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舟4号大气成分探测的新结果 被引量:5
1
作者 秦国泰 邱时彦 +6 位作者 叶海华 贺爱卿 孙丽琳 李宏 祝义强 林宪文 徐学培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8-454,共7页
神舟4号(SZ-4)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4留轨舱上于2002年12月30日发射入轨,在在轨运行的前3个多月中,正值地球南半球处于夏半球季节,并发生了多次中低强度的地磁扰动事件,SZ-4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62 km附近)大... 神舟4号(SZ-4)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4留轨舱上于2002年12月30日发射入轨,在在轨运行的前3个多月中,正值地球南半球处于夏半球季节,并发生了多次中低强度的地磁扰动事件,SZ-4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62 km附近)大气成分的响应变化和异常现象新结果.探测数据表明,中低强度的地磁扰动事件也能引起热层大气中主要成分O和N2的数密度值增高的响应变化.同样在进入地磁扰动峰期后较高纬度处出现了N2的异常增变和O的异常降变以及大气密度异常扰动的现象,但此期间所出现异常现象的地域与SZ-3和SZ-2大气成分探测器探测结果相反,它仅位于南半球较高纬度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成分 南半球 地磁扰动 探测 地球 热层 异常 轨道舱 在轨运行 大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三号”大气成分探测器探测结果——2002年4月磁暴期间大气成分的异常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秦国泰 邱时彦 +6 位作者 贺爱卿 祝义强 孙丽琳 林宪文 李宏 徐学培 叶海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42,共8页
“神州三号”(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3留轨舱上于2002年3月26日发射入轨,正遇2002年4月发生的连续两次地磁扰动事件,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50 km附近)大气成分的响应变化和异常现象.探测数据表明,在地... “神州三号”(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3留轨舱上于2002年3月26日发射入轨,正遇2002年4月发生的连续两次地磁扰动事件,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50 km附近)大气成分的响应变化和异常现象.探测数据表明,在地磁扰动期间,不仅发生了大气中主要成分O和N2的数密度值增变的响应变化,而且在进入地磁扰动峰期开始后6h左右在较高纬度处出现了N2的异常增变和O的异常降变. 4-5h后,这种异常增变峰和降变谷由纬度42°N左右逐渐推移向纬度较低地区,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舟三号” 大气成分探测 2002年4月 地磁扰动事件 数密度 空间探测 磁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大气成分探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被引量:13
3
作者 巫晓丽 范东栋 王平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7年第2期15-20,28,共7页
文章阐述了用于空间大气成分探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国外发展状况,主要介绍了几种国外先进的高分辨率空间大气探测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结构、应用范围和技术指标,比较了这几种设备的优缺点和技术特点。
关键词 大气成分探测 傅立叶变换 红外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探测高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郄秀书 吕达仁 +9 位作者 陈洪滨 王普才 段树 章文星 王鑫 宣越健 王勇 霍娟 白建辉 杜睿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7-881,共15页
大气探测技术是支撑大气科学,特别是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原理和方法,为认识大气运动以及大气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技术手段和方... 大气探测技术是支撑大气科学,特别是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原理和方法,为认识大气运动以及大气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技术手段和方法。除了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成熟技术和产品对大气科学发展提供支持外,大气探测还存在一系列科学与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和开发,这也是大气探测科学与高技术的前沿。本文从强对流和降水探测技术、雷电探测技术、云特性探测技术、臭氧和气溶胶等大气成分探测技术、地基GPS观测反演大气和海洋参数、大气与环境综合探测平台六个方面综述近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地面大气探测高技术研发、实验观测及相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些主要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强对流和降水遥感探测 雷电探测 云特性遥感 大气成分和大气参数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成分探测红外光谱仪系统指标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齐卫红 尉昊赟 阴丽娜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3年第5期36-45,共10页
由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进行大气成分探测,对于更好地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细节、大气分子的光化学性质对臭氧层的影响以及大气污染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气成分种类较多,其红外吸收光谱... 由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进行大气成分探测,对于更好地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细节、大气分子的光化学性质对臭氧层的影响以及大气污染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气成分种类较多,其红外吸收光谱密集且复杂,因此大气成分探测仪器需要有较高的光谱分辨能力和信噪比。文章进行了大气成分探测的总体指标需求分析,并据此确定了大气成分探测红外光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为了满足指标要求,该光谱仪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总体方案。通过仪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和系统优化,使得该仪器的最终设计结果满足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成分探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系统论证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微量成分探测仪设计
6
作者 李鹏 吕建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9期2392-2396,共5页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用于子午工程探空火箭上的大气微量成分探测仪。选择了合适的硅光电池作为光电探测器件,并通过合理的光谱剪裁保留了250~420nm波段的光,设计了微电流放大电路以及信号采集系统,实时地对臭氧以及二氧化氮的含量进行监...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用于子午工程探空火箭上的大气微量成分探测仪。选择了合适的硅光电池作为光电探测器件,并通过合理的光谱剪裁保留了250~420nm波段的光,设计了微电流放大电路以及信号采集系统,实时地对臭氧以及二氧化氮的含量进行监测。实际的测量结果表明:仪器对低纬地区大气微量成分的测量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微量成分探测 光电探测 微电流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z技术在大气探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书磊 刘磊 +1 位作者 高太长 黄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0-275,共6页
THz波的频段范围(0.1-10 THz)及其特性使THz波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大气参数灵敏性,同时THz辐射在地球辐射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在大气探测领域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THz技术在大气探测领域的应用现状,... THz波的频段范围(0.1-10 THz)及其特性使THz波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大气参数灵敏性,同时THz辐射在地球辐射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在大气探测领域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THz技术在大气探测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介绍了THz波遥感探测大气水汽廓线、温度廓线、卷云的微物理参数及大气微量气体成分的原理、特性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THz波大气探测技术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和展望,并指出了当前THz波大气探测技术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Z辐射 大气探测 温湿廓线 卷云 微量气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4A静止气象卫星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GIIRS探测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农川 尹球 +1 位作者 宋慈 束炯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3-362,共10页
灵敏度是重要的遥感器辐射性能指标。本文将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仪器噪声灵敏度概念拓展,定义了面向探测仪在轨应用的大气参数灵敏度和地表温度误差灵敏度,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和相互关系。并将之应用于第一台静止气象卫星红外高光谱... 灵敏度是重要的遥感器辐射性能指标。本文将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仪器噪声灵敏度概念拓展,定义了面向探测仪在轨应用的大气参数灵敏度和地表温度误差灵敏度,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和相互关系。并将之应用于第一台静止气象卫星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FY-4A GIIRS在轨应用探测灵敏度评估。根据探测仪测试数据和大气历史统计资料,得到了大气参数(温度、水汽、臭氧、CO_(2)、CH_(4)和N_(2)O)、地表温度误差以及探测仪噪声灵敏度随通道的定量变化特征,分析了各变化特征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大气温度、水汽和臭氧灵敏度远大于探测仪噪声和地表温度误差灵敏度,而CO_(2)、CH_(4)和N_(2)O灵敏度被探测仪和地表温度误差灵敏度淹没。本文研究为红外高光谱大气参数探测信噪比评估奠定了基础,有助于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通道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高光谱 大气探测 探测仪灵敏度 大气参数灵敏度 地表温度误差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稳频技术在大气探测激光雷达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黄聪 张圣梓 +1 位作者 王将 常建华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4,共9页
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因其时空分辨率高、探测精度高等特点,在大气探测、环境监测、国防安全等研究领域应用广泛。根据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测量原理,其光源的频率稳定性会对大气参数的测量和反演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对光源进行稳频尤为重要。... 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因其时空分辨率高、探测精度高等特点,在大气探测、环境监测、国防安全等研究领域应用广泛。根据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测量原理,其光源的频率稳定性会对大气参数的测量和反演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对光源进行稳频尤为重要。综述了目前应用于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4种激光稳频技术及特点,介绍了这些稳频技术在大气探测激光雷达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为未来研制高精度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大气探测 激光雷达 激光稳频 大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大气环境落球探测中的科氏力影响
10
作者 范志强 盛峥 +3 位作者 赵增亮 周育锋 张义生 江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16,共14页
气象火箭落球探测技术是临近空间大气环境探测的重要方法。在落球探测数据处理过程中,通常忽略科氏力项的影响。本文利用经验预报模式构建落球探测正演仿真模型,并根据落球探测原理建立参数反演模型,在此基础上仿真模拟了落球探测数据... 气象火箭落球探测技术是临近空间大气环境探测的重要方法。在落球探测数据处理过程中,通常忽略科氏力项的影响。本文利用经验预报模式构建落球探测正演仿真模型,并根据落球探测原理建立参数反演模型,在此基础上仿真模拟了落球探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忽略科氏力项对大气参数反演精度的影响。在95~100 km高度范围内,忽略科氏力项将引起温度、密度、纬向风和经向风等大气参数较大反演误差,其误差特性随探测点纬度、各方向初始速度等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之后反演误差将随高度下降而逐渐下降。当高度下降至约70 km时科氏力项带来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研究结果表明在临近空间大气环境落球探测数据处理过程中不能忽略科氏力项的影响。本文结果对提高落球探测大气参数反演精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落球探测 大气参数反演 科氏力 误差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束微区X探针分析仪在大气颗粒监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宋卫杰 葛良全 殷经鹏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94-1397,共4页
探讨了一种微束微区X探针分析仪在大气颗粒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对成都理工大学校园内及附近高速路口大气单颗粒的外貌结构及其无机成分的分析,探索其分布规律。表明了微束微区X探针分析仪是大气单颗粒无机成分分析的有力工具,对进一步认... 探讨了一种微束微区X探针分析仪在大气颗粒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对成都理工大学校园内及附近高速路口大气单颗粒的外貌结构及其无机成分的分析,探索其分布规律。表明了微束微区X探针分析仪是大气单颗粒无机成分分析的有力工具,对进一步认识大气颗粒物的环境行为有重要的作用,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微区分析 基本参数 环境监测 大气单颗粒 无机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八井站多波段多大气成分主被动综合探测系统(APSOS)科学目标
12
作者 次仁尼玛 陈文琳 +2 位作者 赵文娜 陈天禄 王一楠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青藏高原以其复杂的地形结构、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以及它对亚洲季风、东亚大气环流、海气作用过程(如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的影响,受到国内外众多生态和大气科学家的关注。由于青... 青藏高原以其复杂的地形结构、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以及它对亚洲季风、东亚大气环流、海气作用过程(如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的影响,受到国内外众多生态和大气科学家的关注。由于青藏高原气象观测站数量少,且受探测技术的限制,高原许多地区大气成分的时空分布观测几乎为零。位于西藏羊八井宇宙线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多波段多大气成分主被动综合探测系统(Atmosphere Profiling Synthetic Observation System,APSOS)作为一个全中性大气层多要素、高垂直分辨率、准连续探测系统,能够获取青藏高原高时空分辨率大气要素第一手地基观测数据,可为区域气候变化的长期监测和卫星遥感的地面验证提供关键数据,也能为研究对流层顶、急流区、中间层顶的复杂过程,以及全球变化中的大气上下层对太阳活动和地表的响应过程等科学问题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段 大气成分 主被动综合探测系统(APSOS)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大气红外高分辨率光谱的信息量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欣 戴聪明 +3 位作者 武鹏飞 唐超礼 赵凤美 魏合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5-123,共9页
机载红外高分辨率干涉光谱仪(HIS)是遥感大气信息的大气红外背景辐射测量装置。基于HIS红外高光谱大气数据,对大气温度和主要大气吸收气体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通过引入信息容量的概念,利用一维变分方法,对HIS测量装置遥感探测大气参数... 机载红外高分辨率干涉光谱仪(HIS)是遥感大气信息的大气红外背景辐射测量装置。基于HIS红外高光谱大气数据,对大气温度和主要大气吸收气体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通过引入信息容量的概念,利用一维变分方法,对HIS测量装置遥感探测大气参数的能力进行评估,定量描述了HIS测量的红外光谱反演大气温度和水汽的信息容量、自由度和垂直分辨率等信息,其中温度、水汽的信息容量分别为49.5、25.2;自由度分别为10.5、5.6,温度的平均垂直分辨率为2.2 km,水汽的垂直分辨率为2 km;讨论了HIS的反演精度与仪器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获取了大气温湿廓线的最小可探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 红外高分辨率光谱 大气参数 信息容量 探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
14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7-647,共1页
2017年11月初湖南长沙http://www.csoe.org.cn/meeting/2017DQGX/为了深入探索大气光学特性及光传输物理在激光技术、大气探测和光学遥感等领域中的应用,探讨现代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空间探测和天文观测中的应用,推动大气光学... 2017年11月初湖南长沙http://www.csoe.org.cn/meeting/2017DQGX/为了深入探索大气光学特性及光传输物理在激光技术、大气探测和光学遥感等领域中的应用,探讨现代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空间探测和天文观测中的应用,推动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国防科技大学、中科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预定于2017年11月12日-14日在长沙市举办"第三届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技术 大气光学 中国光学 光学特性 大气探测 国防科技大学 工程学会 大气成分 http 激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5
作者 华灯鑫 宋小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3期21-27,共7页
激光雷达作为近年快速发展的新型光波主动式遥感技术,由于具有高精度及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测特性,已经在大气及海洋环境探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大气环境监测激光雷达,气象观测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作为近年快速发展的新型光波主动式遥感技术,由于具有高精度及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测特性,已经在大气及海洋环境探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大气环境监测激光雷达,气象观测激光雷达及空间激光雷达的测量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介绍国内外相关激光雷达的系统特色及其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大气环境 气象参数 遥感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登陆热带气旋若干回波参数的分析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放 高玉春 +2 位作者 潘劲松 徐月飞 杨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2-398,共7页
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台风监测及短期临近预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当前CINRAD雷达针对台风的监测产品仍不能满足需求。通过对近年来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雷达回波参数的分析和计算发现,监测、诊断近海台风,除了考虑回波的强度、大小、高度及... 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台风监测及短期临近预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当前CINRAD雷达针对台风的监测产品仍不能满足需求。通过对近年来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雷达回波参数的分析和计算发现,监测、诊断近海台风,除了考虑回波的强度、大小、高度及结构等传统因素外,以雷达资料计算台风的最大风圈半径、切向旋转环流速度等参数,可便捷快速地分析台风的强度及影响范围;台风环平均强度(或台风环平均降水率)在登陆前后变化明显,环状平均降水主峰值的半径均呈现增大态势,主峰极值与次峰极值在量级上的差距加大更为显著。研究表明,当台风临近时,利用雷达密切监测回波的演变、及时提取和分析有关参数,对台风研究及提升台风临近预警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登陆热带气旋 参数分析 台风回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a波段云雷达对青藏高原三类重要天气系统云宏观参数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静雅 孙强 +3 位作者 毕永恒 田玉芳 王一楠 吕达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0-1040,共11页
青藏高原上空云宏观参数的日变化受大尺度环流、当地太阳辐射和地表过程的联合作用,对辐射收支、辐射传输及感热、潜热的分布等有重要影响。由于缺乏持续定量的观测,对各类天气系统云宏观参数日变化特征的了解还十分不足。多波段多大气... 青藏高原上空云宏观参数的日变化受大尺度环流、当地太阳辐射和地表过程的联合作用,对辐射收支、辐射传输及感热、潜热的分布等有重要影响。由于缺乏持续定量的观测,对各类天气系统云宏观参数日变化特征的了解还十分不足。多波段多大气成分主被动综合探测系统APSOS(Atmospheric Profiling Synthetic Observation System)的Ka波段云雷达是首部在青藏高原实现长期观测云的雷达。本文基于2019年全年APSOS的Ka波段云雷达资料,采用统计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研究了西风槽、切变线和低涡三类重要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有云频率、单层非降水云或者降水云非降水时段的云顶高度、云底高度和云厚日变化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得到了统计回归方程。主要结论有:(1)西风槽系统日均有云频率为56.9%,切变线系统为50.8%,低涡系统达73%。(2)尽管西风槽和切变线系统的成因不同,但两类系统云宏观参数的日变化趋势和主要谐波周期相似:日变化趋势基本为单峰单谷型,日出前最低,日落前最高。有云频率表现为日变化和半日变化,单层云云顶高度、云底高度和云厚主要表现为日变化。(3)低涡系统云宏观参数的日变化特征与前两类系统明显不同:日变化趋势表现为多峰多谷型,虽然有云频率和单层云云顶高度、云底高度主要谐波中均以日变化振幅最大,但频谱分布分散,云厚主要变化中振幅最大的是周期为4.8 h的波动。(4)得到了各系统有云频率、单层云云顶高度、云底高度和云厚日变化的统计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OS(多波段多大气成分主被动综合探测系统) Ka波段云雷达 云宏观参数 日变化 西风槽 低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反射率因子的降水性层状云中雨滴谱参数的反演方法与检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嘉健 肖辉 +1 位作者 潘雯菁 王振会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对基于雷达反射率因子观测数据的层状云降水粒子谱参数反演算法进行研究。(1)给出层状云降水粒子谱参数的反演理论和反演算法流程;(2)选取吉林省伊通县的一次降水层状云过程进行反演试验和验证分析,利用雷达反射率因子观测数据反演得到... 对基于雷达反射率因子观测数据的层状云降水粒子谱参数反演算法进行研究。(1)给出层状云降水粒子谱参数的反演理论和反演算法流程;(2)选取吉林省伊通县的一次降水层状云过程进行反演试验和验证分析,利用雷达反射率因子观测数据反演得到雨滴平均直径和数浓度参数,并用放置在伊通县气象局观测场中的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的实测数据与近地层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通过反演算法计算得到的滴谱与实测滴谱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且反演的雨滴平均直径和数浓度在量级和数值上的大小与实测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该反演方法用于从现有天气雷达回波强度数据中挖掘出降水性层状云的微物理参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反演算法 降水性层状云 雷达反射率 雨滴谱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计在行星系统与小天体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馨悦 孙越强 +1 位作者 李永平 唐萍 《深空探测学报》 2017年第6期522-528,共7页
质谱计多次应用于行星系统和小天体的大气层与土壤吸附气体或挥发组分及其同位素含量探索,是太阳系行星系统和小天体探测计划中的首选载荷之一。大气和土壤元素及其同位素组分探测对资源勘探、行星系统的宜居性、天体演化、起源及其重... 质谱计多次应用于行星系统和小天体的大气层与土壤吸附气体或挥发组分及其同位素含量探索,是太阳系行星系统和小天体探测计划中的首选载荷之一。大气和土壤元素及其同位素组分探测对资源勘探、行星系统的宜居性、天体演化、起源及其重要事件的精准时间坐标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质谱计已多次成功应用于火星、土星系、木星系、彗星等探测任务中开展大气环境探测。质谱计的探测对象主要包括太阳系行星、行星卫星如月球、木星伽利略卫星、土卫,以及地外小行星和彗星。四极杆质谱计在当前的深空空间环境探测活动中应用最为广泛。利用四极杆质谱计除可用于探测稀薄天体大气与土壤析出气体外,如增加抽真空能力的前端设计,则具备探测稠密大气成分的能力。中科院空间中心研发的星载质谱计已多次成功应用于地球行星大气成分和密度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计 大气成分分析 土壤成分分析 深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阶梯光栅的波长定标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毛靖华 王咏梅 +2 位作者 石恩涛 张仲谋 江芳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76-382,共7页
波长定标是仪器遥感数据定量化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星载大气微量成分探测仪视场大、波长宽、空间分辨率和波长分辨率高的特点,建立了基于中阶梯衍射光栅的波长定标装置。中阶梯光栅因其较少的线密度和较大的闪耀角工作在较高的闪耀级次,... 波长定标是仪器遥感数据定量化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星载大气微量成分探测仪视场大、波长宽、空间分辨率和波长分辨率高的特点,建立了基于中阶梯衍射光栅的波长定标装置。中阶梯光栅因其较少的线密度和较大的闪耀角工作在较高的闪耀级次,光谱范围宽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在工作波段内一次性输出多条分布较为均匀的谱线,克服了传统定标方式的缺点,提高了定标精度。本文首先介绍了波长定标装置的工作原理,接着利用该装置对高光谱大气微量成份探测仪进行波长定标,通过寻峰和回归分析给出载荷的波长定标方程,并利用标准汞灯谱线对定标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高光谱大气微量成份探测仪的像元和波长近似满足线性分布规律,定标不确定度为0.025 8 nm,汞灯特征谱线的定标值和标准值偏差最大不超过0.043 5 nm,证明了定标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定标 中阶梯光栅 星载大气微量成分探测 光栅衍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