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旱区城市森林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惠玲
何秉宇
+2 位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
娜斯曼·那斯尔丁
张凯迪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294-299,共6页
干旱区城市颗粒物如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以及超细颗粒物(PM 1.0)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燕儿窝生态林大气颗粒物(PM 1.0、PM 2.5、PM 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因子数据,对...
干旱区城市颗粒物如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以及超细颗粒物(PM 1.0)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燕儿窝生态林大气颗粒物(PM 1.0、PM 2.5、PM 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因子数据,对干旱区城市森林内大气颗粒物浓度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颗粒物(PM 10、PM 2.5、PM 1.0)的日变化较为相似,均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浅“V”形变化趋势。(2)3种颗粒物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其中冬春2季林地内浓度小于林地外,而夏秋2季林地内浓度大于林地外。(3)环境因子与3种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对湿度、风速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温度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颗粒物
:环境因子:
干
旱区
城市森林
PM10
PM2.5
PM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鲁木齐城市森林对大气微颗粒物的削减效应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惠玲
何秉宇
+2 位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
娜斯曼•那斯尔丁
张凯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48-2654,共7页
【目的】城市森林可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燕尔窝生态林地内外不同监测点位大气颗粒物的实时监测数据,对城市森林削减颗粒物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
【目的】城市森林可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燕尔窝生态林地内外不同监测点位大气颗粒物的实时监测数据,对城市森林削减颗粒物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1)3种大气微颗粒物(PM10、PM2.5、PM1.0)季节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且夏秋两季城市森林外部大气微颗粒物浓度高于生态林内部,冬、春两季会在林地中央形成一块颗粒物浓度较高的"穹顶区域";(2)夏、秋两季城市森林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为正,而冬、春两季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为负,说明夏、秋两季对颗粒物的削减作用大于冬春两季;(3)降雨天气会影响大气中微颗粒物的积累,降雨当天颗粒物浓度在较低水平且能持续一定时间,雨后3 d虽逐步升高,但仍低于雨前一天浓度。【结论】不同季节生态林对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削减效率不同,降雨能中断生态林内对大气颗粒物的富集过程,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大气颗粒物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微
颗粒物
:
干
旱区
城市森林
削减率
降雨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兰州市常见阔叶树种对大气颗粒物吸滞能力的评估
3
作者
杨克彤
陈国鹏
+2 位作者
李广
汤东
张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89,共6页
量化树种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吸滞能力可为筛选具有优良适应性的城市绿化树种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年6月应用洗脱质量法对兰州市30种常见阔叶树种叶片吸滞不同粒径颗粒物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种树种在15 d内的叶片吸滞量为(11026.67...
量化树种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吸滞能力可为筛选具有优良适应性的城市绿化树种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年6月应用洗脱质量法对兰州市30种常见阔叶树种叶片吸滞不同粒径颗粒物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种树种在15 d内的叶片吸滞量为(11026.67±1533.90)~(35121.68±5930.69)μg,平均为(19723.44±1164.07)μg,树种间的吸滞能力差异显著,单叶最大与最小吸滞量之差达980倍;单位面积叶片吸滞量为(209.44±56.24)~(9828±2314.86)μg·cm^(-2),平均为(1618.97±359.93)μg·cm^(-2);不同树种对大气颗粒物表现出吸滞特异性,玉兰(Yulania denudate)、杜仲(Eucommia ulmoides)对粗颗粒物吸滞能力较强,火炬树(Rhus typhina)、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和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var.atropurpurea)对细颗粒物吸滞能力较强;指数衰减函数模型显示,随着叶片面积增大,单位面积吸滞粗、细颗粒物及总颗粒物能力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根据各树种吸滞颗粒物能力及其与叶片面积的关系,可以对绿化树种进行合理配置,为城市绿化树种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
干
旱区
大气
颗粒物
绿化树种
滞尘能力
叶片吸滞量
指数衰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区城市森林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惠玲
何秉宇
玉米提·哈力克
娜斯曼·那斯尔丁
张凯迪
机构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大学智慧城市与环境建模自治区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294-29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77030663)。
文摘
干旱区城市颗粒物如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以及超细颗粒物(PM 1.0)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燕儿窝生态林大气颗粒物(PM 1.0、PM 2.5、PM 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因子数据,对干旱区城市森林内大气颗粒物浓度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颗粒物(PM 10、PM 2.5、PM 1.0)的日变化较为相似,均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浅“V”形变化趋势。(2)3种颗粒物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其中冬春2季林地内浓度小于林地外,而夏秋2季林地内浓度大于林地外。(3)环境因子与3种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对湿度、风速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温度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大气
颗粒物
:环境因子:
干
旱区
城市森林
PM10
PM2.5
PM1.0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鲁木齐城市森林对大气微颗粒物的削减效应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惠玲
何秉宇
玉米提•哈力克
娜斯曼•那斯尔丁
张凯迪
机构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大学智慧城市与环境建模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48-265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750)。
文摘
【目的】城市森林可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燕尔窝生态林地内外不同监测点位大气颗粒物的实时监测数据,对城市森林削减颗粒物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1)3种大气微颗粒物(PM10、PM2.5、PM1.0)季节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且夏秋两季城市森林外部大气微颗粒物浓度高于生态林内部,冬、春两季会在林地中央形成一块颗粒物浓度较高的"穹顶区域";(2)夏、秋两季城市森林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为正,而冬、春两季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为负,说明夏、秋两季对颗粒物的削减作用大于冬春两季;(3)降雨天气会影响大气中微颗粒物的积累,降雨当天颗粒物浓度在较低水平且能持续一定时间,雨后3 d虽逐步升高,但仍低于雨前一天浓度。【结论】不同季节生态林对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削减效率不同,降雨能中断生态林内对大气颗粒物的富集过程,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大气颗粒物的浓度。
关键词
大气
微
颗粒物
:
干
旱区
城市森林
削减率
降雨天气
Keywords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Urban forests in arid areas
Reduction rate
Rainy weather
分类号
S16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兰州市常见阔叶树种对大气颗粒物吸滞能力的评估
3
作者
杨克彤
陈国鹏
李广
汤东
张凯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89,共6页
基金
甘肃省高校教师基本科研能力提升项目(2017A-032)
甘肃农业大学专项基金项目(GSAU-STS-1734、GSAU-RCZX201708、GAU-XKJS-2018-097)
全国和甘肃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733052、2017-500)。
文摘
量化树种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吸滞能力可为筛选具有优良适应性的城市绿化树种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年6月应用洗脱质量法对兰州市30种常见阔叶树种叶片吸滞不同粒径颗粒物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种树种在15 d内的叶片吸滞量为(11026.67±1533.90)~(35121.68±5930.69)μg,平均为(19723.44±1164.07)μg,树种间的吸滞能力差异显著,单叶最大与最小吸滞量之差达980倍;单位面积叶片吸滞量为(209.44±56.24)~(9828±2314.86)μg·cm^(-2),平均为(1618.97±359.93)μg·cm^(-2);不同树种对大气颗粒物表现出吸滞特异性,玉兰(Yulania denudate)、杜仲(Eucommia ulmoides)对粗颗粒物吸滞能力较强,火炬树(Rhus typhina)、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和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var.atropurpurea)对细颗粒物吸滞能力较强;指数衰减函数模型显示,随着叶片面积增大,单位面积吸滞粗、细颗粒物及总颗粒物能力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根据各树种吸滞颗粒物能力及其与叶片面积的关系,可以对绿化树种进行合理配置,为城市绿化树种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半
干
旱区
大气
颗粒物
绿化树种
滞尘能力
叶片吸滞量
指数衰减函数
Keywords
Semi-arid area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Urban greening trees
Dust absorption capacity
Leaf dust deposition amount
Exponential decay curve
分类号
S732 [农业科学—林学]
X3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旱区城市森林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惠玲
何秉宇
玉米提·哈力克
娜斯曼·那斯尔丁
张凯迪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乌鲁木齐城市森林对大气微颗粒物的削减效应
李惠玲
何秉宇
玉米提•哈力克
娜斯曼•那斯尔丁
张凯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兰州市常见阔叶树种对大气颗粒物吸滞能力的评估
杨克彤
陈国鹏
李广
汤东
张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