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和PM_(10)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菊 倪师军 彭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重金属含量 PM10 成都市 特征 重金属污染物 生物化学作用 大气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空间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林 曾凡刚 +1 位作者 陈名樑 刘裕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10,共5页
收集了太原市不同功能区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经超声波提取分离得到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经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少量为自然排放源。含量较高的不带取代基的多环芳烃有8种,其年平... 收集了太原市不同功能区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经超声波提取分离得到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经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少量为自然排放源。含量较高的不带取代基的多环芳烃有8种,其年平均浓度为1.50μg/m3,其中苯并(a)芘的年平均浓度为74.7ng/m3。多环芳烃的浓度分布为一电厂化工区>太钢工业区>桃园三巷商业居民区>太行仪表厂文化区。利用三角图与烟尘、汽车尾气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特征相比较,认为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大气 总悬浮颗粒物 正构烷烃 多环芳烃 空间分布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凡刚 彭林 +1 位作者 李剑 胡国艺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对兰州市区、郊区大气颗粒物、汽车尾气及烟尘样品中的饱和烃和芳香烃进行了色谱-质谱检测 ,较为系统地对兰州市大气有机污染物来源做了定量、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兰州市大气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为因素 ,小部分为自然因素。人为... 对兰州市区、郊区大气颗粒物、汽车尾气及烟尘样品中的饱和烃和芳香烃进行了色谱-质谱检测 ,较为系统地对兰州市大气有机污染物来源做了定量、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兰州市大气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为因素 ,小部分为自然因素。人为污染源是复杂 (包括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和燃煤等的排放 )且严重的 ,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有机污染物 分布特征 来源 正构烷烃 芳香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酞酸酯的污染 被引量:20
4
作者 史坚 徐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45,共2页
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杭州市 1月份和 7月份不同功能区大气中的 TSP,然后用 HPLC测定其中的酞酸酯含量 ,结果检出有 DMP、 DBP和 DEHP,其中 1月份 DBP含量最高 ,7月份 DEHP含量最高。
关键词 杭州市 酞酸酯 总悬浮颗粒物 色谱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HPLC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坚 黄成臣 +1 位作者 徐鸿 孙鸿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9-630,共2页
关键词 杭州市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多环芳烃 HPLC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大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宇峰 李利荣 +2 位作者 时庭锐 杨家凤 崔永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86-89,共4页
采用超声萃取技术提取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采样膜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浓缩净化后,将1μL试样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大气中64种半挥发有机污染物,包括苯酚类、苯胺类、硝基芳香烃类、多环芳烃... 采用超声萃取技术提取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采样膜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浓缩净化后,将1μL试样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大气中64种半挥发有机污染物,包括苯酚类、苯胺类、硝基芳香烃类、多环芳烃类和酞酸酯类物质的回收率、精密度和检测限。实验表明,方法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且部分测定指标优于美国环境标准方法EPA827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超声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仪 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来源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建军 马亚萍 +1 位作者 武忠诚 郭忠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鉴别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中16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用化学元素平衡法对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来源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太原市5个主要污染源对大... 目的:鉴别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中16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用化学元素平衡法对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来源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太原市5个主要污染源对大气总悬浮颗粒的贡献分别为:土壤冬季35.20%,夏季58.79%;燃煤冬季40.80%,夏季14.26%;建筑材料冬季10.00%,夏季16.36%;冶金冬季10.19%,夏季6.91%;汽车燃油冬季3.81%,夏季1.68%。结论:太原市5个主要污染源中,土壤和燃煤尘对大气总悬浮颗粒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建筑材料和冶金,汽车燃油贡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来源 追踪研究 环境污染物 环境监测 化学元素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1年间华北本底地区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怀刚 汤洁 林伟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8-899,共2页
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1].它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 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1].它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沙扬尘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在空气中生成的二次颗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 总悬浮颗粒物 变化趋势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可提取有机物的分布及源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唐小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92-1599,共8页
采用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化预处理和GC/MS分析技术,于2002~2003年对广州市大气气溶胶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广州市TSP样品中有机物的种类共分为9大类:烷烃、多环芳烃、酯类、正烷醇、酚类、... 采用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化预处理和GC/MS分析技术,于2002~2003年对广州市大气气溶胶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广州市TSP样品中有机物的种类共分为9大类:烷烃、多环芳烃、酯类、正烷醇、酚类、酸类、甾类、二萜类、糖类化合物.在总定性有机化合物中,酸类(24.65%~40.38%)化合物的百分含量最高,其次为糖类(15.57%~36.18%).全年样品中最丰富的脂肪酸为正十六酸、正十八酸,高碳数脂肪酸(>C20)含量最高的酸是正二十四酸.广州市二元羧酸的浓度以冬季最高,气象条件(风向、雨水和逆温)是影响二元羧酸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利用分子标志物可以讨论源解析和源贡献,化石燃料对有机质的贡献率最高(平均值为64.28%),其次为植物蜡脂质(平均值为10.99%)和生物质燃烧(平均值为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总悬浮颗粒物(tsp) 有机物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有机污染物色质联分析
10
作者 赵真 高虹 侯继梅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7-28,共2页
In The paper, The collection, condensation and GC/MS detection methods of The organic pollutants absorbed byTSP in air, which were collected in Jinan, are discussed. 169 kinds of organic polutants are defected, 48 kin... In The paper, The collection, condensation and GC/MS detection methods of The organic pollutants absorbed byTSP in air, which were collected in Jinan, are discussed. 169 kinds of organic polutants are defected, 48 kindsof Them are polynuclear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 ), amounting 28 .4%, 24 kinds of heterocycle compounds were also identified which amount 14.2%, and oThers are paraffin hydrocarbon, titanite, ketone, aldehyde, benzene seires compounds etc. The study provides scientific data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ir quality in Ji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 总悬浮颗粒物 有机污染物 色质联用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式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清除器的研究
11
作者 许德昌 袁胜发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文中研究一种气动式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清除器 ,能有效清除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论述了结构原理 。
关键词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空气污染 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铵盐的测定与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洁人 盛侃 苏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杭州市 聚氯乙烯 滤膜 浸取液 分析方法 环境监测 铵离子测定 超细玻璃纤维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大气颗粒物TSP、PM_(10)、PM_(2.5)污染水平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朱易 胡衡生 +2 位作者 张新英 黄劢 罗洪亮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20 0 2年在南宁市的 5个典型城市功能区内 ,共采集了 12 5个大气样品 (按季节分别采集 ) ,初步调查了大气中颗粒物TSP、PM1 0 、PM2 .5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 ,南宁市 TSP、PM1 0 、PM2 .5的污染很严重 ,超标率分别为 67.5 %、82 .5 %、9... 20 0 2年在南宁市的 5个典型城市功能区内 ,共采集了 12 5个大气样品 (按季节分别采集 ) ,初步调查了大气中颗粒物TSP、PM1 0 、PM2 .5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 ,南宁市 TSP、PM1 0 、PM2 .5的污染很严重 ,超标率分别为 67.5 %、82 .5 %、92 .5 %,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 PM2 .5占到了 PM1 0 的 63 .5 %左右。重污染区 P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市 大气颗粒物 tsp PM10 PM2.5 大气污染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用于大气中颗粒物(TSP)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灿星 祁国伟 +1 位作者 何曦 卓国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529-530,共2页
通过对BP神经网络的构造分析,采用网络构建、初始化、训练等一系列步骤,形成网络预测系统。针对1999年至2001年的杭州市区大气中颗粒物(TSP)实测数值及大气环境数据,通过构建并选用合适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用于大... 通过对BP神经网络的构造分析,采用网络构建、初始化、训练等一系列步骤,形成网络预测系统。针对1999年至2001年的杭州市区大气中颗粒物(TSP)实测数值及大气环境数据,通过构建并选用合适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用于大气污染的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tsp) BP神经网络 污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PM_(10)-PM_(2.5)-2型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玮 刘红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8,共4页
自行开发并研制了 TSP-PM1 0 -PM2 .5-2型中流量 TSP、PM1 0 、PM2 .5大气颗粒物采集系统 ,是目前中国唯一可以采集 TSP、PM1 0 、PM2 .5样品并提供足够的样品量进行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分析的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集器。该系统精心设计和... 自行开发并研制了 TSP-PM1 0 -PM2 .5-2型中流量 TSP、PM1 0 、PM2 .5大气颗粒物采集系统 ,是目前中国唯一可以采集 TSP、PM1 0 、PM2 .5样品并提供足够的样品量进行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分析的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集器。该系统精心设计和加工的限流孔可以保持完全固定的流量 ,保证切割粒径的稳定 ,减小采样的误差并方便操作。该系统已经成功地应用于 2 0多个城市和地区大气颗粒物的监测和研究中 ,为研究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和来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采集系统 tsp PM10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总悬浮颗粒物来源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志伟 张美根 +2 位作者 雷孝恩 骆启仁 李勤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45-50,共6页
利用重庆市污染源和浓度的监测资料 ,分析并阐明了大气悬浮颗粒物 (TSP)的来源、各类尘源的贡献率及悬浮颗粒物的物理特征 ,得到了总悬浮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日变化规律 。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城市大气污染 污染源 tsp 空间分布特征 尘源 治理 日变化规律 浓度 利用
全文增补中
总悬浮颗粒物监测中空白膜的重要作用
17
作者 马春梅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监测数据 大气监测 总悬浮颗粒物 空白膜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限行期间大气颗粒物(TSP、PM10)中二■英(PCDD/Fs)的削减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俊玲 王鹏焱 张庆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82-1589,共8页
为探讨不同交通状况下大气颗粒物中二■英(PCDD/Fs)的污染特征以及评估交通限行对大气颗粒物中二■英(PCDD/Fs)变化趋势的影响,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门使用中流量采样器对大气颗粒物PM10和TSP样品进行了连续同步采集,应用同位素稀释... 为探讨不同交通状况下大气颗粒物中二■英(PCDD/Fs)的污染特征以及评估交通限行对大气颗粒物中二■英(PCDD/Fs)变化趋势的影响,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门使用中流量采样器对大气颗粒物PM10和TSP样品进行了连续同步采集,应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HRGC/HRMS)联用法和US EPA 1613B标准方法,检测分析了北京市交通限行期间以及交通限行前后等不同交通状况下大气颗粒物TSP和PM10中17种2,3,7,8-氯取代PCDD/Fs浓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显示,PCDD/Fs在TSP中的浓度和毒性当量(TEQ)分别是交通限行前2117 fg·m-3(120.85 fg I-TEQ·m-3)、限行期间550 fg·m-3(25.26 fg I-TEQ·m-3),在PM10中的浓度(毒性当量)分别是交通限行前2045 fg·m-3(112.87 fg I-TEQ·m-3)、限行期间484 fg·m-3(19.67 fg I-TEQ·m-3)、限行结束后1572 fg·m-3(81.06 fg I-TEQ·m-3). PCDDs浓度远低于PCDFs,体现了典型'热源'特征,除OCDF外,PCDDs和PCDF同族体浓度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着取代氯原子个数的增加而增大,PCDD/Fs主要附着在PM10中,占TSP中总浓度的87%—97%,平均92%.交通限行期间PCDD/Fs污染水平明显降低,临时交通流控制措施是PCDD/Fs降低的主要因素.当前的研究结果力求为评价交通源对大气环境中PCDD/Fs的影响以及交通限行对PCDD/Fs的削减贡献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英 tsp PM10 交通限行 北京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9
作者 邹长伟 黄虹 +4 位作者 杨帆 刘星 曾宝强 朱方旭 刘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0,共8页
降雨是大气污染物最重要的汇大气污染物影响雨水化学组成,定量化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能为大气污染的准确模拟和污染控制的人工干预提供重要科学依据。2014年9月29日-2015年1月12日,采样监测南昌地区降雨前后大气污染物,分析降雨状... 降雨是大气污染物最重要的汇大气污染物影响雨水化学组成,定量化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能为大气污染的准确模拟和污染控制的人工干预提供重要科学依据。2014年9月29日-2015年1月12日,采样监测南昌地区降雨前后大气污染物,分析降雨状况,计算和比较降雨对不同大气污染物的清除效率,讨论不同因素对清除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降雨对大气污染物有清除作用,对不同污染物的清除效果不同大气颗粒物的清除效率高于气态污染物的原因是作用机制的不同3种气态污染物清除效率的区别是因为水溶性的差异;多天连续降雨使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呈下降趋势;降雨量与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呈正相关;降雨强度越大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越高;大气压因影响降雨量,而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相对湿度71.1%~93%范围内,相对湿度越大大气污染物的降雨清除效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tsp SO2 NO2 NH3 降雨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春节期间大气颗粒物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20
作者 康苏花 高康宁 +3 位作者 赵鑫 杨丽杰 李亚卿 靳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2,共6页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2月6—19日春节期间在石家庄市采集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样品,对其有机碳、元素碳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石家庄TSP、PM10、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89、330、245μg/m3...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2月6—19日春节期间在石家庄市采集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样品,对其有机碳、元素碳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石家庄TSP、PM10、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89、330、245μg/m3,颗粒物污染严重;碳组分在颗粒物中占有较大比重,且随着粒径的减少,碳组分比重逐渐增加;存在不严重的次生有机碳污染;OC与EC的相关系数较高,说明两者有较为相似的污染源,主要为燃煤、机动车排放源。各种气象条件对PM2.5、OC、EC浓度和OC/EC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tsp PM10 PM2.5 元素碳 有机碳 二次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