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乌鲁木齐大气细颗粒物PM2.5水溶性离子浓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
刘新春
陈红娜
赵克蕾
钟玉婷
闫景武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9
|
|
2
|
乌鲁木齐大气细颗粒物(PM_(2.5))有机碳和元素碳污染特征分析 |
刘新春
陈红娜
赵克蕾
钟玉婷
闫景武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3
|
大气细颗粒物PM2.5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关系及影响 |
李文香
黄凯清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4
|
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大气颗粒物PM_(2.5)和PM_(10)中的六价铬 |
刀谞
吕怡兵
滕恩江
张霖琳
王超
李丽和
|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3
|
|
5
|
乌鲁木齐气溶胶粒径分布及细颗粒物(PM_(2.5))浓度变化分析 |
刘新春
陈红娜
赵克蕾
钟玉婷
闫景武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6
|
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特征及环评工作的应对研究 |
陈璐
赵东风
薛建良
欧阳振宇
孙慧
|
《应用化工》
CAS
CSCD
|
2013 |
2
|
|
7
|
微波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细颗粒物(PM2.5)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
戴玄吏
李丹
章霖之
蒋少杰
余益军
王延军
董黎静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8
|
大气细颗粒物控制对我国城市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 |
陈仁杰
陈秉衡
阚海东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0
|
|
9
|
遂宁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现状及成因 |
孙阳昭
沈剑飞
刘俐媛
陈扬
马中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10
|
植物墙与细颗粒物(PM_(2.5)) |
姜珉
周秋云
王宗标
|
《园林》
|
2013 |
2
|
|
11
|
苏南农村地区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
周震峰
刘康
孙磊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2
|
大气细颗粒物致大鼠肺泡巨噬细胞DNA损伤 |
孟紫强
张全喜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13
|
关于召开“第十八届全国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汞污染防治暨细颗粒物(PM2.5)治理技术研讨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
|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燃煤PM_(2.5)不同组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效应 |
王菲菲
王先良
刘芳盈
吕占禄
钱岩
朋玲龙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15
|
不同高度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 |
吴水平
蓝天
左谦
陶澍
边海
吴丹朱
穆怀斌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16
|
河南省平顶山市大气PM_(10)和PM_(2·5)污染水平及其微量元素特征 |
刘章现
蔡宝森
张江石
王国贞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7
|
卫星遥感监测近地表细颗粒物多元回归方法研究 |
贾松林
苏林
陶金花
王子峰
陈良富
尚华哲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2
|
|
18
|
大气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于瑾
姜伟
马兴冠
张荣新
江涛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9
|
武汉市冬夏季大气PM_(2.5)浓度及其烃类化合物的变化特征 |
周家斌
王磊
钱佳
苑金鹏
祁士华
刘艳丽
|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20
|
基于大气PM_(2.5)污染的建筑外窗缝隙通风换气次数动态变化特性 |
陈超
万亚丽
陈紫光
蔺洁
王亚峰
吴玉琴
赵力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