陆相沉积是对海相体系内OAE研究必不可少的补充。目前关于OAE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宽泛,已经开始了对与OAE同步的陆相沉积研究和探索;研究内容越来越细化,重视不同类型有机质... 大洋缺氧事件(OAE)是了解地球系统的关键事件之一,与其基本等时的陆相沉积是对海相体系内OAE研究必不可少的补充。目前关于OAE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宽泛,已经开始了对与OAE同步的陆相沉积研究和探索;研究内容越来越细化,重视不同类型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精度越来越高,进入高分辨率和密集样品分析阶段。但OAE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存在争议;基本等时的海—陆黑色泥页岩事件之间的是否存在成因联系还不十分清楚,特别是置于精确年代学格架下的海—陆精细对比研究几乎没有。此外,与OAE相关的黑色泥页岩及其等时的陆相黑色泥页岩均是重要的烃源岩,而目前关于OAE对烃源岩的影响及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较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下白垩统可望提供一个良好研究实例,其陆相—过渡相黑色泥页岩形成于113±3Ma到109±2Ma,时间上与OAE吻合;碳同位素负漂特征与OAE相似,可全球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缺氧事件 陆相沉积 早白垩世 中国东南沿海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双湖地区早侏罗世油页岩剖面有机地球化学与早Toarcian期大洋缺氧事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兰 伊海生 +2 位作者 胡瑞忠 钟宏 邹艳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大洋缺氧事件 早侏罗世 双湖地区 有机地球化学 油页岩 藏北 碳同位素组成 有机碳含量 同位素异常 羌塘盆地 岩相组合 菊石化石 地层剖面 曲线显示 事件地层 泥灰岩 sp. 干酪根 偏移量 对比性 欧洲 泥岩 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中黄铁矿形态及其对大洋缺氧事件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温思宇 张兵 +3 位作者 姚永君 马恺 王艳 杨凯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80,共10页
通过川东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样品镜下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主微量元素测试等,对川东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中黄铁矿特征及缺氧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吴家坪组页岩中矿物成分较为复杂,富含黏土矿物,黄铁矿... 通过川东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样品镜下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主微量元素测试等,对川东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中黄铁矿特征及缺氧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吴家坪组页岩中矿物成分较为复杂,富含黏土矿物,黄铁矿发育,岩相主要划分为钙质硅质混合页岩、硅质页岩、黏土质页岩;(2)氧化-还原环境敏感参数U/Th,Ni/Co及V/Cr值指示研究区吴家坪组页岩的沉积环境整体为贫氧环境,并且在纵向上自下而上呈现由氧化环境向缺氧环境过渡的特征;(3)研究区页岩中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为5.18~10.75μm,且在纵向上自下而上呈现逐渐变小的特征,这种粒径上的变化特征可视为其对二叠纪晚期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4)由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所导致的缺氧事件涉及茅口组沉积晚期—吴家坪组沉积期—大隆/长兴组沉积期,自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开始,CO_(2)不断溶于水体,浮游生物大量增长,水中含氧量持续下降,至大隆/长兴组沉积时期川东地区水体已完全处于缺氧甚至硫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黄铁矿形态 大洋缺氧事件 吴家坪组 二叠系 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范庆超 徐兆凯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系统总结了白垩纪OAEs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OAE1a、OAE1b和OAE2时期的有机碳(TOC)含量、碳同位素、古温度和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综合分析了白垩纪OAEs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白垩纪OAEs的发生可能与该时期海底大规模的火山... 系统总结了白垩纪OAEs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OAE1a、OAE1b和OAE2时期的有机碳(TOC)含量、碳同位素、古温度和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综合分析了白垩纪OAEs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白垩纪OAEs的发生可能与该时期海底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以及由其引起的气温升高、碳水化合物大量分解、水文循环加快和海洋生物生产力提高等一系列变化有关。对于白垩纪OAEs演化特征和成因机制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白垩纪OAEs的综合分析发现,当前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大西洋/特提斯盆地及其周边陆地,而对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研究报道迄今未见,从而无法对白垩纪OAEs进行全球性对比和系统性研究。今后我们将重点围绕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白垩纪OAEs的演化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古气候环境效应等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 碳循环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侏罗纪大洋缺氧事件中气体水合物的大量分解
9
作者 StephenP.Hesselbo 周立君 蓝先洪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侏罗纪 大洋缺氧事件 气体水合物 分解 碳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的温盐成层现象为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的可能成因
10
作者 Jochen Erbacher 周立君 孙萍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4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温盐成层现象 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 成因 碳同位素 垂直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垩纪缺氧事件期间分子有机碳同位素偏移的二种不同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艳荣 彭平安 +1 位作者 宋之光 王成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6,共6页
对我国业已发现的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河北滦平盆地高等植物叶腊碳同位素正偏,是weissert缺氧事件的陆地响应,weissert缺氧事件可能是全球性缺氧事件,而不是区域性的缺氧事件。叶腊烷烃单分子碳同位素正偏... 对我国业已发现的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河北滦平盆地高等植物叶腊碳同位素正偏,是weissert缺氧事件的陆地响应,weissert缺氧事件可能是全球性缺氧事件,而不是区域性的缺氧事件。叶腊烷烃单分子碳同位素正偏有两种不同的机制:早白垩世分子碳同位素正偏主要反映的是大气CO2水平增加;晚白垩世分子碳同位素正偏主要反映的是陆地植物类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稳定碳同位素 大洋缺氧事件 陆地生态系统 有机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盆地阿普第期的缺氧事件
12
作者 孟祥营(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90年第6期13-14,共2页
白垩纪富有机碳地层的时代分布不均,它集中出现于几个地层间隔内。在这些间隔内发生的富有机碳地层(黑色页岩)的广泛而同时期的沉积现象称为大洋缺氧事件(OAE)。这种缺氧事件产生于与海进型海平面波动的海洋底层水弱氧化作用有关的最低... 白垩纪富有机碳地层的时代分布不均,它集中出现于几个地层间隔内。在这些间隔内发生的富有机碳地层(黑色页岩)的广泛而同时期的沉积现象称为大洋缺氧事件(OAE)。这种缺氧事件产生于与海进型海平面波动的海洋底层水弱氧化作用有关的最低含氧层内。尽管这些缺氧阶段以浅海-深海环境广泛范围内的黑色页岩为特征,但一个缺氧事件并不意味着世界大洋全球性缺氧。森诺曼-土仑期的短期大洋缺氧事件和巴列姆-阿尔比期的长期大洋缺氧事件就是两个实例。有人推断,氧的亏损与有机碳的沉积在时空上是孤立的。它是如盐度分层等其它古海洋学模式所预测的表层生物生产力或陆源有机碳的通量增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普第期 大洋缺氧事件 富有机碳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环境下水体深度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小平 陈修蓉 +4 位作者 李书现 杨帆 李振 李学慧 杨岳兴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3-1368,共16页
一般提到富有机质页岩的发育,就会关联到较深水缺氧环境,认为盆地沉积沉降中心深湖—半深湖水体较深处为缺氧还原环境,更易发育优质烃源岩。然而,现代水体中的有机质富集特征与这一观点恰恰相反,因此有必要深入剖析二者的关系。为此,本... 一般提到富有机质页岩的发育,就会关联到较深水缺氧环境,认为盆地沉积沉降中心深湖—半深湖水体较深处为缺氧还原环境,更易发育优质烃源岩。然而,现代水体中的有机质富集特征与这一观点恰恰相反,因此有必要深入剖析二者的关系。为此,本文利用环境学和生态学中关于水体溶解氧分布及现代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等信息,研究了局限环境下水体不同深度有机质的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体溶解氧浓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湖泊底部和海底在多数情况下为富氧环境;较深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较低,不一定是低能环境和缺氧环境,这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而潟湖、海湾及湖湾等相对封闭的局限环境可作为较好的有机质、矿物质和火山灰等的聚集场所。本文认为在面积较小的封闭—半封闭水体中,深度越浅越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外源有机质的贡献不可忽视;开阔水体如深水陆棚、面积较大的深湖—半深湖等环境不具备发育优质烃源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页岩 氧化还原条件 大洋缺氧事件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垩纪世界与大洋红层 被引量:96
14
作者 王成善 胡修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共11页
白垩纪代表着地质历史中的一种极端的温室气候,已被国际地球科学界视为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典型范例。文中在评述白垩纪沉积作用、古气候、古海洋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基础上,重点介绍推动白垩纪研究核心问题之一的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 白垩纪代表着地质历史中的一种极端的温室气候,已被国际地球科学界视为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典型范例。文中在评述白垩纪沉积作用、古气候、古海洋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基础上,重点介绍推动白垩纪研究核心问题之一的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件以及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白垩纪大洋红层和富氧作用。大洋缺氧事件与大洋红层的研究因其与碳氧循环、古气候和古海洋变化的紧密关系,已经成为国际白垩纪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引领着白垩纪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 黑色页岩 大洋红层 富氧作用 古气候 古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非毛塞几比盆地下白垩统尼欧可木阶海相烃源岩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15
作者 詹鑫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7-510,共14页
长期以来前人对毛塞几比盆地下白垩统尼欧可木阶烃源岩的研究极少且关注度不够,对尼欧可木阶烃源岩品质与生烃潜力认识不清,尤其是对尼欧可木阶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缺乏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品质与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优质烃源岩发育主控... 长期以来前人对毛塞几比盆地下白垩统尼欧可木阶烃源岩的研究极少且关注度不够,对尼欧可木阶烃源岩品质与生烃潜力认识不清,尤其是对尼欧可木阶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缺乏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品质与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优质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可为盆地及其周缘油气勘探提供思路与依据。本文运用大洋钻探井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毛塞几比盆地尼欧可木阶烃源岩岩相、沉积相、有机相、古地理、古生态,详尽阐明了该区域尼欧可木阶烃源岩品质特征与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尼欧可木阶中-上部所对应的深水陆棚厌氧腐泥—腐殖有机相烃源岩品质最优。DSDP-367井瓦兰今阶TOC、S_(2)、HI指标与δ^(13)C_(carb)明显的同步耦合关系,表明瓦兰今期Weissert大洋缺氧事件是尼欧可木阶优质烃源岩发育的直接控制因素。在毛塞几比盆地及其周缘全面系统地开展尼欧可木阶烃源岩品质与生烃潜力评价,首次阐明了优质烃源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指明了优质烃源岩的关键控制因素,为明确盆地油气勘探方向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中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少井或无井条件下海相烃源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井 岩相 沉积相 有机相 古生态 古地理 Weissert大洋缺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侏罗统辛涅缪尔阶-普林斯巴阶界线地质事件研究进展
16
作者 葛禹 时志强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8-225,共8页
早侏罗世经历了赫塘期、辛涅缪尔期、普林斯巴期和土阿辛期,其中土阿辛期大洋缺氧事件(T-OAE)被广泛研究。但在辛涅缪尔阶-普林斯巴阶界线处,δ^(13)C_(org)及δ^(13)C_(carb)曲线均发生负偏,局部伴随黑色页岩沉积。其在英国、法国、意... 早侏罗世经历了赫塘期、辛涅缪尔期、普林斯巴期和土阿辛期,其中土阿辛期大洋缺氧事件(T-OAE)被广泛研究。但在辛涅缪尔阶-普林斯巴阶界线处,δ^(13)C_(org)及δ^(13)C_(carb)曲线均发生负偏,局部伴随黑色页岩沉积。其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以及中国等地区都有记录,碳同位素的变化伴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研究显示该事件可能是全球性的,被称为“S-P界线事件”(SPBE)。此次地质事件与T-OAE事件类似,也显示了一次大洋缺氧事件,其发生时有轻碳同位素被排入了大气系统中,但是轻碳同位素的来源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是大火成岩省喷发时排放的轻碳物质注入了海洋-大气系统所致。目前对该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欧洲海相地层,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还知之甚少。我国四川盆地下侏罗统湖相沉积发育良好,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沉积有与大安寨段(T-OAE发生层段)类似的黑色页岩及介壳灰岩,其有机碳同位素负偏,显示了S-P界线事件的影响,其与T-OAE类似也对四川盆地早侏罗世古湖泊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侏罗世 S-P界线事件 大洋缺氧事件 碳同位素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部Cenomanian-Turonian缺氧事件: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17
作者 胡修棉 王成善 +2 位作者 李祥辉 范善发 彭平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7-424,共8页
基于藏南中白垩统Cenomanian-Turonian缺氧事件沉积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黑色页岩的有机质输入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与缺氧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缺氧层内高含量有机碳的黑色页岩与灰绿色页... 基于藏南中白垩统Cenomanian-Turonian缺氧事件沉积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黑色页岩的有机质输入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与缺氧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缺氧层内高含量有机碳的黑色页岩与灰绿色页岩、泥灰岩构成二级旋回地层;有机质的母质输入以海洋生物的菌藻类为主。生物标志物与缺氧事件对应研究表明,Pr/Ph在剖面上的相对含量是判别氧化还原的良好指标,胡萝卜烷含量(β-胡萝卜烷和γ-胡萝卜烷)是反映藏南地区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敏感特征标志物。还原条件下的缺氧事件层内,胡萝卜烷含量特别高,而氧化环境下,胡萝卜烷含量相对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缺氧事件 有机地球化学 西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要提出西藏东南部早白垩世措美大火成岩省 被引量:41
18
作者 朱弟成 夏瑛 +2 位作者 裘碧波 王青 赵志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659-3670,共12页
近年在西藏东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大规模白垩纪火成岩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这里的火成岩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镁铁质岩墙/岩床、辉长岩侵入体以及少量层状超镁铁质岩和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指示现今覆盖面积约50000km... 近年在西藏东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大规模白垩纪火成岩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这里的火成岩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镁铁质岩墙/岩床、辉长岩侵入体以及少量层状超镁铁质岩和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指示现今覆盖面积约50000km2的岩浆活动发生在130~136Ma(峰期约132Ma)之间。镁铁质岩显示OIB型(高Ti)、N—MORB型(低Ti)和过渡型(介于二者之间)三种地球化学类型,其中未受地壳混染的镁铁质岩的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成分类似于Kerguelen地幔柱产物。在扣除堆晶橄榄石之后,通过橄榄石.熔体平衡计算,苦橄玢岩母岩浆的MgO含量约20%,对应的地幔潜温〉1560℃。西藏东南部白垩纪火成岩浆活动这种覆盖范围大、持续时间短和地幔潜温高等特征,非常类似于世界上其它地幔柱成因的大火成岩省或热点,因而将其描述和命名为措美(Comei)大火成岩省是合理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古地理重建资料显示藏南措美大火成岩省和南西澳大利亚同期的Bunbury玄武岩可能代表了同一个大火成岩省(即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很可能记录了Kerguelen地幔柱在132Ma左右的早期岩浆作用,拉开了大印度从澳大利亚分离出来的序幕,影响了同期Weissert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措美大火成岩省 Kerguelen地幔柱 地幔潜温 东冈瓦纳大陆裂解 Weissert大洋缺氧事件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 藏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垩纪中期海相富有机碳沉积的地球生物学背景 被引量:10
19
作者 贾建忠 万晓樵 +1 位作者 张翼翼 赵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白垩纪中期(约125~88Ma)海相富有机碳沉积广泛发育于全球各主要洋盆和沉降区,是许多大油田的重要烃源岩。文中从地球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当时海相富有机碳沉积的地质背景和主控因素,认为在白垩纪中期全球事件频发的特殊背景下,保存条件... 白垩纪中期(约125~88Ma)海相富有机碳沉积广泛发育于全球各主要洋盆和沉降区,是许多大油田的重要烃源岩。文中从地球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当时海相富有机碳沉积的地质背景和主控因素,认为在白垩纪中期全球事件频发的特殊背景下,保存条件(大洋缺氧)和生产力的提高共同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大洋缺氧不但加快了海洋生物的灭绝和更替,使有机质大量堆积,而且促进了营养元素(P、N、Fe等)的再生和厌氧自养型海洋微生物(如蓝细菌、绿硫细菌和古菌类等)的极度繁盛,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而高的生产力又反过来加剧了海洋的缺氧。新的研究成果(Os同位素证据)表明,白垩纪大规模海底火山作用引发了持续的温室效应和海水循环的静滞、紊乱以及弱上升流发育,进而导致生产力的提高和大洋缺氧事件(OAE)的发生,最终造成有机质的广泛堆积和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富有机碳沉积 大洋缺氧事件 古海洋生产力 白垩纪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火成岩省与大规模黑色页岩沉积的成因联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拴宏 裴军令 +3 位作者 胡国辉 张琪琪 税国豪 赵越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920-931,共12页
大火成岩省对全球性大气-海洋环境的巨变及生物灭绝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显生宙(即寒武纪以来)大火成岩省与全球大洋缺氧与生物灭绝有明显的成因联系,显生宙国际地质年代表中多个金钉子均与以大火成岩省、黑色页岩及生... 大火成岩省对全球性大气-海洋环境的巨变及生物灭绝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显生宙(即寒武纪以来)大火成岩省与全球大洋缺氧与生物灭绝有明显的成因联系,显生宙国际地质年代表中多个金钉子均与以大火成岩省、黑色页岩及生物灭绝为代表的全球性地质事件相对应。但由于对前寒武纪,特别是“地球中年期”(18~8亿年,“枯燥的10亿年”)大气氧浓度、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及生物门类及演化认识的局限性,关于前寒武纪大火成岩省与环境的影响及其与黑色页岩沉积的成因联系一直很不清楚。通过对全球哥伦比亚(奴那)超大陆中约13.8亿年全球性大火成岩省及黑色页岩沉积时空分布的研究,发现这些大火成岩省及黑色页岩的分布有明显的规律。约13.8亿年大火成岩省广泛分布在北美、格陵兰、西伯利亚、波罗地、卡拉哈里、刚果、西非、亚马逊、南极及西澳大利亚等大陆上;而同期的黑色页岩在华北及北澳大利亚克拉通广泛分布,在西伯利亚、巴西及印度等克拉通也有分布。根据这些黑色页岩在超大陆重建图中的空间分布,提出了哥伦比亚(奴那)超大陆中这些广泛分布的约13.8亿年黑色页岩可能沉积于连通的大型海相盆地,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局部封闭的小盆地。通过约13.8亿年大火成岩省与黑色页岩内火山灰(斑脱岩)年龄的对比,进一步提出约13.8亿年存在一次与全球性大火成岩省有关的大洋缺氧事件,以此期大火成岩省与黑色页岩为代表的全球性地质事件为中元古代盖层系与延展系提供了精确的界限年龄为1383Ma。初步的研究结果还显示,“地球中年期”可能还有多期的大火成岩省与黑色页岩沉积有时空联系,有望为晚前寒武纪地质年代表划分提供新的事件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火成岩省 黑色页岩沉积 大洋缺氧事件 地质年代表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