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防联控政策对“2+26”城市大气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
1
作者 常天阳 冯琳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2-1731,共10页
大气环境效率可以反映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平衡程度,评估联防联控政策对大气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下一阶段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19年“2+26”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模型(Super-SBM模型)测算大气环境效... 大气环境效率可以反映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平衡程度,评估联防联控政策对大气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下一阶段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19年“2+26”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模型(Super-SBM模型)测算大气环境效率,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检验联防联控对整体和不同效率组城市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大气环境效率年均值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0.717升至2019年的0.810,总体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ML指数年均提升12.70%,技术进步是大气环境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②除个别年份外,大气环境效率、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工具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低集聚”主要分布在西南部。③直接效应上,命令控制型工具、环保支出产生正向影响,经济激励型工具、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上,高、中效率组的命令控制型工具、经济激励型工具、交通压力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低效率组的命令控制型工具、交通压力产生负向溢出效应,经济激励型工具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研究显示,联防联控政策的影响通过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工具实现,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需要结合城市特征赋予有区别的合作任务,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防联控政策 大气环境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SDM) “2+26”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大气环境效率评价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9
2
作者 丁镭 卢滢宇 叶霜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75-1085,共11页
合理评估区域大气环境效率是落实污染物减排政策和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非径向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维度测算了2006-2015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大气环境效率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在2006-2015年间,浙江省大... 合理评估区域大气环境效率是落实污染物减排政策和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非径向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维度测算了2006-2015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大气环境效率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在2006-2015年间,浙江省大气环境静态效率的平均值为0.592 4,污染减排治理的潜力依然巨大。浙江省大气环境动态效率实现了年均6.47%、累计75.81%的增长,且增速存在显著城市差异,杭州最快,宁波、嘉兴次之;大气环境效率的提升主要由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扩大的“双轮驱动”影响。11个城市在4种高低环境效率矩阵中的分布数量相对均匀,没有出现H/H、L/L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未来,需充分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实际状况,制定差异化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提升大气环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大气环境效率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区大气环境效率的异质性、动态演化与成因识别 被引量:6
3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1 位作者 杨宝臣 程云鹤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3,共9页
提升大气环境效率是改善中国大气环境质量、减少雾霾天气频发的重要途径。利用非径向DDF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考察了2006-2015年间中国13个主要工业省市大气环境效率的异质性、动态演化及其成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13个主要工业省区... 提升大气环境效率是改善中国大气环境质量、减少雾霾天气频发的重要途径。利用非径向DDF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考察了2006-2015年间中国13个主要工业省市大气环境效率的异质性、动态演化及其成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13个主要工业省区大气环境效率偏低,地区异质特征显著,效率改进空间较大,纯技术效率是大气环境效率较低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动态效率的分解,发现中国主要工业省市大气环境效率的提升完全依靠技术进步来驱动;根据大气污染防治优劣势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主要工业省市大气环境效率两极分化趋势非常明显,省市之间的效率差距有可能继续扩大。所得结论以期为中国主要工业省市有针对性地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效率 工业省市 地区异质性 动态演化 成因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的异质性、技术差距与中国区域大气环境效率 被引量:4
4
作者 汪克亮 王丹丹 孟祥瑞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5,共8页
文章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的异质性,基于全要素生产理论与共同前沿生产函数框架,建立大气环境效率测度DEA模型,并以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份与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效率值的高低将全国各省份归入具有不... 文章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的异质性,基于全要素生产理论与共同前沿生产函数框架,建立大气环境效率测度DEA模型,并以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份与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效率值的高低将全国各省份归入具有不同大气环境效率特征的四类地区,运用"共同技术率(MTR)"这一指标刻画三大区域之间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的差距,基于面板数据与Tobit模型实证检验省际大气环境效率与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气环境效率水平较低,区域异质特征突出,大气污染减排潜力巨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大气环境治理技术差距较为明显,落后省份赶超先进省份的难度较大;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能源消费结构、环境规制、经济开放度对中国省际大气环境效率与大气环境治理技术水平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效率 异质性环境治理技术 共同前沿生产函数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大气环境效率的测算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克亮 刘蕾 +1 位作者 孟祥瑞 杨宝臣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97-101,共5页
基于区域技术异质性假定与共同边界理论,文章将大气污染排放物视为非期望产出,利用考虑投入产出松弛变量的SBM-Undesirable方法系统考察2006—2013年中国省域大气环境效率与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的差异性,运用面板计量Tobit回归模型定量考... 基于区域技术异质性假定与共同边界理论,文章将大气污染排放物视为非期望产出,利用考虑投入产出松弛变量的SBM-Undesirable方法系统考察2006—2013年中国省域大气环境效率与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的差异性,运用面板计量Tobit回归模型定量考察省域大气环境效率水平及其治理技术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大气环境效率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三大区域之间大气环境治理技术落差较大,大气污染减排潜力巨大;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提升贸易开放度有利于促进大气环境效率及其治理技术的改善,相比之下,煤炭消费比重的提高与财政分权则起到了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效率 异质性环境治理技术 共同边界 影响因素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传明 沈洁 卓青青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99,共8页
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的科学测度,是实现节能减霾和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该文以2012-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动态两个角度测算大气环境效率,分析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长三... 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的科学测度,是实现节能减霾和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该文以2012-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动态两个角度测算大气环境效率,分析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仍有提升空间,其中纯技术效率是导致效率整体偏低的主要因素;省域大气环境效率差异明显,上海最高而安徽最低;以效率均值为临界点,城市群可归类于“高-高-高”、“高-低-高”、“低-低-高”、“低-高-低”、“低-低-低”5种类型;研究期内大气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逐步增长趋势,其中技术进步起到了最主要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更好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乃至全国大气环境治理水平,作者提出系列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效率 长三角城市群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的地区差异、动态演进与影响机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汪克亮 刘悦 杨宝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5-140,共6页
基于SBM-Undesirable(SU)模型与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GML)生产率指数,分别从效率与生产率两个维度建立城市大气环境效率评价模型,并考察京津冀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的地区差异、动态演进特征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6—2015年京... 基于SBM-Undesirable(SU)模型与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GML)生产率指数,分别从效率与生产率两个维度建立城市大气环境效率评价模型,并考察京津冀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的地区差异、动态演进特征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6—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大气环境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地区差异特征显著,大气污染减排潜力巨大;大气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驱动,技术效率恶化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制约因素;京津冀大气环境效率的动态演化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特征,先进城市与落后城市之间的效率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特征均对京津冀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与环境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政府环境管理能力则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效率 SU模型 GML生产率指数 京津冀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大气环境效率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 被引量:15
8
作者 吕晓剑 邓秋玮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3-199,共7页
大气环境效率是反映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综合绩效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山东省17个地市的投入、产出与PM2.5年均浓度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山东省17个地市2007—2017年各年份的大气环境效率值,基于GML指数和泰尔指... 大气环境效率是反映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综合绩效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山东省17个地市的投入、产出与PM2.5年均浓度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山东省17个地市2007—2017年各年份的大气环境效率值,基于GML指数和泰尔指数对其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大气环境效率总体处于中等效率水平,半岛地区大气环境效率水平提升较快;技术进步是山东省大气环境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大气环境效率总体差异以地区内部差异为主,但地区之间的差异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口密度对山东省大气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城镇化、对外开放有显著的负效应,产业结构和信息化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效率 效率SBM模型 GML指数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大气环境效率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羽 毛焱颖 +1 位作者 焦柳丹 吴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9-76,共8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以长江经济带80个城市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相结合,构建包含SO_(2)、烟(粉)尘、PM2.5共3类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大气环境效... 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以长江经济带80个城市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相结合,构建包含SO_(2)、烟(粉)尘、PM2.5共3类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大气环境效率测度模型,并分析其空间差异性及动态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整体大气环境效率值较低,平均值为0.59,位于下游的上海、苏州、金华和无锡等城市的效率值显著优于其他城市,而淮南、广元和黄石等中上游城市的大气环境效率表现较差;从大气环境效率的空间分布来看,大气环境效率有效的城市多集中于长江下游,中上游城市的提升空间较大,特别是湘西、鄂中和成渝城市群;从大气环境效率的动态演变特征来看,在整个考察期内,大气环境效率的整体水平有7.6%的提高,92.5%的城市均有提升;根据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变化对大气环境效率的提高和改善占据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长江经济带 大气环境效率 Super-SBM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