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汞控制技术综合评估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
15
1
作者
任岩军
张铮
+4 位作者
何京东
郭凤艳
赵思岚
王鸣宇
邓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1-848,共8页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或专家判定法相结合,对我国燃煤电厂非常规污染物大气汞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以筛选出最佳控制技术.建立了环境、经济和技术为一级指标的三层指标体系,共22个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或专家判定法相结合,对我国燃煤电厂非常规污染物大气汞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以筛选出最佳控制技术.建立了环境、经济和技术为一级指标的三层指标体系,共22个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等七项技术及技术组合并对其开展评估.结果表明:强调环境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得分最高(0.7970),为最佳控制技术.而专家判定法与强调经济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估结果一致,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最具经济优势,是专家认可的最佳可用技术(BAT)和最佳环境实践(BEP).研究显示,我国现阶段可采用洗选煤+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对燃煤电厂的大气汞污染进行控制,但为达到发达国家的严格排放标准,必须采用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大气汞污染
技术综合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法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林线森林汞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对大气环境汞污染的指示
2
作者
吴飞
王训
+1 位作者
罗辑
李秋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19-1627,共9页
汞是引人关注的全球性污染物,偏远地区汞的源汇关系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大面积在线监测的不便,青藏高原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根据青藏高原季风的传播路径,设置了云南-西藏与四川-西藏两条采样带,通过测...
汞是引人关注的全球性污染物,偏远地区汞的源汇关系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大面积在线监测的不便,青藏高原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根据青藏高原季风的传播路径,设置了云南-西藏与四川-西藏两条采样带,通过测定样带上林线森林各个组分的汞含量,来反演大气汞的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林线区域的冷杉凋落物、树叶树皮与表层土壤的汞含量均表现为越靠近青藏高原腹地,汞浓度越低.特别冷杉凋落物在云南与西藏、四川与西藏的交界区域汞浓度为60—70 ng·g-1,而昌都地区汞浓度仅为20—30 ng·g-1.此外还发现,凋落物与表层土壤的总汞含量在空间分布上与经度正相关,与纬度负相关.通过综合分析排放清单与大气环流资料,其原因可总结为:越靠近青藏高原腹地,局地源的汞排放与大气环流输送的汞均显著减少,使得大气环境汞含量降低,进而导致植被与土壤汞含量相应下降.本研究表明了凋落物中的总汞含量可作为大气环境汞污染的指示指标,证实了南亚、东南亚及我国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是青藏高原大气汞污染的潜在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汞污染
季风传输
凋落物
汞
土壤
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汞控制技术综合评估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
15
1
作者
任岩军
张铮
何京东
郭凤艳
赵思岚
王鸣宇
邓双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清大国华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1-84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C0209201,2016YFC0208205)。
文摘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或专家判定法相结合,对我国燃煤电厂非常规污染物大气汞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以筛选出最佳控制技术.建立了环境、经济和技术为一级指标的三层指标体系,共22个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等七项技术及技术组合并对其开展评估.结果表明:强调环境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得分最高(0.7970),为最佳控制技术.而专家判定法与强调经济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估结果一致,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最具经济优势,是专家认可的最佳可用技术(BAT)和最佳环境实践(BEP).研究显示,我国现阶段可采用洗选煤+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对燃煤电厂的大气汞污染进行控制,但为达到发达国家的严格排放标准,必须采用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大气汞污染
技术综合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法
控制对策
Keywords
coal-fired power plant
atmospheric mercury pollution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assessment
fuzz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ethod
control measures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林线森林汞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对大气环境汞污染的指示
2
作者
吴飞
王训
罗辑
李秋华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19-162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3135,41771062,41563012)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2018]5805)资助~~
文摘
汞是引人关注的全球性污染物,偏远地区汞的源汇关系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大面积在线监测的不便,青藏高原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根据青藏高原季风的传播路径,设置了云南-西藏与四川-西藏两条采样带,通过测定样带上林线森林各个组分的汞含量,来反演大气汞的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林线区域的冷杉凋落物、树叶树皮与表层土壤的汞含量均表现为越靠近青藏高原腹地,汞浓度越低.特别冷杉凋落物在云南与西藏、四川与西藏的交界区域汞浓度为60—70 ng·g-1,而昌都地区汞浓度仅为20—30 ng·g-1.此外还发现,凋落物与表层土壤的总汞含量在空间分布上与经度正相关,与纬度负相关.通过综合分析排放清单与大气环流资料,其原因可总结为:越靠近青藏高原腹地,局地源的汞排放与大气环流输送的汞均显著减少,使得大气环境汞含量降低,进而导致植被与土壤汞含量相应下降.本研究表明了凋落物中的总汞含量可作为大气环境汞污染的指示指标,证实了南亚、东南亚及我国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是青藏高原大气汞污染的潜在排放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汞污染
季风传输
凋落物
汞
土壤
汞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atmospheric mercury pollution
monsoon transport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litterfall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surface soil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汞控制技术综合评估与对策探讨
任岩军
张铮
何京东
郭凤艳
赵思岚
王鸣宇
邓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高原林线森林汞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对大气环境汞污染的指示
吴飞
王训
罗辑
李秋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