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菜对燃煤排放大气颗粒物沉降重金属的叶面吸收
1
作者 刘欣 童欣 +3 位作者 陈志怀 张婷婷 郭豪华 罗小三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1-800,共10页
煤等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大量颗粒物和重金属进入大气,再以干湿沉降的形式输入农田环境,从而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及其重金属累积,并经食物链间接威胁人类健康;富含重金属的大气颗粒物可通过沉降至土壤中经根吸收和干沉降至作物叶表直接吸收2... 煤等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大量颗粒物和重金属进入大气,再以干湿沉降的形式输入农田环境,从而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及其重金属累积,并经食物链间接威胁人类健康;富含重金属的大气颗粒物可通过沉降至土壤中经根吸收和干沉降至作物叶表直接吸收2种途径进入植物体内,但其相应占比和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设计了侧开式(覆细颗粒物(PM2.5)滤膜)透明气室进行蔬菜盆栽试验,模拟不同燃煤地区的实际大气颗粒物干沉降量,定量比较了我国南方、北方2种代表性燃煤电厂粉煤灰分别通过沉降至土壤和叶表两种方式对生菜生长和叶片累积典型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沉降是农作物中镉(Cd)、铅(Pb)、铬(Cr)、砷(As)的重要来源,生菜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均随粉煤灰沉降量升高,叶面直接吸收是其累积大气颗粒物中Cd、Pb的主要途径,占比分别可达40.9%~84.2%和62.3%~85.6%;但当大气沉降通量较高或者生物有效性较低时,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如As主要经土壤-根迁移、吸收、转运的途径被叶片累积。南方粉煤灰由于大部分重金属含量或在土壤-生菜系统中的生物有效性高于北方粉煤灰,相应的叶片重金属积累和光合活性降低及毒性效应减产也更强。因此,源头防控、削减燃煤等排放大气颗粒物的重金属沉降输入以及抑制叶面滞尘等综合污染治理措施对保障燃煤区农作物生长和叶菜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环境健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污染 粉煤灰 重金属 植物叶面吸收 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老年人群血清淀粉样蛋白P组分影响的定群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琼 方建龙 +6 位作者 刘园园 周敬文 孔凡玲 邓富昌 符元证 董皓冉 施小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9-234,共6页
为了解济南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暴露对老年人群血清淀粉样蛋白P组分(SAP)的急性影响,评估大气颗粒物暴露对人群神经系统的健康风险,以山东省济南市甸柳社区为研究地点,采用定群研究设计,对社区76名健康老年人进行5次重复测量,结合社区... 为了解济南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暴露对老年人群血清淀粉样蛋白P组分(SAP)的急性影响,评估大气颗粒物暴露对人群神经系统的健康风险,以山东省济南市甸柳社区为研究地点,采用定群研究设计,对社区76名健康老年人进行5次重复测量,结合社区附近(<2 km)环保监测超级站的PM2.5和PM 10浓度数据,在控制年龄、性别等协变量情况下,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别分析PM2.5和PM 10暴露对SAP的效应影响.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与老年人群SAP的升高呈正相关;PM2.5累积滞后0~6 h,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IQR),SAP水平升高18.73%(95%CI为9.20%~29.08%)(FDR H-P<0.05)(其中,CI为可信区间,FDR H-P为经多重校正后的P值);PM 10累积滞后0~6 h,每升高1个IQR,SAP水平亦升高,但变化不显著(FDR H-P>0.05).研究显示,大气颗粒物暴露可以引起人群反应神经退行性病变的SAP指标升高,提示大气颗粒物对人群神经系统具有潜在威胁;PM2.5对SAP的效应高于PM 10,提示小粒径颗粒物具有较高的健康危害,应加强对小粒径颗粒物的健康影响和干预防护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污染 PM2.5 PM 10 短期暴露 神经系统损害 累积滞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华东 蒋永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0年第3期19-26,共8页
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仅与颗粒物的总浓度有关,而且与其粒径大小分布有关,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兼顾其粒径大小的大气颗粒物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以北京为例,在北京七个不同功能区用十级级联碰撞采样器进行采样,评价了大气... 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仅与颗粒物的总浓度有关,而且与其粒径大小分布有关,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兼顾其粒径大小的大气颗粒物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以北京为例,在北京七个不同功能区用十级级联碰撞采样器进行采样,评价了大气颗粒物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污染 环境质量状况 评价参数 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方法研究 粒径分布 北京地区 质量评价方法 人体健康 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4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污染 环境科学研究 污染物排放 多环芳烃 飞灰 中国环境 环图 污染特征 影响因素 科学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大气污染物消光测量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夕渊 祁玉梅 +3 位作者 乔亚东 李旸 王宇航 王凤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40,共12页
基于光在长光程吸收池中的传输特性,设计了一套新型的大气污染颗粒物消光模拟测量系统。该系统由消光测量装置和大气污染颗粒物模拟装置构成。消光测量装置主要由激光器、开放式Herriot长光程吸收池和光功率计构成。在消光测量装置中,... 基于光在长光程吸收池中的传输特性,设计了一套新型的大气污染颗粒物消光模拟测量系统。该系统由消光测量装置和大气污染颗粒物模拟装置构成。消光测量装置主要由激光器、开放式Herriot长光程吸收池和光功率计构成。在消光测量装置中,开放式Herriot长光程吸收池将某一波长的光经固定角度的镜片多次反射达到增大光程的目的;同时有利于对其内部反射镜表面的清洁,提高消光测量的灵敏度;还能够实时检测用于消光的颗粒物浓度。消光系数通过吸收池入口和出口处监测到的光功率计算获得,光功率的测量中利用差分法降低了激光器本身能量波动带来的误差,提高消光系数测量的准确性。通过与真实大气雾霾情况下激光雷达测量到的消光系数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搭建消光模拟测量系统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污染颗粒物 Herriot长光程吸收池 消光系数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道路环境PM_1、PM_(2.5)和PM_(10)污染水平 被引量:11
6
作者 沈俊秀 肖珊 +2 位作者 余琦 马蔚纯 陈立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6-1207,共2页
道路环境是城市中颗粒物污染的典型微环境,同时又是人群受大气颗粒物污染暴露的典型微环境.日复一日的通勤出行使居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道路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我国道路环境的颗粒物浓度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得多,尤其在交... 道路环境是城市中颗粒物污染的典型微环境,同时又是人群受大气颗粒物污染暴露的典型微环境.日复一日的通勤出行使居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道路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我国道路环境的颗粒物浓度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得多,尤其在交通干线附近的颗粒物水平更为惊人.因此道路环境的颗粒物污染对人群暴露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环境 污染水平 PM2.5 PM10 大气颗粒物污染 上海市 人群暴露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结构对离子风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庆 侯雪超 +3 位作者 张文婷 杜云鹏 何寿杰 张晓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34-4340,共7页
为研究电晕放电离子风的流场分布以及微细颗粒物在流场中的运动规律,采用线–板放电装置及2种不同结构的线-孔板放电装置,在分析电晕放电是空间电场分布和射流口入射风速分布的基础上,对放电空间流场网格分布细化,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 为研究电晕放电离子风的流场分布以及微细颗粒物在流场中的运动规律,采用线–板放电装置及2种不同结构的线-孔板放电装置,在分析电晕放电是空间电场分布和射流口入射风速分布的基础上,对放电空间流场网格分布细化,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了3种不同电极间结构下离子风的流场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了接地极板附近的流场状态。模拟结果表明:电极结构及极配方式是影响离子风流场分布的主要因素。孔板结构消弱了离子风在孔板附近的风速,且电晕极正对孔板开孔圆心的配置时消弱作用最为明显。在线-孔放电结构中,离子风将带动颗粒物进入孔板与接地板形成的密闭空间,该部分粉尘将直接被收集,证明了通过改变电极结构有利于改善离子风对粉尘收集的负面影响,有效提高对微细粉尘、低比电阻粉尘的收集效率,达到超低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风 流场 大气颗粒物污染 超低排放 孔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医学
8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环境医学 健康效应 砷中毒 累积暴露量 环境卫生 固硫煤 煤烟型大气污染 大气颗粒物污染 环图 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