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常青 罗毅 +1 位作者 姜建彪 任爱玲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30-336,共7页
为了深入探究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采用EPA TO-15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62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对比了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的季度、月度变化情况,以及VOCs与PM2.5浓度之间的相关性... 为了深入探究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采用EPA TO-15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62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对比了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的季度、月度变化情况,以及VOCs与PM2.5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环境空气中主要VOCs组分的来源。结果表明:在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定量检测到其中的40种VOCs,主要有丙酮、苯、四氯化碳、二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等;未定量的组分中,检测出了较高的乙酸丁酯、丁烷、乙醇等。在雾霾天气,PM2.5浓度和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石家庄市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采暖期PM_(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及源解析
2
作者 冯亚龙 徐曼 +1 位作者 刘畅 段二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22,176,共14页
为探究石家庄市采暖期期间细颗粒物(PM_(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和污染物来源,该文章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结合石家庄市各行业污染物排放源清单对PM_(2.5)进行精细化来源解析。结果表明:2021和2022年采暖期期间PM_(2.5)对环境空... 为探究石家庄市采暖期期间细颗粒物(PM_(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和污染物来源,该文章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结合石家庄市各行业污染物排放源清单对PM_(2.5)进行精细化来源解析。结果表明:2021和2022年采暖期期间PM_(2.5)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贡献率均超过32%,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最大;2022年采暖期与2021年采暖期相比,PM_(2.5)中NO_(3)^(-)、NH_(4)^(+)、Cl^(-)、K^(+)、Mg^(2+)、Ca^(2+)离子浓度均升高,表明化石燃料燃烧源、生物质燃烧源和扬尘源对PM_(2.5)的影响增加;2个采暖期期间及不同污染等级中,NO_(3)^(-)/SO_(4)^(2-)的比值均>1.0,表明移动源对PM_(2.5)的影响大于固定源,Mg^(2+)/Ca^(2+)的比值均>0.09,表明扬尘源主要受人为源影响;源解析结果显示PM_(2.5)主要受二次源影响,2022年采暖期与2021年采暖期相比,石家庄市PM_(2.5)浓度升高主要受工业及工业燃烧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民用燃烧源污染物排放增加影响,其中冶炼/铸造、电力、生物质锅炉排放污染物是PM_(2.5)浓度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石家庄市开展针对性大气污染源管控、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石家庄 PM_(2.5) 水溶性离子 精细化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过滤捕集效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付海明 沈恒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4-58,共5页
本文分析了气溶胶过滤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推导了稳定过滤过程捕集效率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颗粒在纤维表面的沉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非稳定过滤过程数学模型,通过理论求解,得出非稳定过滤捕集效率理论计算公式。通过相关实验... 本文分析了气溶胶过滤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推导了稳定过滤过程捕集效率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颗粒在纤维表面的沉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非稳定过滤过程数学模型,通过理论求解,得出非稳定过滤捕集效率理论计算公式。通过相关实验研究对比表明:该模型可描述非稳定过滤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预测捕集效率、延长滤料使用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气溶胶 稳定过滤 非稳定过滤 捕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P粉尘二维输运方程中紊流掺混系数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被引量:2
4
作者 裴莹莹 郝文阁 +1 位作者 赵光玲 朱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1-144,共4页
求解电除尘器ESP(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电场粉尘输运方程中粉尘浓度分布时,确定紊流掺混系数及边界条件至关重要。根据紊流传质原理,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通过雷诺数将电风影响引入紊流掺混系数,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随电晕线到极... 求解电除尘器ESP(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电场粉尘输运方程中粉尘浓度分布时,确定紊流掺混系数及边界条件至关重要。根据紊流传质原理,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通过雷诺数将电风影响引入紊流掺混系数,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随电晕线到极板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极板附近存在具有一定厚度的层流边层。分析层流边层中荷电粒子迁移输运行为,得到极板处粉尘浓度变化规律,这可作为求解输运方程时极板处的边界条件。用Matlab程序求解输运方程。经验证,理论计算的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这表明本文所推导的紊流掺混系数和边界条件是正确的。本文使ESP收尘过程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对提高ESP的收尘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静电除尘器 紊流掺混系数 边界条件 电风 层流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小球藻生长及其CO_2固定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岳丽宏 陈为公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测定不同SO2、NO以及不同烟尘浓度条件下,小球藻ZY-1的生长速率及其对CO2的固定速率,研究烟气中NO和SO2及烟尘等环境因子对小球藻ZY-1的生长及其CO2固定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的SO2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SO2-4浓度及降低pH... 通过测定不同SO2、NO以及不同烟尘浓度条件下,小球藻ZY-1的生长速率及其对CO2的固定速率,研究烟气中NO和SO2及烟尘等环境因子对小球藻ZY-1的生长及其CO2固定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的SO2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SO2-4浓度及降低pH值的形式来影响ZY-1的生长及其对CO2的固定的。当SO2体积浓度大于50×10-6时,需要进行烟气脱硫或控制培养液pH值变化来消除其影响;烟气中NO的体积浓度不高于300×10-6时,不影响ZY-1的生长及其对CO2的固定,可作为氮源供ZY-1生长用;对经过一般除尘处理的烟气,在利用小球藻ZY-1固定CO2时可不考虑溶解性烟尘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利用小球藻ZY-1固定烟气中的CO2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温室气体 CO2固定 小球藻ZY-1 烟气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溶液脱除烟气中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毅 仇稳 +1 位作者 杨丽娟 王佳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86,共6页
针对煤燃烧过程中微量砷的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以KMnO_4溶液作为吸收液,在自行设计的小型鼓泡反应器内进行了KMnO_4溶液氧化脱除烟气中砷的实验。分别考察了KMnO_4溶液初始浓度、吸收溶液初始pH、反应温度、SO_2质量浓度、NO质量浓度... 针对煤燃烧过程中微量砷的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以KMnO_4溶液作为吸收液,在自行设计的小型鼓泡反应器内进行了KMnO_4溶液氧化脱除烟气中砷的实验。分别考察了KMnO_4溶液初始浓度、吸收溶液初始pH、反应温度、SO_2质量浓度、NO质量浓度、O_2体积分数和CO_2体积分数对砷脱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MnO_4溶液浓度为10 mmol/L、溶液pH为5、反应温度为50℃、烟气中砷的质量浓度为427μg/m^3时,应用KMnO_4溶液脱砷是可行的,且对砷的脱除效率可达到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模拟烟气 高锰酸钾 脱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火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34
7
作者 姚群 陈隆枢 +2 位作者 韦鸣瑞 陈志炜 刘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介绍了国家863课题“燃煤电厂锅炉烟气微细粒子高效控制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成果,包括脉冲袋式除尘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通过在大型火电厂将电除尘器改造为袋式除尘器的实践,体现了研究成果在燃煤电厂锅炉烟气除尘工程中的应用。直通均流... 介绍了国家863课题“燃煤电厂锅炉烟气微细粒子高效控制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成果,包括脉冲袋式除尘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通过在大型火电厂将电除尘器改造为袋式除尘器的实践,体现了研究成果在燃煤电厂锅炉烟气除尘工程中的应用。直通均流式袋式除尘器是针对我国燃煤电厂锅炉烟气条件和国情研发的专用除尘设备,具有净化效率高、系统阻力低、运行可靠、检修维护方便等特点,能在烟尘高负荷下安全运行,特别适合于大型燃煤电厂锅炉烟气的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火电厂 锅炉烟气 脉冲袋式除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