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A值频率曲线拟合及其应用
被引量:
43
1
作者
徐大海
王郁
朱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13-2922,共10页
在用A值法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研究中,给出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理论定义、特性及其累积频率曲线的PIII型拟合,同时证明该系数亦可定义为空气自洁指数.以北京为例探讨了各重现期的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在不同控制区面积、时段所对应的容...
在用A值法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研究中,给出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理论定义、特性及其累积频率曲线的PIII型拟合,同时证明该系数亦可定义为空气自洁指数.以北京为例探讨了各重现期的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在不同控制区面积、时段所对应的容量及其相应空气质量的关联.按1951-2014的气象数据计算的北京百年一遇的年均A值为4.47,而百日一遇的日均A值仅为0.23.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频率分析或可成为大气环境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
A值
累积频率曲线
空气自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61-2010年安徽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吴蓉
卢燕宇
+1 位作者
王胜
杨元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556,共12页
基于1961—2010年安徽省气象台站的定时观测资料,采用国标法计算安徽省近50年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和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并结合合肥市空气质量逐日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大气稳定度以...
基于1961—2010年安徽省气象台站的定时观测资料,采用国标法计算安徽省近50年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和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并结合合肥市空气质量逐日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大气稳定度以中性类居多,稳定类其次;近50年来,中性类稳定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不稳定类和稳定类呈显著上升;不稳定类和稳定类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中性类不明显。年平均混合层厚度显著下降;春季混合层厚度在2000年左右发生转折,夏、秋、冬三季下降趋势显著;春、夏季混合层厚度高于秋、冬季,冬季最低,春季最高。安徽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以沿淮中部、大别山区南部和沿江中西部最大,淮北大部、大别山区北部和江南南部最小,各地均呈现一致的显著下降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内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呈"双峰型"分布,秋、冬季为低值时段,大气对污染物容纳能力较差,不利于扩散和清除,空气质量较差。总的来看,1961—2010年安徽省大气稳定度显著增加,混合层厚度较明显下降、风速快速减弱是全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变小、大气自净能力减弱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稳定度
混合层厚度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
空气质量指数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A值频率曲线拟合及其应用
被引量:
43
1
作者
徐大海
王郁
朱蓉
机构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气候中心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13-292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5136)
文摘
在用A值法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研究中,给出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理论定义、特性及其累积频率曲线的PIII型拟合,同时证明该系数亦可定义为空气自洁指数.以北京为例探讨了各重现期的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在不同控制区面积、时段所对应的容量及其相应空气质量的关联.按1951-2014的气象数据计算的北京百年一遇的年均A值为4.47,而百日一遇的日均A值仅为0.23.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频率分析或可成为大气环境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
A值
累积频率曲线
空气自洁指数
Keyword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coefficient
A-value
cumulative frequency curve
air-self-cleaning Index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1-2010年安徽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吴蓉
卢燕宇
王胜
杨元建
机构
安徽省气象局气候中心
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556,共12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734
CCSF201726)
文摘
基于1961—2010年安徽省气象台站的定时观测资料,采用国标法计算安徽省近50年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和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并结合合肥市空气质量逐日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大气稳定度以中性类居多,稳定类其次;近50年来,中性类稳定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不稳定类和稳定类呈显著上升;不稳定类和稳定类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中性类不明显。年平均混合层厚度显著下降;春季混合层厚度在2000年左右发生转折,夏、秋、冬三季下降趋势显著;春、夏季混合层厚度高于秋、冬季,冬季最低,春季最高。安徽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以沿淮中部、大别山区南部和沿江中西部最大,淮北大部、大别山区北部和江南南部最小,各地均呈现一致的显著下降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内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呈"双峰型"分布,秋、冬季为低值时段,大气对污染物容纳能力较差,不利于扩散和清除,空气质量较差。总的来看,1961—2010年安徽省大气稳定度显著增加,混合层厚度较明显下降、风速快速减弱是全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变小、大气自净能力减弱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大气
稳定度
混合层厚度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
空气质量指数
安徽省
Keywords
atmospheric stability
atmospheric mixed layer thicknes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coefficient
air quality index (AQI)
Anhui province
分类号
X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A值频率曲线拟合及其应用
徐大海
王郁
朱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61-2010年安徽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变化特征分析
吴蓉
卢燕宇
王胜
杨元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