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pfield大气模型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瑜 魏山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49,共4页
给出了对流层电波折射误差修正应用中的霍普菲尔德大气模型和精确大气模型.经过仿真可见霍普菲尔德大气模型在我国各典型地区应用时比精确大气模型的误差大得多,尤其在离地高度0.5~7.0 km范围内最为明显,因此在我国对电波折射误差修正... 给出了对流层电波折射误差修正应用中的霍普菲尔德大气模型和精确大气模型.经过仿真可见霍普菲尔德大气模型在我国各典型地区应用时比精确大气模型的误差大得多,尤其在离地高度0.5~7.0 km范围内最为明显,因此在我国对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时最好不采用霍普菲尔德大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普菲尔德大气模型 精确分段大气模型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大气模型的乘波构型飞行器再入弹道仿真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健 侯中喜 +1 位作者 刘新建 周伯昭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3283-3285,3334,共4页
作者在半速度坐标系建立临近空间乘波构型再入飞行器质心动力学方程,将地球扰动大气模型应用于飞行器再入弹道分析,讨论了再入点运动参数和飞行器设计参数对标准弹道的影响,完成了不同大气模型对飞行器再入弹道射程、高度、过载、热流... 作者在半速度坐标系建立临近空间乘波构型再入飞行器质心动力学方程,将地球扰动大气模型应用于飞行器再入弹道分析,讨论了再入点运动参数和飞行器设计参数对标准弹道的影响,完成了不同大气模型对飞行器再入弹道射程、高度、过载、热流特性影响的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大气模型的变化对临近空间乘波构型飞行器再入弹道终点高度、最大过载、最大热流、总吸热量等参数影响明显,飞行器总体、结构、热防护、导航、制导与控制等系统设计必须考虑大气参数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乘波构型飞行器 高超声速 扰动大气模型 再入弹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大气模型参数对MSL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俊明 苗文博 +1 位作者 程晓丽 王强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7-383,共7页
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截然不同,飞行器在进入火星时气动特性不同于地球再入.大气模型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气体组份、密度和温度等物理参数.针对火星进入器MSL在进入-下降-着陆过程中的高超声速进入段,利用三维并行程序求解耦合真实气体模型... 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截然不同,飞行器在进入火星时气动特性不同于地球再入.大气模型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气体组份、密度和温度等物理参数.针对火星进入器MSL在进入-下降-着陆过程中的高超声速进入段,利用三维并行程序求解耦合真实气体模型的流体动力学Navier-Stokes方程,分析MSl进入火星大气时大气模型参数对进入器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与海盗号飞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火星气体模型和计算方法,且其与NASA的LAURA代码气动特性计算结果也较为一致;大气模型气体性质,即C0_2环境对进入器阻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影响较大,利用空气得到的计算和实验数据必须考虑C0_2效应;密度增大促进了化学非平衡效应,但对进入器气动特性基本没有影响;温度升高大大增强了化学非平衡效应,而对进入器气动特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大气模型 高超声速 火星实验室 气动特性 化学非平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LMSISE-00大气模型与GRACE和CHAMP卫星大气密度数据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旭杏 胡雄 +1 位作者 肖存英 王西京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9-517,共9页
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和CHAMP(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卫星2002--2008年的大气密度数据与NRLMSISE-00大气模型密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模型密度误差及其特点.结果显示,NRLMSISE-00大气模型... 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和CHAMP(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卫星2002--2008年的大气密度数据与NRLMSISE-00大气模型密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模型密度误差及其特点.结果显示,NRLMSISE-00大气模型计算的密度值普遍偏大,其相对误差随经纬度变化,在高纬度相对较小;相对误差随地方时变化,在02:00 LT和15:00 LT左右较大,10:00 LT和20:00 LT左右较小.通过模型密度相对误差与太阳F_(10.7)指数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太阳活动低年模型相对误差最大,而在太阳活动高年相对误差较小;将模型结果分别与GRACE A/B双星和CHAMP卫星的密度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对于轨道高度更高的GRACE卫星轨道,模型相对误差更大;在地磁平静期,相对误差与地磁ap指数(当前3 h)相关性不强,但是在大磁暴发生时,误差急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密度 NRLMSISE—00大气模型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脉冲激光在不同大气模型下的热晕效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廖天河 刘伟 高穹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9-803,共5页
考虑到大气中吸收系数随高度变化,通过内插法得到不同大气模型一定高度下大气的吸收系数,建立序列脉冲激光在地对空垂直传输的热晕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风场渡越时间内脉冲数为2时的序列脉冲在中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热带地区、... 考虑到大气中吸收系数随高度变化,通过内插法得到不同大气模型一定高度下大气的吸收系数,建立序列脉冲激光在地对空垂直传输的热晕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风场渡越时间内脉冲数为2时的序列脉冲在中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热带地区、近北极地区夏季和冬季5种大气模型下的热晕效应。结果表明:当光束孔径为0.25m,初始功率为200kW,波形为高斯状的激光束在近北极冬季传输10km后沿横轴方向光强峰值偏移0.056 9m,而热带光强峰值强度偏移最远为0.224m,为近北极冬季时的4倍;脉冲激光在热带传输10km后的靶面功率仅为15.06kW,近北极冬季靶面功率为热带的10.5倍。热带地区的热晕效应最明显,中纬度地区次之,近北极地区最弱。激光在夏季传输要比冬季传输的热晕效应严重,而且近北极地区夏季要比中纬度地区冬季的热晕效应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晕 序列脉冲 内插法 吸收系数 大气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气模型建立映射函数的可靠性讨论 被引量:11
6
作者 洪振杰 郭鹏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8,共11页
随着新空间技术观测精度的不断提高,大气传播误差的研究已经成为改进观测精度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大气延迟改正映射函数的计算精度,在大气剖面的选取上,近年来已经开始从过去的模型大气,逐渐地向实删大气转变.结合个别具有代表性的... 随着新空间技术观测精度的不断提高,大气传播误差的研究已经成为改进观测精度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大气延迟改正映射函数的计算精度,在大气剖面的选取上,近年来已经开始从过去的模型大气,逐渐地向实删大气转变.结合个别具有代表性的探空气球站观测资料,比较用标准大气模型建立的映射函数与探空气球资料路径积分的结果,研究用标准大气模型建立映射函数的可靠性,并简单讨论在映射函数中地球物理参数选择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大气折射 映射函数 标准大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大气模型的动力推进高超声速飞行器弹道特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健 侯中喜 +1 位作者 刘新建 周伯昭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1,共6页
在半速度坐标系建立动力推进高超声速飞行器质心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弹道仿真,分析了初始点参数和飞行设计参数对标准弹道影响,完成了标准大气和扰动大气模型中飞行器跳跃弹道高度、过载、热流特性的对比分析。将地球扰动大气模型应用... 在半速度坐标系建立动力推进高超声速飞行器质心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弹道仿真,分析了初始点参数和飞行设计参数对标准弹道影响,完成了标准大气和扰动大气模型中飞行器跳跃弹道高度、过载、热流特性的对比分析。将地球扰动大气模型应用于飞行器跳跃弹道分析,讨论了不同大气模型对动力推进高超声速飞行器跳跃弹道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大气参数变化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跳跃弹道最低点、最大过载、最大驻点热流和总吸热量等参数影响明显,该结论对飞行器总体、结构、动力、热防护、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前期设计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扰动大气模型 超燃 跳跃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大气模型对空间站轨道漂移和寿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亚英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84,共4页
本文以轨道摄动分析方法一阶理论为基础,其中大气阻力摄动采用数值积分方法,给出一种可利用各种大气模型进行轨道摄动分析的计算方法,并利用三种高层大气模型(CIRA—72,CIRA—86和DTM)和三个太阳活动水平(F10... 本文以轨道摄动分析方法一阶理论为基础,其中大气阻力摄动采用数值积分方法,给出一种可利用各种大气模型进行轨道摄动分析的计算方法,并利用三种高层大气模型(CIRA—72,CIRA—86和DTM)和三个太阳活动水平(F10.7=100,150和200)分析比较了大气阻力振动对高度为400km的空间站轨道漂移和寿命的影响,以及估算修正轨道漂移所需的能量。给出的定量分析结果将为空间站或航天飞行器的轨道设计和能量估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模型 高层大气模型 空间站 轨道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光谱线轮廓在日面上的变化和宁静太阳大气模型
9
作者 丁明德 方成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1-250,共10页
本文利用在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观测得到的氢和电离钙多条谱线轮廓,以及PANDORA大气模型计算程序,对宁静太阳VAL-C’大气模型进行了诊断。文中首先讨论了模型大气中不同层次的辐射特性,着重指出H巴尔末谱线同Call共振线和红外线的源函... 本文利用在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观测得到的氢和电离钙多条谱线轮廓,以及PANDORA大气模型计算程序,对宁静太阳VAL-C’大气模型进行了诊断。文中首先讨论了模型大气中不同层次的辐射特性,着重指出H巴尔末谱线同Call共振线和红外线的源函数具有与温度不同的耦合关系。其次,通过计算得到了各条谱线在日面不同点的出射轮廓,并将其同观测轮廓相比较,存在的系统差别有:(1)Hβ和λ8498红外线线心的剩余强度较观测值高,而CaIIH和K线线翼的剩余强度则明显比观测值低;(2)Hβ及caII各条谱线在△λ=0.5A处的剩余强度值的临边增大系数较观测值大。除上所述及某些观测误差以外,计算值同观测值符合得较好。最后,文章分析了导致计算和观测不符的可能原因,并进而提出了对VAL-C’模型改进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大气模型 谱线轮廓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投影迭代算法的原理与实践:用线性化分离方法求解Non-LTE恒星大气模型
10
作者 赵定烽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7,共9页
讨论交互投影的迭代算法在线性化分离求解Non LTE恒星大气模型中的运用和实践 ,交互投影的迭代算法可以实现降维和病态分离 ,它的解可以收敛至原来解的最小二乘解 ,实践证实了这一点 。
关键词 恒星大气模型 交互投影迭代算法 线性化分离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航天器弹道系数估算及热层大气模型误差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漆亚龙 李汇军 +1 位作者 项杰 满海钧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利用低轨(LEO)航天器在轨期间两行轨道根数(TLEs)数据,结合经验大气密度模型NRLMSISE00,反演计算得到其在轨期间的弹道系数B’,以31年B’的平均值代替弹道系数真值,分别通过标准球形目标卫星对比以及物理参数基本相同的非球形... 利用低轨(LEO)航天器在轨期间两行轨道根数(TLEs)数据,结合经验大气密度模型NRLMSISE00,反演计算得到其在轨期间的弹道系数B’,以31年B’的平均值代替弹道系数真值,分别通过标准球形目标卫星对比以及物理参数基本相同的非球形目标卫星对比,对弹道系数真值进行了检验;利用不同外形目标卫星弹道系数在不同太阳活动周内的变化规律,结合太阳和地磁活动变化,估计经验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分布.结果表明,利用反演弹道系数31年的平均值来代替真值,其在理论值的正常误差范围内;大气密度模型误差在210~526km高度范围内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且模型误差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在短周期内B’变化与太阳活动指数no.r存在反相关性;密度模型不能有效模拟2008年出现的大气密度异常低.以上结果表明,经验大气密度模型结果需要修正,尤其是在太阳活动峰年和谷年,此外,磁暴期间模型误差的修正对卫星定轨和轨道预报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系数 大气模型 两行根数(TLEs) 低轨道(L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质大气模型的太阳辐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理 程晓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0-496,共7页
提出一种非均质大气模型,推导得到不同海拔的地表或任意大气层高度的太阳辐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将大气层视为水平的假设对太阳辐射计算带来的误差,推导得到减少这种误差的修正公式,并指出天顶角小于75°时,这种误差可忽略.1d内海平... 提出一种非均质大气模型,推导得到不同海拔的地表或任意大气层高度的太阳辐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将大气层视为水平的假设对太阳辐射计算带来的误差,推导得到减少这种误差的修正公式,并指出天顶角小于75°时,这种误差可忽略.1d内海平面的太阳辐照度实测数据和此模型的计算数据基本相差不到5%,不同海拔的实测数据和此模型的计算数据也基本相差不到5%,验证了提出的非均质大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布 太阳辐射 比尔定律 海拔 非均质大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定轨用地球大气模型误差的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锡生 C.K.Shum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3-311,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精密轨道确定的地球大气模型误差的补偿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改进 大气周日峰角的技术,有效地补偿了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并具有较好的物理意义.与传统 的每圈改进一次加速度的方法比较,轨道确定达到了相当的径向精...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精密轨道确定的地球大气模型误差的补偿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改进 大气周日峰角的技术,有效地补偿了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并具有较好的物理意义.与传统 的每圈改进一次加速度的方法比较,轨道确定达到了相当的径向精度,且避免了轨道改进参 数间的相关性,同时解算参数的数量也少了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定轨 大气模型 误差 补偿法 卫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空间大气模型修正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川 白雪 徐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28-2636,共9页
针对经验的空间大气模型会在轨道预报中造成较大的误差,以某型号卫星作为基准航天器,提出2种不同精度的轨道预报模型作为仿真基础,以产生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利用3种数据挖掘中的分类方法,如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NN)、随机森林(... 针对经验的空间大气模型会在轨道预报中造成较大的误差,以某型号卫星作为基准航天器,提出2种不同精度的轨道预报模型作为仿真基础,以产生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利用3种数据挖掘中的分类方法,如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NN)、随机森林(RF)等方法,对空间大气模型在轨道预报时造成的误差进行监督学习,借此反演误差简化模型中大气模型的偏差并进行修正。分类器的训练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方法由于随机选择决策树、随机选择分类项目,按照最大概率反演的大气模型误差准确率高达99. 99%,支持向量机次之,最大准确率仅为50. 7%,前馈负向传播神经网络容易出现不学习的情况,应用效果最差。相比传统数理统计方法,本文方法具有快速处理大数据集、能够挖掘隐藏在轨道预报微小误差中的潜在信息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随机森林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大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大气模型的日本关东平原InSAR对流层延迟改正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焦广棋 孙玉 杨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29,共11页
对流层延迟影响了InSAR技术监测地壳形变的精度。近年来,全球大气模型(GAM)以及通用大气改正在线服务(GACOS)成为有效改正对流层延迟的重要数据集。本研究以日本关东平原为例,采用MERRA2和ERA5这2种GAM以及GACOS改正时序InSAR干涉图的... 对流层延迟影响了InSAR技术监测地壳形变的精度。近年来,全球大气模型(GAM)以及通用大气改正在线服务(GACOS)成为有效改正对流层延迟的重要数据集。本研究以日本关东平原为例,采用MERRA2和ERA5这2种GAM以及GACOS改正时序InSAR干涉图的对流层延迟,通过考虑距离变化的相位标准差和半变异函数2种度量方法评估其改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评估结果一致,3种数据集所计算的对流层延迟差异较大且对于不同干涉图改正效果不同。对于整体时序InSAR干涉图来说,在0~30 km的空间尺度上,3种数据集在研究区域内改正效果均不明显,而在30~100 km的空间尺度上,ERA5和GACOS具有较好的改正效果,但MERRA2表现较差。经ERA5改正后时序InSAR干涉图相位标准差的均值削减量可达17.5%,略高于GACOS的13.3%,可为国内外沿海平原地区开展InSAR技术监测地壳形变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对流层延迟改正 全球大气模型(GAM) 通用大气改正在线服务(GACOS) 日本关东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77大气模型的修订和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锡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0-411,共12页
Jacchia1977大气模型(简称J77)发表后,Jacchia本人对模型进行了两次重大修订。这两个修订都是关于地磁活动引起的大气密度的变化,为了比较分析修订后模型的改进情况,本文作者更新了J77模型的软件,对每一... Jacchia1977大气模型(简称J77)发表后,Jacchia本人对模型进行了两次重大修订。这两个修订都是关于地磁活动引起的大气密度的变化,为了比较分析修订后模型的改进情况,本文作者更新了J77模型的软件,对每一步修订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试验。并将其应用于高度为800公里ERS-1卫星的轨道计算,结果表明:修订后的J77模型比其它大气模型在测轨精度上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模型 精密定轨 测轨精度 修订 卫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模型误差特性的“天宫一号”再入预报
17
作者 张炜 王秀红 +1 位作者 崔文 游经纬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6期11-18,共8页
空间环境扰动是影响再入预报精度的重要因素。利用相同空间环境情况下大气模型误差具有较大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使用时分参数的策略进行再入预报。首先基于两行根数计算弹道系数,并根据弹道系数序列判别“天宫一号”(TG-1)目标飞行器的姿... 空间环境扰动是影响再入预报精度的重要因素。利用相同空间环境情况下大气模型误差具有较大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使用时分参数的策略进行再入预报。首先基于两行根数计算弹道系数,并根据弹道系数序列判别“天宫一号”(TG-1)目标飞行器的姿态;分析TG-1持续翻滚后弹道系数随地磁指数的变化特性,确定弹道系数-空间环境对应表;再入预报过程中根据积分时刻空间环境情况选择对应的弹道系数,以降低大气模型误差的影响。在TG-1再入案例中,文章中的方法最大预报误差仅为8%,远小于传统方法预报误差,可以有效提高空间环境扰动时的再入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系数 大气模型误差 地磁指数 再入预报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大气模型构建与验证
18
作者 刘卫 罗冰显 +3 位作者 龚建村 贺泉 王荣兰 向开恒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484,共10页
根据热层物理、经验模型原理和代码分析,研究模型构建方法。进而剖析国内热层大气探测和热层模型构建现状,提出存在的困难和未来的发展思路。以GOST模型为基础,分析模型的工作机制、地磁扰动期大气密度预报误差来源和密切相关的模型系数... 根据热层物理、经验模型原理和代码分析,研究模型构建方法。进而剖析国内热层大气探测和热层模型构建现状,提出存在的困难和未来的发展思路。以GOST模型为基础,分析模型的工作机制、地磁扰动期大气密度预报误差来源和密切相关的模型系数,推导模型密度对相关模型系数的偏导数矩阵。利用天基实测密度,有针对性地构建磁暴期大气模型(DAM)。并通过独立于建模的实测密度数据,验证DAM模型性能。统计发现,地磁活动指数Ap介于100~132时GOST,MSIS00和DAM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值依次为64.32%,-176.72%,-14.83%。Ap指数80~132时,相对误差均值对应为77.44%,-136.74%,-14.14%,DAM模型性能较GOST和MSIS00均有明显提升。证明通过搭建大气模型框架和实测密度数据估计模型参数的建模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型 模型构建 DAM大气模型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扰动大气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季蓉芬 《航天返回与遥感》 1995年第1期66-81,共16页
本文介绍了地球扰动大气模型和建立该模型的方法。文中详细描述了该模型中,密度变化的各单个分量和风场变化的各单个分量,并给出了它们各自的计算公式。本大气扰动模型中包含了137个大气扰动状态方案,可供返回轨道计算、救生轨道计算和... 本文介绍了地球扰动大气模型和建立该模型的方法。文中详细描述了该模型中,密度变化的各单个分量和风场变化的各单个分量,并给出了它们各自的计算公式。本大气扰动模型中包含了137个大气扰动状态方案,可供返回轨道计算、救生轨道计算和返回控制设计计算分别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大气 飞行器 大气扰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大气散射模型下的双光幕约束雾图复原算法
20
作者 杨燕 张帅 舒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32-3644,共13页
当雾霾退化场景处于光照不均匀的条件下时,部分场景细节不仅会由于雾气遮盖导致可见度降低,同时会因为光照阴影使得部分区域不可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大气散射模型的双光幕边界约束的雾天图像复原算法。分析传统大气散... 当雾霾退化场景处于光照不均匀的条件下时,部分场景细节不仅会由于雾气遮盖导致可见度降低,同时会因为光照阴影使得部分区域不可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大气散射模型的双光幕边界约束的雾天图像复原算法。分析传统大气散射模型的成像原理,利用其退化机理结合Retinex理论对模型进行改进;引入均值不等关系与高斯衰减函数,通过预估特征值的方法对大气光幕进行估计,并设定上下边界对其进行约束;依照改进型大气散射模型求取场景入射光,并利用亮通道先验求取有雾图像亮通道对场景入射光进行补偿;改进局部大气光的获取方法,提出基于中通道的局部大气光估计方法,结合所求大气光幕与场景入射光代入改进型大气散射模型获得无雾图像,并使其与图像纹理层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复原结果。根据对实验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所提算法不仅可以有效复原出场景光照不均的有雾图像,针对其余场景下的雾霾场景也可得到较好的复原效果,且复原场景清晰,明亮度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图复原 大气散射模型 RETINEX理论 大气光幕 场景入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