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大沽河河口湿地芦苇的生长及生物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昝肖肖 徐宾铎 +2 位作者 任一平 王小林 蔡星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33,共7页
根据2009年4~10月在大沽河河口湿地进行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调查,研究该区域芦苇主要生长季节期间生长及生物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芦苇株高逐渐增加,10月最高达(2305.35±65.48)(平均值±标准误差,下同)... 根据2009年4~10月在大沽河河口湿地进行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调查,研究该区域芦苇主要生长季节期间生长及生物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芦苇株高逐渐增加,10月最高达(2305.35±65.48)(平均值±标准误差,下同)mm;植株密度呈下降趋势,5月最高为(362.33±24.52)株.m-2,9月最低为(255.0±36.17)株.m-2;株高与植株密度二者无显著相关性。地上部生物量月间变化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0月,干质量变化范围为(37.59±13.94)~(7033.02±967.37)g.m-2。叶片、茎与叶鞘等构件生物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干质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分别为(1264.32±202.19)、(3667.58±475.22)、(1123.78±178.37)g.m-2。5~10月,芦苇地上部同化器官与非同化器官生物量之比F/C值呈降低趋势,地上部非同化器官生物量对地上部总生物量的变化有较大贡献。初步分析表明降水量对芦苇地上部生物量增长有较大影响。芦苇地下各层生物量变化基本相同,月间差异不显著。芦苇根冠比5~10月处于0.29~1.93范围内。芦苇根冠比的变化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变化与地上、地下生物量密切相关。根系生长变化与芦苇植株自身对营养等生存条件获取的自我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沽河河口湿地 芦苇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根冠比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和Fragstats的大沽河河口候鸟栖息地生境格局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徐逸飞 冯一凡 +1 位作者 杨金明 王凯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6期48-56,共9页
为探究栖息地生境格局对候鸟群落结构的影响,判定引起候鸟群落波动的驱动力指标及与候鸟迁徙活动相关性较高的关键生境因子,本文以大沽河河口湿地为研究区,采用景观格局指数与适宜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大沽河河口湿地生境格局的... 为探究栖息地生境格局对候鸟群落结构的影响,判定引起候鸟群落波动的驱动力指标及与候鸟迁徙活动相关性较高的关键生境因子,本文以大沽河河口湿地为研究区,采用景观格局指数与适宜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大沽河河口湿地生境格局的演化特征及候鸟群落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候鸟种类和数量均不同程度的减少,候鸟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2)研究区生境格局破碎度不断加深,多样性与异质性逐步降低,适宜候鸟栖居的空间逐步缩减。3)景观水平上,对候鸟迁徙活动的影响度排序结果为破碎度指标>多样性指标>聚散度指标>连通度指标。4)类型水平上,对候鸟栖息环境及迁徙活动影响度较高的生境为农田、盐沼植被群落和裸地。综上,城市化和人类开发活动是造成区域生境格局演变及候鸟群落结构波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鸟栖息地 生境修复 景观格局 适宜度评价 大沽河河口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