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对BPL地波时号的影响
1
作者 冯博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7-82,共6页
本文讨论了我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的分布值及其对BPL地波时号的二次相位因子的影响.采用了我国102个高空气象站十年的实测资料,求得了我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的月平均值.根据这些数值绘制了春秋季、夏季和冬季的《中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分... 本文讨论了我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的分布值及其对BPL地波时号的二次相位因子的影响.采用了我国102个高空气象站十年的实测资料,求得了我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的月平均值.根据这些数值绘制了春秋季、夏季和冬季的《中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分布图》.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地波时延预测值与地波时延的实测值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修正值比标准大气的修正数据更接近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折射指数梯度 二次相位因子 BPL地波时号 时延测量 场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测量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孟莲 刘晶儒 +2 位作者 蔡跃 姚东升 程德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83-1786,共4页
用AMK-02型超声波大气参数综合测量仪同时测量了常规气象参数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分析并找出了该仪器给出的C2n在转换时刻与热丝温度脉动仪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超声波法测量温度脉动精度太低,只能达到0.01 K。同时建... 用AMK-02型超声波大气参数综合测量仪同时测量了常规气象参数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分析并找出了该仪器给出的C2n在转换时刻与热丝温度脉动仪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超声波法测量温度脉动精度太低,只能达到0.01 K。同时建立了另一种适用于超声波仪计算C2n的方法,即利用该仪器准确的常规气象参数计算C2n,其计算结果与热丝温度脉动仪的测量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温度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反演大气比湿廓线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康远 阮征 +2 位作者 魏鸣 葛润生 董保举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7-415,共9页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运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联合RASS(Radio Acoustic Sounding System),GPS/PWV(Global Position System/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进行全遥感系统的大气比湿廓线反演试验,并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2011年8—9月云...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运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联合RASS(Radio Acoustic Sounding System),GPS/PWV(Global Position System/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进行全遥感系统的大气比湿廓线反演试验,并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2011年8—9月云南大理综合探测试验数据的反演结果与探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PR联合探空的温度廓线和起始边界比湿(q_0)反演大气比湿廓线,与探空大气比湿廓线相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标准差为0.84 g·kg^(-1),误差随高度增加呈递增趋势;WPR联合RASS,GPS/PWV数据反演大气比湿廓线,与探空大气比湿廓线的标准差为0.85 g·kg^(-1)。参加反演的数据中,折射指数结构常数C_n^2与谱宽σ_(turb)~2对反演影响最大,反演算法中大气折射指数梯度M符号的判断对反演精度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大气比湿廓线 大气折射指数梯度 折射指数结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阵风锋类型与产生机制分析及其主观识别方法 被引量:36
4
作者 席宝珠 俞小鼎 +1 位作者 孙力 许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文章总结了近些年我国学者对阵风锋所开展的相关研究,阐明了阵风锋的空间结构、类型及其特征,探讨了阵风锋窄带回波的形成机制,提出了阵风锋的主观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从雷达探测资料分析,可将阵风锋分为两类,一类是雷暴母体静止型阵风锋... 文章总结了近些年我国学者对阵风锋所开展的相关研究,阐明了阵风锋的空间结构、类型及其特征,探讨了阵风锋窄带回波的形成机制,提出了阵风锋的主观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从雷达探测资料分析,可将阵风锋分为两类,一类是雷暴母体静止型阵风锋,一类是雷暴母体运动型阵风锋,而前者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子类型。阵风锋类型不同,阵风锋对雷暴母体的反馈作用也截然不同。阵风锋窄带回波的形成可概括为两种机制:第一种是大气折射指数梯度脉动导致的布拉格散射(Bragg Scattering),第二种是由昆虫对雷达波的粒子散射(Particle Scattering)导致。利用阵风锋雷达强度和径向速度回波特征,可以识别阵风锋的位置和范围,并对其外推做出预报。由于阵风锋是低层大气现象,所以需要应用较低仰角的雷达资料来识别。利用阵风锋雷达回波特征,配合气象卫星高分辨率可见光云图上呈现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和弧状云线的变化,结合地面中尺度观测网资料,可以综合识别阵风锋的形成、发展和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锋 窄带回波 大气折射指数梯度脉动 昆虫散射 雷暴生成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