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戴宝章 赵葵东 蒋少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6-254,共9页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发现及对其分布特征和成矿机理的研究是近年来海洋地质学和矿床地质学的一大进展。对现代海底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的研究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对古代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的认识。有关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表明:(1)深部热液对流...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发现及对其分布特征和成矿机理的研究是近年来海洋地质学和矿床地质学的一大进展。对现代海底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的研究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对古代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的认识。有关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表明:(1)深部热液对流循环系统是块状硫化物成矿的核心,对流循环模式有简单的热液对流模式和双扩散对流模式。(2)块状硫化物矿床集中分布在大洋中张裂性活动板块边界,与大地构造活动紧密联系。(3)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均有多源性,在强调海水循环淋滤的同时,通过应用新的方法技术,岩浆来源物质(流体及成矿金属等)对一些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的直接贡献得到初步确认。(4)在高温热液活动区及金属硫化物沉积中发现大量生命活动和生物群体,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海底活动 成矿物质 大洋 方法技术 海洋地质学 大地构造 研究进展 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纹岩化对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硫化物成矿的影响:来自青藏高原德尔尼铜矿床的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华添 李江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成矿系统通常与洋底核杂岩构造有关,多发育大型矿床,具有巨大的资源前景。然而,受大洋调查取样手段的限制,超基性岩蛇纹岩化对成矿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德尔尼铜矿床是地质历史上该类矿床的典型案例,对于理解其成... 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成矿系统通常与洋底核杂岩构造有关,多发育大型矿床,具有巨大的资源前景。然而,受大洋调查取样手段的限制,超基性岩蛇纹岩化对成矿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德尔尼铜矿床是地质历史上该类矿床的典型案例,对于理解其成矿模式,以及大洋硫化物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选取德尔尼铜矿床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黄铁矿的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其δ^(34)S值主要分布在-0.4‰~+6.3‰。结合前人研究发现,形成于深部网脉状、条带状矿石中的δ^(34)S值为负值,而经历表层喷流和破碎作用的块状和角砾状矿石中的δ^(34)S值为正值,二者呈对称分布,这主要是由于还原条件下岩浆排气产生的SO_2和H_2S动态平衡并逐渐沉淀S^(2-),表明蛇纹岩化提供的还原环境对热液系统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磁黄铁矿和矿床Ni的分布指示成矿物质中超基性岩的贡献较小,主要物质来源是洋中脊深部的基性岩浆,通过热液循环将物质运移至海底并喷流成矿。对比现今超基性岩赋矿的高温热液硫化物矿床,德尔尼铜矿床形成温度更低,代表了超基性岩赋矿热液硫化物中的中温端元,表明在距离拆离面一定距离(约2~4km)的位置也可能形成大型的热液硫化物矿床,这对于现今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尼铜矿床 硫同位素 超基性岩赋矿矿床 洋底核杂岩 海底硫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 被引量:45
3
作者 刘玉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6,共3页
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刘玉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块状硫化物矿床,热水沉积,变质改造,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机理,成矿模式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刘玉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块状硫化物矿床,热水沉积,变质改造,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机理,成矿模式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刘玉平(中国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水沉积 变质改造 岩浆叠加 成矿机理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军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6期23-30,共8页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资源效应是近30年来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调查研究表明,有200多个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分布于现代海底的各种构造环境中,其中以洋中脊和弧后环境居多,这些矿床中有40多个还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储量,其中...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资源效应是近30年来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调查研究表明,有200多个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分布于现代海底的各种构造环境中,其中以洋中脊和弧后环境居多,这些矿床中有40多个还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储量,其中的10个在目前阶段是可以进行勘探和开采利用的。由于巨大的资源潜力,一些国际著名的矿业公司开始关注并投资于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商业性勘探与开发,并希望在5年内获得商业性效益。而在我国,对于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调查与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收集和整理世界各国调查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产出特征、矿物和元素组成等,分析了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资源潜力,并对我国的调查与勘探工作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潜力 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 成矿作用 矿床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对铜镍硫化物矿床中PGE元素的影响
5
作者 李德东 王玉往 +2 位作者 王京彬 龙灵利 解洪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25-526,共2页
在多数大型、超大型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矿体主要以岩浆就地熔离型、深部熔离-贯入型为主的成矿方式,这类矿体品位高,储量大,是工业上利用最多的矿体。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矽卡岩型和热液叠加的矿体也是存在的,比如金川矿床,除就地... 在多数大型、超大型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矿体主要以岩浆就地熔离型、深部熔离-贯入型为主的成矿方式,这类矿体品位高,储量大,是工业上利用最多的矿体。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矽卡岩型和热液叠加的矿体也是存在的,比如金川矿床,除就地熔离型和深部熔离-贯入型矿体外,还存在着热液叠加改造的阶段(汤中立等,2006),有时这种热液中的PGE元素非常高,如金川热液叠加的矿石中(Pt+Pd)/(Os+Ir+Ru)值达735,比其它类型矿石高两个数量级(苏昌学,2009),虽然这个阶段的矿体规模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体 铜镍硫化物矿床 矿石 P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洋中脊TAG热液区硫化物铅和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53
6
作者 蒋少涌 杨涛 +2 位作者 李亮 赵葵东 凌洪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597-2602,共6页
位于大西洋洋中脊26.08°N的 TAG 热液区是目前己知的赋存在无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区的一个最大的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新测得来自 ODP-158航次钻孔的9件热液硫化物的铅、硫同位素组成;2件铁锰氧化物和1件底盘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组成... 位于大西洋洋中脊26.08°N的 TAG 热液区是目前己知的赋存在无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区的一个最大的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新测得来自 ODP-158航次钻孔的9件热液硫化物的铅、硫同位素组成;2件铁锰氧化物和1件底盘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矿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 为18.2343~18.3181,^(207)pb/^(204)Ph 为15.4717~15.5061,^(208)Pb/^(204)Pb 为37.7371~37.8417;它们位于该区底盘玄武岩(^(206)Pb/^(204)Pb=18.1454,^(207)Pb/^(204)Pb=15.4572,^(208)Pb/^(204)Pb=37.6534)和近洋底铁锰氧化物(^(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 分别为18.6907~18.9264,15.5615~15.6279,38.1164~38.3687)的铅同位素组成之间。三者呈线性相关关系,说明硫化物中铅来源于地幔(玄武岩)与海水(铁锰氧化物)的两端元混合。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 为6.2‰~9.5‰,它明显高于地幔玄武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0‰),也高于东太平洋海隆 EPR21°N(δ^(34)S=0.9‰~4.0‰)和大西洋洋中脊 MAR23°N(δ^(34)S=1.2‰~2.8‰)等热液活动区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这一特征反映了 TAG 热液体系中硫来源于地幔玄武岩硫与海水硫酸盐无机还原作用产生的硫的两端元混合。此,铅硫同位素研究为现代大洋底热液硫化物矿床形成过程中矿质来源及流体混合作用提供了十分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硫同位素 矿质来源 流体混合作用 大洋底热液硫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中大型热液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条件 被引量:5
7
作者 崔汝勇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大洋的多种构造地质环境中 ,至今为止已发现了众多热液硫化物矿床和矿化点 ,其中有一些是大型矿床。分析研究发现 ,一个矿床的形成有多种控制条件 ,这些大型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受到多个条件的综合控制 ,其中的每一个条件通常仅能形成与该... 大洋的多种构造地质环境中 ,至今为止已发现了众多热液硫化物矿床和矿化点 ,其中有一些是大型矿床。分析研究发现 ,一个矿床的形成有多种控制条件 ,这些大型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受到多个条件的综合控制 ,其中的每一个条件通常仅能形成与该条件相适应的小且不稳定的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 构造地质 硫化物矿床 混合作用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矿物的主要类型和产出特征:热液蚀变过程中铂族元素的富集机理 被引量:9
8
作者 董宇 魏博 王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75-2888,I0025,I0026,共16页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我国最主要的铂族元素(PGE)资源产地,其矿石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明显,并产出多种铂族矿物(PGM)。岩浆演化和热液蚀变过程中PGE的迁移富集机制和PGM的成因,一直是研究PGE地球化学行为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金川铜镍...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我国最主要的铂族元素(PGE)资源产地,其矿石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明显,并产出多种铂族矿物(PGM)。岩浆演化和热液蚀变过程中PGE的迁移富集机制和PGM的成因,一直是研究PGE地球化学行为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PGM的研究发现,其主要类型包括含PGE的硫砷化物(硫砷铱矿)和砷化物(砷铂矿),Pd的铋化物、碲化物和硒化物,以及少量其他铂族矿物。其中,硫砷铱矿可包裹于各种贱金属硫化物(镍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中,表明硫砷铱矿可能结晶于早期的含As硫化物熔体,随后被包裹于硫化物熔体冷凝分异产生的单硫化物固溶体(MSS)和中间硫化物固溶体(ISS)中。硫化物熔体中的As可能主要通过地壳混染作用加入幔源岩浆。大量铋钯矿(PdBi)呈微细乳滴状包裹于黄铜矿中,为晚期ISS冷凝形成黄铜矿过程中出溶的产物。少量铋钯矿(PdBi_(2))呈不规则状充填于矿物裂隙,与次生磁铁矿脉紧密共生,并随矿石的蚀变程度增加,铋钯矿的化学成分由PdBi逐渐向PdBi_(2)转变,表明这部分铋钯矿为后期热液蚀变产物。铋碲钯矿和钯的硒化物则主要产出于镍黄铁矿裂隙且与次生磁铁矿紧密共生,指示明显的热液成因。钯的硒化物的出现表明,岩浆期后酸性、高盐度、高氧逸度的富Cl^(-)流体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Pd的迁移和富集起到了关键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 铂族矿物 贱金属硫化物 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提斯西段塞尔维亚?ukaru Peki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型铜金矿床的热液蚀变和硫化物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被引量:5
9
作者 单思齐 谢桂青 +2 位作者 刘文元 郑佳浩 邢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5-1109,共25页
查明蚀变和硫化物分带特征是建立斑岩-浅成低温铜金成矿系统的矿床模型与找矿预测的关键。?ukaru Peki铜金矿床是特提斯西段塞尔维亚Timok矿集区近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上部矿带资源量铜154万吨@2.45%,金86吨... 查明蚀变和硫化物分带特征是建立斑岩-浅成低温铜金成矿系统的矿床模型与找矿预测的关键。?ukaru Peki铜金矿床是特提斯西段塞尔维亚Timok矿集区近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上部矿带资源量铜154万吨@2.45%,金86吨@1.37 g/t;下部矿带资源量铜1428万吨@0.83%,金295吨@0.17 g/t),矿体主要产于晚白垩世安山岩中。目前关于该矿床热液蚀变与矿化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方向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根据钻孔编录信息,利用短波红外(SWIR)光谱技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典型剖面钻孔中的岩矿石样品开展研究,厘定了?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热液蚀变和金属硫化物分带特征。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垂向分带特征:下部斑岩铜金矿体、中部斑岩-浅成低温过渡铜金矿体和上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体。矿区热液蚀变分带特征明显,其中斑岩铜金矿体以岩体为中心,由内向外可划分为钾硅酸盐化带、青磐岩化带、绿泥石-白云母带和石英-白云母带,绿泥石-白云母带中的白云母SWIRAl-OH 2200nm吸收峰波长高于石英-白云母带;斑岩向浅成低温过渡铜金矿体发育硬水铝石-叶蜡石带;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体发育高级泥化蚀变,由内向外可划分为石英-明矾石带、地开石-高岭石带和蒙脱石带。?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金属硫化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斑岩铜金矿体由下至上表现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赤铁矿);过渡铜金矿体主要为:砷黝铜矿+(斑铜矿+黄铜矿+蓝辉铜矿+铜蓝)组合;高硫铜金矿体为硫砷铜矿+铜蓝组合。总体上,矿床下部为Cu-Fe-S体系,中部贯穿Cu-As-Sb-S体系,向上转变为Cu-S体系。硫化物组合从深部早阶段的高温低硫化态转为中浅部晚阶段的低温高硫化态。结合化探分析资料,建立热液蚀变和硫化物分带模型,推测?ukaru Peki铜金矿床北西部存在很大的找矿潜力。?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紫金山金铜矿床深边部增储、冈底斯成矿带寻找晚白垩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矿床 高硫型浅成低温矿床 ?ukaru Peki铜金矿床 蚀变 硫化物组合 Timok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烟囱体的生长模式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长华 曾志刚 殷学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海底硫化物 生长模式 烟囱 现代 海底活动 现状 演化规律 矿床 矿产资源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新生代大陆裂谷作用期间前寒武纪火山成因硫化物源重新活化的低温热液金矿床
11
作者 Michael S. Fulp 高乾兰 《黄金科技动态》 1991年第5期24-25,共2页
超浅成低温热液含金石英脉通常被解释为热泉金矿,在新墨西哥州中部,这种热泉金矿是由前寒武纪黑尔峡谷绿岩带中火山喷气成因的含 Au-Cu-Ag 的黄铁矿化燧石重新活化而形成的。含金石英脉可能是在晚新生代拉张断裂作用和与邻近的里奥格兰... 超浅成低温热液含金石英脉通常被解释为热泉金矿,在新墨西哥州中部,这种热泉金矿是由前寒武纪黑尔峡谷绿岩带中火山喷气成因的含 Au-Cu-Ag 的黄铁矿化燧石重新活化而形成的。含金石英脉可能是在晚新生代拉张断裂作用和与邻近的里奥格兰德裂谷发育有关的高热流期间侵位形成的。这些概念对矿产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绿岩地体(含化石或具现代热泉活动)被裂谷边界断层所切割,区域性的勘探主要集中在这些绿岩地体,这有可能导致发现其它浅成低温热液金-石英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矿床 硫化物 火山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平洋海隆2°S热液区硫化物He、Ar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强 李小虎 +2 位作者 毕冬伟 伍锡昌 初凤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89-,共1页
自东太平洋海隆(EPR)21°N首次发现高温热液喷口(Francheteau et al.,1979;Spiess et al.,1980)以来,沿EPR发现了一系列活动热液喷口和硫化物矿床。大量热液活动调查研究表明不同喷口热液流体化学特征具有很大相似性(Von Damm,1990;... 自东太平洋海隆(EPR)21°N首次发现高温热液喷口(Francheteau et al.,1979;Spiess et al.,1980)以来,沿EPR发现了一系列活动热液喷口和硫化物矿床。大量热液活动调查研究表明不同喷口热液流体化学特征具有很大相似性(Von Damm,1990;Von Damm et al.,1995),例如最早报道的加拉帕格斯裂谷热液流体3He/4He比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Lupton et al.,1977;Jenkins et al.,1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海隆 Ar He 流体 同位素组成 硫化物矿床 活动 化学特征 高温 帕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 被引量:62
13
作者 徐克勤 王鹤年 +1 位作者 周建平 朱金初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41-256,共16页
现代海底喷流-沉积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海底热液成矿理论的发展,也大大地提高了对古代海底喷流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研究水平。本文指出喷流-沉积是重要的成矿作用,提出喷流-沉积矿床是华南Cu、Pb、Zn、Sn、Ag、A... 现代海底喷流-沉积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海底热液成矿理论的发展,也大大地提高了对古代海底喷流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研究水平。本文指出喷流-沉积是重要的成矿作用,提出喷流-沉积矿床是华南Cu、Pb、Zn、Sn、Ag、Au等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形成了一批超大型矿床,并将华南许多曾被认为属夕卡岩型的矿床重新确认为喷流-沉积矿床。文章还论述了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分类、时空分布及其成矿特点等问题,提出断裂拗陷带型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华南具有特色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喷流-沉积 块状硫化物矿床 海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中脊热液场硫化物的铅同位素
14
作者 董贻平(摘译) 孟祥营(校) 《海洋地质动态》 1988年第10期12-13,共2页
洋中脊上许多热液喷口的发现提供了在矿床形成时研究成矿作用的机会。从铅同位素比值的差异,可以识别矿床的来源。本文分析了7个现代不同温度特征热液场的13个样品,下面分别就有、无沉积物洋脊热液场的铅同位素作以下讨论。1、没有沉积... 洋中脊上许多热液喷口的发现提供了在矿床形成时研究成矿作用的机会。从铅同位素比值的差异,可以识别矿床的来源。本文分析了7个现代不同温度特征热液场的13个样品,下面分别就有、无沉积物洋脊热液场的铅同位素作以下讨论。1、没有沉积物的洋脊洋中脊现代热液系统的铅同位素研究已识别出北纬21°东太平洋海隆和胡安·德富卡洋脊南部的硫化物中铅的主要来源是玄武质源。海山轴和因代沃热液场能表明Pb源是玄武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硫化物 矿床 洋中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1号矿体矿石成因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泸文 汤中立 +3 位作者 闫海卿 焦建刚 徐刚 邱根雷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34-345,共12页
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赋存于超镁铁岩体中,是世界第三大镍矿床。金川岩体中部(1#矿体)Ni金属储量约占整个金川矿床的56.8%,岩石呈同心带状分布,矿体横剖面形态为舌状,中间为网状矿石,周围是浸染状矿石,其网状结构矿石丰度远远高于... 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赋存于超镁铁岩体中,是世界第三大镍矿床。金川岩体中部(1#矿体)Ni金属储量约占整个金川矿床的56.8%,岩石呈同心带状分布,矿体横剖面形态为舌状,中间为网状矿石,周围是浸染状矿石,其网状结构矿石丰度远远高于其他矿石类型。1#矿体不同类型矿石亲Cu元素100%硫化物计算后,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指示矿石的IPGE具有、高低2个系列的数值特征,Pt变化很大,大部分样品Pt/(Pt+Pd)值在(0.3~0.7)范围之外。钻孔样品Ni、Cu品位的变化指示富Cu矿石富集于网状矿体中、下部,网状矿石的Ni、Cu品位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Ni/Cu值在深部变化较大。研究认为,1#矿体遭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明显,矿石IPGE的变化和小尺度的Ni/Cu值循环变化由MSS分离结晶作用所致,矿体中、下部富集富Cu矿石和深部Ni/Cu值变化较大由MSS分离结晶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综合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 铜镍硫化物矿床 蚀变作用 MSS分离结晶作用 矿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被引量:8
16
作者 别风雷 李胜荣 +1 位作者 侯增谦 孙岱生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5-342,共8页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热液活动的产物 ,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海隆、西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西南太平洋以及大西洋中脊 ,其产出构造背景为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及地幔热点处。该文系统地总结了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特点 ...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热液活动的产物 ,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海隆、西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西南太平洋以及大西洋中脊 ,其产出构造背景为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及地幔热点处。该文系统地总结了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特点 ,对各地质环境中矿化的规律进行了对比 ,并对其形成机制等热点问题作了概述 ,详细介绍了矿床成因方面的新进展 ,着重阐述了海底多金属矿床的双扩散对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海底活动 大洋中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铅锌硫化物矿床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术根 姚翠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83-2692,共10页
为探究曲仁盆地北缘以凡口为代表的铅锌硫化物矿床的矿床成因,对该区矿石及与矿化有关的岩体做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矿石和铅锌黄铁矿矿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为富轻稀土右倾型,但大部分铅锌黄铁矿... 为探究曲仁盆地北缘以凡口为代表的铅锌硫化物矿床的矿床成因,对该区矿石及与矿化有关的岩体做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矿石和铅锌黄铁矿矿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为富轻稀土右倾型,但大部分铅锌黄铁矿矿石重稀土段曲线右倾程度明显较低,说明黄铁矿矿化和铅锌矿化系具有不同的成矿过程,但存在物源继承关系;Eu在铅锌矿床矿石中呈正异常,在黄铁矿矿床矿石中呈低负异常,推测有偏酸性热液参与铅锌成矿作用;∑REE在燕山期侵入岩中最高,在区域寒武系地层中次之,在铅锌黄铁矿矿石中最低,推断铅锌成矿构造热事件或岩浆热事件引发了稀土元素活化迁移;矿石稀土元素的赋矿围岩灰岩、燕山一期花岗岩和中基性脉岩标准化配分曲线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平坦化,反映铅锌成矿物质有多个来源;矿石与其他地质体的REEQ型聚类结果表明赋矿碳酸盐岩层是黄铁矿矿化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虽燕山一期花岗质岩浆为铅锌矿化提供成矿物质,但盆地基底碎屑岩层是主要成矿物质来源,燕山中晚期中基性岩脉则参与了晚期铅锌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口式铅锌硫化物矿床 稀土元素 配分模式 Q型聚类分析 两期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岩中海底热液沉积矿床岩石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春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28-229,共2页
以沉积岩为主岩的赋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海底热液沉积”成因假说目前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八十年代以来对其讨论较广泛,使“层控矿床”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系统进行沉积岩中海底热液矿床岩石学研究,必然为全面认识这类矿床的特征和成因提... 以沉积岩为主岩的赋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海底热液沉积”成因假说目前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八十年代以来对其讨论较广泛,使“层控矿床”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系统进行沉积岩中海底热液矿床岩石学研究,必然为全面认识这类矿床的特征和成因提供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沉积矿床 硫化物矿床 矿床形成 含矿岩系 钠长石岩 层控矿床 似碧玉岩 活动 喷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铅硐山、银母寺铅锌矿床硫化物矿物草莓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复新 《地质与勘探》 CAS 1986年第5期40-42,共3页
本区所见硫化物矿物草莓是生物沉积作用的产物。关于硫化物矿物草莓,目前国内仅见黄铁矿、方铅矿草莓的报道。笔者最近在研究铅硐山、银母寺铅锌矿床过程中。
关键词 硫化物矿物 闪锌矿 硫化矿物 锌矿物 有色金属矿床 铅锌矿床 银矿物 方铅矿 改造 重结晶作用 千枚岩化 银母寺 生物碎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硫化矿物自然电位信号特征实验研究
20
作者 张鹏飞 崔益安 李浩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7-1027,共11页
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自然电场法对其有独特的响应,可以快速圈定矿床范围.认识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产生自然电场异常的机制机理,掌握相应的自然电位信号特征,可以为深海金属矿产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本文... 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自然电场法对其有独特的响应,可以快速圈定矿床范围.认识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产生自然电场异常的机制机理,掌握相应的自然电位信号特征,可以为深海金属矿产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基于镜像法对层状模型中的等效电偶极子自然电场进行正演数值计算.开展了实验室物理模拟实验,对不同组成、不同埋藏方式的矿物产生的自然电位信号进行分析,对潜在的地电池模型进行了模拟.数值计算和物理模拟实验表明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矿床在层状模型中产生的自然电位信号特征与矿产极化角度、信号观测方式等因素紧密相关.同时发现不同组成成分的矿体会因不同金属的氧化还原能力形成不同的地电池模型,产生不同特征的自然电位信号,组成成分类似的矿物也会因赋存形式的不同引起自然电位信号的差异.这些研究工作可以为更好地理解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物自然电场机制机理,为自然电场数据分析与解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电位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