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自转极移近120天准周期变化的小波分析及其大气激发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钟敏 高布锡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1-367,共7页
本文利用小波变换这一新的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球自转极移近120天准周期变化的时频特征,证实了在极移序列中存在显著的近120天准周期振荡,得到了极移准周期变化的周期与振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动力学为基础,在时域... 本文利用小波变换这一新的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球自转极移近120天准周期变化的时频特征,证实了在极移序列中存在显著的近120天准周期振荡,得到了极移准周期变化的周期与振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动力学为基础,在时域内分析了大气变化对自转极移季节内变化的激发.表明大气激发在本文所研究的频段内是极移短周期变化的主要激发源。并发现在极移近120天准周期振荡平静时期,发生ELNino事件,同时日长变化近120天准周期变化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大气激发 地球自转 准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9—2016年间日长变化在年际、季节性、亚季节性及高频尺度上的大气激发 被引量:4
2
作者 师思 周永宏 许雪晴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8-461,共14页
大气是日长变化最重要的激发源。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 大气是日长变化最重要的激发源。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1979—2016年再分析气象数据集,计算大气激发函数(EAEF和NAEF),并与日长变化的观测值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大气对日长变化在年际、季节性、亚季节性和高频时间尺度上的激发贡献。鉴于ECMWF和NCEP/NCAR的风场顶层分别到达1 hPa和10 hPa,对NAEF计算地面-10 hPa风项,对EAEF分别计算地面-10 hPa和-1 hPa风项,以方便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风项是日长变化在年际、季节性、亚季节性以及高频尺度上最主要的激发源。在季节性尺度上,EAEF和NAEF与日长变化观测值比较接近,但它们三者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亚季节性和4~20 d高频尺度上,大气激发分别可解释约88%和45%的日长变化。在年际尺度上,大气激发可以解释约65%的日长变化。EAEF对日长变化的解释率比NAEF高出2%~3%。1~10 hPa高层风场对日长的亚季节性及高频变化几乎无贡献,但对日长年际和季节性变化会产生影响。此外,还分析年际尺度上的日长变化和大气激发与南方涛动指数的相关性,揭示出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在日长变化和大气激发中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长变化 大气激发 南方涛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极摆动的大气激发
3
作者 何向群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5-51,共7页
本文根据NMC提供的大气角动量函数(1976—1985年),定量估计了大气激发的地极摆动,认为大气不足以作为Chandler摆动的主要激发源,它对自由摆动仅贡献一小部分(1/8);但是,在天文极移序列中发现的0.8年及半年项周期运动是大气的受迫激发.
关键词 大气 大气激发 地极摆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对极移的非季节性激发贡献 被引量:3
4
作者 钱昌夏 顾震年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本文对由高精度的极移资(Space93序列)所推导出的测地激发函数和由日本气象局(JMA)提供的大气激发函数中的非季节性波动进行了研究,在两个序列中都显示出较强的40-60天的波动.在非季节性的时间尺度上,测地激发函... 本文对由高精度的极移资(Space93序列)所推导出的测地激发函数和由日本气象局(JMA)提供的大气激发函数中的非季节性波动进行了研究,在两个序列中都显示出较强的40-60天的波动.在非季节性的时间尺度上,测地激发函数相关于大气压力变化,与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和0.58,这表明了大气角动量对极移中y轴方向的非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稍大于x轴方向.而且,大气和测地激发函数尤其在X2方面具有较相似的时间变化谱.这些事实说明:极移的非季节振荡至少部分地由气压变化所引起,它在140天以下周期的极移激发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极移 大气激发 非季节性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对Chandler摆动激发贡献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廖德春 周永宏 廖新浩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1-309,共9页
应用日本气象厅(JMA)最近发表的以美国大气与环境预测中心(NCEP)修正前、后的reanalysis数据计算出的全球和南、北半球风角动量资料,估计了风对Chandler摆动的平均激发能量,以及风的激发与观测激发之间的相干系数和相干相位.结果表明, ... 应用日本气象厅(JMA)最近发表的以美国大气与环境预测中心(NCEP)修正前、后的reanalysis数据计算出的全球和南、北半球风角动量资料,估计了风对Chandler摆动的平均激发能量,以及风的激发与观测激发之间的相干系数和相干相位.结果表明, 1980-1993(1980-2003)年期间,全球对流层风和(对流层+平流层)风对Chandler摆动的激发能量可分别解释观测激发的68%和72%(58%和51%),对流层风起着主导作用;它们与观测激发的相干系数分别达到0.49和0.32(0.50和0.39),而且具有接近于零的相干相位.这些结果充分说明风在Chandler摆动激发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结果也展示了分别应用NCEP修正前,后的reanalysis数据、从实际表面和海平面开始积分的风角动量对Chandler摆动激发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变化 CHANDLER摆动 大气激发 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沿岸海洋站的假潮 被引量:3
6
作者 夏综万 林少奕 +2 位作者 王永信 麦绍钧 张俊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4,共7页
收集和分析了南海北部沿岸 1 5个海洋站所在港湾发生假潮的资料 ,并对其中较大振幅的典型假潮个例 ,进行了港湾基态自然周期分析和假潮振动的频谱分析。研究发现 ,假潮最大振幅振动多发生在天文潮的高潮或低潮期间 ;根据海湾地形尺度用... 收集和分析了南海北部沿岸 1 5个海洋站所在港湾发生假潮的资料 ,并对其中较大振幅的典型假潮个例 ,进行了港湾基态自然周期分析和假潮振动的频谱分析。研究发现 ,假潮最大振幅振动多发生在天文潮的高潮或低潮期间 ;根据海湾地形尺度用梅立恩 (Merian)公式计算得出的海湾基态自然周期 ,和根据资料曲线估计得出的假潮周期 ,以及功率谱分析得出的周期 ,三者非常接近。从本文研究所得结果来看 ,这些海湾的较大振幅假潮多发生在春、夏季 ,且都和风速、风向以及气压的剧烈变化有关。这些大气扰动在春天多为冷空气南下 ,在夏季多为热带气旋活动。研究认为 ,假潮的发生很可能是大气扰动通过外海表面波作为中间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潮 南海北部 基态自然周期 大气扰动激发机制 海洋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